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
总帖
分享 转发
TOP
2#

                                                                                                                    评课与感想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两节课的评价反思
    第一节课——《观察叶》,这节课的整体框架我认为是:观察一片银杏叶—>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制作叶画的介绍。在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这一环节胡老师采用了比较多的形式,相比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胡老师这节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1、对于观察叶子进行了详细的引导,以一片银杏叶为例,全班一起跟着老师进行观察,为后面观察不同的叶片打下基础。
    2、在观察不同的叶时,胡老师选择了特征有明显差别的叶子,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树叶的形状不一样。
    3、猜叶游戏,让某一小组学生描述树叶,其他小组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致观察、接近实际的描绘和描述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深刻体会到不同的树叶的形状不一样。
    4、在观察并交流完五种不同的叶子后,胡老师拿出芭蕉叶,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让学生发现芭蕉叶与其它五种叶子的不同,从而也得出不同的树叶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
    5、学生回家制作叶画进行了视频指导。我在上这堂课时,学生制作叶画没怎么指导,导致制作叶画时学生问题非常多。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我觉得用身体比划树叶还是比较不形象,采用学生描述和描绘的方法让学生猜很有趣味性。
    2、叶画的制作或许可以另起一节课。
    第二节课——《生态瓶》,这节课的整体框架是:生态瓶图片的引入—>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修改设计—>制作生态瓶。以下几点我觉得值得我学习。
    1、在制作生态瓶前让学生把设计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指导简易的画法。
    2、在制作生态瓶时,运用不同的工具,在制作前让学生思考并介绍工具的使用,这使得在生态瓶制作过程中比较有序。
    3、制作生态瓶的顺序介绍详细,也使得生态瓶制作过程中比较有序。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感觉学生对于第一次生态瓶的设计没什么头绪,因为学生对于生态瓶是陌生的,是否让学生了解生态瓶是什么以后再进行设计。
    2、最后是否要对制作好的生态瓶进行总结评价。
    二、参与式培训感想
    收获:对于纸蛙的折叠有了一定的技术,也明确了起始点和终点公平公正的方法,纸蛙的头的顶点对准起始点,终点的位置也应该是跳跃后纸蛙头的位置。而且还掌握了一些让自己制作的纸蛙跳得远的方法。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需要表面每一个的起始点和终点,后一个的起始点需要与前一个的终点重合。
    疑惑:当出现一个多出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如何合理的描述,特别是小木棒一个距离比较大。
    三、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行们做出了很多成绩督促我不得不努力前行,加油!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3#

学员记录帖,一起绽放,加油!
TOP
4#

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我有幸参加这个活动,一天满满的活动安排,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节课是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整个教学过程大概是:认识新植物引出课题-----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描述叶子。胡立平老师的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1.胡老师教姿自然,语气温柔,我觉得一年级学生是应该这样的教学,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2.胡老师组织小组内描述自己画的叶子,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讲”的活动中来,真正做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新课标要求。
3.观察交流完后,胡老师的芭蕉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让学生发现芭蕉叶与其它五种叶子的不同,从而也得出不同的树叶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
第二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整 个教学过程大概是:图片导入课题----画图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调整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制作生态瓶----评议生态瓶。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方琼飞老师的1人1实验的活动,虽然课前准备比较费时,但是效果非常好,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制作自己的生态瓶活动中来了。
2.课堂上,在制作生态瓶之前,有用工具操作方法介绍(如用镊子取水草,固定植物,用玻璃棒引流不会引起水四溅),我觉得也非常棒,不仅回顾了四年级的知识,巩固知识,而且还教学学生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对于这节课,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五年级学生,前面一节课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对于生态瓶这个词,不太了解。直接提出,学生比较迷茫,会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
第二,实验后的汇报与交流,实验评价环节内容太少,时间较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主要是实验前讲的内容较多,生态瓶设计的合理性的讨论可以放到实验后面的汇报交流中进行,边观察自己的生态瓶,边讨论生态瓶设计的合理性,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一年级教师参与式培训的收获:很喜欢这次培训,折青蛙,让我掌握了折青蛙的技术,以及要让青蛙跳的远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等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环节,让我明白了思考可以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TOP
5#

9月28日,我有幸参加在新街小学举行的下雪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一、《观察叶》观摩课的体悟
  1、胡老师的教态自然,教学语言清晰有力,课堂把握的非常好。
  2、整个教学流程:从观察银杏树叶来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再让学生用此方法去观察另外所展示的四片叶子,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我觉在这个地方应该加入描述的规则,比如说“我看到叶子的形状像…,颜色是…,叶子的气味是…”,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观察的目标。
      对于学生自己画叶子并张贴的过程的设计我非常喜欢,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猜叶子和表演叶子的环节设计也充满了趣味性,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二、《制作一个生态瓶》观摩课感悟
  1、方老师的教学过程结构紧凑,整节课流程非常顺畅。
2、《做一个生态瓶》是前一课的继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对于方老师开始的生态瓶里面可以装些什么的提问,我觉得并不是很恰当,这个问题并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对于接下来生态瓶中各成分的关系的认识。
三、参与式课程培训感想
   首先,在课上让我对将来要用到的纸青蛙的制作方法有所思考,可以规避很多将来在课堂可能发生的问题;还有用正方体、小棒等测量桌子的宽和高度的活动,也让我收获良多。
TOP
6#

       28日的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依然安排的非常精凑。上午聆听了胡立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观察叶》,我震惊于新街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自控力与胡立平老师的控场力,整节课堂井然有序。仔细学习胡老师的教学设计,个人认为胡老师在教学知识中预设的“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知识点对于一年级孩子而言过于困难。同时,PPT课件中呈现了5种叶片的图片,上面标上了序号,但却没有标明树叶的名称,错过了一次普及知识的机会。徐春建老师对于叶片点评很切合实际,在接下来的课堂中,我也应该选择各种类型的叶,不能仅限于树叶。国庆后,自己刚好也要上《观察叶》这一课,胡立平老师的展示课刚好做了一个示范,让我可以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胡老师在课堂中仍不忘进行情感教育,教育孩子不能随意摘取叶片。
      下午又聆听了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做一个生态瓶》,这节课需要老师课前准备大量的实验材料和工具,但是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知是不是被台下老师们“吓”到了,学生在整节课堂中都略显拘谨,课堂氛围一直无法被方老师调动起来。课后与方老师闲聊,得知学生是四年级的,果然知识储备存在差异。但方老师对于生态瓶的设计设置了不少时间,让学生充分设计和再修改,这一点对于之后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起到了促义。可惜最后对于制作完成的生态瓶进行展示、评价的环节没能充分进行,只是展示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当日活动中,一年级教师参与式培训是个有趣的活动,老师们的参与性都很高,培训过程中也是热闹非凡。个人觉得本次的培训更像是体验,让老师们提前体验学生的课堂活动。不过培训过程中,老师间的交流也是很宝贵的,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对于纸蛙制作、长度测量的见解。这样的活动对于熟悉一年级教材很有帮助,也让我体会到实验套材的重要性。相信随着这类活动开展次数的增加,老师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对于学生的指导也更加有效。【赭小】
TOP
7#

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听了两节课,体验了参与式培训,感触颇多。
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自然的教态,清晰的流程,效果较好。有几点体会非常深刻:
1.胡老师在开始时强调了如何观察,用了对应的贴图,让孩子清楚知道如何观察,也可以在实验时提醒不认字的孩子明确实验目的。
2.胡老师这节课用了非常多的展示方法,几种展示方法分别是,学生直接看投影,学生上台讲,图画展示,说特征猜叶子,让学生来画一画,用身体来做动作描述。多样化的展示,给课堂添彩,充分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也存在几个小问题:
1.在小组上台,图画展示时,胡老师三四次基本叫的都是第一排学生,后面几排孩子有一点分心。希望可以更好的关注后排学生,走到学生中去。
2.胡老师在交流过程中,其中有一个暗示性的反问,然后学生一下子口径全部统一了。可能确实比较难引导。
下午聆听了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做一个生态瓶》,这个课,自己刚刚上过工作站的公开课,在材料准备上确实麻烦,方老师材料更多,课前准备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感觉孩子的状态不对,设计时候思维没有被打开,平常课堂上活跃的的兴奋劲没有了,很拘谨的做实验。课后一问,四年级孩子,怪不得,孩子没有前面几课的铺垫,知识储备不足,自然没办法很好的理解生态瓶中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如果换成五年级,应该会非常出彩。
一年级教师参与式培训是个有趣的活动,让老师们提前体验学生的课堂活动,老师也像一年级孩子一样兴奋,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对于纸蛙制作、长度测量的见解。在制作纸蛙上,确实需要进行适当的改进和精炼,现在的模式,老师制作都有困难,更不用说第一次接触的一年级的孩子了。一个合适的教具,学具,可以大大的方便孩子们的学习,值得持续的思考,改进。    任伯年小学赵熠
TOP
8#

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第一节课是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天马行空,要想激发他们的思维胡老师通过贴小树叶当堂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小学科学宗旨"科学真有趣,快乐学科学;科学好习惯,逐步培养中;科学你我他,人人是主人" 胡老师整堂课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且让我们收获颇丰,尤其是探索、研讨环节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挖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通过设计生态瓶,改善生态瓶,制作生态瓶,评价生态瓶,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真正在做中学,学中做。
中午我们还参加了参与式培训,一次小小的活动让我们换位体验学生的活动,原来实验真的不好做呀,老师不试试水,就很难真正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比如测量桌面长度高度实验后表格数据的汇总让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统计方式,究竟哪种才是真正适合学生思考的表格形式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老师认真思考的。
本次活动内容满满,形式多样,推进小学科学向深化课程改革方向前进
TOP
9#

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第一节课是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天马行空,要想激发他们的思维胡老师通过贴小树叶当堂鼓励小朋友积极参与,小学科学宗旨"科学真有趣,快乐学科学;科学好习惯,逐步培养中;科学你我他,人人是主人" 胡老师整堂课努力向这个目标靠近且让我们收获颇丰,尤其是探索、研讨环节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充分挖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第二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通过设计生态瓶,改善生态瓶,制作生态瓶,评价生态瓶,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真正在做中学,学中做。
中午我们还参加了参与式培训,一次小小的活动让我们换位体验学生的活动,原来实验真的不好做呀,老师不试试水,就很难真正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比如测量桌面长度高度实验后表格数据的汇总让我们看到了两种不同的统计方式,究竟哪种才是真正适合学生思考的表格形式等问题都是需要我们老师认真思考的。
本次活动内容满满,形式多样,推进小学科学向深化课程改革方向前进
衙前农小   王冬丽
TOP
10#

                                                                               2017年9月28日新街小学教研活动感想
        昨天在新街小学参加新一期新蕊、骨干、联合体活动。共同探讨一年级科学教学疑难问题,有以下一些感触。
一、对徐春健老师教材解读的感触
       活动中听取了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健老师对新一年级教材的解读。其中有几点深深触动了我。杨老师结合了第一节胡立平老师“观察叶”的课,提出了对一年级小朋友的在课中观察的几个要求。其实不光是一年级,其他年级的孩子也应该有这种科学思维和习惯。当然一年级的时候开始培养这种习惯,是非常好的。
将观察、记录、描述融合在一起。学生在观察叶时候,老师可以不时的给予知道,提醒他们如何才能观察的更仔细,只有看得多了,才能画的更仔细。然后带着画的东西上来说,这样也会说的更好、更多。
       对孩子来说观察可以动用很多感官:眼、耳、手、鼻、舌等。但要注意提醒孩子们学会适当的运用这些感官。观察方法要进行指导,观察要有章法要有顺序。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对低年级孩子的观察记录,分工不必太明确,做到人人记录,然后将记录的总结从小组向全班升华。
这些都是我听后很受用的,以后在教学中可以学习借鉴的。我对于如何训练一年级孩子互相倾听的习惯,有自己的方法,我在请孩子们回答问题时候,要求后一个孩子不能重复前面小朋友说过的话,并时时提醒他们。这个做法还是有点成效的。希望能让他们养成会倾听的习惯。
二、两节课的听课感悟
       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总体感觉就是小朋友们太乖了,没有一年级的活泼生动,看着和上高年级的课没什么区别,这和我平时在教室里上课差别很大。当然胡老师精心设计了展板,请小朋友们画画,小朋友们上台发言。展板部分可能在平时的常态课下不会经常使用,但其他几项可以借鉴。真是的课堂中老师经常要整顿纪律。但胡老师的这堂课几乎是顺风顺水的下去了。只是小朋友显得过于拘谨,导致整堂课没有在小朋友反应中迸发出太多的亮点。我觉得徐老师的话说的很对,招式是用对了,但是怎样把所有的招式自然的融合在一起使我们这些普通老师和大师之间的差别,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整堂课一开始,方老师用了很大的笔墨,在和学生一起探讨生态瓶中的成分,制作生态瓶需要注意的事项,看似枯燥乏味,实则非常必要,这让后来学生们制作生态瓶变得异常顺利,没有出现很多意外的情况。
三、参与式培训感悟
       本以为参加一个一年级测量的实验,总是再简单不过了。没想到真正参与进去了,才发现,就这么一个我们达人看似简单的小实验,却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还是从大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如果是一年级的孩子们呢。是否会出现更多的意外,因此一年级的学生实验操作,其实看似容易并非易事。老师们需要注意的细节情况很多,如果细细研究这些问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如何将替代物的考量标准变得简单,如何设计统计表显得更科学,都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非常感谢这次参与式培训,让我从中收获良多,也带给我了我很多新的思考。
                                                                                                                                                                                                                                                                                                                                                                                                                                                                                                                                                                         新街四小  孙芳华
TOP
11#

一年级科学《观察叶》评课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侯文英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胡老师执教的《观察叶》是以一棵银杏树的银杏叶引入,让孩子们认识银杏树和银杏叶,同时也让孩子们利用感官(眼睛、手、鼻子)观察。接下来就是观察叶子:首先呈现5种形态各异不同的叶子并给编号;再是图片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眼看、手摸、鼻闻;最后要求孩子们画叶、说叶、贴叶。在孩子们观察叶结束后,胡老师通过展、说、猜、画、演几个环节来实现班级交流汇报的目的。胡老师以一片很大的芭蕉叶和前面观察过的五种叶子进行比较,引导孩子说出大小、形状、颜色等的不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的植物叶子是不同的。最后为了提高孩子们在课后对植物、对科学的兴趣,胡老师展示了叶画---小狐狸,并播放制作视频,要求感兴趣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捡树叶。注意是捡树叶,而不是摘树叶,以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来结束本节课。
    在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值得我去学习。
    一是:课件精心设计。课件中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张图片都很重要,必不可少。有些图片和视频自己单独拍照并处理。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学习。
    二是: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达成。为了达到该目标,胡老师精心地准备了很多活动,展、说、猜、画、演,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慢慢地体会到叶子的不同,虽然一年级的             孩子们语言表达不是很好,但是孩子们一定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了不同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们课后对科学的兴趣。从课堂到课后(生活中)这就是我们科学老师教育的目的,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四是:课堂上奖励及时到位。对孩子们良好的行为、态度等的一种肯定。这节课是叶子,所以胡老师用了银杏叶奖励贴,可见胡老师的用心和细心。值得一学!!
    对于本堂课,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对一年级孩子们的奖励,可以直接奖励到孩子自己那里,贴在手上或是额头上。这样可以更直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是:让几个表现好的孩子来观察银杏叶时,建议每位小朋友都有一片银杏叶,让他们都眼睛看看、手摸摸、鼻子闻闻,让他们都来感受一下。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地回答。
    人人参与、人人记录、课堂是每位小朋友的天地!

五年级科学《制作生态瓶》评课


       第二堂课是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制作生态瓶》。方老师以图片—几个生态瓶引入,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积极地回答,然后说明今天的任务---制作生态瓶;接着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生态瓶,并思考植物给动物的生长提供什么;动物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什么;非生物(水、沙子、等)有什么作用。最后展示做生态瓶的材料并思考这些工具用来干什么的,呈现制作的顺序,让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并评价。
整个一堂课,方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全起到了教师的辅助作用,充分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节课由于是学生的设计和制作,看似课堂上没有很多亮点,实际上亮点就在学生自己本身。该课堂目标明确、效果明显。
       对于本堂课,我还有几点看法:
      一是:可以以视频引入,通过学生看生态瓶,思考里面有哪些生物和没有生命的非生物,进而再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非生物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们思考      的可能不对,没有关系。该教学时间大概是7分钟左右。
      二是 :学生设计生态瓶和制作生态瓶这两个环节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计划,制作出生态瓶,由于有的学生设计的不合理,所以会很快出现问题。根据出            现的问题,我们再进一步来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的作用,比我们老师说一百遍有效的多。找出问题的所在,学生们在对自己的生态瓶进行改进,使植物和动          物的数量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参与式培训感想


       对于折叠纸青蛙,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折叠的方法、技巧;考虑纸张的大小、厚薄;思考青蛙的头要尖、后退要有弹性。还要求每位学生掌握判断起点和终点比赛时的公平方法,选择青蛙的后退和起点对齐,起跳后,以青蛙的后退所在位置为终点。这样较为精确,因为青蛙的后退和桌面贴着。最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青蛙跳得远的技巧、用力的技巧。
      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存在很大的误差。 用带有粘性的纸来测桌子的长和高,很是浪费。可以采用没有弹性的绳子来代替更好。用没有弹性的绳子先测出桌子的长和高,用记号笔标明起点和终点的记号,再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来测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就可以啦。
      至于不够一搾、不够一个小木棒的长度等,可以采用超过其一半的,算一个,没有超过一半的,舍掉。

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也同时告诉自己:优秀的人并不多。有优秀的同行们的引领,我相信我一定能紧跟脚步前行。加油!!
最后编辑侯文英 最后编辑于 2017-09-29 12:33:44
TOP
12#

一年级科学《观察叶》评课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侯文英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胡老师执教的《观察叶》是以一棵银杏树的银杏叶引入,让孩子们认识银杏树和银杏叶,同时也让孩子们利用感官(眼睛、手、鼻子)观察。接下来就是观察叶子:首先呈现5种形态各异不同的叶子并给编号;再是图片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眼看、手摸、鼻闻;最后要求孩子们画叶、说叶、贴叶。在孩子们观察叶结束后,胡老师通过展、说、猜、画、演几个环节来实现班级交流汇报的目的。胡老师以一片很大的芭蕉叶和前面观察过的五种叶子进行比较,引导孩子说出大小、形状、颜色等的不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的植物叶子是不同的。最后为了提高孩子们在课后对植物、对科学的兴趣,胡老师展示了叶画---小狐狸,并播放制作视频,要求感兴趣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捡树叶。注意是捡树叶,而不是摘树叶,以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来结束本节课。
在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值得我去学习。
一是:课件精心设计。课件中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张图片都很重要,必不可少。有些图片和视频自己单独拍照并处理。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学习。
二是: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达成。为了达到该目标,胡老师精心地准备了很多活动,展、说、猜、画、演,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慢慢地体会到叶子的不同,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语言表达不是很好,但是孩子们一定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了不同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们课后对科学的兴趣。从课堂到课后(生活中)这就是我们科学老师教育的目的,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四是:课堂上奖励及时到位。对孩子们良好的行为、态度等的一种肯定。这节课是叶子,所以胡老师用了银杏叶奖励贴,可见胡老师的用心和细心。值得一学!!
对于本堂课,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对一年级孩子们的奖励,可以直接奖励到孩子自己那里,贴在手上或是额头上。这样可以更直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是:让几个表现好的孩子来观察银杏叶时,建议每位小朋友都有一片银杏叶,让他们都眼睛看看、手摸摸、鼻子闻闻,让他们都来感受一下。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地回答。
人人参与、人人记录、课堂是每位小朋友的天地!
五年级科学《制作生态瓶》评课
第二堂课是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制作生态瓶》。方老师以图片—几个生态瓶引入,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积极地回答,然后说明今天的任务---制作生态瓶;接着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生态瓶,并思考植物给动物的生长提供什么;动物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什么;非生物(水、沙子、等)有什么作用。最后展示做生态瓶的材料并思考这些工具用来干什么的,呈现制作的顺序,让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并评价。
整个一堂课,方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全起到了教师的辅助作用,充分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节课由于是学生的设计和制作,看似课堂上没有很多亮点,实际上亮点就在学生自己本身。该课堂目标明确、效果明显。
对于本堂课,我还有几点看法:
一是:可以以视频引入,通过学生看生态瓶,思考里面有哪些生物和没有生命的非生物,进而再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非生物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们思考的可能不对,没有关系。该教学时间大概是7分钟左右。
二是 :学生设计生态瓶和制作生态瓶这两个环节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计划,制作出生态瓶,由于有的学生设计的不合理,所以会很快出现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再进一步来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的作用,比我们老师说一百遍有效的多。找出问题的所在,学生们在对自己的生态瓶进行改进,使植物和动物的数量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参与式培训感想
对于折叠纸青蛙,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折叠的方法、技巧;考虑纸张的大小、厚薄;思考青蛙的头要尖、后退要有弹性。还要求每位学生掌握判断起点和终点比赛时的公平方法,选择青蛙的后退和起点对齐,起跳后,以青蛙的后退所在位置为终点。这样较为精确,因为青蛙的后退和桌面贴着。最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青蛙跳得远的技巧、用力的技巧。
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存在很大的误差。 用带有粘性的纸来测桌子的长和高,很是浪费。可以采用没有弹性的绳子来代替更好。用没有弹性的绳子先测出桌子的长和高,用记号笔标明起点和终点的记号,再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来测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就可以啦。
至于不够一搾、不够一个小木棒的长度等,可以采用超过其一半的,算一个,没有超过一半的,舍掉。
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也同时告诉自己:优秀的人并不多。有优秀的同行们的引领,我相信我一定能紧跟脚步前行。加油!!
TOP
13#

回复 1楼罗海军的帖子

一年级科学《观察叶》评课
高桥金帆实验学校  侯文英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这个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胡老师执教的《观察叶》是以一棵银杏树的银杏叶引入,让孩子们认识银杏树和银杏叶,同时也让孩子们利用感官(眼睛、手、鼻子)观察。接下来就是观察叶子:首先呈现5种形态各异不同的叶子并给编号;再是图片展示,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眼看、手摸、鼻闻;最后要求孩子们画叶、说叶、贴叶。在孩子们观察叶结束后,胡老师通过展、说、猜、画、演几个环节来实现班级交流汇报的目的。胡老师以一片很大的芭蕉叶和前面观察过的五种叶子进行比较,引导孩子说出大小、形状、颜色等的不同,让孩子们知道不同的植物叶子是不同的。最后为了提高孩子们在课后对植物、对科学的兴趣,胡老师展示了叶画---小狐狸,并播放制作视频,要求感兴趣的小朋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捡树叶。注意是捡树叶,而不是摘树叶,以两张截然不同的图片来结束本节课。
在本节课有很多亮点,值得我去学习。
一是:课件精心设计。课件中没有多余的东西。每一张图片都很重要,必不可少。有些图片和视频自己单独拍照并处理。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学习。
二是:教学目标明确,目标达成。为了达到该目标,胡老师精心地准备了很多活动,展、说、猜、画、演,让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慢慢地体会到叶子的不同,虽然一年级的孩子们语言表达不是很好,但是孩子们一定通过这些活动感受到了不同植物的叶子是不同的。
三是:注重培养孩子们课后对科学的兴趣。从课堂到课后(生活中)这就是我们科学老师教育的目的,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科学兴趣。
四是:课堂上奖励及时到位。对孩子们良好的行为、态度等的一种肯定。这节课是叶子,所以胡老师用了银杏叶奖励贴,可见胡老师的用心和细心。值得一学!!
对于本堂课,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对一年级孩子们的奖励,可以直接奖励到孩子自己那里,贴在手上或是额头上。这样可以更直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是:让几个表现好的孩子来观察银杏叶时,建议每位小朋友都有一片银杏叶,让他们都眼睛看看、手摸摸、鼻子闻闻,让他们都来感受一下。孩子们肯定会积极地回答。
人人参与、人人记录、课堂是每位小朋友的天地!
五年级科学《制作生态瓶》评课
第二堂课是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制作生态瓶》。方老师以图片—几个生态瓶引入,并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积极地回答,然后说明今天的任务---制作生态瓶;接着是让孩子们自己设计生态瓶,并思考植物给动物的生长提供什么;动物给植物的生长提供什么;非生物(水、沙子、等)有什么作用。最后展示做生态瓶的材料并思考这些工具用来干什么的,呈现制作的顺序,让学生动手制作生态瓶并评价。
整个一堂课,方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完全起到了教师的辅助作用,充分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节课由于是学生的设计和制作,看似课堂上没有很多亮点,实际上亮点就在学生自己本身。该课堂目标明确、效果明显。
对于本堂课,我还有几点看法:
一是:可以以视频引入,通过学生看生态瓶,思考里面有哪些生物和没有生命的非生物,进而再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非生物可能起到什么作用。学生们思考的可能不对,没有关系。该教学时间大概是7分钟左右。
二是 :学生设计生态瓶和制作生态瓶这两个环节可以放在一起进行。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计划,制作出生态瓶,由于有的学生设计的不合理,所以会很快出现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我们再进一步来思考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非生物的作用,比我们老师说一百遍有效的多。找出问题的所在,学生们在对自己的生态瓶进行改进,使植物和动物的数量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参与式培训感想
对于折叠纸青蛙,要求每位学生掌握折叠的方法、技巧;考虑纸张的大小、厚薄;思考青蛙的头要尖、后退要有弹性。还要求每位学生掌握判断起点和终点比赛时的公平方法,选择青蛙的后退和起点对齐,起跳后,以青蛙的后退所在位置为终点。这样较为精确,因为青蛙的后退和桌面贴着。最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青蛙跳得远的技巧、用力的技巧。
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存在很大的误差。 用带有粘性的纸来测桌子的长和高,很是浪费。可以采用没有弹性的绳子来代替更好。用没有弹性的绳子先测出桌子的长和高,用记号笔标明起点和终点的记号,再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来测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就可以啦。
至于不够一搾、不够一个小木棒的长度等,可以采用超过其一半的,算一个,没有超过一半的,舍掉。
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也同时告诉自己:优秀的人并不多。有优秀的同行们的引领,我相信我一定能紧跟脚步前行。加油!!
TOP
14#

评课与感想


    2017年9月28日,在新街小学开展了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它让我学到很多上课小技巧,学到对于知识点如何层层铺垫,受益匪浅。
    金帆胡立平老师就首先为本次活动完美拉开了序幕——《观察叶》。从中很多方法都值得我去学习模仿:
    1.与一年级小学生沟通以亲和力为主,纪律的管理配合小组积分榜。
    2.一年级小学生爱动,用手指跟着老师一起画画,既可以让孩子缓解爱动的冲动,也可以让孩子模仿画画的步骤方法。
    3.小组分组的方法简洁明了。
    4.猜叶游戏中,出题人变为小朋友自己,让学生口述、肢体表达、画画等方式表达叶片特点,其他学生猜。这一方法让学生化为课堂小老师,既检查了孩子观察情况,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最后展示的芭蕉叶,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不仅可以让孩子发现树叶的多样性,也让孩子对科学兴趣盎然。
    6.做叶画的视频播放,可以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延展。同时提倡了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精神。
    下午,我们跟着方琼飞老师进入了《做一个生态瓶》的世界。在这里,我学到了与低年级孩子不同的沟通方法和课堂设计:
    1.先制作生态瓶的设计图,小鱼的示范,这一方法让学生成为主人,之后再进行其他学生分析还需要什么。从而引出生物与生物、非生物与生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而展示工具组图片,既帮助学生做好了回顾与复习,也教会了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和实验步骤。
    3.展示其他班孩子制作的生态瓶图片,引导孩子生态瓶制作时生物、非生物的选择和摆放。
    以此同时,我们还亲手学习了制作了纸蛙和进行了测量了桌子的长度与高度。从中发现了一些不易发现的一些问题:
    1.纸蛙的折法要具体贯彻到每一位学生学习,需要明确好起点与终点的概念。
    2.测量需要借助纸胶带,协助测量好高度与长度,便于学生去量取。小工具的小方块可以是能扣起来的,让孩子自己发现,学会十进制。
    本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平常自己没有想到的方法和注意到的小细节,非常感谢所有组织活动老师。
                                                         临浦一小——洪振桦
TOP
15#

2017年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街小学举办的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聆听观摩了由胡立平老师讲授的一年级科学课“认识叶”,方琼飞老师讲授的五年级课程“制作一个生态瓶”。另外还参加了参与式课堂做一只纸青蛙和用不同工具测量课桌长度。收获颇丰,借此平台跟各位老师同学分享。
1、“认识叶”课堂
胡老师的课程轻松有趣,由一棵银杏树引入到银杏叶,再从银杏叶引入到其他各种植物的叶子,由简入深,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一年级的小朋友比较活跃,为了规范课堂纪律胡老师采用了奖励银杏叶的方式来鼓励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另外,本堂课上我最大的收获是胡老师采用的“猜一猜”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通过猜一猜的活动,让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如何观察一片叶子,如何更好的描述一片叶子。还有在讲比较不同的叶子时,胡老师准备的芭蕉叶也是特别吸引不光是小朋友甚至是在座的老师的眼光,运用夸张的叶子,不仅能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叶片的结构,更是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探索科学的兴趣。最后胡老师还强调了收集树叶时要注意保护树木,达到了多维度教育学生的目的。
2、“做一个生态瓶”课堂
课堂上方老师首先让学生自主绘制生态瓶草图,再通过观察池塘生态系统来修改自己的草图,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让学到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同时在课上讲授了有关工具的使用,在讲生态瓶的同时让学生明白工具的妙用,一举两得。
3、参与式培训
不自己亲自参与实验不知道实验中的问题所在,参与式培训给了我们一次很好的机会,动手做,相互讨论,像学生一样,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来看待,所得到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参与式培训不光是在这样的集体活动中能做,平时在学校同一办公室的老师间也能做,通过自己动手,预见课堂上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很有帮助。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活动,老师其实也是学生,也需要不停地学习进步,我们要与学生一起成长。
                                                           湘师附小  张琪
TOP
16#

    9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新街小学举行的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作为新老师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型教育科研活动,对我来说受益匪浅。现谈谈我个人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想:
    首先:聆听学习了由胡立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程《观察叶》,这节课胡老师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1.展示各种叶子;2.学生绘制树叶并进行细致观察;3.学生小组和集体讨论描述叶子形态特征。从这一系列流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到:①一年级小学生对于这种自然观察课兴趣盎然,注意力也相较于比其他常规课集中,因此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教学内容(叶片、叶脉、叶柄、纹路等)顺利传递给学生。②在科学课上结合其他专业学科是科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胡老师这次结合了美术课的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中对树叶进行细致的描绘,这就是一种特殊的描述过程,效果非常好。③胡老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的叶子,包括最后展示的巨大芭蕉叶,非常生动的告诉学生每种植物的叶片的千差万别,不需要过多的语言,用事实说话。④胡老师在进行知识教学时不忘告诫学生要关心爱护各种植物,把这种价值观世界观生态观教育渗透进日常教学中。⑤如果胡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能够使每一个学生的想法能够得到展示的机会就更好了,小组讨论会导致一些学生在听取他人意见的时候,自己的思维停滞。在小组讨论后可以进行比赛评比(哪一个小组对叶子描述的内容最多,都有几点),调动每一个学生为自己小组努力思考,其实一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开始出现集体意识,集体人数过多时可能还不明显,但是四五个人的集体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还是相对较高的,这个时候更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对他们这种集体思想进行强化。
    其次:学习了由方琼飞老师执教的五年级课程《制作生态瓶》,方老师这节课的主要流程为:1.设计生态瓶;2.修改生态瓶设计方案;3.制作生态瓶。这节课的内容非常多,但是在方老师的安排下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而且每一个知识点都得到了落实,效果也非常好。从这次教学中可以看出,方老师在授课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己动手设计生态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入到这个活动中,虽然在最后的操作过程中是通过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但是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设计单他们也会有想要真正实现他们的愿望,回家之后也会进行各种尝试。然后,在学生设计生态瓶之后,方老师没有直接点明那哪个生态瓶好哪个又不好,而是把这种主动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评价,学生在评价他们的成果时也会对照自己的设计单进行修改,这一设计效果不仅好而且能够使学生知道自己设计的不好的原因在哪里。最后,在进行池塘生态系统图片讲解时,很多同学容易将生长在其他水域(比如大海)中的动植物搬到了池塘中,造成了叙述错误,方老师采用的方式是直接告诉学生你的答案是错误的,但是没有说明原因也没有抓住机会对学生的知识进行纠正和巩固(比如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为什么不能生活在池塘中)当然这节课的内容非常多,方老师对教学内容主次的删减已经做到了最好的安排。
    最后,参加了一年级参与式培训体验(折纸青蛙和用各种不同工具进行测量),感受非常多:1.把自己当成一年级的孩子动手折一只简单的青蛙,可是在折纸过程中却出现了种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折纸步骤的不熟悉导致纸张折痕太多,青蛙不能弹跳甚至容易翻身。通过这次实验之后,为后面的我自己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各种借鉴意义,比如是否能够寻找到更适合一年级小朋友操作的折纸过程或者怎样的方式讲授学生更容易完成操作。2.在青蛙弹跳比赛中发现,起点和终点的设置也是不能忽视的事情,如果规定不好,可能会引起小朋友的不愉快,需要非常注意这一点。3.在用各种工具进行测量时发现,工具的选择,小组的合作,实验的次数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一次很好展示团队合作的机会,要好好把握这一次机会。这一次的参与式培训亲身体验,收益颇多,在这种动手操作的教学中要适当多给予学生耐心和帮助指导,毕竟一个成年人都可能无法完成,就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小朋友做的有多完美,重要的是过程。                                
                                                                                                                                                                                       劲松小学  黄芳芳
TOP
17#

非常遗憾因为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我错过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教研活动,认真研学了胡立平老师和方琼飞老师的教学设计并认真学习了其他组员的跟帖,我也简单说说我的一些浅见:
         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这一课,整个教学流程:先用观察银杏树叶来引导学生回忆观察的方法: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再让学生用此方法去观察另外所展示的四片叶子,并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个人认为在这个地方应该让学生多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比如说“我看到叶子的形状像…,颜色是…,叶子的气味是…”,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明确自己要观察的目标,当然可能对一年级而言要求高了一点。
        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一课,整 个教学流程是:图片导入课题----画图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调整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制作生态瓶----评议生态瓶。提供较多的时间让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18#

昨天,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展开,活动的第一节课是胡立平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一年级第一单元第三课《观察叶》,一年级的小朋友对叶子比较熟悉,对叶子的结构、外形也有一定的认识,同时,胡老师的课也给正在给一年级小朋友上课的我带来了启示。接着就是徐老师的《一年级教材解读》,受益匪浅。
中午我们还参加了参与式培训,给我们一年级老师带来了一些上课的方法与技巧,同时也让我感到原来实验真的不好做呀,老师不试试水,就很难真正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第二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通过画生态瓶,做生态瓶,改生态瓶,每位同学都投入到制作生态瓶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到了从做中学的乐趣。
    活动的圆满结束,也预示着新学期的紧张开始,我相信,在萧山小学科学这个大家庭里一定会其乐无穷。
TOP
19#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听到了两堂精彩绝伦的课,还让我们体会了一年级小朋友的实验课堂。下面我来谈谈这一天的收获:
一、《观察叶》的观摩体悟:
1、第一节课是胡老师的《观察叶》,在整个过程中胡老师的教学语言清晰简洁,让学生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老师的意思。课堂把控的能力也非常的好,整节课都非常的有序。
2、教学过程:从观察第一片树叶银杏叶开始就在指导学生用身体某些感觉器官(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去感觉树叶的特点,很好的指导了学生观察的方法。之后在让学生模仿着观察第一片叶子一样去观察另外的五片树叶,进行小组交流把不同同学的特点汇总,并让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特点进行描述,这样可以很好的了解学生在观察中的情况。这里我觉的其实可以给他们一张表格把一些需要描述的画出来或者写出来(比如树叶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等)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明确观察的方向。对于从叶子的描述到后来的根据叶片特征的描述来猜叶子和通过肢体的表演来猜测叶子,其实我这个过程非常的好玩,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我觉得这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二《做一个生态瓶》的观摩体悟
1、方老师的教学过程结构紧凑,整节课流程非常顺畅。
2、教学过程:生态瓶图片的引入—>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修改设计—>制作生态瓶。我觉得整节课的结构非常的清楚。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比如生态瓶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画法进行了细心的指导。每个同学一个生态瓶让每位同学都有动手机会。对于这节课,我还一些想法:1、可能学生对于生态瓶和生态系统这个概念还是比较陌生的,一下子让学生自己去设计一个生态瓶比较的困难,我觉得是否可以让学生先了解池塘的生态系统再进行设计这样也可以跟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2、最后对制作好的生态瓶进行总结评价的时间过于的仓促。
三、参与式培训感想
    收获:对于纸蛙的折叠有了一定的技术,也明确了同一起点和终点选择的统一标准,让学生意识到实验需要公平公正。这次参与式培训还掌握了一些让自己制作的纸蛙跳得远的方法。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的过程中,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对于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疑惑:当出现一个多出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如何合理的描述,特别是小木棒,手一个距离比较大。
    三、小结
    今天观摩的一年级课堂,以及徐春建老师对一年级植物单元的引领为我今后一年级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同行们做出了很多成绩督促我不得不努力前行,加油!
                                                                                                                                                                                                                                                                                 湖滨小学  孙超
TOP
20#

        9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在这次活动中我受益匪浅,下面我说说我的一些感悟。

    上午第一节,我们观摩了胡立平老师执教的《观察叶》。

1胡老师用 “画叶—说叶—贴叶—展叶—猜叶”等环节把整节课串联起来,课堂内容丰富有趣,孩子们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活动中多次渗透用眼睛、鼻子、手等感官器官进行观察,培养小孩子学会观察的良好习惯,从点滴开始,逐步成长。

3材料准备的十分充足,小组实验以及最后芭蕉叶的展示,都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愉快的跟着胡老师学习科学。

4整节课堂给我的感觉是很流畅,在今后的教学中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下午观摩了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在方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愉快地制作出属于自己的生态瓶。

1、方老师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由学生先设计生态瓶—完善生态瓶—制作生态瓶等一系列的活动,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强。

2、方老师通过PPT播放图片引出生态瓶的概念,给我的感觉是学生没有准备性,可不可以先用书本中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出。

    中午我们教师下水实验,在两个小小的实验中我们也体会到乐趣。比如折叠青蛙,比赛哪一只青蛙跳的更远,在参与比赛中我们深刻体会到小组的集体感,同时也感受到折叠好一只青蛙是不容易的。在之后我们体会到用手,立方体、小木棍、回形针等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明白了在测量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小细节。

    最后,非常开心地参加了这次活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加油。

最后编辑郝晶晶 最后编辑于 2017-09-29 19:14:08
TOP
21#

        9月28日,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在新街一小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的研训内容紧跟学科热点,从听课、讲座再到参与式培训,可谓是干货满满,收益颇丰。
        胡立平老师执教的一年级科学课《观察叶》将活动拉开帷幕。胡老师为孩子们用心准备了5种不同的叶片,形态各异,大大地调动起孩子们观察叶的兴趣。观察叶时,胡老师细心为叶子编好序号,方便了孩子们的观察。这节课中,最有趣的环节就是让学生在观察结束后进行交流,胡老师采取了5种不同的交流方式,说、展、猜、画、演,形式生动有趣,让孩子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反馈交流。一年级的孩子本是最好动的,但整节课上,孩子们都很乖,专注力也很不错,我想这不光是因为胡老师的课设计得好,也是因为胡老师不断地鼓励孩子们,用小组奖励的方式来激励孩子们做得更好。胡老师展现出来的用心、细心和对孩子们的爱心值得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好好学习和借鉴。
        接下来是杭州市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带来的一年级教材解读。徐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一年级教材的特点,结合实例向我们解释了四个模块的表达模式,让我们对一年级科学课的整体架构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徐老师还反复和我们强调了一年级科学课中进行科学记录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要注重课堂常规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习惯。
        中午,我们老师还进行了一年级科学课的参与式培训。做纸蛙、测量,这两个听起来很简单的实验,真的实际操作起来就发现问题重重。几位培训的老师都精心设计了记录单,使得我们在动手的同时也不忘动脑思考碰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双层折的纸蛙比单层折的更有力量,跳的时候手的力度不能太大等等,慢慢地摸索出技巧,这对于以后上这节课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下午,由东道主新街小学的方琼飞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五年级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做一个生态瓶》。从初步设计到修改设计再到制作、展示,整个过程很好很通畅地体现了技术与工程的特点。只是孩子们稍显拘谨了一些。最后的展示环节匆匆而过,稍微有点仓促。
最后是三个联合成长共同体的班长的结业总结发言,他们回顾了两年来走过的路,分享了留下的“足迹”,展示了取得的成绩。三位老师都深深感叹,在萧山小科团队中前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信息港小学 楼倚春)
TOP
22#

9月28日,2017学年第一学期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在新街小学拉开了序幕。对于刚踏入这个团队的新成员,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活动回来,感触很多。
一、《观察叶》观摩课感想。
第一节是胡立平老师执教的《观察叶》,听了这节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几个方面。
1、课堂调控能力强。对于一年级的新生,我一直觉得课堂纪律是老师最大的挑战。可是在他的课堂,课堂纪律根本不是一个事,一切都显得自然,教学活动都井然有序开展着,学生听得很认真。
2、导入开门见山。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银杏叶导入新课,激发学生观察叶的兴趣。通过观察银杏叶,简单回顾了科学中常用到的观察方法:眼睛看、用手摸、鼻子闻,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3、适当取舍,整合教材。本课的内容较多,胡老师对教材进行了调整、取舍,选择了其中两个重要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胡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师范,如何观察一片银杏叶。可以画出它的简图,说说它的颜色、形状、气味等。再分小组进行观察,画好后小组成员轮流说说这片叶的特点。然后让学生上台说说这片叶的特点,形式多种多样。有直接介绍这片叶的特点;有猜谜游戏;有用肢体动作表达这片叶的特点来猜。最后,拿出一片大芭蕉叶,让学生说说跟我们之前看到的叶子有什么不同?相信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叶子的特点,比从老师口中直接得到的答案,印象会更深,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在欣赏树叶贴画的同时,不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不忘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制作树叶贴画时,我们去捡的落叶,颜色、形状尽量多样一些,但不可以摘树叶。
二、《做一个生态瓶》观摩课感想。
第二节是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做一个生态瓶》。方老师的课,给我们展现了做一个生态瓶的全过程。先自己在纸上画一画,生态瓶中有什么,要求画的简单易懂。再让学生说说池塘里有什么,从而丰富生态瓶的内容。最后,让学生自己做一个生态瓶,在展台上展示,并对其评价。学生一步一步下来,相信收获也一次比一次多。
听了这节课,我也有一点小小建议:
在对做好的生态瓶评价时,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拿着自己的生态瓶,说一说自己的制作过程,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也是对他们这节课的总结,能很好地在孩子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讲座感想。
本次活动中,特别邀请了杭州市教研室徐春建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年级教材解读》。 徐老师讲过“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准备一桶水、一缸水”。教师如果不学习,教学活动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们要认真学习新教材和新科学课程标准,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改信息,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同时,萧山区教研室杨春晖老师以《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教材》为主题给我们做了相关工作布置,希望我们在小学科学教学路上与时俱进。
四、实验课参与式培训感想。
这次实验课主要培训了两个内容,分别是折纸青蛙和测量。看似如此简单的实验,真的让我们去动手学一学,做一做,想一想时,与之前想的太不一样了,什么问题都会碰到;小组合作时,大家各抒已见,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想法,以及应对策略。可想而知,对于学生来说,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
此次研训活动回来,让我大开眼界,受益良多。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作为年轻的老师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继续努力吧!
TOP
23#

9月28日,伴着细细小雨,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在新街小学隆重举行。活动流程是上午聆听了胡立平老师执教的《观察叶》,接着由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的徐春建老师剖析了教科版新教材特点简介《植物》单元。午饭后,又体验了一年级教师的参与式学习和方琼飞老师执教的《设计生态瓶》。总的来说,干货满满,需要用心慢慢消化。下面我将自己不够全面的看法分享如下:
    其一,胡老师执教的《观察叶》课。
胡老师调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看,有触摸,有鼻子闻,有动手画,让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掌握叶子的主要结构。此外,胡老师还设计了游戏以及学做叶画的环节。这两个环节其实是对学生掌握叶子特点有更高要求。过程具有趣味性,也提供给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强调在研究叶的过程中不能摘叶子,要取地上的落叶。这一设计有效地向学生灌输敬畏自然,爱护生命的观点。
   其二,方琼飞老师执教的《设计生态瓶》。
这节课方老师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设计上。从课前准备来看,方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学生准备教具,值得我学习。科学课倡导在做中学,就要求老师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并创造亲手做实验的机会。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被在座的老师吓到,课堂气氛略显安静。事后才了解到他们才4年级,没有了食物链与食物网以及生态系统的前知识,这节课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困难的。好在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对生物以及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还是有一定的认识。最后在展示环节略显仓促,可以每组推出最优秀的生态瓶,进行评比,加深学生对设计生态瓶的理解以及如何让生态瓶里的动物生活的更好。
其三,一年级教师参与式培训。最让我惊讶的是施老师给了我们纸蛙折叠的操作步骤,但我还是没能依葫芦画瓢顺利完成纸蛙折叠。这更不用说一年级的小朋友了。所以在以后上课的过程中,要多做前测和后测,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才能实现有效有趣的教学。之后的《比较与测量》中,老师采用手拃,积木块,回形针,小棒以及胶带测量,使我们意识到各种工具都有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手拃的时候,没到一拃数据怎么计算。采用积木测量时,给学生引进十进制单位等。此外老师自己还动手做了班级统计表,将桌子高度与宽度分成两张表格,方便学生找到对应的地方填写数据。其实角色转变后,我们能更好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改进方法,让我们的科学课堂更能吸引孩子们的目光。      
小结:徐春建老师的《植物》单元解析,给我们今后的低段教学指明了方向,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分享砥砺我潜心修行,朝着前进的方向,不断奋进。          湖滨小学毕静如
TOP
24#

       今年是我踏入小科教学的第一年,昨日非常有幸地能够参与到小科“深化课程改革”的活动中。此次活动的规模之大,内容之精,让我感慨颇多,也深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下我就以三个活动的感想为契机,简单阐述我的收获:
一、胡老师的《观察叶》
       整节课是以1.图片导入(银杏叶)—2.小组观察画、说、贴—3.学生上台表述—4.视频展示做叶画的大致流程进行的。
在整个上课过程中,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胡老师充分表现出了施教者该有的耐心,循循善诱,层层递进。学生们在整个课堂中都以一种合适的节奏进行学习,获取知识。
       观察银杏叶时,胡老师教给学生方法,要用眼看、用手摸、用鼻子闻;在小组的观察活动中,每2个小组观察同一种叶,强调要充分运用这些感官进行观察;在上台表述学生自己的发现时,胡老师运用了多种方法:比如说先是直接展示叶子的图片,让学生直接描述所看所得;让学生先描述,然后让其他学生猜测;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描述,其他同学猜测,都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值得我学习。
        在教学准备方面,胡老师不光做了精美的课件,还准备了各种形状、易辨别的叶子,学生的活动记录纸,夸张又直观的芭蕉叶,奖励纸,小贴纸,可谓丰富多样。
 二、方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
        整节课是以实验记录纸为载体,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改进—再设计—制作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动脑想,用笔画,用手做,让每个学生参与进课堂。
        一开始以自行设计生态瓶开始,稍稍有点突兀,学生有点难以一下子走入状态。之后选取学生的设计进行投影,找出问题所在,这是让学生去找学生的问题,比教师直接去传授更能加深印象。通过学习,再去修改自己的设计,直到做成实物。
在讲到生态瓶存在什么问题时,方老师是通过展示两幅不同的图片,询问学生哪一个更好。学生通过观察都能直接选择,水草的问题,泥土的问题等。
最后将所做的生态瓶进行展示,可以设计成一个长期观察的实验,或是作为一个拓展性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参与式课程培训
     在课上我学习了纸青蛙的折叠方法,形式不唯一,但是如何才能让青蛙跳的更远,这是我在课后仍然要思考的问题。测量的标准也非常关键,要以青蛙的嘴尖为起点,青蛙跳后身体离起点的最近点为终点,进行计算。
在测量桌面的长度与宽度时,用手,用工具,进而让学生逐步明白统一的测量标准的重要性。
     非常感谢此次培训,让我受益良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好的正视自己的不足,让自己的教学能够逐步改善。(长山小学    沈念楚)
TOP
25#

     9月28日,天空飘着细雨,空气透着凉意,但是心是火热的,因为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
     第一堂课是金帆小学的胡立平老师上的《观察叶》,这是一年级的内容,我自己在前段时间也刚好上过,感触深一些。胡老师将教材内容进行了拆分,本堂课主要活动就是观察描述记录叶的特征,并且通过一个个的活动将叶的特征探究的很充分。先由教师带领着观察一片叶,再小组观察记录描述同一种叶,接着请小组和个人上台交流自己的观察。交流的方式也很多样,有口头表达的,也有用身体手势表达的,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丰富多样的活动。后面的观察一根植物纸条的活动胡老师在这堂课中去掉了,我觉得这也是很合理的,本身一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有限,不能让他们接受太多内容。胡老师叶很了解一年级学生,树叶的名字学生记不住,树叶上编号,便于学生交流。
     第二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生态瓶》,这一课是六年级的课,方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在设计完成后可以每位同学都体验到做生态瓶的乐趣。老师的用心准备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科学学习的乐趣,这是每位一线教师都要学习的。方老师的教学设计也是进行了调整,跟书本上的安排有些不同。方老师先放出生态瓶,让学生想想里面可以放什么,然后出示池塘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池塘里有什么,再根据池塘的生态系统适当调整自己的生态瓶设计。设计好后,梳理制作步骤,然后再进行制作。但是我认为这堂课前面部分内容有点多,有些地方也是重复了,这样就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导致最后生态瓶做好后的交流时间非常少,可以说是突然就结束了。我想前面的内容再删减一下或者调整一下,给后面生态瓶的评价留点时间会更好些。
     实验培训,学习折纸蛙和用多种方法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小小的纸蛙看似容易,要想折的纸蛙能跳得远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自己折了两次,第一次不熟练,翻来覆去折了几次后纸都折了,根本跳不起来。第二次折就好一些,能跳起来,但是跳的也不远,我发现这跟手指放的位置和用力大小有很大关系,用力大了容易翻身。我们教师大人做起来都不容易,可想而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肯定是难上加难,这堂课我看很容易变成手工比赛课,对于实际教学还得多琢磨琢磨才行。用多种方法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我觉得预测这一步可以不用,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长度的概念是很模糊的,他们不知道什么东西是多长,你要他再利用一根小棒一颗回形针去预测桌子的长度和宽度,我觉得是比较难的,或者口头猜一猜也行,或者直接测量就可以了。一年级的孩子,四肢协调能力有限,动手能力叶有限,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还是有些难的,尤其是接缝处,怎样让他们连接好,减小操作误差得在实际教学中研究研究。
     每次活动,总是干货满满带回家,希望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也能多钻研,这样自己的教学才会有所提高。
TOP
26#

第一次听小学一年级的科学课,发现一年的小朋友课堂表现让我眼前一亮。当然这也跟胡老师的引导,课堂掌控力分不开,受教了。
生态瓶这一课刚刚上过在去听,发现还是很有收获。
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精彩继续
TOP
27#

    9月28日,需要记住的日子,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期的“新蕊”教师共同体的取经之路。
    一、听课感想
    在这一天我聆听了金帆学校的胡老师的《观察叶》,这节课中首先胡老师先演示如何来观察叶,并教学生如何画简笔画。在学生观察树叶之前,并提出要求,先画后说再贴。并给学生15mins的时间来完成这一环节。
    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来“说”特点,说特点、边说边画、先画后猜、说特点猜,用动作来猜。用多种形式来展现各种各样的叶子。最后胡老师还拿出了芭蕉叶,学生体会不同的树有不同的叶子。
    最后通过微课,让学生知道如何来制作叶画。在这个过程也进行了生命教育不能摘叶子,要捡叶子。
    《生态瓶》这一课中,以设计——研讨——再设计——制作为主线。
    先让学生自行设计,接着通过对于生态瓶的研究,再次设计,最后制作。而且,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在设计,都在动手。而且在制作之前也先告诉学生每个工具的作用。最后展示学生的作品,并指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二、参与性活动感受
    说说是给一年级小孩子做的实验,但对于我们这些老师,要完全理解教材的意图,从实验设计、材料提供、有效开展这些方面为孩子们的科学实验服务,还是不简单的。比如,纸蛙的制作就难倒了很多老师,即使做好了,跳得效果也不好,不利于进行跳远比赛。这里,我一直有一个疑惑,按正常的跳远规则,应该是纸蛙完全站在起跳线后面,然后终点是纸蛙离起点最近的一部分算起。但是纸蛙的身长比较长,如果跳得不够远,可能后脚离起点线会很近,甚至后脚还没跳过起点线,这样该怎么算?是否可以把纸蛙放在起跳线得前面,后脚刚好紧贴起跳线,再来比较跳的远?金山小学倪弯弯
最后编辑析出物 最后编辑于 2017-09-30 09:38:27
TOP
28#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今天参加的这个活动行程满满,收获亦是多多。
     尽管我没亲自任教一年级,但是三年级的动植物单元和一年级的动植物在内容上的重点内容几乎一样,然后去年带过一个二年级班语文和班主任。因此,听课中,依然有很多值得共鸣和学习的地方。
    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两节课的评价反思
    第一节是胡立平老师执教的《观察叶》,我认为课的流程是:观察一片银杏叶—>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制作叶画的介绍。在观察描述不同的叶子这一环节胡老师采用了比较多的形式,我觉得不错。
    1、对于观察叶子进行了详细的引导,为后面的观察奠定基础。
    2、在观察不同的叶时,胡老师选择了特征有明显差别的叶子,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树叶的形状不一样。
    3、在观察并交流完五种不同的叶子后,胡老师拿出芭蕉叶,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在视觉上一个很大的冲击对比,明显让学生自己得出不同的叶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的特点。
    4、学生回家制作叶画进行了视频指导,由课后孩子自己完成。这主意也不错。一年级的孩子,需要明确具体的指导,有实物有步骤,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思考与想象。我今年教的是三年级科学,也给他们做了叶画,我是利用美术课,让学生完成制作的。从材料准备到学生制作,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我没怎么指导。孩子们自由发挥,天马行空,整体也还不错,不过忘记提醒他们把名字写漂亮一些,稍有遗憾。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我觉得用身体比划树叶还是比较不形象,采用学生描述和描绘的方法让学生猜很有趣味性。
    2、叶画的制作或许可以另起一节课。
   3、开课用银杏叶导入时有点冷场。提问是否可以改成: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这片银杏叶,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发言应该会激烈一些。他们肯定能说出银杏叶的颜色和形状。然后再来让孩子摸一摸、闻一闻,相机将说到的观察方法贴到黑板上。老师再小结提一提观察这个概念。一开始就说观察,学生好像有点懵。
    第二节课——《生态瓶》,这堂课的流程我认为是这样的:生态瓶图片的引入—>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修改设计—>制作生态瓶。以下几点我觉得值得我学习。
    1、在制作生态瓶前让学生把设计用画图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指导简易的画法。直观形象,效果好!
    2、在制作生态瓶时,运用不同的工具,在制作前让学生思考并介绍工具的使用,让生态瓶的制作比较有序。我以前在教五年级的学生制作生态瓶这一课时,工具比较单一,很多都是徒手玩完成,课堂的纪律和效率会低一些。
    对于这节课,我还有以下两点想法:
    1、感觉学生对于第一次生态瓶的设计没什么头绪,因为学生对于生态瓶是陌生的,是否让学生了解生态瓶是什么以后再进行设计。建议先让学生看生态系统的图片,由生态系统再引入生态瓶的概念,这样学生在设计生态瓶时,呈现的内容可能会丰富一些。
    2、最后制作好的生态瓶,是否应该有一个评价方案!这样可能对学生后续观察生态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参与式培训的感悟
    培训中,掌握了折叠的纸蛙的技术,明确了如何公平公正测量青蛙跳跃的距离,纸蛙的头的顶点对准起始点,终点的位置也应该是跳跃后纸蛙头的位置。我们在测量时,没多想就是听话的按照起点是纸蛙的头,终点是纸蛙的最后一点进行测量。虽然心存疑惑,感觉这样测量和数学上是有出入的。但没在意。要改!我们的某些学生也可能跟我们一样,想都不想就照着做了。一方面要允许学生质疑,另一方面,教师在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时,要三思而后行。
   活动中还掌握了一些让自己制作的纸蛙跳得远的方法,要摁得轻、放得快。
    第二个活动,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测量凳子的长度和高度,发现了手、小方块、小木棒、回形针都易移动,需要表面每一个的起始点和终点,后一个的起始点需要与前一个的终点重合。记录时表格要简洁,重复的内容要归为一类,方便数据的比较。
    疑惑:当出现一个多出一部分应该让学生如何合理的描述,特别是小木棒一个距离比较大。
                                                                                (大同小学       曹高凤)
TOP
29#

2017年9月28日小学科学研训活动总结




9月28日,萧山区小学科学老师齐聚新街小学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研训期间我们聆听了胡立平老师与方琼飞老师的展示课,并作为学生参与了一堂科学实验课。这一天下来,受益匪浅。

首先是胡立平老师的一年级展示课《观察叶》。胡老师用对银杏叶的观察带入课程,引出观察叶时需要用到眼、鼻、手等感官,从形状、颜色等方面描述叶。此后,胡老师展示出5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将学生分成10个组,每2个组观察同一种叶子。学生们先用10分钟时间画出树叶的简图,再一组同学之间轻声描述本组观察的叶子的特点,然后每个学生将自己画的叶子贴在相应叶子的展示板上。接着,胡老师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简图,请学生上台描述自己画的叶子,请学生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画的叶子等方法讲述了5种树叶的特点。最后,胡老师用叶贴画的视频教学生怎么制作叶贴画来结束本堂课。整一堂课下来,一年级的学生表现出非常棒的课堂纪律,安静认真地听讲,跟随胡老师设计的路线,一点一点学习如何观察树叶怎么描述树叶。课堂流程非常顺利,胡老师对课堂的整体掌控和节奏的控制都做得很好,这一点非常值得学习。以后在上一年级的课堂时,也要用到一些奖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让学生时刻注意课堂纪律,在不失活跃气氛的课堂中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一年级课堂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对我们小学一年级科学老师的挑战。

下午我们参与了体验式科学实验课,《制作纸蛙》,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测量,通过纸蛙跳跃长度的评比,引出起点终点的感念,然后利用小木块、小木棒、回形针等方式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平时作为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解,现在作为学生进行实验课,才发现,原来作为学生上一堂实验课会遇到很多问题,有一些是如果老师不关注学生就不会发现也不会计较的问题。比如用回形针测量时,由于回形针很小,测量费时间,学生会把回形针串联起来量,这个方法看似简便了操作,但实际上会发生测量误差,联起来的回形针会比较短。这样的问题在一个大课堂里,老师不注意看的话,很容易忽视。再比如纸青蛙的制作,看似很简单的操作,但步骤对于有些学生来说很复杂,一个纸青蛙的制作也许就要花去很多时间,那么怎么去帮助学生快速的完成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点。

实验课后,我们听了方琼飞老师的展示课《制作生态瓶》。方老师首先让学生用画简图的方式设计自己的生态瓶,再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简图,讲解生态瓶的几大要素——植物、动物、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接着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们制作自己的生态瓶,最后比较讲解学生制作的生态瓶有什么问题,制作生态瓶需要注意的细节,展示学生的生态瓶,课堂到这里就结束了。整堂课下来,几个阶段衔接顺利,学生问答流畅,制作生态瓶时,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认真制作,做好后整理干净自己的台面,尽然有序。

除了听课和参与实验课堂,我们还听了教研员徐老师对一年级教材《植物》单元的解读。徐老师讲解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着重讲解了教材的设计,教具的选择与使用,教师用书的使用,一年级课堂的把握。此外,还听了第二期的各位班长的总结报告,从报告里的各项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科学老师共同体的平台广阔,每位老师的认真努力,萧山区对科学老师的重视和培养。作为新蕊的新成员,我需要向前辈看齐,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提升自身修养,与每位新蕊教师共同成长。


TOP
30#

    第一节是胡立平老师执教的《观察叶》,以银杏叶的观察开头,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可以用眼、鼻、手从颜色、形状、气味、厚薄等方面来观察和描述叶的特征。接着胡老师示范了如何记录和绘图,让学生们跟着在空中画画,明确要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脉,原来画图也是有方法的。借着胡老师借助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提升了科学学习的趣味性,借着叶画的制作可以作为课后兴趣的拓展,最后芭蕉叶的呈现使学生们沸腾了,气氛杯瞬间点燃。
    第二节课是东道主新街小学方琼飞老师执教的《制作生态瓶》,先是通过生态瓶图片的引出本节课研究的主题,接着让学生们设计生态瓶,再通过与池塘生态系统的学习与比较修改设计自己的生态瓶,最后出示材料学习制作方法并进行制作和展示。总体上下来流程还是比较顺利的,就是开始时学生参与度不是很高,但后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还是很高的,这充分体现了科学课中活动的重要性。
    接着我们还参加了参与式培训,在《制作纸蛙》一课中,我们体会到了,制作纸青蛙还是比较有难度。想让青蛙跳的远,不仅跟纸张的质地、折法有关,还与你按压的力度和角度有关。《测量长短》这一课中,难度比较低,学生们的参与度也会很高,他们会明白原来可以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表示长短,但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表述。                                  ——党湾二小    吴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