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

9月28日,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在新街小学开展,我有幸参加这个活动,一天满满的活动安排,让我受益匪浅。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收获:
第一节课是胡立平老师的《观察叶》,整个教学过程大概是:认识新植物引出课题-----观察各种各样的叶-----描述叶子。胡立平老师的课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1.胡老师教姿自然,语气温柔,我觉得一年级学生是应该这样的教学,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2.胡老师组织小组内描述自己画的叶子,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讲”的活动中来,真正做了面向全体学生教学的新课标要求。
3.观察交流完后,胡老师的芭蕉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很好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自然的让学生发现芭蕉叶与其它五种叶子的不同,从而也得出不同的树叶大小不一、形状不一、颜色不一。
第二节课是方琼飞老师的《制作一个生态瓶》,整 个教学过程大概是:图片导入课题----画图设计生态瓶----认识池塘生态系统----调整自己的生态瓶设计-----制作生态瓶----评议生态瓶。以下几点值得我学习:
1.方琼飞老师的1人1实验的活动,虽然课前准备比较费时,但是效果非常好,每位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制作自己的生态瓶活动中来了。
2.课堂上,在制作生态瓶之前,有用工具操作方法介绍(如用镊子取水草,固定植物,用玻璃棒引流不会引起水四溅),我觉得也非常棒,不仅回顾了四年级的知识,巩固知识,而且还教学学生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对于这节课,我有几点看法:
第一,五年级学生,前面一节课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对于生态瓶这个词,不太了解。直接提出,学生比较迷茫,会影响后面的教学环节。
第二,实验后的汇报与交流,实验评价环节内容太少,时间较短。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主要是实验前讲的内容较多,生态瓶设计的合理性的讨论可以放到实验后面的汇报交流中进行,边观察自己的生态瓶,边讨论生态瓶设计的合理性,我觉得效果会更好。
一年级教师参与式培训的收获:很喜欢这次培训,折青蛙,让我掌握了折青蛙的技术,以及要让青蛙跳的远的方法,同时也明白了公平公正的重要性;体验用手,小方块,小木棒等测量桌子的长度和高度环节,让我明白了思考可以让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分享 转发
TOP
2#

2017年11月2日,小学一年级科学深化课程的改革的研讨活动在湘师实验小学举行.一整天下来,意犹未尽,受益良多。
      第一堂课是闻蓉美老师执教的《在观察中比较》。
闻老师《侏罗纪公园》视频引入,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接下来,闻老师展示了一张恐龙的图片,问学生:那只恐龙大,哪只恐龙小,学生各持自己的观点,激烈争论,产生矛盾,引出今天的课堂《在观察中比较》。课堂活动中,我是真正看到了以学生以主体的教学,整堂课,我没有看到闻老师规定让学生如何测量恐龙,也没有看到学生该测量恐龙什么,都是通过闻老师采用自由探究的方式去引领小朋友们去探索比较恐龙的大小学生,学生通过组内交流,班级交流,一起纠正,获得新知。学生参与度很高,思维也很活跃,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帮助是极大的。闻老师巧妙的将整个教室分为了听课区和实验区,这样的设计为我的教学解决了一大难题,即部分学生在上课时,总是会被实验材料所影响,降低听课效率的大难题(特别是又不能马上能把实验材料收起来的实验课)。
第二堂课是沈华燕老师执教的《起点和终点》
沈老师以2位学生赛跑,发现问题,引出课题。赛跑--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能在一堂科学课上进行跑步比赛,显然学生兴致都很高,都想试试,蠢蠢欲动,引入课题环节非常成功,值得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沈老师是设定了一定的情景,即森林运动会,以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让我觉得当一年级科学教师真的要学习太多技能。沈老师的整堂课结构清晰,教师展示和视频演示的完美结合,让学生不仅获得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非常成功。但是,我觉得有一个地方还是沈老师需要在强调一下,就是小组比赛《谁的青蛙跳的远》,有几个小组对该环节不是很熟悉,看到黑板没有写序号的8组,以及2个第7小组,这样会引起一下本来可避免的问题
接下来是三场讲座,闻老师阐述了“基于STEM理念下的课堂学习”相关知识,让我们打开了更大的视野,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固步自封,我们可以有选择的参考和借鉴。姜向阳老师的《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教与学》报告,让我真正明白了所谓得核心素养,同时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教学方向。杨老师的《比较和测量》教材解析,让我更加的透彻了解教材内容及节与节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教学方法,也指明了方向。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3#

2018年1月9日,萧山区一年一度的小学科学年会在北干小学举行。
整整一天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上午是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和杭州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点评,下午是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专家讲座以及教师代表的观点报道,都非常精彩,听的我意犹未尽。下面我就谈谈对上午两堂课的一些看法:
第一节课是由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1.点评非常到位,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完美结合,激发了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都争先恐后的想发言,表达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2.制作纸带。陆老师对课本教材进行了改动,把课本教材上的本就标有刻度的纸条改成了一条白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表刻度,相比于课本,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标刻度更好,学生利用方块标刻度,真正体验到了尺子由来的整个过程,对尺子上的刻度及数字也更加的理解了。
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我认为曾老师的课也上的非常成功,每一个环节处理的都非常巧妙,教学结构完整清晰,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我非常佩服曾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能有这么好的教学水平。
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 指出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操作性非常强,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下午喻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STEM教育的讲座,为我们指明教育的方向。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4#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活动中,吴利坚老师和章鼎儿老师的意见观点都十分的精准独到,讲得非常棒,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影响更深的是章老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
现在,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我对章老师的发言所产生的感想。章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新教材的课堂要转化为自己的课堂,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书上有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不如让学生自己自学。结合实际,加入自己的想法,以生为本的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才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二、现阶段课堂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很多实验课,都是学生在配合教师“演戏”,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的教学是是失败的,学生不仅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还会阻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的发展。最后,章老师通过三个案例《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分析矿物》讲述了如何解决科学课上的各种问题,我听了后,觉得很用。一直以来,教案设计环节,我都不会很深入的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认知水平如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要学到什么?学了后能达到什么水平?这节课内容还能拓展那些内容?.....
     经过章老师的理论结合案例的讲座,更让我明白“反思”的重要性,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反思”这一教学环节。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5#

2018.4.17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有幸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两个名师团队在活动中精彩亮相,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四节课: 《观察一种动物》、《观察鱼》、《认识物体的形状》、《谁轻谁重》。四节课都非常精彩,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城东小学陈斌老师的《认识物体的形状》,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一些看法。一、陈斌老师的课语言生动,声音抑扬顿挫,非常适合一年级小朋友年龄特点。二、陈斌老师的课堂评价机制做的非常完善,不仅有小组评价还是有个人评价。整堂课结束后,对评价还进行了总结,我觉得这个总结有必要,可以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课堂表现是非常看重的。三、小猪佩琪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对整节课都充满了兴趣,更做到了以学生素养发展为目的制订了教学方案,值得我学习。总之,一天的教研活动,让我收获满满。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6#

2018年11月1日,有幸参加了小学科学“新课标、新教材、新实践”研训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
三位老师为我们展示了非常精彩的三堂课,让我收获很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汪刚钧老师执教的《神奇的纸》一课,下面就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感想:
1、教学目标把握精准。在汪教师指导下,小朋友对普通的纸进行简单加工与改进,比较材料在改变前后的变化,小朋友们有了新的认识。
2、教学内容充实。开始是“扔白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成功激发了学生对这节课的兴趣;接下来挑战任务:2分钟时间内用纸扛住订书机的重力,挑战任务引出瓦楞状纸,很自然;第三个是“摸一摸,压一压”实验,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材料发生的变化,效果也非常好;第四是“刷油”视频,通过微课视频,让学生大致掌握了操作技巧。因此,整节课下来,给我的感觉是很充实。
3、汪老师准备非常充分,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课堂上,有学生说纸飞机飞的更远,汪老师就拿出纸飞机;当学生说纸杯烫手,手隔着瓦楞纸拿,不会烫时,汪老师又拿出杯套。可见,汪老师对学生的预设答案,都有充分的考虑和准备。
4、同时,汪老师做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让活动失败(没抵住订书机压力)的学生,再次体验成功的喜悦。
                                                                                                                                                                                        党湾一小       高青
TOP
7#

3月6日,参加了在朝晖小学举行的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上午我们一起参与了STEAM活动《疯狂过山车》,让我印象深刻,很有意义。负责此项目的陈怀璞老师讲课的思路是:首先是引入情景---游乐园的过山车,接着是明确问题----设计、制作过山车轨道,然后是评价标准---轨道的流畅性、合理地控制成本等等,最后是让我们体验操作。原本以为很简单的一个《疯狂过山车》,在真正实践过程才发现一点不简单。我们小组就遇到了很多问题:一、轨道间距如何固定;二,以多少的速度达到至高点才能顺利通过轨道;三,要甩飞的小球如何才能顺利掉入硅胶碗中等等。后来经过组内老师一起讨论交流,利用多学科知识,思维的碰撞,最终问题便有了解决的方法,顺利的完成了任务。steam活动让思维碰撞提升了认知水平,也体现出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党湾一小  高青)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