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21#

昨天参加了银河小学承办的的课程改革的研训活动,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雾路上大堵车导致迟到很久,只能躲在会议室后面聆听两位老师上课,不能近距离观察孩子们的表现,甚是可惜。下午听了章鼎儿老师对于科学课的一些看法,阐述一下自己的体会:1、“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教师应该尽早进入自己的科学课阶段,上出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课,能把教材内容转化为适合自己学校、自己学生、自己教学的内容,真正实现教学的本土化,校本化,这正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目的。批判性的使用教材,这也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章大师所说的,要站在和专家、特级教师同一起跑线去看待,而不要还没跑就确定自己一定输了,毕竟自己才是第一线的。2、课堂上的问题是谁的问题?课前看看课程标准,看看解读,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一定会有什么问题,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教师应该真正从“教为学服务”出发,这样才能真正上好每一堂科学课。当然,只有真正付出了才能有杨老师说的那样,你的付出总有人记得,至少PPT记得。
TOP
122#

      2018年3月27日,银河小学会议厅,章鼎儿老师的讲座让人对一年级的内容耳目一新,在教学时需要很好的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照本宣科固然是一年级新课的必然过程,但是需要尽快适应教学内容,上出自己味道的科学课。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章鼎儿老师对课本的严谨研究值得我们始终如一的学习。每年在不断重复教学相同的知识,要反省自己教学教了些什么,学生有没有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了,还是原地踏步,还是越来越糊涂了,只有知道学生的需求,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才会让自己的课越来越来越有科学味道,也才能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对照章老师讲座内容,发现每次上课的确是老师在要求学生配合自己,而不是教师配合学生学习,口头上确认学生的主体性,可行动上还是教师为主体。也的确要反思每节课上,实验的设置是机械的操作还是让孩子有某方面的发展,现在开始尝试,每节课自问自己,这节课学生发展了什么,或许我能找到自己味道的科学课。谢谢这次教研活动。
                                                                                                                                                       所前二小    丁灿标
TOP
123#

新的一个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就能聆听到大师级教师章老师的讲座,发人深省,章老师希望每位老师能够从“教”的研究走向“学”的研究。确实,不管是我们自己在上课,还是听公开课,想的都是我该怎么教,我要怎么设计学生是容易接受的,没有认真去思考我所教的孩子是怎么想的,怎么学习的。章老师揭示了现在教学现状中存在的巨大问题,也在警醒着我们平时就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通过你设计的教学活动,学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其实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不舍得放手,不愿意放手,不敢放手,不知道怎么放手,就像现阶段的我自己,喜欢学生按着我预想的走,喜欢学生听我话得学,这是多么愚蠢啊,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味地控制学生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认为学习是为了老师学的。学习更应该是孩子主动积极的去进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从旁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章老师给我提供了教学研究的新方向、新思路,我也会慢慢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TOP
124#

2018砥砺奋进。
2018年第一次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昨天在银河实验小学顺利举行。上午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堂一年级的生本课堂,让我们得以借鉴学习。下午章鼎儿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绝伦的讲。.讲座内容深入浅出,借助实实在在的案例,章老师给我们展示了真正以生为本为导向的课堂发展。点亮小灯泡的案例从城区和农村相比城区学生小灯泡不亮的课堂现状出发,究其背后原因,学生简单的认为电从电池出发进入小灯泡,然后反复进行正负极和连接点交换连接,此环节需要老师的引导,尤其是在后续讲解过程中对比灯泡不亮的小组重点进行分析,修正思维,而不是为了推进课堂教学过程直接告知学生如何点亮小灯泡。矿物案例,章老师给了我们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自由学习,自主学习的内容需要进行整合,形成适合适切的学习内容。                                         (衙前农小     王冬丽)
TOP
125#

      三剑客之一的章大师,百闻不如一见,果然不一样。章老师讲述了目前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研究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学生是来学习的,不是来配合老师上课的,要明确学习的主体,注重学习的方向。
      章老师通过三个案例,用独特的视角给我们做了解释如何进行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特别是章老师对垃圾课的说法,给我很大的震撼。听完,我好好反思了最近上的几节常态课,发现几个问题,1、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学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知识,学生的思维的含金量不足,究竟发展了什么那?设计时候教师理念就存在缺陷,不正是章老师口中的垃圾课么?2、在实验过程中,经常有两三个组不清楚实验要求,听讲的活动效率很低,表面很热闹,背后有没有真正明确为什么要研究还很值得思考。3、由于时间限制,只能保证大部分组每个孩子动手,学困生经常游离。4、下水实验做的不够充分,浮力单元,同一节课,四个班四套材料,在学生操作完发现问题后,才一次次的进行改进,让前几个班做了一些盲目的尝试。
       章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学起来。研究自己上的科学课,解决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升科学课的效率。------------------

任伯年小学赵熠


TOP
126#

章鼎儿,在小学科学中一直听到的名字。今天有幸见到真人,更有幸的是听到了章老师的讲座。科学泰斗不愧是泰斗,句句扎人心,引人思。《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真真切切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我们一直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以为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很好地履行了这一原则。但是听了章老师的话后,我意识到自己平时做的真是相去甚远。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上。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必须考虑把学生的因素考虑上去,而且是主要的因素。有时候我也感觉很困惑,明明自己讲的很清楚了,但是下次再问下学生,学生还是打不上来,现在一想可能真的是自己的教学存在问题。以后在上课之前真的要考虑更多的东西。让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得到落实,让学生真正的在做自己的学习活动。
TOP
127#

       2018年3月27日,我们有幸聆听到小科界的泰斗、浙江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感触颇多,受益匪浅。章老师的讲座主要从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研究、从当前的学习活动观察分析开始、学习活动研究的建议与案例这三方面来展开的。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研究就是研究学习,就应该是学习主体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对于怎样进行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研究,章老师用大量的事例、课例给我们做了具体的分析和指导,我们应该从学的角度,从学生思维的角度来审视我们传统的教学活动,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真正从“教”的研究走向“学”的研究。
TOP
128#

                                                                                                          2018 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
                                                                                                                                                    ------2018.3.27听特级老师章鼎儿讲座的感想
一、对两节课的评价
       《 谁轻谁重》从孩子的角度循序渐进,1、如果两样东西谁轻谁重,2、然后依次增加物体个数,3、可以想很多办法比轻重,看一看,掂一掂,4、当这个也很难分辨时,采用更精确的天平。这样的安排可能更贴近一年级孩子的额逻辑思维,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直接引领,不用绕弯。
        感悟:对孩子的教育是要尽可能寻找教学过程中的增长点,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流水工作。
《认识物体的形状》,形状怎么描述?题目与内容之间是否有脱节的嫌疑,是否适合一年级的孩子。章老师向我们抛出了这些疑问。
二、我对章老师讲座的感想
         一句话印象深刻:“检验一堂课,是否经得起一问: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学到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大咖和普通人之间差的是理念。大咖总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为他们着想设计活动,大咖总是在为课堂中学生表现出一丁点儿的科学思维和精神迹象而喜不自胜,总是在教学的任何过程中习惯性的在意识形态上植入发展学生思维理念的补充教学。这是一名有高度,有胸怀的责任良师。他的教学方法不是刻意而是自然流露,是习惯成自然。
                                                                                                                                                                                                                                                                                        新街四小  孙芳华
TOP
129#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有聆听大咖章鼎儿教授的讲座。章教授讲到“教”应该服务于“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点中了我在教学中的“软肋”。在教学中,我经常只会想着这节课我应该教孩子哪些知识点,而忽略研究这节课应该让孩子如何学。
        章老师通过对比的方法,从《点亮小灯泡》、《空气有重量吗》,《观察描述矿物》,介绍了怎样可以从关注“教”转化成关注“学”。这样的一线课堂,我们在场老师听了深有感触,相信也会有不少老师开始朝着章老师指引的方向迈出步子,越走越远,成为真正关注孩子学习活动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谨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不做想当然的猜想。

                                                                                                                                                                                                                                                                                                                                               金山小学    冯水金
TOP
130#

2018年3月27日,在银河小学我们聆听了章老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从当前的学习活动观察分析开始、学习活动研究的建议与案例这三方面来展开的,结束后对我有很深的感触。在三个案例中,章老师详细又精辟的讲解了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中思考,换位思考,诠释了教与学的相辅相成。比如章老师在讲“空气有质量吗?”的案例中,实验探究环节的设计是最关键的,我们常常在自己的角度中去思考学生会怎样?怎样的设计能让孩子简单易懂?其实这样反而忽略学生的思维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很多知识的积累,及时反思,同时也给我在教学中一些启示,多加关注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过程。
TOP
131#

3月27日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活动中,吴利坚老师和章鼎儿老师的意见观点都十分的精准独到,讲得非常棒,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受益匪浅。其中让我影响更深的是章老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
现在,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我对章老师的发言所产生的感想。章老师的讲座主要讲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新教材的课堂要转化为自己的课堂,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书上有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不如让学生自己自学。结合实际,加入自己的想法,以生为本的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新课才是我们教师应该追求的课堂。二、现阶段课堂实验课存在的问题,现阶段很多实验课,都是学生在配合教师“演戏”,没有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的教学是是失败的,学生不仅不能获取真正的知识,还会阻碍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力的发展。最后,章老师通过三个案例《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分析矿物》讲述了如何解决科学课上的各种问题,我听了后,觉得很用。一直以来,教案设计环节,我都不会很深入的去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学生认知水平如何?学生在这个环节中要学到什么?学了后能达到什么水平?这节课内容还能拓展那些内容?.....
     经过章老师的理论结合案例的讲座,更让我明白“反思”的重要性,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反思”这一教学环节。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132#

3月27日,参加了新学期的第一次教研活动“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在这次活动有幸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章鼎儿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章老师的两个多小时的讲座让我对于科学课有了新的认识。让我感触最深度莫过于转换研究对象,将以 “教”为主体的研究模式转化为以 “学”为主体的研究。其实就是我们一直提倡的生本位学习。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在本次课中学习的效果而不是教师应该如何展示自己。有时候我们教的东西和方式方法不一定是学生学生需要的,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的课堂才会事半功倍。        
                                                                                                                                                                                                                                                                                                                                                    湖滨小学     孙超
TOP
133#

        章老师的讲座深刻精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局限于“教”的研究,忽视了“学”的研究。我们的课堂总让学生觉得应该配合老师上课,老师是主宰者。章老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应该为“学”服务,不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从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课,研究学生的科学活动,研究学生。这正是我们今后要把握好的方向和准则。
    章老师从几个案例给我们分析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学。比如点亮灯泡的活动,教师不是一开始就讲解电路的连接、讲解原理,而是直接给学生三种材料:干电池、小灯泡、一根导线。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在活动中,教师要把握好我们的任务是指点、指导,而非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做,在这个过程中要扮演好   的角色,切莫代替了学生的学。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探索着解决,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对科学充满兴趣。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会发现一根导线如果用来连接电池和小灯泡,没法让小灯泡亮。这是如果老师能适时把导线交代一下,学生能动脑筋想一想,他们会发现这根导线是可以省去的,从而使小灯泡亮起来。
    章老师的讲座让我们知道了教学中时时应该认真做好一件事。做一件事,必须想出两种以上不同的做法来才可能进行怎么做好、更好的比较,从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课。
    湘师实验小学  沈华燕
TOP
134#

       活动中我对章老师提到的《点亮小灯泡》一课的几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章老师讲到让学生自己去连接电池和小灯泡时,他们多数情况下只会用导线把电池和小灯泡的一端各连起来,再让他们去捣鼓他们也捣鼓不出来。我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时候确实也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这个时候老师直接演示给学生看正确的连法,学生一看确实马上就会了,但只是简单的模仿,根本不懂里边的科学道理,而且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算是一种有效的科学探究。章老师认为问题在于学生没有电路的概念,应该先教学生认识正确的电路是怎样的,然后再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明白中间有一根导线是可以省去不用的,可以直接将灯泡放在电池上就行。但我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学生遇上困难不在于学生没有做好电路、导体绝缘体铺垫,毕竟这些内容也都是这一单元后面几节课的内容。主要的问题在于只给学生一根导线去连接这样其实是增加了难度。其实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两根导线,然后简单介绍电池有正负极,灯泡有两个连接点,我想学生稍微捣鼓,就能知道电池的正负极和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可能存在的某种对应关系,然后实际一连,果然真的亮了。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探索点亮了灯泡,那种喜悦和惊喜就是学生最好的收获。所以我认为对于这个问题,不在于学生没有知识的铺垫,而在于教材的实验设计有点人为的加大难度了。                                                                                                                                                                                     党湾一小            王晓军
最后编辑王晓军 最后编辑于 2018-03-29 14:34:17
TOP
135#

       有幸在这次银河小学举办的小科研训活动中,聆听到大咖章鼎儿老师这场两个多小时的讲座。章老师以学生学习活动研究为主题,从研究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展开,辅以具体课例,娓娓道来。见解独到,发人深省。
       首先,章老师对上午两节课进行点评。但跟平常的评课先说些优点再指出不足的惯例不同,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他所认为的课本内容编写上的问题。章老师指出,《谁轻谁重》这一课的重点不应该是排序,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比较轻重。回想自己在上这节课时,似乎就偏离了重心,花了好多时间在讨论排序的问题上,至于测量方法,只是按部就班地照书上的编排来。整节课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了活动,但是思维和探究能力的发展可能就非常有限了。如果最终只得到一个正确的排列结果有多少意义呢?
       章老师的讲座深刻精辟,开门见山指出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局限于“教”的研究,忽视了“学”的研究。老师不应该是研究自己怎么把这个内容教好,而应该从学生角度出发,研究学生怎么把这个内容学好。思考我自己,在教学中,总想着让学生能跟着我的想法走,配合我的教学,这样其实会慢慢固化学生的思维,无法真正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惭愧!章老师的讲座给了我很大的警醒,也给我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重视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真正的学起来。                                                                                                                                                                                              信息港小学 楼倚春
TOP
136#

         3月27日,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我们有幸有聆听了章鼎儿教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张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一年级教材的部分内容,为我们引领了教学的方向,即要努力建设有自己特色的科学课,科学课的教学不应该至按教材来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上出符合学校、学生、自己特点的科学课。其次张老师讲到教学中老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服务,不应该是学生来配合老师,因此老师应该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尝试使自己的教更适合学生的学。最后张老师从几个案例给我们分析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学,给我们提供了效仿的途径。
                                                                                                                                                                          党湾二小   吴彬
TOP
137#

       在这周二,我有幸参加了在银河实验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新学期,新目标,也代表着对自己应当有新的要求。这次活动通过两节优质课展示,科学界的泰斗章鼎儿老师的点评讲座,吴利坚老师关于实验实践能力测评的宝贵研究经验,以及杨老师的工作任务布置。其中,我对于章老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这一主题印象深刻,感悟颇多。自己作为一个进入小科没多久的新手,在面对教材,面对学生时,总是有些许迷惘:怎样教学生知识?怎样算是成功让学生学好科学?我在上学期的教学中,通过各种活动各种实验来展现科学的趣味性,但是学生往往看的时候很感兴趣,一回到问题解答,后期评价时就一片哀鸣。配合学生的学来进行科学的教,这不光需要对教材透彻的理解,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学习过程,学习前概念十分了解。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而不是光靠有趣的活动作为支撑,让学生主动的接触知识,自然而然的接受知识,这对于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长山小学   沈念楚)
TOP
138#

         在新学期的第一次科学活动中聆听了章鼎儿老师的讲座,有以下感想:章老师通过《空气有重量吗》等几个案例,分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怎样开展教学,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有时候课前准备相当充分,设想每一个环节都是衔接充分,但是往往都会出现各种状况,问题就在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而忽略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当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就会出现空档,我们应该换种角度,尝试开放式的教学,开放学生的思维,不限定在老师的方框内,感受不一样的课堂。
                                                                                                                                                                                                                                             盈丰小学         傅美林
TOP
139#

2018年3月27日,在银河小学我们聆听了章老师的讲座,章老师从《点亮小灯泡》、《空气有重量吗》、《观察描述矿物》三个案例展开详细又精辟的讲解了如何站在学生的角度中思考,关注“教”转化成关注“学”。教学中更应该关注的是学生在本次课中学习的效果而不是学生能沿着老师的的想法走,配合老师的教学,这样其实会慢慢固化学生的思维。有时候我们教的东西和方式方法不一定是学生需要的,我们要在课堂中多一点耐心,允许学生失败,从不断的失败中自己找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街四小俞小明
TOP
140#

        章鼎儿老师“从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课”带给我深刻的听觉盛宴和思维撞击。从教小学科学五年,身处课改最前沿的城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很惭愧,我认可“教”服务于“学”,但是却用“教”限制了“学”的思维。
    张老师以《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矿物(一)(二)》为例,告诉我们在座的所有小科老师,如何改变之前思路局限于“教”的研究,而转向注重于“学”的研究过程。张老师从每个案例的环节出发,进行“教”与“学”设计的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教学设计下,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延伸的不同!
    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讲座,也是我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专家引领让我们的专业发展道路更加平坦宽阔
(闻堰小学   凌华华)
TOP
141#

         3月27日,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我第一次有幸有聆听了章鼎儿教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章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如今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局限于“教”的研究,忽视了“学”的研究。我们的课堂总是要求学生觉配合老师上课,忽视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章老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提出了要求:我们的“教”应该为“学”服务,今后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研究“学”。从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课,研究学生的科学活动,研究学生。章老师利用 《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分析矿物》 三个案例具体给我们分析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开展科学活动。例如《观察分析矿物》,以往我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授硬度、透明度、划痕等几个概念的理解和如何区分的方法上,课堂效率缺不高,老师教授的很累,学生学的也很辛苦,章老师明确地指出这是由于没有把我们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上,没有从学生的思维发展来考虑问题导致的,他给我们介绍了一位“语文”老师的方法,利用阅读矿物卡,观察矿物,自制一种矿物卡的活动,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了科学活动里面了,正是源于他从发展学生的思维来考虑设计科学活动,才能如此高效地完成这节课。听了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之前都进入了一个教学的误区,今后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活动,研究学生的学习,研究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衙前二小     邹婷
TOP
142#

  3月27日,在银河实验小学举行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由于学校春游带队活动没有参加该活动,活动后通过科学组教师分享的笔记和PPT,感受了此次研训活动的精彩之处。尤其是章老师关于《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非常精彩,干货满满,他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教限制了学问题,并提出了教因该为学服务的建议,重点研究学生的学。章老师利用 《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分析矿物》 等课堂实例告诉我们如何改变教的思路,转向于学。通过他的讲座,也理清了我今后教学的方向,让我受益匪浅。
TOP
143#

          很遗憾,由于自己一些原因没能来参加3月27日在银河小学举办的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研训活动。但是我仔细研读了教学实录和一些教学同仁对章鼎儿老师讲座——《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反思也让我收益剖多。
          一年级的教学往往让我们无从下手,就比如第一章第三课的《物体的形状》,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存在很多困惑。但是章老师是让给我们从学生角度出发,要注重学生的发现,而不要对一年级的学生过多要求结论要符合老师的预设。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144#

3月27日,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早闻章鼎儿老师地大名,今天有幸聆听了章老师的“小学科学课的学习活动研究”的讲座。章老师阐述了我们教师应重视学生科学学习活动地研究,学生学习活动所碰到的问题(未被重视、零基础、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指出了如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重视“教”的研究,却忽视了学生“学”的研究。章老师利用 《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矿物》 三个案例具体给我们分析了如何关注学生的“学”,如何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开展科学活动做了很好地示范。其实我们经常提到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关注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为学生创造更为有效地学习路径。听了章老师的讲座需要我对科学课堂教学深入地反思,平时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给自己打个问号,学生能掌握吗,能听懂吗,做一个有智慧为学生服务的合格教师!(朝晖小学     张晓)
TOP
145#

听了章老师的讲座,我对自己的科学课进行了反思,作为六年级的科学老师,科学课堂缺乏活力,学生没有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充满好奇心,追根究底,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不能对一些教学资料“拿来主义”,应该就自己的学生情况,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使学生在科学课上学有所获,获得知识只是其中一个“产出”,重要的使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领会科学的思想方法,当然,教师也要因地制宜,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学校的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TOP
146#

       章鼎儿老师“从学的角度去研究科学课”带给我深刻的听觉盛宴和思维撞击。“教”服务于“学”,但是却用“教”限制了“学”的思维。章老师以《空气有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矿物(一)(二)》为例,告诉我们在座的所有小科老师,如何改变之前思路局限于“教”的研究,而转向注重于“学”的研究过程。听了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原来我们之前都进入了一个教学的误区,今后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研究学生。
TOP
147#

3月27日,在银河小学举办了深化课程改革专题研训活动。其中章鼎儿教授的讲座让人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我们的课堂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科学学习活动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能够主题发展角度去观察分析。章老师又以《空气又重量吗》、《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矿物》为例进行分析解释,力求改变小科老师的教学思维、实践现状。以后,我也要更多地去深入学生、研究学生,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教学有所提高!
TOP
148#

    今天的四节展示课,都是以观察试验活动为主的,在聆听、观摩整个活动的过程后,我回去后最深的想法是,一年级孩子的学情需要我们深入的去了解。以往在我的印象中,一年级的学生都是具体的形象思维,经过刘特和沈洋老师的解读,我知道了,原来一年级的孩子还处在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从幼儿园时期开始发展的形象思维还是不全面的,或者说思维还是有点混乱的,很多时候会把毫不相干的事情进行联系。那么我们在一年级的教学中,应该着重首先发展他们的形象思维。回头再看今天的几节课,蜗牛和鱼的身体结构认知,都采用了绘图的方式,这样的形象化认知很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谁轻谁重一课中,对于5种物体的轻重排序采用了数字的方式,这样的抽象思维可能更适合班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全体同学来说可能还是具体的实物排序更合适;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中,觉得对于物体不同的摆放方式时,是否需要教师直观的画出各个面的形状,这样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能更加合适。
TOP
149#

2018.4.17在高桥金帆实验学校参加了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骨干、联合发展协同体”活动暨特级教师工作站活动。活动内容丰富、深刻、影响颇深。戴军方老师的《指向观察与描述的课堂教学设计》观点报告启发到我,观察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也是种能力和态度,观察也要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刘特的一句话总结得极好“观察需要品质,没有品质的观察是不行的,只有品质的观察是不够的”。仔细回顾学习专家的观点,必然能对个人的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思路。紧接着的两堂课《观察一种动物》、《观察鱼》也是很好诠释了戴老师这个团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有品质地进行观察,方佳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画的方式认识蜗牛的环节让我印象深刻。从画蜗牛的一部分身体介绍腹足到抛出问题“蜗牛完整吗?”让学生补充,再到之后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蜗牛。在这个过程中环节紧密,思维逻辑,很好地促使学生跳一跳还摘到葡萄。相信这帮小朋友上完这堂课的味道都是甜的。
TOP
150#

满满的一天,满满的收获!今天不仅听了4节课,还听了两位萧山名师的报告,佩服名师们对工作的坚持和认真,他们的这种品质很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在平时的工作中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积累,当你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机会会更偏爱于你。刘特也是语重心长的用自己的事例警醒这年轻教师,年轻是奋斗的,不要太安逸,安逸留给以后。沈洋老师的“1+X”教学策略总得说来就是要课内课外结合,把课外的各项资源都利用起来。其实有的时候不是我们没有一点资源,而且要去想,哪些资源我们可以利用起来。我这个学期也开始尝试利用起家长的资源,让家长帮助孩子一起实验,记录实验,整理总结实验。原先以为我们的家长可能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只有做了才知道我们的家长中也有好的家长。当然,要想家长做得好,老师的方法建议也是十分重要的。听了沈洋老师的报告也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会再改进自己的一个方式将家长的资源利用起来,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