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4567891011»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吴彬研修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211#

有心的吴大师,向你学习
TOP
212#

回复 207楼wubin98146的帖子

首先ab两个同学都从现象,推断出不能吸引不锈钢的解释,这个思维逻辑很清晰。其次这边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铁?按照铁的正确定义出发,去判断谁的回答更加有思维发展。最后,教师的引导下,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19/3/4 12:33:46
。A同学从现象出发,在没有新的证据之前,相信自己的判断,不被教条牵着走,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b同学判断里面没有铁,他的理由是有人跟他说过磁铁可以吸铁,吸不住就说明没有铁,是随大流或相信权威的方式。
TOP
213#

分析得好透彻
TOP
214#

回复 212楼wubin98146的帖子

分析的很透彻,确实需要像你一样沉心静心而思考。
TOP
215#

磁铁断裂磁极的思考

磁铁断后,断后的磁铁是与原先的磁铁磁极一致的磁铁。因为两块磁铁从内部结构上来说是一样的。
但磁极的判断上条形磁铁与环形磁铁会不一样。条形磁铁往往是与磁力线垂直方向断裂,断裂后原先的磁极不变,断裂处产生新的磁极,所以条形磁铁断裂处是相互吸引。
环形磁铁的磁极一般在两个圆面上,所以断裂时往往把圆变成了两个半圆,是沿磁力线平行方向断裂,原先的磁极都不变,所以断裂处就相互排斥。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3-11 11:13:19
TOP
216#

抓住要点上好课——六下《物质变化》单元的课堂新实践(一)

      物质变化第一课引入了物质的概念,在此之前,物质都是用物体来替代。物体省级为物质,这不是一字之别,而是整个思维上的提升。物体更注重具体的实物,而物质要求学生在众多的物体中抽象出物质的概念。它需要更多的抽象思维来支持。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已经有能力进行抽象的概括。
      物质的提出,实际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分子。但分子这个词语没有在小学科学课中出现,指向分子概念的词语是微粒。这其实仅仅是教法不同而已,在学生能理解的基础上,告诉学生分子的初步概念未尝不可。
      课本中有“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吗?”这个问题很复杂,而且会和单元后续学习中的有些概念相互冲突。比如声音是物质,把易拉罐压扁会产生声音,就推出产生了新的物质,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归入化学变化。这就矛盾了!
      通过查阅资料我分享以下观点
       第一,物质有狭义和广义的概念之分,狭义的物质指:物质为构成宇宙万物的实物、场等客观事物,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式。而广义的物质是指,一切自然的存在。
由此我认为,物质的概念有强调实体物质的,也可包含能量形式的。但从本单元的化学变化而言,物质主要从客观事物的角度来看物质。比如声音是一种能量的形式,他的产生需要有一定的能量形式,这种能量形式可以是物理变化,比如敲锣。也可以是化学变化,如爆炸。这就可以把上述矛盾的问题很好解释清楚。
      第二,“物质变化”单元第一课把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进行展现,老现象但要有新概括,这个概括就是进一步发现这些现象之间更内在的联系和区别。在分析过程中,它的指向就是物质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它指向的概念是“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温哈伦《以大概念理念进行科学教育》)这个分析尤为重要,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在告诉学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这两个科学词汇,学生就能顺利学习。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3-12 10:00:57
TOP
217#

条形磁铁往往是与磁力线垂直方向断裂,断裂后原先的磁极不变,断裂处产生新的磁极,
环形磁铁的磁极一般在两个圆面上,所以断裂时往往把圆变成了两个半圆,是沿磁力线平行方向断裂,原先的磁极都不变
分析得有道理,赞同
TOP
218#

重在实证意识——六下《物质变化》单元的课堂新实践(二)

    “物质变化”第二课是《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各位科学教师的课堂实践,我对此课进行了一定的改动——舍一增一。舍了什么?舍了沙子与豆子的混合这个活动,增了什么?增了一杯水。目的是什么?要学生推理,有实证意识。以前我们认为,这个实验是非常快的,学生经历的是白糖剧烈的变化。但学生看到的仅仅是现象,从现象到下结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这之间是需要反复论证与推理的。把省下来的时间放在这里是非常有必要。
    对于学生而言,这个活动是全新的,是探究活动。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需要长时间的支持。因为长时间的探究会才能让学生从适应性活动过度至创造性地活动(详见  楼观点论述)。课堂中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15分钟以上)我的提示是“到糖没有任何变化为止。”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并没有闲下来,有的在已经变蕉的糖上新放上一些糖,再加热。有些同学仔细观察蕉掉的白糖。这时我提供给每一小组一杯水,大家去下蕉掉的白糖放入水中观察……
    由于长时间的探究,就有了精彩的论述。
——糖变硬了,起到了隔热的作用,上面新放上去的糖溶解很困难。
——气泡、冒烟、刺鼻的气味。
——是甜甜的气味。


    同样放入水中,发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水会变色,变成咖啡色。一种是水不会变色(图2)。这是研讨的好时机,怎么解释这样的现象。研讨中,小组同学揭示一个细节,水不会变色是因为他们组的糖着火了,这样的讨论最终让学生建立一种模型:“糖在加热过程中,他会产生出一种黑色的物质,当这种黑色的物质很少时,他混合在糖中,随着糖溶解在水中,使得水变成咖啡色,之后这种黑色物质越来越多,直到糖完全没有了,所以就不能溶解在水中了。”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3-24 10:03:53
TOP
219#

事实证明,要想钻研科学,首先应该向吴大师学习培育心境,在这个浮躁的大环境,静心才能尽心,为你点赞!
TOP
220#

把问题藏在材料中——《电磁铁》教学反思(四)
      我的一些教学尝试得到论坛上很多老师的鼓励与支持,感谢!一些老师问到一些细节问题,我想一节课的材料或许是科学老师最为关注的细节吧。的确在材料的准备上我也做了一定的思考(主要受到闻蓉美老师的启发)。因为这一节课我尝试了教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1/12 15:47:12
学习!非常深刻的反思!
TOP
221#

吴老师的每一次转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向吴老师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
TOP
222#

回复 5楼wubin98146的帖子

这个泡沫和牙签的数量有规定吗??
TOP
223#

回复 23楼wubin98146的帖子

评课简洁明了。
TOP
224#

回复 34楼wubin98146的帖子

闻老师的这堂课让孩子的探索有了很大的空间。
TOP
225#

回复 41楼wubin98146的帖子

这个碗可以定制成一样的大小。
TOP
226#

回复 58楼wubin98146的帖子

大家伙都搬出来了呀
TOP
227#

回复 5楼wubin98146的帖子

这个泡沫和牙签的数量有规定吗??
上虞王飞 发表于 2019/3/18 8:56:18
有的,牙签60或100,根据时间而定。泡沫就是一个。有学生自己裁剪。
TOP
228#

回复 218楼wubin98146的帖子

大师是不是这边有个实验改进,在调羹上放了锡箔纸?这个改进,让洗调羹这个难问题得到了解决,大赞!
TOP
229#

抓住要点上好课——六下《物质变化》单元的课堂新实践(三)上

NO.37K-190318
      本单元第4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是一节经典课。我认为该课的重点是,认识小苏打和白醋变化是化学变化的证据是什么。难点就是找证据,推理分析。
      这节课有一个活动会导致学生和教师的重心转移——检验产生的气体。这个活动会导致教师不仅要讲解混合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还要讲怎么检测气体。带来的弊端是什么?      首先,降低了探究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对学生来说是探究性的,学生不知道混合会发生什么,教师一开始就讲检测气体的方法,就等于告诉学生会产生气体,这会导致学生在观察时会受到干扰,只注意气体而忽视其他。
      其次,成功率很低。检测气体是一项技巧上相对强的技术,这种技术在掌握过程中需要反复操。学生在实验中就会急匆匆去灭火,把注意力都放在灭火上,而在实验中,会发现用倒的方法使得蜡烛熄灭,大多小组是无法一次成功(即便是加上杯套)。学生感觉自己失败了,但时间又到了,老师只有一次机会。这种课堂感觉非常不好。
      怎么改进?我的建议是两种方案,一种是一课时的方案——学生认真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教师演示灭火的实验。第二种方案是两课时方案——第一课时就研究小苏打和白醋,第二节课专门让学生进行灭火,并要保证多次,让每个学生能掌握起来。转253#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3-30 17:09:19
TOP
230#

回复 218楼wubin98146的帖子

大师是不是这边有个实验改进,在调羹上放了锡箔纸?这个改进,让洗调羹这个难问题得到了解......
上虞樊少飞 发表于 2019/3/18 9:11:52
是的,这个不是我的改进,也是向其他老师学习的,锡箔纸有几个作用,第一,可以免清洗。第二,便于观察糖的变化。第三、减慢了变化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看得更清晰。
TOP
231#

吴老师的每一次转帖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向吴老师学习勤于思考的精神
我就是摩羯座 发表于 2019/3/18 8:22:11
感谢阅读,感谢支持!共勉!
TOP
232#

在调羹上放锡箔纸


睿智
TOP
233#

      物质变化第一课引入了物质的概念,在此之前,物质都是用物体来替代。物体省级为物质,这不是一字之别,而是整个思维上的提升。物体更注重具体的实物,而物质要求学生在众多的物体中抽象出物质的概念。它需要更多的抽象思维来支持。六年级的学生进入到“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已经有能力进行抽象的概括。
      物质的提出,实际上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分子。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3/11 15:59:43
吴彬老师研究的很深入!细细品读有收获!!!
TOP
234#

    “物质变化”第二课是《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综合各位科学教师的课堂实践,我对此课进行了一定的改动——舍一增一。舍了什么?舍了沙子与豆子的混合这个活动,增了什么?增了一杯水。目的是什么?要学生推理,有实证意识。以前我们认为,这个实验是非常快的,学生经历的是白糖剧烈的变化。但学生看到的仅仅是现象,从现象到下结论(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这之间是需要反复论证与推理的。把省下来的时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3/13 15:58:43

对教材进行适度处理是可取的,个人觉得可以把沙子和豆子的混合分离这一舍的活动通过学生演示的方法进行,既落实教材活动,又大大节省时间!增的活动很有价值,特别是对于溶解现象的分析很透彻!
关于白糖加热后的物质处理有个好方法,可以参考!
如何清洗烧过白糖的不锈钢勺?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2664.aspx
TOP
235#

让时间来说话——六下《物质变化》单元的课堂新实践(四)

NO.38K-190319
      铁钉与硫酸铜的变化这一课中,从教材看,有对化学变化小结的意图。原先认为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时间不需要很长,学生做最多也只要5分钟就能看到明显的现象,今天看来这是有很大问题的。问题在于现象与结论之间缺少有意义的推理和论证。推理和论证正是科学思维的集中表现阵地,而科学思维又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在。
      发现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学生就能探究下去,我提供给每小组一小杯硫酸铜溶液和一个铁的小垫圈。简单介绍硫酸铜溶液后,小组实验开始。我观察小组的同学,看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实验,能吸引学生多长时间。15分钟,学生兴趣仍然不减,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发现垫圈拿出来后,上面有一层像铁锈一样的东西,开始用筷子在抠,这时我发下了一张餐巾纸,学生就把这层东西擦掉,然后再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再拿出来,再擦掉,再放入……如此不知疲惫地进行。与此同时还在不断地观察硫酸铜溶液。实验时有学生就提出来,老师能否给提供一个原先的垫圈,我想确认它是否在变小?(精彩的科学思维)
交流开始了
——铁放在硫酸铜溶液中就锈了。
——我感觉是铜的颜色,一开始是暗红色,后来就是比较亮的红了。
——硫酸铜下面有黑色的物质了。
——硫酸铜颜色在变
……
      当然学生有些发现有主观的色彩,但从学生发言而言,学生都在从物质的变化的角度在寻找证据从而下结论。
      把铁垫圈和硫酸铜溶液放置一天后,发现底部的沉淀物明显增多,颜色开始变绿,这时再给学生观察,让学生找到新证据。




六(2)班邢振海在反复几次后,发现颜色有暗红变成红,他认为是一种铜的颜色。



一天后,右边的硫酸铜溶液明显变绿,底部出现大量的沉淀(铜)。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3-30 17:07:38
TOP
236#

回复 235楼wubin98146的帖子

哇,这个实验现象好明显,也很漂亮
TOP
237#

这个学生的科学思维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简单的一句话,折射的是素养。
TOP
238#

这个学生的科学思维已经超越了同龄人,简单的一句话,折射的是素养。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19/3/20 17:27:54
给学生探究的时间,真正精彩的科学思维需要时间,还是那句话,让学生在材料探究中迂回一下,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TOP
239#

回复 235楼wubin98146的帖子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反思,每一篇就是一个案例,吴大师
TOP
240#

NO.20190319
      铁钉与硫酸铜的变化这一课中,从教材看,有对化学变化小结的意图。原先认为硫酸铜与铁钉的实验时间不需要很长,学生做最多也只要5分钟就能看到明显的现象,今天看来这是有很大问题的。问题在于现象与结论之间缺少有意义的推理和论证。推理和论证正是科学思维的集中表现阵地,而科学思维又是科学素养的核心所在。
      发现给学生多一点时间,学生就能探究下去,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3/19 17:50:33
实验、观察、思考、分析……基于学生亲历的科学活动成就了孩子的精彩,教师的成功!为吴老师点赞,孩子们很幸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