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吴彬研修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81#

我们的吴彬,不仅是抚琴男,还是太极高手。上课风格完全就是打太极,不紧不慢,步步深入。
TOP
82#

仰望仰望啊!
TOP
83#

我们还在思考这课怎么上,吴老师考虑的怎样处理教材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容易,更符合他们的思维规律了。
TOP
84#

一次有趣的讨论——关于“概念箭头”的学习分享。
      我把一个学生在研究水时的一个现象传到我们共同体核心群里(可惜这个视频无法上传论坛,大家可以看材料,一个塑料筛子和另一个带孔的小方盒黏在一起,并会不断移动但不会掉落),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我借此讨论阐述了我对“概念箭头”的发展观点。这对小学科学学生的研讨环节非常有帮助。








      我借此与大家分享一个概念发展的问题。朱老师第一个说:“洗洁精。”是复合概念—-找到外在的相同点,朱老师把这个事实与平时洗洁精的某种现象找到了相同点。说水,静电,概念层次相同。


      然后朱老师又说,吸轻小物品(这个是在王清老师说静电的基础上,当然朱老师是持否定态度的),郭老师说水的吸附力,这就上升到前概念思维了——找到了内在相似点,我们讲的一般规律,如吸附力是在众多物品与水之间的一个一般关系,但仍依托具体某物体。


      然后阿桥搬出了度娘,度娘讲的就是概念思维了。思维最高层次。它很抽象的,不在依赖某个具体的物体。可是阿桥的概念是解释水与水之间为什么会自动粘合的现象,属于文不对题。


      但研讨中我们的思维在一步步地发展。


      小学生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他们达不到“概念思维”,到六年级也只能达到“前概念思维”。他们还有比“复合思维”更低一级的思维——混合思维。我把这个东西发到我校教研组中,一个代课老师说是魔法。这就是“混合思维”——主观地把两个现象联系起来。低年级中存在大量的混合思维,这是现状。就是昨天网络讲座沈晓英特级讲的维果次基概念发展箭头。


      这个现象是三年级小朋友在我上水一课发现的,他说水有吸力。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就演示给我看,精不精彩?这个应该指向分子间会产生某种相吸的力量。



    

       这个讨论可以作为研讨的案件来说明。为什么阿桥说了后面讨论就停了,因为阿桥搬出了度娘—权威。研讨中一旦出现权威话,研讨就会中止,课堂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权威,所以你懂的。学生研讨时教师要保持中立,不要有导向的判断。否则概念发展的思维就断了。所以课堂上会出现心越急,柴越湿的现象。教师一急就会有导向,学生就越讲不好。


附上余沁老师对“概念箭头”的理解:
魔法(说不上具体的特质物质)——是混合思维;
洗洁精、水、静电(一种物质)——是复合思维;
水的吸附力(物质的一种特质)——是前概念思维;
水分子的作用力(物质的一种微观特质)——是概念思维。
混合、复合、前概念、概念,用数字想的话是3、2、1、0(我的意思是,比如混合物质是有三种物体以上组成,复合物体是两种物质以上组成这样)放到思维中就是越来越具体。
67319824368973775.jpg (, 下载次数:0)

(2019/1/4 15:29:14 上传)

67319824368973775.jpg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1-04 15:29:14
TOP
85#

说说学生在研究中的副产品
——
皂湖送教《电磁铁反思(三)
接上页
      在皂湖小学的送教中,学生发现了电磁铁在断电后仍会吸引铁钉,这个现象在我试教的时候也发生了,闻蓉美老师在“走向探究的科学课”的活动中也发生了,但学生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问题我也私下问了闻老师,因为在闻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学生讲到这个问题,闻老师的解释是,学生对磁化的现象已经非常理解,对此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再提。但我在试教中,学生提出了,也形成了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断电后仍有余电”,另一种认为“是磁化了。”在讨论之后,学生普遍认为是磁化的解释的比较合理。能讨论出这样结果需要对《磁》单元和《电》单元的知识运用。基于我校试教的学生对这两单元的内容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所以能比较顺利地推断出是“磁化”的结果。







      但在皂湖小学上课时,又完全不同了,皂湖的学生也形成了两种解释一种是“里面有余电”,另一种是“人体有电”,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因为皂湖的学生没有分组研究过磁铁(可能老师讲过磁化的问题)但这个知识学生老早忘了(更确切地说,学生从本质上并没有掌握)。所以学生就没法把今天的现象与磁铁的磁化现象产生某种连接。那怎么办?教师直接说吗?没用的(此举又掉入教师权威了)对于学生来说仍是不知道的。我的干预策略是把两种解释搬出来供学生来讨论,这一策略十分奏效,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证据(这是证据意识的培养)。认为人体有电的学生首先十分自信地讲:“当把电池拿掉以后,我用两只手抓住导线的两端,照样可以吸起回形针。”我请他在全班面前展示,这时他发现铁钉并不能像刚才轻松地吸起回形针。“这个概率是很低的。”他解释道。这时另一个支持他的男同学(他们是同一组)站起来说:“刚才是可以吸的,现在慢慢弱了,这说明人是有电的。”我反问道:“你的发现不是在证明断电后有余电的说法吗?”(这里的引导可能有点问题,我应该问,“你怎么确定是人体的电在起作用,而不是电池里的电呢?”可能更具有引导性。)这些讨论比告诉学生这是磁化更有意义。
       在讨论这节课时,有老师就讲到这个内容与本节课是无关的,的确这个发现是这节课的一个“副产品”。对这样的“副产品”你怎么看待?又应该怎么处理?在2018年12月桂馨基金在杭州举办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中,阮翔上了《月相的变化》,他对三年前自己上过经典的《月相的变化》再次否定,很重要的理念支撑是什么?阮翔老师在说课中讲到,这次的月相变化是把它作为一个“副产品”在学生探究中发现的。怎么解读?没有共鸣的老师可能听过就算了,仔细去体会就知道这里面深刻的内涵!阮翔老师否定了什么?以单一知识目标为导向的探究——探究过程是良诱的,探究结果是单一的。追求的是什么?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的探究——探究过程是非良诱的,探究结果是多重的。这样才能说把月相的发现作为一个副产品。
      再去读一读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就会发现很多重大的发现只是科学家在发明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奥斯特对通电线圈有磁场的发现,都是他们在发现中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副产品”可以看作是否是真探究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1-23 15:50:27
TOP
86#

放手探索才有别样发现——《水》我这样上
               三上年级最后一单元水和空气单元第一课《水》我尝试了新的教学方法。提供给学生漏斗、注射器的外面部分,塑料筛子、小瓶子、带洞的塑料盒等材料,并给每两位学生一盆水,教学开始是交流你认识的水,让学生完成气泡图,学生对于水是透明的,无色的,会流动的,完全认识。然后就是玩这一些材料,研究水,看看是否有新的发现。看见水,大家就乐开了花,你看图片就知道学生有多开心。把水倒来倒去。









      一会儿,学生发现奇怪的现象了,漏斗里的水有时漏不到瓶子里去。我看见他不停地重复,有时水进去了,有时水下不去。就把她拍了一张。


     玩后面是研讨,每个人说说发现,然后总结一下这节课比较重要的几条发现,写在黑板上。两个班级,学生的发现是有所相同和不同的。






      第二张中第三条,就是我在共同体核心群里给老师发的现象的来源。一个学生说水有吸力,我追问她为什么时,她就演示了那个现象(就在上面第84楼)。


      这个课大家怎么看?大家在上教材中关于本课的核心活动水在哪个袋子中,遇到什么问题?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1-08 20:23:47
TOP
87#

回复 86楼wubin98146的帖子

大师这样的课堂很值得尝试,也非常有效。问题来了,这样的学生,假如换一个老师,估计会很不适应
TOP
88#

                    这个课难在哪里呢?并不是课堂教学过程。因为教学环节是很简单。难在第一,每节课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准备有结构的材料。不在是根据课本中的一课一课进行。也就是打破了教材中课的结构。难怪我听说国外的科学课是没有教材的,因为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教学的内容怎么会一样?如果从以学定教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打破教材,教材仅仅作为一个案例来参考而已。      

      第二,在于研讨中,教师的干预方法,怎样让学生的研讨朝着大概念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对本课位于大概念的什么位置有清晰的了解,并知道其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对一个概念的比较完整的发展必须要由若干节课组成才行。当下现行的科学教材中,虽然也植入了这个理念,但仍是每一课相对封闭,能跳出来的老师微乎其微。2018桂馨基金搞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已经进行了尝试,如《月相的变化》和《日食月食》就是组合起来上,已经在这样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TOP
89#

     就比如我在皂湖小学上了《电磁铁》得出这样的结果,难在下一节课应该怎么根据学生的学情来安排第二课。有可能要安排上一节关于让铁钉磁化的课,因为学生在这节课中出现了这个问题,磁化问题会变成继续学生电磁铁的绊脚石。而在我校就不一样了,因为学生对此并没有产生问题。就可以研究磁力大小问题或者南北极方向改变的问题。
TOP
90#

开放的教学环境下更利于孩子们有自己的发现,赞!!!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