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专帖 [复制链接]

241#

虽然弹射火箭、磁铁游戏等小时候也曾经玩过,但经过喻老师点拨,玩又有了新花样,于是那天也玩了个不亦乐乎。课堂上如果把这些科学作品或游戏让学生做做、玩玩,我在学生中的魅力值肯定会直线飙升呀。
TOP
242#

 

 


     两位老师都非常关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王老师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内容看似简单,但作为一个单元的起始课,里面所包含的内涵是很多的。王老师从一开始让学生参与演示,明白什么才是沉浮,同时隐含着实验的规范操作。然后,王老师出示一组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先预测哪些在水是沉还是浮,充分激发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说说理由。最后让学生经历物体沉浮的实验,产生矛盾,触发学生的思维火花,一步一步地初步感知同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体积、重量无关。王老师用任务式的菜单很好地引导学生有序地完成相关任务。用课件出示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菜单一一完成任务,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值得借鉴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4 8:45:31编辑过]

TOP
243#

     下午的讲座特别开心,是玩得特别开心。磁铁、浮沉子、纸飞机、喷泉等,有些自己平时尝试过,有些第一次接触,如磁铁让回形针竖起来。再次玩起这些,还是玩得不亦乐乎。想想,如果在课堂上,我们也能拓展一些这样有趣的小实验,学生该多开心呢!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科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快乐地玩科学,在玩中学科学。而现在的考试把孩子学习科学的乐趣削弱,特别是三四年级学生,记得我刚来舟嵊的时候,我带领三年级的孩子一起趴在大树下观察蚂蚁,然后捉蚂蚁、学蚂蚁、放蚂蚁,学生非常感兴趣。三四年级的教材内容太多,现在老师一直都在赶进度,哪里还有多余时间让学生玩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这些也只能在社团课里让部分学生玩一下。


      建议多搞一些这样的培训活动,对老师的触动会很大。培训后,我最大的触动是想把更多的拓展实验运用于教学中,让孩子也能享受到我们享受到的快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4 8:58:47编辑过]

TOP
244#



 近日,定海区小学科学学科中心组期初工作会议在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二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定海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林宏华老师召集和主持,来自区内各小学的六位学科中心组成员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中,林宏华老师首先回顾了上学期我区小学科学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和中心组的老师们再一次分享了成绩和喜悦。如我区在九月份协助承办了省疑难问题解决专题研训活动;市优质课评比获得两个一等奖的佳绩;顺利举行了定海区小学科学学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与宁波鄞州区联合举办了教具制作培训与学科教学展示活动;圆满完成了小学科学电子资源包五年级上册部分内容的编写任务;顺利举行了全区小学的科学实验抽测;有两位老师被评为2015年省科学网优秀会员。随后进行的本学期的工作任务布置,主要内容有:安排教师做好五年级下册电子资源包的编写任务;安排人员承担每年一次的小学科学“教研之春”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办好小学科学24学时的培训活动;组织五年以内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开展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举行全区科学论文评比活动;继续用好省小学科学网和省、市、区、团QQ群这几个平台,深化网络研修活动。通过专家疑难问题解答、网络优质资源推荐、每月研修活动参与等形式,让更多的老师受益、更多的老师参与。与会老师以主人翁的态度对新学期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使工作的目标更为明确。会议最后大家对本学期即将实施的考试改革——即“期末试卷中增加类似PISA的试题”展开了热议,一致认为这是通过评价的改进促进科学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化“思维”和“探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15 21:27:58编辑过]

TOP
245#

近日,舟山市“袁优红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齐聚东海小学,主要商讨了本学期工作室活动实施计划及省教研课题《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小学科学“活动化”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实施办法,并对四年级下册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活动首先在“名师工作室”导师袁优红的主持下,对工作室今后的活动实施计划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每学期可以一起研读一本科学专著,然后在工作室活动中交流研讨,从而进一步扩充老师们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提出工作室的活动可以作些灵活变化,如可借助工作室QQ群平台增加网络研修活动,定期在群中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接着,老师们针对孔令文老师将要执教的《油菜花开了》这堂课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为孔老师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以这课为切入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四年级下册的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让每一位参与的老师都受到了较多的启发。最后,老师们针对省教研课题《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小学科学“活动化”课堂教学实践》中“活动化课堂中活动类型与对应内容分析”和“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的活动化教学基本结构与要素研究”两部分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并交流了各自的想法与实施办法。


 通过本次工作室的研讨活动,提升了全体参与教师的业务水平,同时也明确了老师们自己接下来的工作方向。(王雪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23 15:50:54编辑过]

TOP
246#

活动真好
秦爱军  杭州建德市 QQ:403962363
我的淘宝   http://yumifeifei.taobao.com/
TOP
247#

我在新疆听过袁老师的现场课,07年啊,一晃快十年了。
TOP
248#

2015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第一次听课感想


 


       4月26日,项目组成员又一次聚集在一起,聆听了两位新教师的课,拉开了2015年活动的序幕。


      这两位新教师教龄都不到两年,却已初步具备了老师的基本素养和功底。比如:教态自然有亲和力;适合与小朋友交流的儿童化的语言;对教学基本环节的把握到位;一堂课能完整的上下来,真的很不容易。回想我自己第一年上公开课的样子,只能用两字形容“糟糕”。我想,这肯定与她们平时的努力和付出分不开的。当然作为新老师,还有很多进步的空间。


 


      孔老师的《油菜花开了》和沈老师的《动物的卵》都是四下教材中生命领域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认识植物和动物的起始课。要认识生命就离不开实物或资料的观察。所以观察活动是这两节课的重头戏。下面就是我对这两节课中观察活动的一些想法。


 


      一、观察活动目的不明确


      总感觉两位老师的观察活动是为了观察而观察,比如《动物的卵》一课中,观察完了鸡蛋的外壳后,老师说:“想知道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吗?”,然后老师直接演示怎样打开鸡蛋,并没有明确要观察的内容。其实鸡蛋里面是什么样的,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在平时看到过了,他们是有生活经验的。老师要给学生明确,观察鸡蛋的内部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然后观察熟鸡蛋也是一样,老师也直接说想不想观察熟鸡蛋?并没有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观察熟鸡蛋,观察熟鸡蛋的目的是看里面的各部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与生鸡蛋相比,又有什么新发现? 同样的,《油菜花开了》这一课,老师让学生整体上观察完整棵油菜植株后,也是直接说我们来观察油菜花,没有一个很好的过渡,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观察花?而不是油菜的果实?正是因为观察目的的不明确,学生的观察和记录也没有序高效地进行。


 


      二、观察活动要求、注意点不明确,指导不到位


      其实这一点还是和老师自己对活动目的不明确有直接关系,如果老师在备课时认真的想过:我通过这个活动要让学生达成什么教学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达成?学生在操作时容易出现什么错误?那么我就要采取什么措施让活动更有序高效地完成,比如油菜花解剖,怎么解剖?按什么顺序解剖?老师可以示范强调一下。而不是直接发下两朵花让学生自己解剖,毕竟学生第一次接触用镊子解剖。观察油菜花这一活动,不光只有解剖,还要观察各部分颜色、气味、形状、雌雄蕊区别等。那么老师在活动前就要强调观察顺序:先解剖再闻一下各部分气味怎样,黏贴后在纸上后比较各部分形状特征有什么区别。当学生在活动时,老师应该下去小组指导,目的很多:一是看看学生在操作时有没有按照实验要求,即理解了实验的目的,二是学生在操作时有没有技术层面的困难,三是老师为教学进度做好心理准备,在汇报总结时有所应对。


 


      三、观察后的汇报只是停留在表面


      对于科学课来说,观察和实验等活动是基于事实的证据获取,体现学生动的一面。但是观察不是终极目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对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加工思维,提炼出事物的本质,感悟科学学习的方法与本质。其实汇报也是可以产生智慧的火花的,学生根据自己组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意见的讨论、争辩后,达成一个认识。比如,《动物的卵》一课,在观察完鸡蛋的外壳有什么特点后,学生汇报说:一头大一头小,用放大镜看有小孔。老师就可以追问:“鸡蛋壳很脆,一敲就破,可怎么用力也捏不破,这与鸡蛋一头大一头小这样的形状有关吗?”“猜猜看,鸡蛋壳上的气孔有什么作用呢?”这样,学生的认知就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生长,思维得到了发展。而不是简单停留在看到的事物表面现象上。


 


      四、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作出的评价不够客观


      我在听课时感觉两位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就只有“好的,很好,还有其他同学补充吗”。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是好的,但是也要根据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无关紧要的还是知识性的错误进行区别对待。如果是知识性的错误,老师是要指出来的,或者是给他一个点拨,而不是忽略掉。


 


      其实,以上这些现象在我自己的课堂中也经常出现,只是自己没有很好地去反思。而通过这次活动,听与自己教龄差不多老师的课,看到了自己的缩影。所以,很感谢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组织的每次活动,真正为我们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与进步的阶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30 13:15:22编辑过]

TOP
249#

求助:这个帖子编辑过了,发表后怎么还是没有分段,字体大小也没有调整?
TOP
250#

2015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第一次听课感想
1、理解教材的意图十分重要。比如《油菜花开了》这节课教材的安排是先观察一株油菜,然后观察一朵油菜花,最后是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这样的安排有点像总分总的写法,先让学生对一株油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了解它的各部分名称。然后是解剖一朵油菜花,观察比较花的各部分,为什么要重点观察花呢,因为花里孕育着新的生命,这也是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在对花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让学生从一株植物上选择不同的花并排序,目的是让学生看到花的演变过程即花是怎么孕育生命的,感受生命轮回的奇妙。所以解剖观察油菜花是本节课的一个重要活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花的演变过程来发现生命是怎样被孕育的。有了这样的理解,我们在上课时就不会偏离了方向。
2、要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比如《动物的卵》这节课,一般我们都会这样来设计教学流程:观察鸡蛋的外形——打开生鸡蛋观察内部——观察切开的熟鸡蛋,通过以上活动再加上老师发下的资料学生确实可以对鸡蛋有所了解,但这些都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来做的,缺乏主动探究的意识。我认为我们可以基于单元主题——新的生命,来开展教学。许多动物是靠卵来繁殖后代的,那么卵为什么能发育成小动物,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在发育过程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卵是怎样发育变化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自主地对鸡的卵进行探究,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或是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再进行解答或提供资料。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所获得的知识可能更有意义。
TOP
251#

科学项目组活动  ——记于2015.3.26  
     孔老师上的《油菜花开了》一课,给我的总体感觉是思路清晰,根据学生以往对凤仙花的了解为前认知来进一步认识一株油菜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再通过解剖观察油菜花,最后通过观察一株油菜上的不同阶段的花,来了解植物一生的生命变化。其中,有一个地方,或许稍微变动一下会更好。孔老师在学生动手解剖油菜花之前,可以直接问学生你觉得一朵油菜花从外到内分别是什么部分?学生有些可以回答,答不上来的话教师可以直接告知,这是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强调解剖的时候也是从外到内。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花的各部分,不至于在汇报时出现“花芯”等词语,也可以让学生对解剖的顺序更加印象深刻。
     沈老师的《动物的卵》这一课,材料充分,概念教学扎实。沈老师在观察之前,指导非常细致到位。我个人认为沈老师的课内容挺充实的,还用到了资料卡。只是,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在学生观察生鸡蛋里面一会后,先来汇报一下,再发资料卡,让学生对着资料卡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在讲各部分作用的时候,学生也过于沉闷,我觉得这部分可以给学生一两分钟时间有目的的去查资料卡,并画下来再汇报,这里资料卡可以每人一份。
TOP
252#

      3月26日,我们项目组这学期的第一次活动在东海小学顺利进行,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听了两节课,并对这两节课做了评课,最后由教研员林老师进行了总结和对这学期项目组工作进行了阐述。
      这回的两节课分别是由孔令文老师执教的《油菜花开了》和由沈芳璐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这两堂课都是属于生命世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一直是我的弱项,是我头痛的部分,这回听了两位老师的课我受益良多。首先孔老师的这堂课按照课本的思路来,结果环节清晰,从以往的知识带入到对一株油菜的认识,细致观察解剖一朵油菜花的各个部分,最后通过观察一株油菜上的不同阶段的花,深化到对植物一生的生命变化的认识。其中孔老师给学生解剖观察自主汇报的时间很多,改变了我们以往只是借助多媒体和教师讲解的方式。最后一个小小的建议:并不一定所有的内容都是一定要学生来讲,一些实验的要求和花的各个部分的名称不是我们探究的重点,教师可以自己来说,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不会走弯路。第二堂沈老师的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实验材料的准备很细致,这样的细致能很好的让学生观察到鸡蛋的蛋壳,生鸡蛋的内部,熟鸡蛋的内部,并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对我们平常更多的常态课是不是有点太浪费了,建议熟鸡蛋既然只是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气室,那么可不可以不每组发而是教师实物投影或出示幻灯片。第二个感觉沈老师用了科普资料进课堂的方式很好,有利于学生理解,那么我们对于资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对于资料的呈现方式也需要好好考虑。第三个感觉,沈老师没有按照课本的顺序来上这节课,而是就从鸡蛋的个体开始最后总结动物的卵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感觉有点前后颠倒,动物的卵这节课是这单元关于动物生殖方式的第一个,所以对于动物的卵的一般认识是很重要的。
     新学期我们项目组的工作,学习又开始了,每次通过项目组的活动我都能收获很多,希望新学期,大家在项目组这个大家庭中能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共同进步!
TOP
253#

   

       舟山市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开展以“生命世界”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326,舟山市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在东海小学举行本学期第一次研讨活动。来自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和定海区科学第三团的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首先安排了两堂教学研讨课,分别是由东海小学孔令文老师执教的《油菜花开了》和海山小学沈芳璐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这两堂课皆选自四下《新的生命》单元,并且分别是植物新的生命和动物新的生命的起始课。课后全体与会教师人人参与评课,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最后由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林宏华老师对这两堂课分别作出了精彩点评。《油菜花开了》一课,老师对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是按总—分—总顺序展开,各环节间的连接清晰流畅,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观察一株油菜入手,让学生回忆植物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研究一朵油菜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特征。最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一株油菜上的所有花,基于其中一朵花推想前几天,后几天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粘贴排列,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手和脑,来了解从油菜花形成果实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动物的卵》一课,老师通过出示鸡蛋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集中观察了鸡蛋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征,并交流了各部分的作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沈老师课前材料准备充分,并合理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和图片,进一步增进了教学效果,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林老师也对这两堂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要注重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研究,上每节课都要先对整个单元进行理解,提倡以单元为单位备课;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求真、求实的教育,不要让学生迷信权威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花草的意识。


评课结束后,由教研员林宏华老师阐述了本学期项目组研究的主题“生命领域教学与本地实践相结合”,并从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该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法。


整整半天的教学研讨,大家努力克服工作困难积极参加,在教学研讨中使我们对科学课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讯员:定海小学  王雪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30 9:03:21编辑过]

TOP
254#




TOP
255#

   

老师执教的《油菜花开了》和沈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这两堂课皆选自四下《新的生命》单元,并且分别是植物新的生命和动物新的生命的起始课,所以这两堂课都是单元中较为重要的课。


《油菜花开了》一课,老师对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是按总—分—总顺序展开,各环节间的连接清晰流畅,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观察一株油菜入手,基于学生原有知识了解植物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研究一朵油菜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特征。同老师在实验教学中的指导细致且恰到好处,观察记录表的设计中利用了双面胶,更便于学生粘贴花的各个部分。这些细节部分的处理都是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最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基于其中一朵花推想前几天,后几天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粘贴排列,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手和脑,来了解从油菜花形成果实的一系列变化过程。课的最后小结中,老师还通过提问:“从一朵油菜花看到了生命的繁衍、轮回,你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更进一步提高了学生探究不同问题的兴趣。


《动物的卵》一课,老师通过出示鸡蛋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集中观察了鸡蛋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征,并交流了各部分的作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沈老师课前材料准备充分,并合理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和图片展示,进一步增进了教学效果,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TOP
256#

      这两位老师分别选择了以“生命为主题”的《油菜花开了》和《动物的乱》,从教材的编排来看,从植物开始,学生从观察植物中获得的经验可以来观察动物。植物的生命从花开始,动物的生命从卵开始,通过观察油菜花中学到的技能可以用于后面观察其它的花,观察动物的卵也同理。孔老师上的《油菜花开了》按教材安排的顺序进行执教,思路清晰,安排合理,只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中落实得稍欠缺,可以多给与一些珍爱生命的教育,比如在解剖一朵油菜花时可以提醒学生它们也是有生命的,请同学们轻轻地用镊子夹取,再如课结束了,这些有根的油菜我们可以将它们种起来,不要扔掉。沈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对教材编排的顺序做了改动,从认识鸡卵开始,再最后对不同动物的卵做个简单的图片认识,但个人觉得还是按教材编排的顺序比较好,新生命是从卵开始的,应该先让学生从认识各种各样动物的卵开始,鸡蛋的卵比较大容易观察,因此在各种动物卵中选择观察它来认识动物的卵,这样的思路更顺畅。沈老师在这节课中材料准备得很充分,因此学生能了解到得也较全面。
TOP
257#

看来实验都要做一下

TOP
258#

 

生命单元    珍爱生命


 


   3月26日,青年项目组的老师和我们第三团的科学老师在东海小学参加了生命单元的课例研讨活动。


东海小学的孔令文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起始课,《油菜花开了》。孔老师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出发,从一株油菜到一朵花的观察,再到一束花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新生命是从花孕育来的。“解剖一株油菜花,观察一束花,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轮回,你有什么问题?”最后孔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拉开了本单元的序幕。海山小学的沈芳璐老师让学生观察生熟鸡蛋,结合资料认识卵的结构及作用,最后结合一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卵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了解动物的繁殖从卵开始。


两位老师都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两人一份的完整的油菜花,一束有各个花期的油菜花,生鸡蛋、熟鸡蛋,这些材料让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自主学习。孔老师让学生观察花的生长变化前,让学生猜测所观察的花几天前是怎样的,几天后会怎么样,这样的猜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很好地完成寻找花的变化这一观察活动,真正领会到花的变化,以及花的变化的目的。


作为生命单元的课,两位老师都能很好地把握本课的探究目标,但对于生命单元的情感目标,老师把握地还不够,孔老师准备地那么的油菜花,每一朵花都孕育着生命,最终孔老师把花种在学校里,延续了生命,如果课堂上在学生观察花的活动中能渗透一些生命教育,学生在解剖时的效果会更好。沈老师提供一些鸡蛋孵化的照片,有一定的震撼力,但观看效果不佳,学生无法体会到生命的伟大,如果用录像可能效果会更好。


生命单元直视生命教育,特别是现在的孩子,要让她们继续保持那份爱心,把三年级的那份珍惜生命的情感延续下去,并在生活中进行深化。


TOP
259#

     

当我看到讲台上一桶油菜花的时候,我惊呆了,深深的感叹科学老师要上好一堂课真的真的不容易,一次次的磨课一次次的调整,一堂课的背后是很多天的付出和很多人的支持帮助。在此对两位上课的老师表示敬意。


     孔老师的《油菜花开了》结构非常清楚,从一株油菜到一朵花的观察,再到一束花的观察,帮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新生命是从花孕育来的,再通过推测花的变化,把花按照生长顺序贴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变化和轮回。不过在一些细节方面还可以稍作修改,比如花的各个结构名称上可以更直接的告诉学生,解剖的视频可以放在实验前作为演示或者直接老师演示给学生看,可能对于学生解剖会更有指导意义。


     沈老师的《动物的卵》这一课,内容非常的丰富,蛋壳,生鸡蛋,熟鸡蛋的提供,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材料进行观察,如果可以更好的把资料和观察活动结合起来,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另外给沈老师也是给自己的建议,在让学生做什么活动之前,我们自己要先明确这个活动是为了达到什么效果,不是为了做而做,带着强烈的目的和需求去探索去实验,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也更有效。


     每一次听课都是一次收获,每一次反思都是一次成长,加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30 18:42:49编辑过]

TOP
260#

听了两堂课与教研员的点评,让我对四下生命单元的备课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往我的教学总是一课一课的备,一般来说也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按部就班的上,不过总有形式主义的感觉,没有真正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什么植物多,动物少?植物容易观察,为什么先从一朵油菜花开始?观察油菜花是一个切入点,植物的生命可以说从一朵花开始孕育,从花苞到盛开到凋谢到种子成熟到播种到发芽长叶又到开花结果,这是一个生命的轮回。以油菜花为例子了解了生命的轮回后再用习得的方法认识各种各样的花,是十分自然而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的。而《动物的卵》则不同,先认识各种各样的卵,知道卵有大有小,有软有硬,然后再选取鸡的卵来认识卵的基本构造与动物的生命轮回。主要方向把握好了,课也就一半成功了。

TOP
261#

虽然没有能参与活动,但我能深深感受到青年教师的参与热情与执着的探究精神。单从要准备那么多的材料来说,上好一堂科学课就不容易,还有一次又一次的“磨课”,个中滋味你我都懂的。但好课必定“多磨”,苦尽才能甘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TOP
262#

42日上午,市科学教研员陈增仕、市名师周艳娜及区教研员林宏华来到定海区檀枫小学,深入科学课堂,调研了我校青年教师赵晔的一节常态课——《磁铁有磁性》,我校科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参与本次活动。课后,三位专家与上课老师及科学教研组的其他教师进行了交流和研讨,针对这节课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予了有效指导。


对于赵晔老师执教的课,舟山市名师周燕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她称赞赵老师个人的基本素质不错,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课上得很扎实,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是年轻老师很好的示范。区教研员林宏华老师也给予了肯定,赞扬赵老师能很好地关注和理解教材的设计意图,上好每一堂常规课。同时勉励他多研读教材,多思考,打磨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多上自己有想法的课,让自己在专业上迅速成长起来。 接着,在市教研员陈增仕老师的引领下,大家再次对赵老师课堂教学中的精彩之处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修改的意见和建议。如科学课怎么样能更体现出科学味、体现严密性、注重课堂的开放性等等。最后,陈老师对我校科学的常态教学提出了希望:关注常态教研,重视研读教材,利用好小组常态教研的时间,开展专项教材研讨分析的学习,让小组里的每位教师都能从中受益。


通过本次调研,无论是老教师还是青年教师,在这次活动中都收获了很多,更明确了今后教学的方向,老师们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与教研员、专家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3 11:18:37编辑过]

TOP
263#

对一线老师来说,常态课每天要面对,最实用了,又有专家的引领与指导,只要是个有心人,青年教师进步那是相当的快呀!

TOP
264#

为推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执教能力,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举行定海区小学科学青年教师优质课教学评比活动”。本次活动赛对象为近六年内参加工作的科学教师(09——14届),内容为各年级下册教材,具体内容提前一天通知参赛教师,每一天的上课内容上午与下午不同。


49日上午,定海区第一团的4名青年教师在廷佐小学“同课异构”了四下《食物》单元中的“食物中的营养”一课。同样的内容,对教材的不同理解和处理,呈现出迥异的课堂。有的按教材编写上下来;有的删去了“在一天的食物中,我们能获得哪些营养”这个环节;有的突出营养成分辨别实验。虽然这些教师的教龄都在6年以内,但有些青年教师已经表现出了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但检验了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同时也考验了他们的心理素质、统筹安排等各方面的能力。多经历几次这样的磨砺,这些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王燕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10 13:46:04编辑过]

TOP
265#
















TOP
266#

429日,舟山市定海区每年一次的小学科学教研之春暨教师专业发展24学时培训在定海区东海小学拉开了帷幕。来自定海区各小学的所有专(兼)职科学教师、市属小学及普陀区的的部分科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嘉兴市的著名特级教师钱金明老师作点评、讲座,区小学科学教研员林宏华老师全程主持了本次活动。


本次培训活动时间为一天,上午安排了两节研讨课。大家聆听了省特级教师袁优红老师执教的《点亮小灯泡》和舟山市南海实验小学的名师周燕娜老师执教的《摆的研究》。两位名师都是属于绝对的实力派,在课堂中,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简单观察小灯泡、尝试点亮小灯泡、分析连接方法到分析电流流动的方向等几个板块,沿着学生思维逐步推进,引领着孩子们一步步地发现了小灯泡亮起来的秘密,最后还不忘把安全用电教育融汇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通过两个体验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了重心的奥秘,随后引领学生展开了对于摆的摆动次数和摆锤长度、摆锤上的圆片位置等因素之间的探究,整节课伴随着一个个“问题解决”不断地推进教学,最后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摆来升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两节课后,“钱特”作了精彩点评,他充分肯定了两位名师课堂目标落实到位,又能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具有一定的引领意义,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随后“钱特”和大家作了题为《践行走向探究的科学课》的互动交流,大家听后深受启发。  


下午安排的活动是讲座,“钱特”为大家带来了主题为《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结构化设计》,主要介绍了什么是结构化设计、为什么进行结构化设计以及如何进行探究活动的结构化设计。他语言风趣,结合教材中大量经典的课例,3个多小时的讲座既有理论层面的引领,又有实践层面的探索,使听讲座的老师收益匪浅。 (董必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5-4 10:10:36编辑过]

TOP
267#

很不错的活动
TOP
268#

钱特,两位女将都是特级!了不起!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269#

图文并茂,让人如临其中!
TOP
270#

本次培训,两示范课精彩,钱特的讲座精彩,让思维碰撞,让我们受益,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