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专帖 [复制链接]

1#

伙伴们,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

本主题由 版主 吴王不凡 于 2017/4/19 9:15:07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磁铁有磁性》教案


小沙中心 王雪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磁铁所具有的这种性质叫磁性。  


2、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  


3、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其它物体能不能吸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  


【教学难点】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  


学生:条形磁铁、一号袋:回形针(铁)、螺丝钉、铜线、玻璃珠、木块、卡纸、橡皮筋、塑料棒、铝片、铁片、铜丝、铜片、弹簧、布、木棒、泡沫塑料。


二号袋:卡纸、布、塑料片、铝片、铜片、木板(木块)、回形针


教师:试管、水、回形针。回形针、磁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些回形针怎么跑到老师衣服上不肯下来了?请你们猜猜原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老师先不揭示答案,学了这堂课,你们就知道了。


二、探索磁铁能吸引的物体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磁铁(出示磁铁,并板书),你们认为磁铁能吸引说明物体。(学生举例)


2、怎样验证我们的想法呢?(做实验)实验前老师为大家在信封中准备了这些材料(投影)


3、有了这些材料和磁铁,我们可以怎样研究?实验前我们先预测这些物体能否被磁铁吸引?(能被吸引的打“√”,不能被吸引的打“×”。)并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汇报预测结果。


5、同学们的预测出现了争议,那么到底谁对谁错,我们通过(实验)来找出正确答案。


6、出示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1、每件材料多测几次,测完的材料及时放入信封内并记录。


2、听到音乐响起,整理材料。


  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7、汇报实验结果。(板书:磁铁能吸引含铁的物体


8、教师归纳:磁铁能够吸铁的性质叫磁性,我们可以这样说:磁铁有磁性。(回顾板书,补全课题。)


三、辨认铁制品?


1我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具有吸引铁的性质,那么同学们教室里哪些物体是铁做的呢?1我们坐的铁凳2门把手3窗户锁窗户框4讲台5我的铅笔盒6电风扇7水龙头(表扬这为同学观察仔细)8电灯的外壳。硬币)


2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可以怎样检验?


3寻找之前,老师有几个温馨提示


1、2个或3个同学为一组,在教室内去寻找铁质物品。


2、磁铁不能随便靠近任何物体,比如说手机、电脑,银行卡等。


3、当你听到音乐响起,回到座位上。


4、找到了哪些?他找的都对吗?还有补充吗?有没有之前觉得是铁做的物品,但用磁铁吸引一下,却不是的?那我们平时判断物体是不是铁做的,用什么方法最可靠?


四、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1、老师身上的回形针是什么材料?再推测原因?揭秘,刚才我们都是用磁铁直接接触物体,而老师身上的磁铁是隔着衣服吸铁。那是不是磁铁隔着所有不是铁的物品都可以吸铁呢?


2、老师这里有木片,纸片,塑料片,回形针和一根磁铁,你会怎样操作?(生答)


3、通过这个实验你知道了什么?(磁铁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师小结:同学们刚才的发言真的是很精彩,我们发现磁铁除了隔着纸、布、薄木板以外,隔着其它物品也能吸引铁,但是中间隔的物品越多,它的磁性就越小(磁铁吸引铁的能力),我们还发现了不同的磁铁,它的磁性是不同的。


板书: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五、知识应用 


1老师手上有只装满水的试管,里面放着一个回形针的试管,你怎样在不碰到水的前提下,取出回形针。


用磁铁放置在试管口部,因回形针在试管底部,距离太长磁性不足,没有成功。


利用磁铁隔着物体也有磁性的特性,把底部的回形针吸引至试管口部。成功)


2为什么这位同学能够办到?运用了磁铁有磁性,并且磁铁能够隔着物体去吸铁。


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的这两个性质?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其实在生活中,磁铁有磁性这个性质还有很多的运用,只要你们留心观察身边的物品,相信你们能发现地更多。


板书设计:  


4.2磁铁有磁性  


磁铁能吸引含铁的物体  


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12 21:17:46编辑过]

TOP
3#

 

《磁铁有磁性》教学后反思


小沙中心   王雪文


1、在第一个活动的环节中,虽然学生能够顺利进行“预测—实验—得出结论”这一过程,并最终得出“磁铁可以吸引铁做的物体”的结论。但是我在课堂上只是询问了学生表面上的问题,比如你觉得这些材料哪些是可以被磁铁吸引的?并没有进一步追问学生推测的理由。这样就错失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时机。同事在得出结论后,还应该进一步追问:磁铁就只能吸引铁这一类金属吗?其实还应该有镍和钴,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可能还有更多可以被磁铁吸引的金属会被发现,只是现在只发现了这些。这样一追问的话,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可以进一步提升。


2、我将教材中“用磁铁能够吸引铁的性质来分辨硬币是否是铁做的”这一环节的活动改成了让学生拿着磁铁去寻找教室中是否是铁做的物体。虽然课堂上,学生很开心,活动开展也很到位。同样也达成了让学生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目标。但是一些有利于发展学生科学素养的东西却没有落实到位。比如在教室里寻找铁制材料之前,我只是提问教室里哪些可能是铁做的物品,但是我却没有进一步追问学生猜测的理由是什么?同时在活动后,学生修正了自己原先错误猜测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追问之前为什么会猜错?这样学生才会去进一步思考,让他们的思维提升到一个理性的高度。


3、在“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这一环节中,我提供给每个小组的木板中有的是薄木板有的是小木块,这样设置的原因是让学生发现同样是木板,隔着越厚的物体,磁性小。隔着越薄的物体磁性弱。但是课堂上由于准备的小木块太小,有时会从中间跑到边缘被磁铁吸引。这样就会影响实验结果。我觉得下次要准备木块的话,厚薄的差距尽量大一些,但大小一样,并且每组都有厚薄不同的木块。这样学生在实验中更容易发现现象得出结论。


这是我课后的一些想法,如果有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TOP
4#

能够得到这么多科学老师的指点,真的感到非常荣幸。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指教。相信我们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TOP
5#

 

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小沙中心小学    王雪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每组:摆、铁架台、实验记录单、夹子、秒表。


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摆、夹子、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摆,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摆摆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课件)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推测:这两个摆摆动快慢相同吗?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一样,因为摆绳一样长,摆锤重量不影响。生:不一样,因为摆锤长度不一样)


3.意见出现分歧,我们来观察下实际结果。老师让这两个摆自由摆动起来。


4.发现什么?说明什么?(板书:摆的快慢还和摆锤的长度有关)


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是否挂重物的关系


1.这两个摆它们的摆绳和摆锤的长度都是相同的。给其中一个摆的下端加上重物后,此时它们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说说理由(相同:因为摆绳和摆锤长度相同,而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快慢,思考严谨,利用上节课的知识点。科学中就提倡有依据进行推测。不相同:因为它们的重心不相同,有了大胆推测)


2.(出示表格)为了证明哪一种推测正确,我们就来测量20秒内没有加磁铁的摆和加磁铁的摆摆动的次数。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并选择你们认为最准确的数据。最后完成实验,将你们选择的数据记录到黑板上。


3.这个实验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从同一个高度放置,计时和计数要同时进行,如果碰到铁杆要重新测量,固定用的铁架台要不能晃动,不足半次不算,超过半次算一次……)


4.温馨提示


记录表一      20秒内摆摆动次数记录单   第(     )小组




























没有重物的摆


加上重物的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有什么发现



5.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选择这数据?(加了重物后摆摆动的次数发生了变化,不同小组的数据不一样)说明?(板书:摆的快慢还与摆锤上是否加重物有关)


(1)和摆的重心有关。同意吗?当不加重物重心在?加了重物重心下移。摆的速度减慢。那上一个结论中摆的长度增加,摆的重心偏移了吗?这两个实验中,摆的快慢都与什么因素有关?(重心)同样重心下移时摆的速度?重心上移摆的速度?摆的重心真的能影响摆的快慢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


(2)和摆锤的重量有关;和摆锤上是否有重物有关。同意吗?和之前的结论发生了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回顾这两个发现,到底是什么共同因素的变化,影响了摆的快慢?(重心)摆的重心真的能影响摆的快慢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预测,重心下移摆的速度?


学生口头设计实验


三、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重物位置的关系


1.我们就根据大家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出示表格,对于这张表格的记录要求还有问题吗?


2.学生展开实验,记录数据


记录表二       20秒内摆摆动次数记录单               第(     )小组
































重物的位置


(下端)


(中部)


(上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有什么发现



4.投影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重物距离顶点位置越近摆动的越快,距离越远摆动的越慢)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和我们之前的推测是一致的,更加确定了我们之前的推测。摆的快慢确实和摆的重心有关。而且在科学中已经确定将固定点到重心的距离称为摆长,所以: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你会用这个结论了吗?


6.解决开始问题:为什么摆的快慢与是否挂重物有关?为什么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长度有关?(能否用摆长的知识点解释)


三、制作“钟摆”


1.既然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你能不能调节摆长做一个钟摆,揭题。(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即20秒摆动20次的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出示小组的实验记录单进行预测)会调整了吗?最先调整好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好吗?


3.实验验证你们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展示成果。请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上台展示。不错,真厉害,这么短时间就调整好一个钟摆。


6.王老师如果再让你们调整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摆,怎样调整?你的依据是?课后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去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或是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长   长    慢


       短    快


TOP
6#

 

《做一个钟摆》


                     ——教学后记


小沙中心小学  王雪文


 


一、           课前谈话


师:班级中有会转书的同学吗?学生疑惑,教师演示,学生尝试用手指去转动书本。


师:怎样用一只手指支撑住书本使它平衡?生:用手指支撑在物体的中心点。


师:对于规则物体的中心点,又称为物体重心。会找其它物体的重心吗?生:会


教师拿出一根铁棒,让学生找重心。学生顺利找到。


师:如果在铁棒的一边挂上重物,重心位置会改变吗?生:会


教师找重心,学生观察到重心位置发生了偏移。


通过谈话,让学生了解重心的这个概念。并且明白物体的重心会随着重量分布不均匀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接下去的活动奠定基础。


二、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


教学从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学生互相补充: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教师又出示一个摆,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摆锤长度不同,摆绳长度相同。


师:这两个摆摆的快慢一样吗?生:一样,因为摆绳一样,摆锤不会影响摆的快慢。生:不一样,因为重量不一样了。师:你觉得这个摆和我们之前的摆相比,重量会影响摆的快慢,是吗?


观点出现分歧,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短的摆锤摆动的快。


师生得出结论:摆的快慢还与摆锤的长度有关。


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对之前概念重新梳理,同时也是作为接下去推测的依据。有些学生觉得可能会不一样,依据是因为两个摆的重量不一样。虽然依据和之前课的结论有矛盾,但是在这里教师也应该予以肯定,毕竟上节课的摆和这节课的摆有明显不同,此时学生是一个大胆的推测,只是他们感觉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原因还说不上来,那么教师就需要一步步引导到接下去的发现中。


三、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是否有重物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两个摆绳和摆锤长度一样的摆,在其中一个摆的下端加上重物,但不改变摆锤长度,问:摆的快慢会变化吗?


生:不会。依旧利用的上节课的观点


生:会,根据刚才摆锤长短不同,重量不同,摆的快慢发生了变化。那么加上重物后,重量也不同了,所以也会发生变化。


意见分歧,做实验。教师出示表格,20秒测量摆的次数。


师: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数据更准确,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互相补充:碰到重做;互相配合好;摆绳长度不变;摆幅一样


教师补充课件提示


汇总数据,分析:有什么发现?


生:不加重物的都是18.19.20;加重物的都是16.17


师:说明什么?生:差不多 师:这些是误差吗?生:是的


师:来看每个小组的两组数据,摆的快慢与是否加重物有关吗?生:有关


师:同样是不加重物的,为什么每个小组数据不同?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摆绳长度,外界因素,测量的同学不同等


师:之前我们得到的结论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快慢。那怎么和今天得到的结论矛盾了?


师将上一个实验的结论与摆锤长度有关,一同出示,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共同因素在发生变化,影响摆锤的快慢?


学生沉思,教师等待几位学生举手。生:重心有关


教师让学生具体分析重心势怎样变化的,同时再次提问重心真的会影响摆的快慢吗?


在这环节中,当学生分析汇总数据时,发现加重物和不加的有些就差1,2次,觉得是误差。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知道这不能算是误差,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跟学生解释。所以课堂上就直接把学生拉了回来,让他们分析每一小组的数据。后来听了喻老师的指点对于误差应该是偶然性的,13组实验可能就2,3组会有误差。但是13组实验13组都有误差,那么误差就成为必然性的了,这就不叫误差了。同时在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共同因素在影响摆的快慢时,当学生沉思,可以让学生马上讨论,再来解释原因。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理解重心是怎样影响摆的快慢的,而不是单单几个聪明的学生理解就代表了全班的理解。


四、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重物位置的关系


生犹豫。不确定。师:怎么办?生:做实验 师:实验怎么做


学生思考了下,举手回答:把重物分别放置在下端,中部,上端


师出示记录表、实验


投影数据,学生汇报分析发现。生:摆的快慢和重心有关,重心上移,摆的速度变快,重心下移,摆的速度变慢。


教师顺势讲解摆长:从固定点到重心的距离,重心点下移,摆长长,摆动慢;重心上移,摆长短,摆动快。


课件出示让学生运用摆长的概念解释摆的快慢与摆锤长度、摆锤上是否有重物的原因。


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推测,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教材中的这一环节是来证明摆锤的重心会影响摆的快慢,而我在设计时,将这一实验作为了验证性实验,来验证之前学生获得的结论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在这一实验中我没有让学生准确测量中部位置,觉得没有必要,比较麻烦。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下端,中部,上端肯定是理解的,既然不准确测量也可以得到预期结论,那为何不简便些呢?


五、           做一个钟摆


师:既然摆长会影响摆动的速度。能不能调整摆长,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生:能


教师投影其中一个小组的数据,分析如果进行调整。


生开始调试,最后选取两组上台展示


最后测得的结果一组是20秒21次,一组是24次。


师:该怎样继续调整?生:应该再将重物往下


师:如果再做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会调整吗?生:再往下


课后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钟摆,课余时间可以调试。


最后这一环节,学生调试的时间比较长。考虑到上一个实验中,应该让学生在整理材料的时候,不要将摆锤从铁架台上取下。这样摆绳的长度不就不会发生改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数据进行分析,快速地调整。不然取下后,摆绳长度变化,再让学生分析数据就没意义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教师还是让学生检测时多测几次,尽量测足60秒。这样的话会更合理些。


 


 


补充反思:


对于摆长这一知识点的建构还有待提高。在第一个活动中得出摆锤的长度影响摆的快慢可以解释为整个摆的长度影响摆的快慢。让学生对于摆长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初步印象。在下个活动中重心发生变化,此时可以追问学生:重心不同从而影响了什么?再次让学生思考摆的总长度发生了改变。这样在第三个活动中引出摆长概念时,此时学生接受新概念就会更加容易些。


 


 


 

TOP
7#

我主要谈谈王老师执教的《电能和能量》,这节课在教材中的内容本身就非常平淡,很少有老师拿它来上公开课。但老师大胆选用这堂平常课,为我们带来了一堂扎实而有深度的观摩课。在此我主要谈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各个教学目标把握到位。省教研员喻伯军老师在点评时也强调,这节课经常会有学生提出新名词,例如:化学能、机械能等多种能量的形式。而老师在处理教材时避免了这些新名词的混淆,就以教材中的动能、水能来替代机械能的概念。可见,老师对于教材和学生的把握是非常到位的,同时也让我们观摩教师学会了一种在课堂教学中处理新名词的方式。(2)随时关注学生良好科学习惯的养成。例如老师在学生做完眼操时,善于抓住时机补充了倾听的重要性,学生也自然而然体会到如果没有静下心来倾听确实听不清楚,从而更明确倾听的重要性。同时王老师在教学中不时提醒学生把重要的知识记录下来,小组交流要轻声等,这些点点滴滴的提示贯穿于整堂课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在科学课堂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3)课堂教学技巧运用熟练。在课堂中老师对于学生的回答都能应对自如,这主要源于王老师能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并及时运用点拨、质疑、追问等方式应对学生的回答。例如,在追问运动的人具有什么能量时,老师及时跑动起来,这样让学生能马上意识到动能的存在。又例如,学生在汇报时说到了热量,此时王老师并没有及时提出来,而是在下一位学生提到热能时,马上抓住时机,反问学生热能和热量哪一个更好?让学生自己来辨别,而不是由教师说了算。可见平常王老师在对学生概念教学时,教学方式把握非常到位,同时这点也是非常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8 21:57:54编辑过]

TOP
8#

   

       舟山市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开展以“生命世界”为主题的研讨活动


 


326,舟山市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在东海小学举行本学期第一次研讨活动。来自定海区小学科学项目组的全体成员和定海区科学第三团的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首先安排了两堂教学研讨课,分别是由东海小学孔令文老师执教的《油菜花开了》和海山小学沈芳璐老师执教的《动物的卵》。这两堂课皆选自四下《新的生命》单元,并且分别是植物新的生命和动物新的生命的起始课。课后全体与会教师人人参与评课,畅谈自己的想法与建议。最后由定海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林宏华老师对这两堂课分别作出了精彩点评。《油菜花开了》一课,老师对整节课的教学环节安排是按总—分—总顺序展开,各环节间的连接清晰流畅,较好地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从观察一株油菜入手,让学生回忆植物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引导学生深入观察研究一朵油菜花的结构及各部分特征。最后通过让学生观察一株油菜上的所有花,基于其中一朵花推想前几天,后几天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粘贴排列,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手和脑,来了解从油菜花形成果实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动物的卵》一课,老师通过出示鸡蛋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集中观察了鸡蛋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特征,并交流了各部分的作用。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沈老师课前材料准备充分,并合理补充课外阅读资料和图片,进一步增进了教学效果,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林老师也对这两堂课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要注重对教材编写意图的研究,上每节课都要先对整个单元进行理解,提倡以单元为单位备课;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求真、求实的教育,不要让学生迷信权威同时还应该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花草的意识。


评课结束后,由教研员林宏华老师阐述了本学期项目组研究的主题“生命领域教学与本地实践相结合”,并从多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讲解该主题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法。


整整半天的教学研讨,大家努力克服工作困难积极参加,在教学研讨中使我们对科学课堂有了更深入的思考。(通讯员:定海小学  王雪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3-30 9:03:21编辑过]

TOP
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