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2023年7月25日上午
活动主题:2023桂馨科学课公益项目培训师培训
活动地点:缙云县仙都小学3楼实验室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热在水中的传递》
上课班级:湖州安吉县第三小学
上课老师:湖州市安吉县第三小学 潘莉(视频课)
记录人员: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两个装置,分别是热水和冷水,上下重叠,询问会有什么现象。
2.学生自由猜测。
3.教师实践演示。
4.学生简单交流观察发现。
5.揭示:热在水中的传递
二、猜测热在水中的传递
1.提问:给水加热热在水中会怎样传递?
2.生自由发表观点。
生1:热在杯壁传递。
生2:热……
3.提供预测单,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画在预测单上。
4.组织交流学生的想法。教师随机板贴学生的猜测单。
生1:热向四面八方传递。老师提示说说猜测的依据。
之后又安排了3个学生上台交流。
评点:学生上台交流,仍然是习惯面向教师,向教师说明,仅仅停留在师生互动层面。
三、验证热在水中的传递
1.提问:怎么做实验。
2.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比如用红色墨水,比如用加热的方法,比如用一些小颗粒放水中会动的。
3.教师课件出示温馨提示,学生阅读。教师简单补充实验要求。
4.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
教师补充拿到记录单先看看再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教师大声说明实验步骤:红墨水先滴到烧杯中,然后加热。
5.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发现,再张贴在另外一侧的黑板上。
6.进行表扬评价:有这么多的发现。
四、交流研讨
1.邀请学生代表小组上台分享自己的发现。
2.询问其他学生有无补充,有2-3个学生进行补充。
评点:几个学生的口述比较具体,但其他学生似乎没有什么参与。没有一个让全体学生充分观察各组记录单的环节,其实这个观察梳理是非常重要的,找出异同,进行归纳和推理,完善自己的认识。
继续有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组的观察发现。
3.对比一下和自己的预测有什么不一样。
4.强调学生交流红墨水和木屑是怎么运动的。
在此基础上得出:循环。
5.播放老师提前拍摄的加热红墨水视频。
6.概括提问:热在水中是怎么传递的?
生1:先上升再下降,形成循环。
生2:热水上升,冷事下降。
7.教师概括板贴。
8.请一个写上上台完成板书上的水传递图,其他学生修改自己的记录单。
五、拓展延伸
1.提问: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有哪些?
生提出热在空气也是这样传递的。
有学生讲到太阳的热传递,被老师委婉否决:可能不是。
另外有学生讲到所有的液体都有这样的现象。
2.说说空调、暖气片的工作原理。
3.拓展:热还有哪些传递方式,我们在下节课学习。
我对《热在水中的传递》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问题一:交流研讨仍停留在浅层,学生参与度不够,向教师汇报的现象比较明显。
建议:(1)改变教师站位;(2)不要学生代表一一说,而是进行比较分类,存同思异;(3)板贴的预测单、记录单可以投屏,更大更直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
问题二:导入活动暗示性明显,实验设计没有展开。
建议:(1)开门见山,直接出示实验装置,学生猜测;(2)再让学生思考实验方法,设计实验;(3)然后在教师的材料支持下开展实验。
问题三:拓展应用缺乏实证,为应用而应用。
建议:同样去设计实验,证明空气中或者其他液体中的热传递。
章鼎儿老师评课:
科学性的问题,不仅有对流,还有传导,只讲传导,只能上了一半。
木屑的运动,水流的运动,就是热传递的方式呢?
热水往上,冷水往下,是这么简单吗?热水往上,慢慢变冷,是热传导的问题。而且热水和冷水是相对的,最后全部成为热水。
交流研讨存在的问题,张贴的过程是交流的过程,学生上台交流仍然停留在自我观点发表。这节课让孩子们认识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的记录单不一样,差异点在哪里?水的定对流和热的对流也是两码事。作为年轻老师,可以选择红墨水或者木屑之一,方便交流。
没有让孩子产生问题,或者是没有让孩子们提出问题。我希望,我们的课堂是孩子们产生问题的课堂。单元结构认识的一个重要问题,热是什么,热量是什么?要提出问题,热是怎么传递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热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