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3陈建秋听课笔记综合 [复制链接]

91#

20230922听课笔记王丽萍《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2日

活动主题:202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科学名师班暨陈志强名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新建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

上课班级:缙云县新建小学五(4)班

上课老师:江山市城南小学  王丽萍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江郎山的照片,介绍。


2.让学生介绍自己或班级。

3.提出问题:冷牛奶会怎么变化?


4.让学生进行猜测


二、设计实验

1.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


2.请一个学生交流想法,教师用投影演示。


3.询问:为什么要先测量温度?

生:那样的话,就不知道起始温度。

4.教师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问:有什么想说,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评点:实验的注意事项,实验的设计,怎样避免说教式,怎样真正的落到实处,需要我们思考。

三、实验探究和交流

1.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

2.整理实验材料,完成实验,组织交流


3.组织学生交流发现。


生:热水温度和冷水的温度差不多的时候,温度变化就小了。

师:温度差不多了,我们称之“趋于平衡”。

生:温度比较接近之后,还会怎么变呢?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如果时间更长,会怎么变化?


生:可能下降到20,就不会下降了,因为到了常温的温度。

2.出示教师的实验记录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生:两个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一个会上升,一个会下降,到时候会成为温度差不多,最后和空气的温度差不多。

2.应用



TOP
92#

20230922听课笔记朱钻飚《导体和绝缘体》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2日

活动主题:202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小学科学名师班暨陈志强名师工作室联合送教活动

活动地点:缙云县新建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6.导体与绝缘体》

上课班级:缙云县新建小学四(3)班

上课老师:绍兴市上虞区教研室  朱钻飚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小组分工:模仿记录员,实验员

教师适当说明各个分工的要求。各组加星评价。

2.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认识它吗?

生:认识。电池,电池盒,电灯泡。

师:已经认识三样了,谁来补充?

生:灯座,导线。

师:看来,这是可以点亮小灯泡。

学生上台尝试,点亮小灯泡。教师组织学生回顾:简单电路。


3.师:如果给你一个硬币,放在中间,会怎样?试试看。

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另外一个学生协助,点亮。

师提问:一次够不够,有没有偶然性?交换检测一次。

学生继续尝试,点亮。

师:两次够不够——越多越好。换个人试试——

学生上台点亮。

4.出示导体:能够通过电流的物体,叫导体。

5.师:老师这里还有一块橡皮,如果接入简单电路,会?

生:不会。因为橡皮是橡胶做的。

师:是不是这样?事实胜过雄辩。试一下。

6.师:有可能是电路检测器的问题,试试电路检测器。

7.反复检测橡皮三次,确定橡皮不导电。

师:可以叫什么?

生:绝缘体。

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个电路改装的装置,来研究导体和绝缘体。

二、进行预测

1.课件出示材料:老师给大家带来21种材料,认识吗?

生:认识。

师:既然认识,我们就来预测一下,拿出记录单,能亮的打勾,不能能亮的打叉,有疑问或无法确定的打上问号。

2.学生分组进行预测,播放音乐。

一定时间后,停止音乐,教师提示不要急,特别是有问号的要充分展示。

3.请一个组的学生上台展示。并询问其他组对他们的预测有无意见。

生:陶瓷棒应该可以。(教师提示这个材料放中间,并补充提问,为什么怎么想?学生还没有回答材出来,教师自行说因为它是硬硬的)

生:我觉得16号(人体)是可以导电的。

师:为什么?

生:因为通电的时候,骨骼都可以看到。

生:水是可以导电的。

教师要求学生尝试说说从哪里获得信息。

生:湿的木片也会导电。

生:水会导电,那食用油和醋也会导电。

4.师:到底预测的对不对,我们需要怎么做?

三、实验检测

1.教师说明实验要求。


提示的文字太靠下,不方便观看。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检测。

播放音乐,中途接受学生的提问:人体怎么办?

学生继续进行检测,根据灯泡是否亮来是否导电。

四、交流研讨

1.请一个组的2个学生上台交流。问:看黑板,有什么地方和你们的检测结果,不一样的吗?

生:我测试了湿木片亮了。(有些组不同意,教师提示放中间。)

生:湿泥土。长尾夹。

2.教师提示对这三样材料进行再次检测。

师:找到第6组,湿木片、湿泥土会亮是因为接触头特别接近。

3.初步概括:这是我们的实验结果,你们相信吗?

学生不是很有把握。教师追问,学生大声回答:相信。

4.生:人体导电吗?

教师把这个问题抛还给学生,并让学生用老师的手指进行检测,并提示要注意接触头不能直接触碰。结果发现不能让小灯泡亮。

五、拓展研究

1.教师提供二代检测器,让学生进行检测。


2.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提示手持部分分开点。

3.学生收拾材料。

4.教师提示学生看黑板,快速说明哪些是导体。

5.问:为什么同样是电路检测器,一代二代有这么大的区别?

课件出示拆开的检测器,告诉学生这是一个放大装置。

课件出示,进行安全教育。


6.判断生活中的错误做法。

7.找到导体和绝缘体。

8.师总结:大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板书设计:




TOP
93#

20230928听课笔记李梅《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数学)

活动时间:2023年9月28日

活动主题:二年级数学备课组“N+1”教研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二年级上册《儿童乐园——初步认识乘法意义》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2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师:去儿童乐园,会玩什么项目?

1:滑滑梯。

2:摩天轮。


2.师:从这个儿童乐园,你发现有什么数学信息?


生:小火车上有几人?

3.师提示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以看的更清楚)

1:每个车厢有4人。

2:小飞机上有人。

师:小飞机有几架?

3:小飞机有4个,每个飞机都有2个人。

4.教师课件出示范例。

4架飞机,每架飞机有2人。

5.师:你能这样指出图中的信息吗?

学生自由发言。(评点:都是一个学生发言,缺乏交流和交流。)

二、提出数学问题

1.师:有这么多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提数学问题?

1:有多少人坐小飞机?

2:有多少人划船?


2.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第一题:有多少人坐小火车?


3.组织学生交流。(抽了一个学生回答)教师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

追问:有几个4,是怎么数出来的?为什么都是加?


4.还可以怎么算?

投影学生另外一种算法:  4×6=

5.视频学习,介绍乘号,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并让学生进行快速问答,并尝试读这个算式。


6.师:加法和乘法有什么区别?

生:加法的算式特别长,乘法的算式比较短。

师:加法和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加法的4和乘法的4一样,答案也一样。

2:加起来有个4,乘起来也有4。

三、拓展应用

1.师:游乐场增加了设备,如果有7节车车厢,你能列出算术吗?

1:4×7

如果8节车厢呢?9节车厢呢?

1:4×8,4个9加起来(师:能不能用今天新学的知识来列式?快速列出算式)

2.用同样方法计算其他的题目,学生在学习单上完成。



3.组织交流。

师:我们先看坐飞机的,是谁再加?(人)

师:看看其他同学的计算。


4.总结概括:加法和乘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不能用用加法或乘法使数字变多。

师:有一个加数成为了乘数,还有一个乘数怎么来的?


1:加数有几个,另外一个乘数就是有几个。

评点:此处让多个学生反复说,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全员性。

四、练习巩固

1.让一个学生上台采用游戏进行算式归类。


2.有3个算式进不去,是怎么回事?


组织学生交流概括:数字不一样。

3.师:有什么办法,把这个算式改一下,就可以进去了?

请一个学生讲,教师在课件上修改算式。

4.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最后一题。


5.组织学生交流题目。

怎么修改就可以用乘法表示?




交流研讨:初步建构乘法模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总评:

1.二年级数学备课组N+1教研活动组织到位,老师参与度高。李梅老师信息技术使用熟练,准备十分认真,比较重视说算理、算法。

2.板书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处理。

3.加强学生的相互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如何照顾考虑后进生(感觉抽答的大部分都是优生)。

4.展示交流的时候,也可以让前面上课的老师来说说教研中的感受,比如对课堂教学的新感悟,N+1教研方式对自己的影响,从单独一节课的评课到递进式评课。而不是一个骨干教师在最后唱独角戏。(要点:“N+1”是一种递进式课堂教学研修活动,这种教研模式是一个小型的教学交流会,全员晒课,全程晒课,晒出问题,晒出发现,也晒出精彩。)


TOP
94#

20231018听课笔记周蓉《5.食物中的营养》
20231018听课笔记周蓉《5.食物中的营养》.doc (, 下载次数:42)
TOP
95#

20231023听课笔记刘聪《斜面》

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3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6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播放视频,提出任务

1.观看视频。(荒野求生,建房搬水)


2.说说感受。

1:一次的水很少。

2:一次的土也很少。


3.提出任务:利用竹子从上往下运水。

问:任务一,你有什么办法让水流动泳池?

生:需要竹子,要倾斜。

4.教师请两个学生上台进行演示。

教师引导观察:有一个竹节没有去除,怎么办?

调一个头。


5.板书:斜面。

二、挑战任务一:利用竹子从上往下运水

1.让学生交流搬运水的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让水漏出来。

2:注意要从上往下。

师:竹子的边缘不是很各光滑,注意安全。

2.课件出示小组讨论的问题:


3.学生分组领取材料,分成两个大组进行搬运水的活动。


4.学生回归座位,进行小组讨论。

1)你们成功的完成任务了吗?秘诀是什么?

2)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3)体验了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4)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5.组织全班交流

问:哪个组完成的快?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

生:要压紧。

生:省力了很多。

师:这么多人,我觉得不省力,有什么办法?

1:用石头压住。

2:用竹子支撑,再用绳子在衔接处捆住。

6.小结:连筒。课件简单介绍连筒。


三、搬运泥土

1.问:运泥土,从下往上搬运,有什么办法省力?


1:用绳子把泥土拖上来。

2.多个学生讨论之后,出示任务二:运用斜面将重物从下往上搬运


3.简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4.出示实验记录表。


5.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6.小组派代表上台统计数据


四、组织交流

1.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

2.教师出示几个不同组的照片,发现斜面的不同,影响斜面的结果。


3.归纳: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五、拓展应用

1.生活中的斜面。


2.课外自选作业。

了解竹筒的历史。

学习斜面的应用。



总评:内容过多,超时拖堂,需要精减内容,不要拔高教学目标。另外活动的组织要更有序有效,建议调换两个活动的顺序,并进行必要的记录和讨论。

TOP
96#

佩服能踏踏实实做教学反思和评课记录的老师,还善于整理
TOP
97#

20231029听课笔记刘聪《斜面》

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9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外国语学校61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课前谈话(18:08-18:16)

1.分组,推选组长

2.人员分工

3.回顾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师出示测力计,让几个学生发言,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让学生进行简单测量,测量的物体为钩码。

二、揭示课题(18:16-18:20)

1.出示生活中的图片,学生观察


问:有什么发现?

生:都是斜面。

教师板贴:斜面和斜面图示

问:有什么作用?

1:可以省力。

2:可以从低处到高处搬运物体。

3:还可以从高处到低处搬运物体。

2.怎么验证是否省力,模拟实验。

三、利用斜面从高处到低处搬运物体(18:20-18:31)

1.问:怎么用这些材料(塑料杯、水、空烧杯、塑料槽、小石块),设计这个实验?

一个学生口述后再请该学生上台用课件组装。


2.追问:先运小石块还是先运水?

之后确定是先运小石块再运水。

3.学生领取材料进行分组实验。

TOP
98#

20231031听课笔记雷海芳《5.食物中的营养》

活动时间:2023年10月31日

活动主题:四年级科学备课组“N+1”教研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上册《5.食物中的营养》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4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雷海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食物两字,问:每天都要吃食物,那食物有什么用?

1:填饱肚子。

2:提供养料。

2.课件出示许多食物的照片,问:这些食物分别提供什么营养呢?


学生自由发言。

1:巧克力能提供我们脂肪。

3.师:大家知道的不多,没有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营养。

4.出示课题:食物  营养

二、了解食物中的营养

1.介绍主要的营养类别:脂肪、糖类、蛋白质、

2.课件一一介绍各种营养的作用。


师重点讨论糖类和什么食物有关?

生发言认为和薯片、糖有关。

教师介绍淀粉,是糖类一种,但是不甜。

3.连线,营养和作用,巩固知识。


三、食物中的营养检测

1.想知道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成分,可以怎么检测?


学生自由发言:看看有没有油。

教师:我们需要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检测。

2.课件出示检测淀粉的方法,学生快速浏览。

3.介绍实验记录单,提示要先进行猜测。


4.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5.交流发现

1:马铃薯的变化很慢。

2:只有冬瓜没有淀粉,其他都有淀粉。

6.教师进行概括:利用淀粉滴碘酒会变蓝色的现象来检验。

四、检测脂肪

1.课件出示检测脂肪的方法

2.课堂上演示油迹和水迹。


3.分发实验材料,进行分组实验。


4.组织交流

拍照投影学生的小组记录单,说说有什么发现.

1:冬瓜没有脂肪。

2:核桃有脂肪,不过比较少。

5.教师概括:我们通过(涂抹)发现食物里面是否含有脂肪。

五、拓展延伸

1.介绍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燃烧的方式,闻到一点点的焦臭味。

2.思考:只吃一种食物,就能获取所有营养成分吗?

1:油。

2:有些食物含有一种营养,有些食物含有多种营养。

师:有没有办法在食物中尝到多种营养呢?怎么做?

师生:科学搭配。

3.课件小结


4.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


5.讨论练习。


板书设计

TOP
99#

20231102听课笔记刘聪《斜面》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大洋路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大洋路小学6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背景


1.谈话导入:今天请你们帮老师解决问题,这里有一箱水,请搬到桌子上。

请一个女学生直接搬。说说感受:有点重。

师:有什么办法省力点?

一个男生说可以用一块板,搭个斜面。


请男生和女生上台,一起搭建斜面,并搬运物体,再说说感受:省力了。

2.揭示课题:斜面

二、模拟实验:低处往高处搬物体

1.课件出示实验任务


2.问:做这个模拟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生:弹簧测力计需要调零。

3.课件出示实验记录单,问:有什么问题吗?


生:没有。

教师提示取值要取中位数。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5.学生派代表上台汇总登记数据。

6.组织学生交流

一个学生代表组交流,发现是沿斜面提升比直接提升更省力。

老师直接过渡到汇总表,圈出3组和6组,问:有什么发现?


再让6组和7组拿着斜面上台进行比较,发现斜面的不同。

三、模拟实验2:从上往下搬运水

1.出示课件,教师说明任务要求。


2.学生进行人员分工讨论。分两个组,有1个裁判,水源和目的地需要有人管理。

3.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运水实验。


从各组的准备和实践上看,存在一定的问题。


4.小组讨论


评点:学生没有真正就问题展开讨论。口头说不如改为动笔写。

5.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和进行反馈分享。


评点:采用师生一问一答形式,没有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

6.提问:可以怎样减少竹子和竹子之间的缝隙?(绳子绑起来)

问:还有什么收获?

生:需要大家团结合作。

四、总结拓展

1.出示以前的连筒,介绍这就是以前的“自来水”。


2.寻找生活中的斜面。


板书设计:


TOP
100#

20231102听课笔记雷海芳《5.食物中的营养》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日

活动主题:四年级科学备课组“N+1”教研活动——校级展示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四年级上册《5.食物中的营养》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4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雷海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板贴“食物”,问:食物有什么用?


学生自由发言:提供蛋白质,维持身体健康,提供营养……

2.补充板书:营养。

3.认识食物中的营养

出示许多食物的照片课件,问:这些食物能提供我们什么营养呢?


生: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教师进行归纳,板贴常见的食物中的营养。


4.问:是不是每一种食物都含有这些营养呢?这些食物中哪些营养呢?

二、寻找食物中的营养——淀粉

1.课件出示:老师准备的几种食物,问:怎么知道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生:做实验。

2.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自行观看了解。


3.教师简单说明实验的要求,包括实验单记录的要求,做之前先进行猜测。

4.学生分组领取实验器材,进行寻找淀粉的实验。


评点:滴管里的碘酒吸的有点多,学生的手法有点问题。


5.组织学生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学生交流,米饭、马铃薯变成蓝色,说明含有淀粉。

教师拍照投影了一个组的实验情况,组织学生分析。


6.教师小结:刚才有部分同学有些洒出来,做实验时要小心。

三、检测食物中的营养——脂肪

1.出示实验要求


2.现场展示涂抹油和水,让学生观察油迹和水迹的区别。


3.根据记录单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5.组织学生交流。

1:我发现肥肉里面的油最多,冬瓜没有油,苹果、核桃有一些。

师:有不同意见吗?

2:冬瓜有一点点脂肪。

师:刚才我们比较肯定的,肥肉里面有没有脂肪?(有)核桃有没有脂肪?(有)花生有没有脂肪?有的说有的说没有,谁把做出来的看一下?(有)

师:苹果里有没有脂肪?为什么有同学说有?

生:太用劲。(师:用力就会让水变成油了吗?)

2:太急忙看,要等一等。


四、拓展延伸

1.还可以检测蛋白质。

课件出示检测方法,提示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回家去尝试,家长陪同。

2.课件分别出示含有蛋白质、脂肪、淀粉、矿物质等食物,介绍这些营养的作用。


3.完成作业本上的作业。


板书

TOP
101#

学习,记录精炼,过程清晰。
TOP
102#

20231105听课笔记刘聪《斜面》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5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外国语学校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外国语学校6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活动:

1.师:今天要用到一个工具,这是什么(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怎么用?

请一个学生发言。

再请一个学生结合教师手里的弹簧测力计进行使用回顾。


怎样调零,刻度板上的刻度读哪一个?(牛)

每个组上台领取一个钩码,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是多少。


老师提示要求每个学生都操作一下,测量刮码。

评点:调零要不要每个学生都重复操作?到底怎么才是调零?

完成任务之后写上交回实验器材。

2.给自己鼓掌。

3.师:给你五秒钟,最多能鼓掌几次?

生自由猜测。

然后让学生实践,发现数量比猜测多许多。

师:猜想是需要实验来验证的。

师:请拍了40次的学生分享经验。

生:一只手鼓另外一只手的下面点,距离小

师:重新鼓一次掌,看看能不能最多是几次。

学生鼓掌之后,发现次数再次增加,老师提示:归纳总结可以优化。

一、导入新课(18:27)

1.师:这里有一箱水,谁能帮我搬上去?感觉如何?(有点重)

师:这里有块木板,搭在这里,形成什么?(斜面、斜坡)

揭示课题:斜面

请刚才的学生继续搬运同一箱水,有什么感受?(感觉轻一些)

师:谁还要来实验一下?

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感受,学生觉得斜面可以省力。

师:大家认同吗?(认同)你们做过实验吗?(没有)那我们该怎么做?(做实验)。

2.引出模拟实验:利用斜面提升物体。

二、模拟实验: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和直接提升比较

1.观看课件照片,了解模拟实验的实验器材


2.师:该怎么做呢?先看一个视频。

播放视频,然后请学生说说实验要注意什么?

生:匀速,平行

3.课件出示记录单,有没有疑问?组织学生如何取值(平均值、中位数)

老师提示:今天我们使用取中位数的方法取值。


4.学生领取材料,分组进行实验。(18:35——18:41)


评点:三次实验,是一个人做?还是三个人分别做一次?

5.完成实验的小组派代表上台在汇总表上记录数据。


6.请一个组学生进行交流,感觉汇报的学生发言有点烦琐,还使用比拟的方法,不够简洁。

教师再请了一个小组发言:沿斜面提升省力但费时。

再请一个组学生说,学生也开始围绕省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沿斜面提升,比直接提升能省力,这点大家认同吗?(认同)

师: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沿斜面提升,第一组是0.8牛,和别的组不一样。

师再次拿出第一组的斜面和其他一个组的斜面,放在讲台上让学生比较。


师:不同坡度的斜面,对省力情况有什么影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研究。

三、体验活动(18:48)

1.出示课件,口述情境:高处的水源,要运到低处的农田,给你这些竹筒,你能利用斜面运水吗?

请一个组的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观察纠正或优化。


关键技术,是中间不能断,倾斜的幅度不能过大。

2.出示活动任务


教师进行简单说明,并强调只有一次机会。

3.教师提示1-4组在活动场地,5-8组到另一个活动场地。9组作为观察组。


上图为发生漏水的连接段。

4.整理实验材料,回到座位(18:57),教师把两个组的水放在讲台上,让观察组的学生观察比较。

5.学生分组讨论刚才的体验活动。


6.请观察组同学上台分享

1:B组的漏水比较严重。

2:实验时有点吵闹。

3:A组在中间有点漏水。

4:水量达标,有分工合作,有点吵闹,高度是不同的。

评点:A组B组的名称不好记,不如叫1234组和5678组。

7.请实践组的同学说说感受。

漏水——漏水的问题怎么解决?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解决?

1:用胶水胶起来。

2:可以用绳子捆绑起来。

师:那请问,斜面有什么作用?

1:方便运输。

师:那我问你,水为什么从斜面流下来?

2:水往低处流。

3:水靠重力流下来。


师:这么多人,这么点水,这么多竹简,有必要吗?

引导:如果更多的水,更长的时间,就有必要了,还可以用竹子支架起来。

8.引出连筒


四、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找一找,生活照中的斜面


请学生发表观点,学生在菜刀方面有点争议。


板书设计:

TOP
103#

20231115听课笔记刘聪《斜面》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

活动主题:2023磐安县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24学分培训

活动地点:磐安县文溪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斜面》(降五年级上)

上课班级:磐安县文溪小学502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活动

拍手游戏  猜想——实验——优化


一、导入活动

1.请一个女同学上台,把一箱水搬到桌上。


说说感受。

老师提供一块木板,构建斜面,让学生利用斜面搬运。

2.再请一位男同学上台体验,并说感受。


3.师:这是两位同学的感受,感受能否作为我们证据呢?该怎么办?

生:模拟实验。

二、模拟实验: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和直接提升物体比较

1.课件出示模拟实验的材料。问:比刚才的实验多了一个什么器具?


生:弹簧测力计。

2.播放视频。看后回答:这个实验要注意什么?

1:要匀速。

2:要平行。

3:这里面的东西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范围。

4:要匀速拉到。

3.课件出示记录单,问:有什么问题?有没有问题?


1:为什么这个实验要做三次?

2: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实验。(0843-0849)

完成实验的小组,派代表上台进行全班数据汇总。

组别

直接提升(N)

沿斜面提升

1

1.5

1.1

2

1.5

0.6

3

1.5

0.5

4

1.5

0.6

5

1.3

0.5

6

1.5

0.5

7

1.5

0.5

8

1.4

0.5

9

1.5

0.5

5.组织学生交流

老师出示前面拍摄的各组实验记录单照片。

8组:沿斜面提升,低处往高处拉能省力。

6组:沿斜面提升,低处往高处拉能省力。

9组:沿斜面提升,低处往高处拉能省力。

再组织观看全班的数据汇总表,发现:沿斜面提升能省力。

师:还有什么发现?或者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第一组是1.1,其他组都是0.6或0.5?

2:因为我们组的坡度比其他组要高。

3:我觉得是他们拉弹簧测力计的速度快了。

4:我觉得是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

5:我觉得弹簧测力计拉的时候没有平行。

6:还有一种可能,是他们的重物比我们重一点。

师:从哪个数据看出,重物一样吗?

7:他们的重物是1.5,我们的重物是1.5。

师:你认同他的想法吗?重物不一样,你认同吗?

师:我们听一听他们自己组的想法。

生:我们调零了,操作的时候是匀速、平行。是我们组的坡度比其他组大一些。

师:请你们组把你们的器材找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一样吗?

生:不要一样。

师:那他这个能省力吗?

生:能省力,但是数据不多。

师:不同斜面,能省力,但省力的程度不一样。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利用斜面提升物体,能省力吗?

生:能。

师:那刚才的两个同学搬水,能省力吗?

生:能。

三、模拟实验:从高处往低处运水。

1.课件出示情境:从高处往低处运水。问:怎么做?

2.请一个组学生上台展示如何搭建。

3.请其他学生观看,提出建议。

生:连接处要连在一起。(请写上上台进行改进)

教师进行个别要点的点播,学生说明做法的不足。

4.提出活动任务。


特别介绍水源和农田的位置。

5.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活动。(实践组和观察组)





6.学生分组交流


7.组织全班交流。

第九组观察组上台交流。


8.实践组自由交流

1:我觉得接水的竹节要接的多一点。竹子接的太少容易漏水。

2:要斜着,不能平。否则水就会漏出来。

四、总结拓展

1.师:斜面有什么作用呢?

生:斜面越斜,水会往下流,重力就越重往下流。

2.师:真的省力吗?确定省力吗?

1:抬竹子的手会酸。

2:我觉得可以省力,注意竹子的连接处。

师:两种观点,一个认为省力,一个认为不省力。就运2000毫升的水,你觉得省力吗?

生:我觉得省力。

2:我觉得不省力。可以直接用个桶就好了。

3.师提示如果水量更多,利用这个竹子,能省力吗?(能)

4.师:如何解放我们的双手?

生:用一个支架的东西,手就可以解放出来。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竹子和竹子的连接处,容易漏水,有什么办法?

生:可以用水泥或者胶水把连接处胶上。

5.出示“连筒”。介绍“连筒”就是斜面。


6.课堂总结,完善板书。

7.问:生活中,你有见过斜面吗?

8.课件出示:找一找,生活中的斜面。

学生自由说,教师进行标注。

TOP
104#

20231115听课笔记颜俊芬《食物链和食物网》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5日

活动主题:2023磐安县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24学分培训

活动地点:磐安县文溪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下册《食物链和食物网》

上课班级:磐安县文溪小学5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刘英小学  颜俊芬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看课件,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有许多种植的图片。

生:我发现这5幅图都是记录一种蔬菜的生长过程。

师:有没有谁知道这是什么植物?

生:葱。

生:我有不同意见,这是豆荚。

师:豆类是对的,什么豆。

生:我觉得是豌豆。

2.教师出示种植杯,观看里面的豆苗。

二、了解食物链

1.问:这个豆苗,接下去怎么办?

生:放到室外,让它接受阳光沐浴。

2.师:这是我们的宝贝,该怎样保证它安全?

生:我觉得校园的蚂蚁可能会影响。

3.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各种生物。

问:视频里面,我们发现有什么?

生:蚜虫,瓢虫,蜘蛛……

教师进行随机板贴。

4.师:请同学上台给它们之间的关系排个序。

学生上台排序,并说说排序的理由。


5.教师用回形针连起来,问:像什么?


1:像链子。

2:像基因。

3:像火车。

师:从生物的角度,像不像一条链子,所以我们叫它——食物链。

6.请一个学生上台贴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生:被捕食者。

师:为什么瓢虫要去吃蚜虫?

生:它需要食物。

生:我觉得它是保护动物。

生:它们周围就只有蚜虫这种食物。

师:多吃,是获取能量,为了生存,我们也需要获取能量。

生:因为蚜虫比较小,所以豆苗就可以了,而蜘蛛就会吃瓢虫。

师:弱肉强食。

生:我觉得能量传递。

7.师:在科学上面,需要一个规范的方式,这个箭头怎么标?

一个男生上台标,并说明理由。(箭头向右)

另外一个女生上台标,箭头方向相反(向左)

有第三个学生继续上台表达,标上更多的箭头。


8.问:你们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

组织学生自己进行排除,选择比较优化的方法。

最后确定采用第一位同学的观点(箭头往右)


三、交流食物链

1.观看校园里的食物,问:是否理解?


学生确定一下落叶和小草。

2.提出任务:排出食物链,可以参照生物资料卡。

3.各组进行多个食物链的组合(0956-1006)

教师邀请一个组上台,用白板进行排列。


4.提醒完成的小组整理材料。

5.组织交流:刚才一些组产生了问题,现在可以交流了。

1:这样可不可以交叉出现?比如蚯蚓可以被青蛙吃掉,蚯蚓被小鸟吃掉。

6.课件呈现第6组的情况,其他组观察有无需要修正或补充。

生补充:豆苗还可以换成小草。

教师让学生上台补充,结果发现和前面的一条是相同的。

上面的学生提出把小鸟换成青蛙,就出现新的一条。

7.问:观察食物链,你有什么发现?

1:它们的第一个都是植物,最后一个都是体型比较大的动物。

2:我觉得植物是不能吃其他生物,在食物链的最底端。

师:植物的能量来自哪里?它是自己制造食物的,在科学上叫生产者,其他的动物叫消费者。

四、学习食物网

1.师:有没有办法,用一个模型,来表示它们自己的食物关系?

2.教师提供头套,然后用连线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一条一条的增加。


3.检查完成的食物关系。一个学生提出补充:结合资料,蜘蛛也要连到鸟那边。

师:这样的复杂的关系,像什么?我们称它们是什么关系?

生:食物网。

五、总结拓展

1.教师提示:校园里出现一只小兔子,会发生什么?

生:会吃掉草。

师:那发生什么?(把草的绳子放下)还有发生什么?

生:吃掉豆苗。

……

2.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本来建立了食物网,结果兔子出现了,会有什么改变?

1:我觉得会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

2:我觉得会发生蝴蝶效应。

3:当外来的新物种,会造成那个地方食物链的改变。

4:就因为这样,食物链或食物网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5:食物网多一种或少一种,就会改变。

3.师:请学生出示昨天提前写的生物卡片,贴在额头上。

青蛙,小狗,大树,

4.请一种动物上台,游戏表示它们之间的食物关系。

青蛙上台,然后是蝴蝶上台,蛇上台。

问:找好了吗?是不是一条食物链?

师:确定吗?

补充狗尾巴草,建立一条食物关系。

5.教师自己补充上去,提示学生可以找到2条食物链。

6.总结: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2:简单的说弱肉强食。

3:食物链之间的生物是密不可分的。

4:我知道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意思。

师:回家以后找更多的食物关系。

TOP
105#

20231116听课笔记洪明晓 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16日

活动主题:洪明晓老师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城西小学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1.紧密联系的工具与技术》

上课班级:莲都区城西小学505班

上课老师:青田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洪明晓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前期学生调查的结果,进行分享交流。


2.问:工具和技术之间,存在怎样紧密的联系?我们这节课进行学习了解。

3.板贴核桃照片,问怎样取出核桃仁?

生:用小刀撬。

生:训练松鼠帮忙。

师:今天我们利用工具进行尝试,取出核桃仁。

4.提出终极目标:找出最适合的工具。


5.组织学生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评价。


二、实践活动:取核桃仁

1.介绍活动的要求。

2.告诉材料领取地点。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各组领取材料进行取核桃仁的实践。


5.学生整理材料。

三、交流:使用工具取核桃仁的感受

1.第6组全部上台,投影交流


一个学生说一种工具使用的感受,轮流说,最后确定选择1号夹。

另外一个组的学生选择2号夹。

再请另外一个组上台交流。


2.问: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不同?

生:使用工具省力,安全。

问:为什么不选择这两个工具(镊子)?

生:当时选择的镊子以为是铁的,没有想到是塑料的。

3.问:使用同一个工具,有些完整有些不完整,这说明什么?

生:技术不一样。

师:多使用,可以提高技术。

四、总结拓展

1.观看视频:核桃自动去壳机器


交流靠后的感受:更加安全,不需要用力气,成本非常低。

2.问: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生:工具和技术可以相互促进。

生:使用工具可以省时省力。

3.观看视频: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说感受:对未来有没有信心?


板书设计:



讨论问题:

1.课前调查有没有作用?有什么作用?

2.板书设计如何?

3.交流能够交流什么?多个组之间有什么异同?

4.不使用工具取核桃仁的目的是什么?

5.两次总结评价,是不是有贴标签的感觉?

6.吃的问题怎样解决?

7.课堂的教学亮点在哪里?

TOP
106#

20231121听课笔记陈金凤 四季之美(语文)
20231121听课笔记陈金凤 四季之美(语文).doc (, 下载次数:29)
TOP
107#

20231123听课笔记谢丽红四季之美(语文)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3日

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备课组N+1教研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谢丽红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同堂听课老师:张霞、蔡君燕、陈金凤、李亚敏、蓝华美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

问: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生:四季。

师:这是一组关于四季的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1:我最喜欢夏天,夏季有许多荷花。

2:我最喜欢秋天,秋天有许多吃的瓜果。

3:我最喜欢夏季,夏季可以钓鱼。

2.教师板书,揭示课题:四季之美。

点评:学生的回答和课题有些偏离,可以直接出示课题,再对课题进行交流,四季是指什么?你觉得美在哪里?直接聚焦。

二、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要求: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组织交流:全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自由随意回答:时间顺序,季节交换顺序。

3.教师要求学生找出关键词,确定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检查预习情况


字词学习:

学生自由读——请学生单独读,指出个别不正确的读音进行纠正。

让学生分析哪些生字词容易写错,要注意的笔画或结构。


5.学生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的对应题目。

三、课文解读

1.课件出示要求:在作者眼中,春夏秋冬最美的时候,分别是什么时候?

请学生开火车说:春天最美是黎明……


2.学法指导:这一句是每一段的总起句,也是这一段的中心句。

3.出示学习要求:读课文,感受四季之美,说说作者在每个季节分别描写了哪些景物,在课文中圈出来。

布置学生完成作业本上的对应题目。


四、感受春天的美(学习第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问: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结合课件讲解黎明前和黎明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动态描写。


五、感受夏天的美(学习第二段)

1.师:用刚才的方法学习第二自然段。


春之黎明——色彩美

夏之夜晚——宁静美

重点组织学生品读写出宁静的词语,请学生分别回答。

2.问:夏天夜晚,除了这些宁静之外,是否还有一些景物打破宁静的,写了什么?

生:萤火虫。

学生一起读写萤火虫的段落。

3.小结: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静中有动。

4.出示图片,感受情境,再读相关语句。


六、应用巩固

1.写作方法指导

2.修改之前的作业“小练笔”,要求体现静态和动态描写。

3.请学生读自己写的小练笔,教师进行积极评价。

4.布置下节课的任务:学习秋、冬之美

TOP
108#

20231124听课笔记雷海芳 食物中的营养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活动主题: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

上课课题: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观察云》

上课班级: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四年级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雷海芳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问:看到黑板上的字了吗?食物有什么用?

1:补充身体的营养。

2:补充蛋白质。

3:补充淀粉、脂肪和糖类。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完成板贴。

3.问:为什么把这两个(糖类、淀粉)排在一起?


1:他们都是提供能量的食物。

2:他们都是重要的营养。

师:淀粉是糖类的一种。

二、检测食物中的营养

1.课件出示食物图片,问:这些食物里面有哪些营养?


学生自由说。

点评:学生说一个,教师都要重复一次,这个习惯不好。

2.提出要用实验验证,有些可以通过科学课来验证,有些需要查阅资料。

3.出示检测淀粉的方法。

学生观看活动要求,教师组织学习滴管的使用。


4.学生领取记录单,进行猜测,食物中有哪些营养。

5.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淀粉的检测。


6.组织交流

师:做完了吗?哪个组愿意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实验发现,发现相当丰富和精彩。

三、检测:食物中的脂肪

1.课件出示实验方法,学生观看齐读。


重点介绍油迹和水迹的区别,并介绍涂抹的方法,演示并组织学生观察。


评点:让学生充分、细致的观察,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

2.学生领取实验材料和实验单。

补充介绍试验单的记录要求。

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对暂时难以判断的食物,老师提示可以等等看。

四、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其他营养成分的检验方法。


问:为什么可以通过燃烧毛发的方法来检测呢?

2.介绍常见食物里面包含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的作用。


3.整理器材,下课。


TOP
109#

20231124听课笔记麻寅莹 各种形式的能量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活动主题: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

上课课题: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各种形式的能量》

上课班级: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六年级

上课老师: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  麻寅莹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师:早上吃什么?(引出食物提供能量)

2.校园的红旗,是谁提供能量?(风)

3.揭示课题:各种各样的能量。


二、认识能量

1.课件出示图片。


问:这是在做什么?

生:加油,提供能量,让汽车运动起来。

2.概括:汽油这种化学物质所能提供的能量,我们称为化学能。

3.过渡:所有的汽车都是加汽油的吗?

生:电动车,充电。

课件出示:太阳能车、磁悬浮列车,分析它们使用的能量。


4.过渡:这些车运动起来的能量来自哪里?

5.视频学习:认识各种能量

三、探索:身边的能量形式

1.课件出示: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

表格填写内容:观察到的现象,能量的表现形式(能量的来源),物体发生的变化


2.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完成记录表。


3.一个组代表上台板书,其他组进行交流。


1:烧开水的时候,壶盖被顶起。

2:风筝,能量形式是风,风筝在空中飞。

3:摩天轮在转动,能量形式是电,物体发生的变化是摩天轮在转动。

4.组织学生讨论写在黑板上的小组记录


重点介绍超声波清洗眼镜的原理。

5.教师课件补充,学生在书本的记录单上完成补充或修改。


四、总结拓展

1.概括:机械能,机械能是势能和动能的总称。

机械能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


2.研讨:哪些能量能够物体运动起来?

3.研讨:公园里有许多能量的表现形式,我们能指出几种?

1:风筝依靠风能,耳机依靠电能。

2:手机依靠电能(教师补充:手机储存时是化学能),划船靠的是人体机械能。(师:划船是水的流动)

4.研讨:这些能量引起了什么变化?

1:收音机发出音响,引起震动。

2:摩天轮发生的变化是转一圈。

3:风能让风筝飞起来。

4:船,物体发生的变化是让水流动,让船动起来。


5.拓展部分,观察家用电器,完成记录表。

TOP
110#

20231124听课笔记吴柱芬 观察云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4日

活动主题: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

上课课题: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5.观察云》

上课班级: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仙渡校区三年级

上课老师: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吴柱芬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抬头看天,你会看见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谜语,学生猜测。

点评:不仅让学生说猜的是什么,让学生说说是根据什么猜的。

3.揭示课题;观察云

4.学生自行阅读课文。

点评:阅读课文,最好要带着目的去阅读。

二、了解云

1.问:云是什么?

生:云是雨。

其他学生没有补充。

2.观看视频:云的形成


问:看了视频,你知道云是什么了吗?


生按照老师的题目进行回答。

3.问:你见过什么样的云?

1:黑色的云。(师:乌云)

2:白色的云。

3:像羽毛一样的云。

4:像棉花糖的云。

4.概括:按形状分,云可以分为积云、层云和卷云

5.欣赏云的图片


三、给云分类

1.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2.学生分两个组进行云的分类。

3.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请一个学生上台代表小组说说自己的观点。

其他组的同学补充自己的意见。

再投影另外一个组的分类图,发现两个组的意见不同,组织学生分析。


评点:关于云的分类,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怎样提供学习阶梯,学到什么程度,需要备课时慎重考虑。

4.练习巩固:连一连


四、探索云量和天气

1.课件出示3幅图,让学生说说对应什么天气。教师进行概括。


2.介绍云量和天气的关系,完成板贴。


3.课件出示图片,进行判断


4.出示塑料格子卡片,介绍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统计云量。


评点:分数三年级学生没有学习,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已有基础。

5.学生人手一份利用格子卡片数云量。


6.在课件白板上记录学生的数据,判断天气。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利用课件图片介绍云会时常变化。

2.观看视频。


3.课堂总结:课间时候大家可以看看天空中的云。希望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点评:不要安排课间去看云,而是在上课的时候就设置这样的环节,让学习和身边的环境真正结合起来。

学生的回应有点沉闷。

4.学习作业本53面的科学阅读。



板书设计:

TOP
111#

20231128听课笔记蔡君燕四季之美(语文)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活动主题:五年级语文备课组N+1教研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504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蔡君燕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同堂听课老师:谢丽红、李亚敏、蓝华美、学院实习生1位

一、导入新课

1.欣赏四季图片,说说是哪个季节,感受到什么。


学生发言。

2.揭示课题:四季之美,随口告知文章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提醒读出美的感觉。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课文。

2.组织交流:这篇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四季之中最美的时光。

问: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按时间顺序。(老师提醒学生指出相关的语句)

3.学习生字词


学生快速齐读课件上的生字词

教师对易错字和生字进行标注,提醒学生注意。

学习多音字:晕


再次齐读生字词2遍。

指导易错字的书写,并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书写。


三、深度感知课文

1.布置学习任务(课件出示)


师:四个自然段的结构相似,第一句是中心句,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

学生按照要求默读课文,指出相关语句,并做上标记。

2.组织学生交流,完成作业本上的对应题目。

3.组织交流

投影学生的作业,按“春之黎明、夏之夜晚、秋之黄昏、冬之早晨”的顺序组织讨论。


概括:抓住每个季节的特点,写出了那个季节的美。

4.过渡:具体学习一个季节,领略美景。

问学生喜欢哪个季节,然后教师告知自己最喜欢的是秋季,引导学生一起学习秋季的美丽景色。

四、学习秋天段落

1.出示段落,学生齐读。


2.问:写了哪些景物,可以给这个画面取一个怎样的题目?

1:秋天黄昏图

2:大雁高飞图

3:夕阳下山图(教师引导优化:夕阳斜照图)

4:归鸦回窠图

5:风声虫鸣图

师:刚才这些同学,抓住大背景下的一些画面,。

教师在课件上标注并进行板书。

3.出示相关语句,感受画面


归鸦,急急匆匆,说明什么?着急说明它想做什么?

生:着急。回去喂养孩子。

教师继续引导,可能是大雨要搬家,可能是照顾老父母(老乌鸦)。

4.组织学生学习夕阳的语句。

5.配乐齐读这一段文字,感受意境。

6.概括:归鸦回窠图、大雁高飞图,风声虫鸣图,这是动态还是静态?

在学生回答后板书:动态描写。


五、仿写交流

1.师:昨天布置大家进行模仿写话,现在交流下。

请了2个学生朗读自己写的段落,教师进行即时点评。

TOP
112#

20231128听课笔记胡煜婧 一起来分类(数学)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28日

活动主题:天宁小学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上课课题:一年级上册《一起来分类》(数学)

上课班级:莲都区天宁小学105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天宁小学  胡煜婧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导入新课

1.翻开书本第59面。

2.揭示课题:一起来分类

3.播放微课,学生观看。


4.问:回想起分类是什么了吗?让我们给书包里的东西分类。

二、活动:给书包里的东西分类

1.提出要求:给书包里的东西分类,并摆放在桌面上。


教师提示小嘴巴不讲话,完成分类举手。

2.组织交流:整理好的同学,你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1:按语文、数学进行分类。

师:朱佳睿同学是按科目分类的,其他同学也是按这个方法分类的举手。

教师概括:按科目分类

师:有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我是按试卷、书本分类的。

教师概括:按用途分类。

3:我是按大小分类的。

教师板书:按大小分类。


出示课件,问:小美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


生:按颜色分。


4.课件:把班里的同学分成两组,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1:按男女分。(教师概括:按性别分)

2:按衣服颜色分。(师:衣服的颜色太多了,老师说是分两类)

3:按高矮分。(师:怎么算高,怎么算矮?)

4:按年龄分。

5.课件出示老师的分类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学生完成60面练一练第一题。


2.组织交流

1)杯子、碗、盘子、勺子,属于什么类?(餐具类)另外两类是属于什么?(玩具)

2)另外一题,怎么分?

1:有些是水果,有些是文具。

2:我还有一种画法,在下面划上不同的线。

教师提示要看题目要求。

3.智慧大闯关


先分别请学生来说,教师在课件上圈出。个别答案有争论。

4.组织学生分析,教师课件提供答案。


5.巧分类,把我送回家


请几个学生上台进行分类游戏。

再进行小结:蔬菜水果类,服装鞋帽类

6.问:服装 鞋帽类,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什么?


7.给人物分类。


1:按年龄大小分类。

2:按头发长短分。

3:按戴不戴头饰分。

4:按男女分。

5:按头转哪里分。

8.分图形


下课,老师提示学生课后去完成。

TOP
113#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活动主题: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育英小学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育英小学

上课课题:四上第三单元2.斜面》

上课班级:莲都区育英小学501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小学  刘聪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活动:

鼓掌活动,先猜测,再实践,优化之后再次实践。


一、搬水活动

1.师:这里有一箱水,谁能搬到讲台上。

请一个学生尝试,感受:很重。

用木板搭建一个斜面,引出课题:斜面。


2.问:使用斜面拉这箱水,会怎样?

请刚才的学生继续尝试,感受:没有什么省力。

3.问:有什么办法?

生:换几个人拉一下。

师:这都是我们的感受,如果想要知道准确数据,怎么办?

4.师:科学课上,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什么办法?

生:做模拟实验。

二、设计实验,进行测量

1.课件出示实验材料和方法,请学生说说弹簧测力计的作用。


2.观看微课,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1:要匀速。

师:弹簧测力计和斜面的关系怎样?

生:平行。

3.课件出示记录单,问:有无问题?


评点:记录单出示之后,马上问有没有问题,学生没有阅读,所以就呈现没有问题,这不科学:)

4.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从低处往高处“运水”活动


5.汇总记录全班的实验数据,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分析的步骤是先请两个小组说自己的数据,再组织学生观察汇总表,进行分析。


生:沿斜面从低处往高处拉物体,可以省力。

师:仔细观看,每个组都一样吗?哪个组不一样?

生:第三组和第四组。

师:可能是什么原因?

1:可能是操作不当。

2:可能是沐浴调零。

6.教师请其中一个组的学生上台,找出自己组的斜面,展示给学生看。


7.概括:斜面都能省力。回到前面的活动,进行解释,为什么有同学觉得不省力?可能是感受不出来。

三、活动:从高处往低处引水

1.出示活动要求,请一个组上台演示。


2.教师组织分析几种方式,引导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优化。

3.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老师课件出示要求。


学生分为两个实验组,另外还有一个小组是观察组。


4.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5.请观察组上台反馈观察结果。


6.实践组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

师:你们觉得省力吗?为什么?

1:重力的原因,可以省力。

2:手太酸了。这样子是不省力。

师:两种观点都有道理,老师给你们举个例子,如果一年四季都要灌溉,水都要流下来,省力吗?

生:不省力。

评点:教师口述的内容,可以直接做下幻灯片上,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教师一问一答。

四、总结拓展

1.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要团结。

2:斜面的好处真不少。

师:刚才有些同学漏了不少水,有什么办法解决?

一个学生说解决方法。

2.教师课件出示连筒的图片,告诉学生这就是古代的自来水。

3.找一找生活中的斜面。



TOP
114#

活动时间:2023年11月30日

活动主题: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育英小学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育英小学

上课课题:四上第三单元4.弹簧测力计》

上课班级:莲都区育英小学4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第二小学  潘美婷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出示苹果、橘子


问:这里有两个水果,你觉得哪个重?

生齐声回答:苹果重。

2.课件出示工具,问:能不能使用这些材料,比较出苹果和橘子哪个重?


3.请一个写上上台操作。

4.观察现象,生觉得橘子重。


5.教师概括板贴:弹簧受力大,伸长长。

6.教师提示,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板贴: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力大,伸长长。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出示三种不同的弹簧测力计

2.结合书本,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各部分作用。

重点了解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

3.探索:刻度板上的单位,N,牛顿。

教师适时介绍牛顿。

4.课件出示5,引导学习量程。


5.学习刻度板上的一大格和一小格分别表示多少,并完成练习单上的作业。

6.组织交流,请一个学生上台说说2.9是怎么数出来的?

通过讨论确定,大家同意修改答案:2.8

7.观察比较两个不同测量范围的弹簧测力计。


1:测量范围不一样。

教师提示:使用弹簧测力计要看测量范围。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怎样使用弹簧测力计?观看微课。


看完问:怎么操作,要注意什么?

1: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持平。(板贴:平视)

2: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要注意量程。

3:观察以下测力计的每大格和每小格表示多少。(板贴:分度值)

……


2.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判断量程。

方法一,根据两个鸡蛋的质量类比

方法二:挂上物体,再轻微提起,看指针会不会超过最大范围。


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

教师指出要测量的几个物体,包括钩码、橘子、笔袋……

4.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


5.教师采集部分小组的记录单,并投屏在黑板上。


四、拓展应用

1.测量刚开始出示的橘子和苹果,让两个学生上台进行测量。


2.教师拍下学生的操作情况,投屏后让学生分析有无问题。


3.生活中弹力的运用。



TOP
115#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7日

活动主题:莲都区2023届小学科学青年学习团队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碧湖二小

上课课题: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2.认识气温计》

上课班级:莲都区碧湖二小303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碧湖二小  奚雯翼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课前活动

学生观看天气预报

一、导入,比较气温计和水温计的不同

1.0955,师:刚才你们看天气预报的时候,特别认真,有什么收获吗?

1:温度有变化。

2:8月的温度会上升。

3:相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气温不一样。

师:怎么测量气温?

生:气温计。

2.教师出示气温计和水温计。活动:请你来找茬


教师板贴大型的气温计和水温计的模型,并说明活动要求。

3.0958,学生两人一组,观察、比较气温计和水温计的结构,指出相同点,圈出不同点。

4.1002,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投屏学生的观察记录。

1:水温计的最高温度是100度,气温计的最高温度是50度。

师:有没有不同意见?

1:下面还有一个液泡。都有液柱。都有刻度。

评点:纸上的打印图,实物,课件图,模型,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2:单位符号。

教师补充讲解单位符号的不同,摄氏度和华氏度。

3:(气温计)有两个零。

师:为什么有两个零?

生:单位不同。

4:它们的材质不同,水温计用的是玻璃,气温计用的是塑料。

师:这是材质不同,结构上还有什么不同?

5:水温计长一点,气温计短一点。

6:水温计的液泡沐浴保护的,气温计有。

5.1009,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气温计和水温计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告知学生这就是测量范围。

6.揭示课题:认识气温计


7.学生记忆气温计的各部分结构名称,然后教师去掉文字提示,根据老师的要求,看学生能不能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二、学习气温计的读数

1.1013,师:关于气温计的读数,哪个部分很重要?

生:刻度,液柱。

2.1014,课件出示气温计的图例,让学生回答问题


请一个学生回答,学生有点困难,老师让学生上台数,得出9小格,再请其他同学帮助数,共10小格。

3.1015,重点学习0刻度。


评点:这个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交流,保证人人参与,而不是部分优秀学生发言参与。

1020,关于零下5摄氏度,教师让学生上台说明是怎样认读的,并让学生在屏幕上书写。

师:0刻度重要吗?我们为什么要找到0刻度?

1021,出示读0刻度的小口诀,学生齐读。


零刻度,是老大;要读数,先找它;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4.问:读作和写作有什么不一样?

生:读作是语文字,写作是数学字。

三、巩固运用

1.1023,“气温计我会读”大闯关


第一关:教师抽,我来读

由教师进行口头描述情境,并拉动模型的红色液柱,让学生读出数值。

2.1029,第二关:老师说,我来抽

学生拿出自己的模型,根据老师的数值,在气温计的模型上显示出来。


3.1031,第三关:我看图,会读写


1034,投屏一个学生的作业单,进行反馈对答。

4.反馈学生的评价得星情况,给得星较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四、拓展延伸

1.1037,观察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带回气温计的模型,考一考爸爸妈妈会不会读数。


TOP
116#

简直就是个资源宝库
TOP
117#

20231207听课笔记金世超 电和磁
20231207听课笔记金世超 电和磁.doc (, 下载次数:38)
TOP
118#

20231207听课笔记常丽芳 影子的秘密
20231207听课笔记常丽芳 影子的秘密.doc (, 下载次数:35)
TOP
119#

20231207听课笔记揭晨奕 摆的快慢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7日

活动主题:莲都区2023届小学科学青年学习团队活动

活动地点:莲都区碧湖二小

上课课题: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计量时间”《5.摆的快慢》

上课班级:莲都区碧湖二小402班

上课老师:莲都外国语学校  揭晨奕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二、设计实验和实践:摆锤质量的关系

1.出示实验温馨提示


请学生说说要注意什么。

2.出示实验记录单,提示选择众数。

3.1241,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4.1249,学生陆续上讲台进行数据汇总


5.1251,请学生上台交流反馈,说说自己的发现。

生:摆的快慢和摆锤质量无关。

6.请其他组口头反馈实验数据,教师汇总在班级统计表上。

师:有的组数据有点异常,是哪个组?什么原因?


自己组分析:计时员和实验员配合不够默契。

7.概括:摆的快慢和摆锤质量无关。

8.1257,师:不同组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1:他们的三个数据一样。

2:有些小组的数据和别的小组的数据不一样。

观看各组的摆,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1:他的绳线很短。

三、实验二:摆绳长短的关系

1.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进行小组讨论


2.各组分享自己的实验设计。


3.教师讲述实验注意事项。

4.1303,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5.1313,学生上台分享实验发现。


先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组的记录单,再教师组织分析观察全班的数据。

生:第6组的数据异常。

6.归纳:摆的快慢和摆绳长度有关。摆绳长摆动快。

四、总结拓展

1.1318,师: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研讨:怎样让钟摆的慢一点?


3.整理材料,学习自评要求。

TOP
120#

活动时间:2023年12月11日

活动主题:工作室成员磨课

活动地点: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上课课题:二年级上册《不同材料的餐具》

上课班级:莲都区长岗背小学204班

上课老师:莲都区长岗背小学  吴柱芬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一、活动导入

1.情境导入:老师到超市,看到许多餐具,想请同学帮忙,挑选一下餐具。


2.请学生说说图片中的餐具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揭示课题:不同材料的餐具。

二、学习观察方法

1.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呢?

请一个学生回答。

2.课件出示眼睛,问:可以用眼睛观察什么?


请多个学生回答:颜色、反光情况,大小。

3.课件出示手,问:手可以怎么观察?


1:可以感觉,是不是凉凉的。

2:可以用手摸,它是光滑还是粗糙。

3:可以用手摸,是冰的还是热的。

师:可以用指甲抠一下,是软的还是硬的。

4.课件出示鼻子和耳朵。


5.提示:要用相同的材料去敲击。

三、实验探究

1.课件出示实验要求

问:有疑问的同学请举手。

生:用手敲击的时候手会敲痛。

2.1331,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实验。


3.1337,音乐响起,学生整理材料,回交。


4.1339,利用软件进行分组评价。

四、组织交流

1.请学生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对金属餐具的观察结果。

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师:刚才她说声音是低沉,有无意见?

生:我觉得声音是清脆。

教师用金属、木头等材料现场进行敲击。

2.请另外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对塑料餐具的观察结果。

其他学生都没有不同意见。

3.请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对木头餐具的观察结果。

有个学生对木头餐具的轻重有争议,教师让学生举手表决,再让学生用手掂一掂。

4.请一个学生说说自己对陶瓷餐具的观察结果。

学生对轻重有点争议,教师用手掂了表态陶瓷餐具是较重的。

五、比较不同餐具的特点

1.请学生根据课件说说不同餐具的优点和缺点。

2.进一步深入:想要光滑、容易清洗、没有气味的餐具。

3.游戏:猜猜里面有什么?

请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回答是或者不是。最后学生确定是什么材料的餐具。


游戏重复进行一次。

六、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其他材料做餐具?

学生:纸做的餐具。纳米做的。玻璃做的餐具,竹子做的餐具。泥土做的餐具。

2.你还知道哪些物品可以用不同材料制成?


1:桌子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2:篮子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3:筷子。

4:凳子。(木头、金属、塑料……)

3.观教师概括。

4.检查自己的个人评价单。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