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13141516171819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年共同体沈银彬专帖 [复制链接]

421#

回复 414楼沈银彬的帖子

学校的操场上小动物不多的,要到花坛中去找。
TOP
422#

回复 418楼沈银彬的帖子

学生的数据当然是可信的,因为绳子长短虽有差别,但总体是差不多的。
TOP
423#

教师给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摆绳,在相同时间段内可呈现出不同的数据,这样可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巴塞罗那 发表于 2019/5/10 9:37:51
说得好!螺帽也要不同
TOP
424#

回复 414楼沈银彬的帖子

学校的操场上小动物不多的,要到花坛中去找。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19/5/10 10:48:21
好的,我再去花坛试试看
TOP
425#

[quote]教师给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摆绳,在相同时间段内可呈现出不同的数据,这样可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巴塞罗那 发表于 2019/5/10 9:37:51 [img]http://lt.zjxxkx.com/images/com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5/10 17:17:19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2972-43.aspx#318779]
摆绳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受教,感谢
TOP
426#

教师给学生准备长短不同的摆绳,在相同时间段内可呈现出不同的数据,这样可为下节课的教学埋下伏笔。
巴塞罗那 发表于 2019/5/10 9:37:51

嗯,说得好,为下节课埋下伏笔
TOP
427#

五下《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五下《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20190510

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摆的等时性之后的进一步拓展,探究影响摆动速度的因素。学生提出了3种观点:1.摆绳的长度2.摆锤的重量 3.摆幅的大小。然后借助科学作业本中的记录表,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在黑板板书中对全班数据进行汇总,大多数组的数据得到只有摆绳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

其中出现了2组数据特别例外,当学生还是坚持自己错误观点时,上台当着全班的面再次操作,得到一组是应为计数是上下颠倒,另一组是操作或数数失误,让他们得到验证,确信结论——只有摆绳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完美!













TOP
428#

回复 393楼沈银彬的帖子

在一年级课堂上,确实有这个问题,很多学生觉得不会流动。但是有些学生的观点是这样的,通过树叶的摇动,可以知道风的存在,有风,意味着空气会流动。
TOP
429#

回复 427楼沈银彬的帖子

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时,老师没有立即否决他们,很好。
TOP
430#

五下《我的水钟》教学反思

20190507

我的水钟是在学生经历了滴漏实验的研究,对滴漏能作为计时工具有了新的了解以后,经历设计、实验制作、修正方案的科学活动。

        在本课学习之前,我先渗透了课本中水钟图片,让学生从模仿课本中水钟图片开始,学着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但是遗憾的是学生带来的材料没法进行10分钟的计时,有些连2分钟的计时都困难,大多数组的材料只能勉强计时1分钟。于是我就只让大家制作1分钟计时水钟。以至于大家对于自己水钟的评价优缺点分析不够透彻。


许多问题,没有很好进行分析:

例如水钟的刻度标在哪里?标在接水瓶上,还是标在滴水瓶上?

能不能根据1分钟水流量,推测出2分钟,3分钟的刻度?为什么每一分钟刻度不是等长的?

[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7 21:02:41


经历了真探究后才能发现真问题,为认真的沈老师大大点赞!
TOP
431#

一句话,实践出真知。
TOP
432#

五下《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20190510

本课是在上一节课学习了摆的等时性之后的进一步拓展,探究影响摆动速度的因素。学生提出了3种观点:1.摆绳的长度2.摆锤的重量 3.摆幅的大小。然后借助科学作业本中的记录表,帮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分组实验。在黑板板书中对全班数据进行汇总,大多数组的数据得到只有摆绳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

其中出现了2组数据特别例外,当学生还是坚持自己错误观点时,上台当着全班的面再次操作,得到一组是应为计数是上下颠倒,另一组是操作或数数失误,让他们得到验证,确信结论——只有摆绳的长短会影响摆的快慢。完美!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10 20:01:05


完美的课堂来自沈老师认真的准备,精心的组织!为完美喝彩!!!
TOP
433#

回复 418楼沈银彬的帖子

学生的数据当然是可信的,因为绳子长短虽有差别,但总体是差不多的。
不愿长大 发表于 2019/5/10 10:54:05
是的,学生自制摆的摆绳好像都差不多长
TOP
434#

一下《校园里的动物》教学反思

20190507

今天带领学生到校园大操场的草坪里去寻访和观察小动物,学生非常兴奋,有三五成群,有单独行动。有学生发现了晒干了的蚯蚓,有同学发现了蚂蚁,有同学发现了蝴蝶,立马有一群学生围过去。由于时间比较紧张,反馈比较匆忙。

可以反馈:动物名称、生活地点、在做什么等信息,能提升学生对校园动物的认识,并为后续活动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几个问题:蚂蚁有耳朵吗?蚯蚓有眼睛吗?蛇有鼻子吗?——鄙人科学知识浅薄,上课的时候不敢贸然回答。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7 21:27:15

面对学生提出的老师不知道的问题怎么办?这是一个经常碰到的问题?
一般我是这样解决的:
一是肯定学生的提问: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在用心观察思考……
二是请学生进行预测:那你觉得蚂蚁有耳朵吗?……
三是诚实的承认自己不足: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也有和你一样的猜测
四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那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该怎么研究?还可以怎么办?设计实验或者查找资料!
五是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或者调查,当然也有很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TOP
435#

[quote]

五下《摆的研究》教学反思

20190510

[
酸牛奶 发表于 2019/5/12 23:27:51

感谢朱老师的鼓励
TOP
436#

[quote]

一下《校园里的动物》教学反思

20190507

[align=left
酸牛奶 发表于 2019/5/12 23:35:11
有了朱老师提供的锦囊妙计,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就不怕了
TOP
437#

五下《机械摆钟》教学反思

20190508

本课是在日晷、沙漏和水钟等一些简易的计时工具基础上学习一种更加精确的计时仪器---机械摆钟,寻找摆钟为什么能精确计时的原因。因此,本课的重点在于学生观察摆,发现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

机械摆钟每分钟摆的次数相同,那么我们自己制作的摆每分钟摆的次数相同吗?然后发现摆幅越来越小,摆的速度越来越慢,那么摆的次数改变了吗?进行实验,得出有等时性。

注意:摆的操作细节指导要到位,手拿螺母,自然松手。

困惑:大部分小组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都相同,个别小组数据误差很大。让他们得出根据数据得出等时性,有学生指出不是等时的,当时我就不知该如何处理了!想起纪校长大数据展示,真心觉得非常好。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8 21:23:27

一般是要先引导学生观察数据,有什么发现?
在提出个别小组的特殊数据,分析原因,有时间的话做一次!
假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数据应该是怎样的?
再来发现这些数据后面的规律!
TOP
438#

回复 427楼沈银彬的帖子

将实验数据有误的小组请到台上,再进行一次实验,让全班同学为其实验指正,赞。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请过大家的点拨,我相信,这一组对实验的印象会更深。
TOP
439#

特别用心的银彬!
TOP
440#

沈老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抓得很牢,课后再认真去反思,值得我们学习。
TOP
441#

学习了
TOP
442#

沈老师的用心,能让人肃然起敬
TOP
443#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252.aspx###

TOP
444#

迟来的点评

上虞区小学科学STEAM拓展课程课例研讨

20190424

本次活动由首先由姜小卫老师《DIY平衡器》,姜老师教学从容淡定,源于对平衡器的深层次的探究,源于无数次课堂磨练,源于内心深处对科学的执着与热爱。——摘自,戚调菊老师对姜老师本课的点评。

然后是严益锋老师的《双轨怪坡》一课,带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选择,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和探究欲望,加上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师生互动非常活跃积极。

林建锋校长的讲座深入浅出,“为乌鸫鸟筑巢,让学生观察”和“蝴蝶探究”课程让人眼前一亮,他的办学理念和课程建设都体现出一位大家的睿智与风采。

朱钻飚老师的小结,不断鞭策我们向前、向前、向前。

总体感觉,上虞的STEAM教育研究,正在朝着积极美好的方向前进,加油上虞科学教育,加油上虞STEAM教育。












TOP
445#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13 21:46:46

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每天的学习发上来
TOP
446#

小动作,大收获

小动作,大收获

杭州市优秀教师   杨荣华    20190526


杨老师选择小学科学三年级种植凤仙花和养蚕这两块难啃的骨头,进行展示讲座,佩服。
凤仙花种植瓶历经三代,从缩短生长期,利于根系观察,节约土壤,便于移植等多方面考虑,一代代改进,一代代提升,从实践中总结,从实践中提升。
第三代种植瓶特点:有保温盖,水土培结合,沙子种植,小孔的位置无不体现科学性和实用性。
又通过种桑养蚕的理念,让学生领养蚕宝宝,做“龙山”,制纸蚕,抽蚕丝,作桑纸,围绕蚕做透做深。





TOP
447#

小动作,大收获

杭州市优秀教师   杨荣华    20190526


杨老师选择小学科学三年级种植凤仙花和养蚕这两块难啃的骨头,进行展示讲座,佩服。
[font=楷体_GB23
沈银彬 发表于 2019/5/27 22:06:37
沈老师真的是个很认真的人啊,学习了!
TOP
448#

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赴上虞区送教活动体会


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赴上虞区送教活动体会


天有幸在上虞区东关小学参加了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小学科学名师赴上虞区送教活动。
上午收听了3堂课,由此发现很多课堂亮点:渗透STEAM理念的苔藓种植;对教材的重构,星巴克瓦楞纸的引入;突破教材引进量筒,从定性到定量,让学生从低级实验中产生头脑风暴,认识改进实验……
很多地方,不断冲击大家已有的认知,引起思维碰撞,产生火花。
反思:
1.《土培苔藓学问大》:苔藓的生长环境研究如果从实地的观察和经验引入更好;对材料本身的认识,预测其作用;只根据材料放置法来设计对比实验更好。
2.《神奇的纸》:需要注重实验记录;防滑、美观还需要再淡化处理,隔热的研究能不能放开一点,让学生主动一点。
3.《给冷水加热》:定性和定量如何选择?大多数小组实验结论是重量增加,怎么办?冷水袋放入热水中浮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下午姚伟国老师《课堂上的科学实证活动设计》讲座,对上午三节课精准的点评,对科学小论文的撰写,对课堂教学的深度剖析,让我们对科学教学和研究有了深层次的感悟和研究。


TOP
449#

《土培苔藓学问大》

《土培苔藓学问大》

东关小学    宋素芬












TOP
450#

《神奇的纸》

《神奇的纸》

海宁市行知小学    

董伟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