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光海老师关于项目学习的讲座反思
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管光海老师
讲座反思
20190514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管老师《鉴于美国STEM教学现状的项目学习的本质剖析》讲座,有感触,先将反思如下:
一、为什么要做STEM
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写道:30年后人工智能入侵,做不到这四点的孩子将被淘汰
1.现在掌握的技能,未来可能会没用——培养孩子理解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2.稳定将是未来时代的奢侈品——培养孩子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
3.听大人的话可能很危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一定要跑得比算法更快——培养孩子了解自我、认清自我的能力
机器人在不断改进,从2013年障碍物走动非常困难,到2017年奔跳,2018年机器人运动跟人很接近。
人与机器人竞争。
怎么办?做STEM项目。
二、STEM从哪里来
美国。美国怎么在做STEM?
1.政府重视。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非常重视STEM教育,于是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2.课时足。每天2节课STEM课,一周10课时,相当于我们小学语文一周的课时。
3.班额小。从图片中可以看到,10人一个班级,5人一个小组,共2各小组。
4.设备齐。各种材料加工的工具应有尽有。
5.观念新。美国老师与中国教师一对比,美国教师很少干预学生实验,而中国教师看到学生实验碰到问题,急于干预学生。正是课时的保证,才可以造就美国老师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机会。
中国教师经常教学生画苹果,美国教师教学生画一头小猪.
……
三、我们怎么开展STEM教育
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引进。但是我们不能只截取其中一小部分教学内容,那时片面的,可能把最重要的丢掉了,应该是系统的平移项目。
一个真实的项目,需要一个个小项目来做铺垫,然后把小项目中得到的体会应用到大项目。不能抓住搭意面之类的小项目,而丢掉大项目,把意面准备了很多,意面没法保存,而美国教师可能只是把意面作为小项目,准备的比较少。
我们要从真实情景引入,结合几个有志于此项事业的老师,争取领导的支持,动一番脑筋,视角放得大一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
然后让学生形成多个方案,共同思考,选择比较优化,达到高级思维层面。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进行反思。
……
听了讲座后,我觉得STEM项目,首先需要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然后制定一个核心任务,在解决核心任务时,根据学生实际,发现学生无法一下子解决这个核心任务,于是制定支持性任务,帮助提前解决一些解决核心任务的思路、想法、策略等,在完成支持性任务得基础上,最终解决核心任务,在解决任务得过程中和解决后进行评价。当然解决核心任务,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反复设计、交流、实践、再设计交流,不断改进,从而得到当时最好得方案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