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复制链接]

1#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之一

团队破冰

微信推送:论坛好帖 | 基于项目学习得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高级研修班活动侧记

20190513

        2019年5月13日,35+1位来自省内各市区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来到了美丽的杭师大苍南校区,开始为期12天的技能培训……

        当天下午,来文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第一讲‘团队破冰’,来文老师语言幽默.睿智.调控能力极强,组织了富含深意的游戏,时而欢声笑语,时而紧张刺激,老师们都情不自禁地投入进去,如痴如醉……




来文老师的风采




盘根错节


我们拥有共同愿景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7 20:20:45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19/5/22 19:54:16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管光海老师关于项目学习的讲座反思

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管光海老师

讲座反思

20190514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管老师《鉴于美国STEM教学现状的项目学习的本质剖析》讲座,有感触,先将反思如下:

一、为什么要做STEM

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写道:30年后人工智能入侵,做不到这四点的孩子将被淘汰

1.现在掌握的技能,未来可能会没用——培养孩子理解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2.稳定将是未来时代的奢侈品——培养孩子不断学习、适应变化的能力

3.听大人的话可能很危险——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4.一定要跑得比算法更快——培养孩子了解自我、认清自我的能力

机器人在不断改进,从2013年障碍物走动非常困难,到2017年奔跳,2018年机器人运动跟人很接近。

人与机器人竞争。

怎么办?做STEM项目。

二、STEM从哪里来

美国。美国怎么在做STEM?

1.政府重视。2006年,美国总统布什公布一项重要计划——《美国竞争力计划》,非常重视STEM教育,于是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资金投入。

2.课时足。每天2节课STEM课,一周10课时,相当于我们小学语文一周的课时。

3.班额小。从图片中可以看到,10人一个班级,5人一个小组,共2各小组。

4.设备齐。各种材料加工的工具应有尽有。

5.观念新。美国老师与中国教师一对比,美国教师很少干预学生实验,而中国教师看到学生实验碰到问题,急于干预学生。正是课时的保证,才可以造就美国老师给足学生探究的时间和机会。

中国教师经常教学生画苹果,美国教师教学生画一头小猪.

……

三、我们怎么开展STEM教育

我们可以借鉴,可以引进。但是我们不能只截取其中一小部分教学内容,那时片面的,可能把最重要的丢掉了,应该是系统的平移项目。

一个真实的项目,需要一个个小项目来做铺垫,然后把小项目中得到的体会应用到大项目。不能抓住搭意面之类的小项目,而丢掉大项目,把意面准备了很多,意面没法保存,而美国教师可能只是把意面作为小项目,准备的比较少。

我们要从真实情景引入,结合几个有志于此项事业的老师,争取领导的支持,动一番脑筋,视角放得大一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深度学习。

然后让学生形成多个方案,共同思考,选择比较优化,达到高级思维层面。没有最好的方案,只是目前最好的方案。

我们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参与评价,进行反思。

……

听了讲座后,我觉得STEM项目,首先需要创设一个问题情景,然后制定一个核心任务,在解决核心任务时,根据学生实际,发现学生无法一下子解决这个核心任务,于是制定支持性任务,帮助提前解决一些解决核心任务的思路、想法、策略等,在完成支持性任务得基础上,最终解决核心任务,在解决任务得过程中和解决后进行评价。当然解决核心任务,也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反复设计、交流、实践、再设计交流,不断改进,从而得到当时最好得方案和结果。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4 16:51:49
TOP
3#

孙月飞.研学旅行项目.讲座反思

《游学形式的项目学习》讲座反思

海宁高中高级教师、全国游学项目实践评比的优秀奖获得者.孙月飞

20190514下午

下午聆听了孙月飞《在研学旅行中开展项目学习》讲座,佩服孙老师的探究精神,勇敢带着学生开展研学旅行,作为孙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

一、认清教育现状

一边:研学旅行受到安全等众多问题的阻挡;

一边:中国学生想象力差、缺乏实践能力。

矛盾凸显,为什么?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课堂教学脱离真实情景,教学内容书本化,教学目标强调认知目标。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获得知识?善于解题?我们的教育方向是否走偏?

二、认识研学旅行

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教育部等国家11部门联合推动。

研学旅行将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三、基于研学旅行的项目学习

基本步骤:

1.选定项目

来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学生选择

学科(语、数、科)--指导学生选择

真实情境(问题)--学生自主选择

2.制定计划

制定学习方案

指导协作、信息搜集

科学记录

3.活动探究(关键)

学生:记录观察——提出假设——搜集信息——处理信息——验证假设——得出解决方案和结果

教师:进必要的引导

其他:出行备案、安全预案、告家长书、交通管理、住宿管理、餐饮管理

4.制作作品

5.成果交流

6.活动评价

强调形成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四、融入项目学习的研学旅行

学习方式:

(1)引导性研学

(2)自主性研学



研学旅行适合小学高段学生开展,初中高中学生更加适合。开展时,问题一定要考虑细仔,特别是安全问题。














研学旅行中“法宝”推荐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4 20:36:58
TOP
4#

奇迹创意的项目学习

《奇迹创意的项目学习》

PEW-IEIC国际电子制作创新大赛(中国)组委会秘书长、

GMICC国际“奇迹创意”大赛(中国)组委会秘书长/ GMICC国际“奇迹创意”大赛优秀教练员

刘俊
20190515

原来的积木:只能从下往上,容易倒;完全一样的拼接;相似度太高

奇迹创意:克服以上问题,闪亮登场。

今天上午,刘老师带领大家体验奇迹创意项目,挑战一个个活动任务,好好体验了一下奇迹创意的魅力,大家爱不释手,乐此不疲。期间,一个个极具创意的作品纷纷呈现,让人眼前一亮,深受启发。



用3个H,拼各种造型,看谁拼得多


用若干H做数字的创意


帆船1


帆船2


7H型+1轮子+方形杆子长短各1个:自己随意创意一个作品


老式电话机



大象、犀牛、骆驼(双峰)或(单峰)


创意盒子


创意图案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5 12:39:17
TOP
5#

《奇迹创意的项目学习》收获满满

《奇迹创意的项目学习》收获满满

刘俊1338※613※10

20190515下午

下午,刘老师带给我们的任务更具挑战性,激发了我们更浓的兴趣,创造性在活动中淋漓体现。

浙江省奇迹创意献科星比赛活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组委会(评职称可以用)

任务一:

1个半小时做一个完整且流畅的奇迹旅程作品,用轮子充当旅行主人公,从某一位置出发,自由旅行到设定的目的地完成奇迹之旅。可以自己创编故事情景~

铺垫活动(做轨道):

轮带+卡锁,变软轨;H+A轨道;轮+圆形管,做滚动;智能块+三孔窗,做轨道

任务二:

用(3黄H+4绿H+1轮+1长.方形杆+1短.方形杆)*4人的材料,做本次培训为主题的作品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5 19:33:03
TOP
6#

愉快欢乐的学习开始了!
TOP
7#

在学习什么?好奇
TOP
8#

愉快欢乐的学习开始了!
喻伯军 发表于 2019/5/13 22:36:55
欢迎喻老师,希望这次培训收获满满
TOP
9#

在学习什么?好奇
严建斌 发表于 2019/5/14 8:39:01
师训平台报名参加的培训
TOP
10#

羡慕并期待更多的分享。
TOP
11#

我也在学,哈哈……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12#

银彬同学很好学!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13#

银彬同学很好学!
一江东水 发表于 2019/5/14 20:16:29

感谢金同学的支持,一起努力学习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0 20:56:55
TOP
14#

同课异构《小苏打与白醋》第一节听课笔记

教材中的项目学习:同课异构《小苏打与白醋》

20190516上午

同课异构《小苏打与白醋》第一节:东吴小学科学教研组长蒋柳青执教,如下是我零碎的听课笔记:

9:28油腻腻的碗,用什么洗?小苏打。师示范洗碗,学生分组用手摸自己桌上小苏打。碗洗得很干净了,用小苏打洗白醋杯子的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

评:学生观察了小苏打了吗?白醋呢?小苏打摸一摸就可以了吗?

9:30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以后会发生什么呢?齐读实验要求后实验。

1.1包小苏打倒入醋瓶,马上盖上玻璃片。

2.观察混合时出现的现象

3.思考:混合后,集气瓶中又有哪几种物质

4.实验并完成记录

学生实验

9:36试验后反馈

生:气泡,抖动,怪味,玻璃片上有细小气泡

师:细小气泡是什么?等会来解决。

生:瓶壁变凉

生:滋滋声

师:回忆三年级学过的凝结?——遇冷凝结。

生:里面出现一种气体,可能是苏打水

师:不同的猜测

生:是否清洁剂?

生:会不会是酒精

师:是苏打水吗?——摇晃有气泡就是苏打水;加白醋冒气泡,就是苏打水。

师:酒精?——学生上台闻一闻。

师:白醋?有办法证明吗?

生:加入小苏打,

学生小组操作加入小苏打,有什么发现?再加白醋(教师口误其实是小苏打)。

生:少量气泡冒出,没有白醋,也不是小苏打溶液。

评:白醋不是学生的真实猜测,是老师引导过来的。教师说错了,是加小苏打。

这种气体是什么?科学家研究了气体哪些性质?用平板看资料库一。

9:55气体是否支持燃烧怎么做?要注意什么?(安全,重复三次,盖玻璃片,

倒水。

10:02反馈: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能说明是二氧化碳吗?

10:04

用平板看资料库二自学。空气中一部分,哪里听到过二氧化碳。

10:09

评:学生的概念理解了吗?水加糖变成糖水,白醋加小苏打变成的物质,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TOP
15#

同课异构《小苏打与白醋》第二节

杭州市名师、文澜小学、中高胡国伟执教,零碎笔记如下:

课前谈话:一男一女介绍自己;举左右手的游戏,谁错谁表演。

10:27

师:观看火山喷发视频,发现什么?

生:喷发出很高温度的岩浆

生:喷发完毕后可以形成岩石

师:我们来模拟火山喷发,看微视频(小苏打加白醋实验)。看到了什么?

生:液体应该加入了干冰,有可能是小苏打粉,看到红色液体

生:像小苏打的白色粉末,加入红色液体冒泡

(师板书:红色液体+白色粉末)

生:红色液体加白色粉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不知名的液体

生:泡沫有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猜想(板书:--泡沫)

师:提出什么科学问题?

为什么会产生许多泡沫?(很值得研究)

碰撞后会不会产生摩擦力,会不会有摩檫力?

红色液体是什么?(值得研究)

白色是不是小苏打?

混合后为什么急剧上升?

师出示白色粉末和红色液体观察记录表一:白色粉末和红色液体可能是什么?怎么观察?要提醒什么?有没有尝一尝这种方法?

生:看,闻,摸

师出示混合实验记录表二:记录第二步和摸。怎么做,注意什么?

生:可以用眼睛,可以听,可以扇闻,也可以摸外壁温度的变化

师出示记录表三:气体有可能是什么气体?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

生:不支持燃烧

师:怎么实验来证明?

生:蜡烛放进去熄灭。

师:如果气体倒下去,说明比较重,如果飘起来,说明比较重。

10:43

开始实验

评:这样的整合教师实验注意点会讲很多,而学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注意力能不能集中,会导致实验操作有误,教师在学生分组实验的时候会比较忙碌。

有听课老师介绍同屏工具:360随声wife

11:09(25)

学生主持汇报然后其他学生质疑

生:发现红色液体,略微透明、酸酸的、白色是粉末,淡淡的火药味

生:补充:红色是液态的,白色是粉末

生:白色颗粒感,红色液体有酸味,有个小伤口有痛感

生:你们还有反驳意见吗

生:小苏打,生活中常见

生:妈妈做馒头发面用到

生:红色液体是白醋,加了色素,清理污垢

生:产生大量的气泡,声音略微次次,闻了一下,酸臭、与相结合之前味道不一样,烧杯壁凉凉的

生:小苏打咸腥味,烧杯壁上有大量的水珠

生:底下的沉淀物呢?苏打粉没有溶解

生主持:为何冒泡

生:产生二氧化碳,

生支持:为何次次

生:产生化学反应

生支持:为何有新气味

生:两个都有异味,产生新的物质

生支持:为何烧杯壁冰凉

生:碰撞

生:制冷,温度下降

师:电子温度计测量后的视屏(实证)

教师板书:白醋+小苏打---泡沫

11:25

继续反馈

生主持:为何没有接触蜡烛,就熄灭了:

生:猜想是二氧化碳

生:无数的气体往上升,所以会熄灭

生主持: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生:可以灭火、重,不能支持燃烧

师:这样性质的气体还有,但是科学家已经发现是

师:液体怎么研究

生:苏打再装进去,

11:30

取课题题:白醋与小苏打的混合

是什么变化?

生:化学变化

11:32

评价:一节课经历了1小时5分,远远超出了一节课40分钟,是哪个设计环节除了问题?还是我们一节课40分钟出现了问题?








TOP
16#

让项目学习真实地发生——思维训练

来文

20190516下午

来文老师先来了一段理论解说,如下:

学习本质有哪些:有目标、有计划、有评价

项目特质有哪些:真实思维、系统思维(计算思维、设计思维)

接下去,精彩的活动接二连三开展,可惜时间有限,只是重点展开了两个活动。

分别是有关计算思维的活动一:统计一个人从早上到出门所经历的事,重复用菱形表示,不重复的用方形表示,看看哪里需要改进,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有关设计思维的活动二:小组设计“富阳一日游”活动,作为富阳人民送给外地孩子的礼物。

活动烧脑,激起大家的战斗欲,高潮此起彼伏。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6 22:57:58
TOP
17#

《重心玩具》听课反思

《重心玩具》听课反思

执教者:嘉善县实验小学县教学能手,多次获县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小一,钱苗苗

20190517上午

本课是STEM内容中的一节课。大致教学内容如下:

*从不倒翁、平衡鸟,引出重心,然后揭示课题“重心玩具”。

*接下来挑战重心任务:一字型铁丝;M型铁丝;平衡飞鸟。

*最后欣赏重心玩具视频,向课外延伸。

我觉得课的设计很好,从一字型—M型—飞鸟,挑战难度一点点加深,也就是前面是为后面飞鸟挑战作支架的,思维层次也在不断提高。

本课教学时钱老师对重心的处理是似明非明,没有出示重心,弱概念化处理,学生你能在操作中体会到,但又说不清道不明。

本课的设计没有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设计,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似乎又在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


不成熟的想法:

我觉得本课教学中,钱老师课一开始不倒翁和平衡鸟展示不够显眼,没有面向全体,可能跟当时场地也有关系。再者,学生挑战任务时,是否可以将挑战任务所需的材料明确一下,让学生明白实验要求。

今天老师给每人准备一套实验材料,是不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缺少合作的。可不可以两个人一组,或许比一人一套更好呢?

来老师在评价时,提到了钱老师语言是娓娓道来,但也可以解释缺少激情,要深情并茂才好。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2 20:09:16
TOP
18#

杭州市省府路小学的科学基地值得一观察


20190517


屋顶花园












IQPJZZO305Z6%IMA9[}0})T.jpg (, 下载次数:0)

(2019/5/19 9:25:20 上传)

IQPJZZO305Z6%IMA9[}0})T.jpg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9 09:25:20
TOP
19#

沈老师真认真,分享的都是好东西
TOP
20#

《项目学习之工程实践》讲座体会

《项目学习之工程实践》讲座体会

嘉善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
谢小立

20190517下午

谢特举的例子非常经典,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扎根教学第一线的特级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科学素养极高,学科教学底气很足,让人敬佩。


※以下是举例的几个经典例子:

《做一个月相模拟器》算是项目是学习吗?

《重心玩具》是否可以分两课时探究?

《过山车设计研究》弱概念化处理!

《用橡皮筋做动力》如何体现目标增量?

《用橡皮筋做动力》引发的项目式学习!


※摘录经典:

摘录一:STEM不单是做出产品,更可以是学生对科学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依赖情景化、任务型的“工程模型”设计与制作,更重视模型优化过程中对科学概念的探究和推进。

摘录二:工程实验相比科学实验的不同点

1.变量更复杂;2.过程非线性;3.得到预期效果(应用概念、解决问题),而非获得科学理解(理解概念、回答问题);4.鼓励试错法,更明显的反复性;5.……


寄语:远拓与深耕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19 09:26:29
TOP
21#

图文并茂,让我们也能够一起学习!谢谢分享!
TOP
22#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讲座学习

跨学科主题活动设计——以“蜜蜂”为例

浙江省师干训中心副教授      陈晓萍

20190520


陈教授温文尔雅,娓娓道来,属于儒雅型的。她今天重点介绍了德国关于“蜜蜂”为主题的活动课程。我们能从这个例子得到什么启发?

生活处处有科学,抓住一点,做深做透,每周有一定时间,每学期做一个项目,足以。


接下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项体验:为什么蜂巢是六边形的?

建立假设:六边形可能有哪些好处;高稳定性;良好的比例、材料消耗;各舱室之间没有空间损失。

验证假设:通过哪些实验可以检验上述假设?


我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团队的力量,思维的碰撞,展示出无限的能量!



陈教授





上图大名鼎鼎的“一江东水”



上图大名鼎鼎的“空空”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0 21:05:52
TOP
23#

《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实践》讲座学习


基于STEAM理念的科学实践

——项目化学习的思考

湖州吴兴教研员、中高
朱颂伟
20190520下午

朱颂伟老师引领我们一步步认识STEAM。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也隐含STEAM理念:劳技教育—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跨学科实践;小学科学—跨学科学习。STEAM理念不是新的,是我们中国已有的

然后又带领我们理解“STEM项目学习”。什么是STEM项目学习?她是一种教学方法(策略),利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来获得与现实生活有关联且能付诸应用的学习结果。她与探究学习、科学探究都有异同


接着,通过举例具体介绍科学类STEAM项目:提出问题-学习准备-设计与制作-展示评价-拓展提升。

我觉得要点是:从真实的问题出发,制定模糊任务,确定评价标准,设计制作,不断测试优化,优化展示评价。


经典例子:

成熟项目:青云在线项目;新西兰同步课堂;培生(中国)课程

学科拓展:光和影;怎样放得更大;电磁铁的磁力;我的挖掘机

地方特色:丝路之旅;城市溇港;

其他:我们的风筝;玩小车;酷玩卡丁车










TOP
24#

原来这个培训班里暗藏三位本论坛资深会员,哈哈……认识了银彬和空空
最后编辑一江东水 最后编辑于 2019-05-20 22:09:39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25#

原来这个培训班里暗藏三位本论坛资深会员,哈哈……认识了银彬和空空
一江东水 发表于 2019/5/20 22:05:46
很高兴和你们一起学习
TOP
26#

《学校书房我设计成果总结评价》听课体会

《学校书房我设计成果总结评价》听课体会

杭州市教坛新秀,文新小学校综合教研组长、小高  薛梅
20190521上午

这是评价环节的课例展示,薛老师力求让学生经历探求自己制定评价标准,随后随机相互选择一组,不重复,不遗漏,根据自己研讨的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分析评价,全班讨论评价,本课教学时间1小时.

这样的课的出发点很好,让学生亲历评价标准的制定。老师的教学素质非常好。


探讨内容:

3-6人小组点赞其他一组设计作品,写在标签纸,展示在黑板上。然后老师读一条黑板标签纸上的字,学生回答关键词,教师板书分类。接着探讨如何评价才能使对方有所帮助。电脑随机抽签分组,有重复的重新抽签。教师出示评价要求并探讨:你会怎样给某个组打星?还有什么问题?重点探讨比例怎么评价。出示某个小组比例调整的分析视频。


反思:

每组一张标签纸,只有一两个学生在写。可能是桌子中间的作品阻隔了学生相互交流的空间。是否可以把作品展示在教室周围。

黑板上展示的标签纸颜色的选择,并不能把字凸显出来,底下学生字看不清楚。

电脑随机抽签,有重复性出现,能否设计成不重复的。干脆用纸抽签,传统的东西有它优点,不重复,易操作,有趣味。

是否可以课一开始就把作品展示在教室周围,然后给每组分发若干笑脸,再口头表达关键词,教师板书。

或者直接让学生把关键词写在标签纸上,学生汇报教室板书。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2 16:27:58
TOP
27#

《基于项目化学习重建学校“生长图景”的实践研究》

                                                     文新小学校长、中高、市学科带头人、区首席教师   傅盈  20190521上午

一个好的校长,带给学校一种全新先进的理念,引领着大家朝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前进。
一个个项目,一次次冲击,成长,改变,蜕变。

看看她们精彩的项目:
挑战30毅行动,改变从心态开始,发现自我
把项目作为一种行动方式,一种工作策略来实施。  
音乐之声
迷宫铺装——数学课堂  
“萌·生长” 校本项目群
《寻年记·家族日》项目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2 07:16:23
TOP
28#

很详细,可以好好的看看学习了
TOP
29#

《救援飞梭》听课体会

《救援飞梭》听课体会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区秀、省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小二       王伟兰
20190521下午

基于泥石流的生活情景引入的救援飞梭。利用气球、粗细吸管剪刀,双面胶,纸,缆绳等材料,输送药片。先通过体验气球的不能直走,怎么办?然后讨论设计制作,发现很多制作体会,全班交流,提升作品。场面很热闹,学生很喜欢,很投入。

来老师在点评的时候也提到了,学生重点在考虑反冲力、重力对气球飞行的影响,而忽略了摩檫力对飞行的作用。如果能给学生搭建摩檫力对飞行作用的支架,比如用手套对飞梭摩檫力大,分析以后对作品帮助更大。  

STEAM项目学习有助于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意识等的提高,但是与科学探究相比,似乎有点弱化科学思维的含量和科学知识的认识。

我们也可以借鉴此活动来思考,如何利用推力、拉力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2 17:29:56
TOP
30#

《校园Steam项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讲座体会

《校园Steam项目活动的策划与实施》讲座体会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市教学能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中高

黎作民
20190521下午

小黎姐姐,感觉上是小黎妹妹。她讲座的内容是学校层面开展项目学习的经验介绍,非常接地气,对我们一线学校很有借鉴作用。我们一线学校可以基于一点形成一系列活动,但并不是每课时都是STEAM项目学习。也就是STEAM项目学习和其他活动可以并存开展,或许这样更符合我们开展教学。

典型例子:

《创意3D花盆》、《DIY温度计》、《滑草车》、《救援飞梭》

《设计我们的种植盆》

《小小气象家》《小小机器人》《气象与物候》《 开心农场》《爱山爱水爱节气》《科学探索者》《小小湖笔生花花》

《科学探索者》——比重计制作

《千变万化的纸》

《走进身边的古树木》

《旅途中的化石》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19-05-22 18:59:2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