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2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收看体会 [复制链接]

1#
寒假期间,收看“2022全国小学科学优质课”录像,充充电!
https://mp.weixin.qq.com/s/5OsDrS5bNFdG6dhG4LwJaQ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喻伯军 于 2023/1/16 21:47:5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何得帅+专家评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23800&idx=8&sn=4347bb58d193dce451e07feb3dfbe7e1&chksm=e9eb95a7de9c1cb107683605d8a41d5914ebf81d7eb5bdcbfa2fd2c4461174246983458d6ba9&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录:
小音箱发出声音,体会通过空气传播声音。小音箱放入密闭空间,逐步抽干密闭空间的空气,声音就听不见了,逐渐放入空气,又能听到声音了,演示实验体会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敲击一根长木条,能听到声音,轻轻摩擦长木条,声音却听不见,而用耳朵贴紧长木条后又能听见声音了,对比发现固体比气体传播声音的效果更好!
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在水中敲击石块,能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能传播声音。
声音又是怎么传播的呢?青蛙呱呱叫,引起水面的振动形成水的波纹。让声音在物质上传播可视化。
如果在某星球上大家怎样传播声音?进行综合应用,并延伸到下节课。

优点:长木条的使用非常巧妙。
疑惑:这里没有比较液体传播声音比空气传播声音效果好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1:00:55
TOP
3#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认识常见的岩石》云南 沈芮同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16360&idx=3&sn=50c856dd039dca925b1b17ebc4229a76&chksm=e9eb88b7de9c01a1f3bbb76037fc5b40e106e68b69771de93f1351b5b259782ce7148a44d5d0&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录:
哪里见到过岩石?老师也捡到了一块大岩石,全班欣赏。
出示任务认识3种常见的岩石(直接告知岩石名称)!先小组观察,然后汇报。
教师发现学生汇报的信息不全,于是出示材料盒,内有辅助资料单盒其他各种岩石帮助大家研究,期间又分发平板,学习软硬和光泽的判断视频。
通过以上观察方法的学习后,再汇报观察内容,并出示记录单,分组观察研究记录3种常见的岩石。汇报2组,发现不同软硬不同和颜色不同,得出要抓住关键信息来判断是那种岩石!
再根据大家的学习判断老师带来的大岩石属于什么岩石?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接着出示只显示编号的两种岩石,课后继续观察记录这两种岩石。

优点:给学生搭建了各种学习支架,学生有充分的学习探究时间!
疑惑:一组硬,一组较硬,我们最后确定为硬还是较硬呢?理由是什么?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1:01:11
TOP
4#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观察我们的身体》营群+专家评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23800&idx=2&sn=4104144592bcb2dac2e0471eda951339&chksm=e9eb95a7de9c1cb1000d63da226afc054f7e2bd3e639701a6c0caff05716ae8f49624b9f2fb5&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录:

摸沙包游戏导入,如何观察身体?用看,摸、听、闻,尝,闻尝的方法要慎用。

接着分别用看、摸、听的方法观察我们的身体,看外观、摸骨骼关节肌肉、心跳、声带等、听内脏心跳等。

用单脚转动、用单手系纽扣、用单眼观察体会身体的对称、关爱身体和残疾人

有没有其他的观察方法?借助仪器观察。

优点:气质很好,始终微笑,不断鼓励

疑惑:教师是不是讲得太多呢?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1:01:22
TOP
5#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用气球驱动小车》海南 孙媛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16360&idx=6&sn=e928a0c0bc0b9f1548d88158de1b0353&chksm=e9eb88b7de9c01a13cbcaf5ab78e4e78b083db6141b822ba962b153061754e817de3a1eb9151&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录:

气球大小,小车质量,喷嘴粗细,都能影响小车行驶的远近,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同样研究气球大小,得到截然不同的数据。

全班比赛谁的小车行驶得最远,意识到要综合运用各种因素。

生活中的反冲力,进行科技教育,最后游戏渗透课外。

优点:用气球驱动小车,这节课的材料很关键,其次课堂密度很高,抓住要点亮点,不拖泥带水。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1:01:42
TOP
6#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食物的旅行》张露 苏教版(贵州省上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26161&idx=1&sn=0fcde3b696d02a96521fe536abb5ac7e&chksm=e9eb6f6ede9ce67874964c8e92eaf5846067db77419b11f0f04d488e03407eb13c8d65307d9c&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要:

创设西瓜家族的旅行情景,经历了哪些地方呢,学生画图记录。

发现各自想法有不同,然后老师出示微课介绍正确的经历。收看微课后提问具体经历哪几站?板书: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提问,食物怎样从口腔进入食道的?通过吞咽的方法进入食道的,引出“咽”,肝,胰腺。

接着进行消化器官名称游戏,而后再次小组内进行西瓜旅行描述,汇报的时候借助西瓜和消化器官模型图介绍西瓜旅行。

那么,人体如果倒立,西瓜在消化道内如何运行呢?用乒乓球和冰袖进行模拟实验,找到乒乓球如何在平放的冰袖里运行?发现通过的各种方法,那么哪种才是食物真正通过的方法呢?蠕动。最后,选择图片判断,哪些做法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哪些有害!


优点:这节课利用了“游戏”,“借助道具汇报”,模拟实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学生比较喜欢。

疑惑:老师讲得较多,是否可以多让学生讲一讲。各种消化器官的介绍比较抽象,比较单薄,记得有老师拿来消化器官实物,学生可能收获会更多,更有感触。对于蠕动一词是否可以再深入一下?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9 20:51:40
TOP
7#

哇哦,宝藏贴啊!感谢分享,过年大礼包
TOP
8#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空气占据空间吗?》辛冠雅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24593&idx=2&sn=cfd467187757b68cd92344d27ec93602&chksm=e9eb688ede9ce1980515e1976309dc3c87887df8e950bef19d146f9578787aca253cbf99aacb&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要:
1.乌鸦喝水故事引入;
2.教师演示垂直扣杯入水,杯底纸团没湿,杯子倾斜,纸团变湿,用图示的方法解释原因。
3.吹气球,气球大小改变,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学生实验吹套在瓶内气球吹不大,用图示法解释原因,空气占据了瓶内空间。
怎样将套在瓶内气球吹大呢?学生实验剪开瓶子或扎小孔吹大瓶内气球,,并解释原因。
4.去底瓶子垂直压球入水,乒乓球在什么位置?学生实验发现小球在瓶底,并用图示法解释。
学生实验让小球上升,学生打开瓶盖实验。教师演示不打开瓶盖也能让小球上升。为什么?瓶盖扎孔。
不移动瓶子,让小球下降!教师演示打气筒往小孔打气,让小球下降。学生用塑料袋里空气让小球下降。
5.小结,空气占据空间吗?找到哪些证据?
6.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空气占据空间?


优点:正反实验证据充分;图示法暴露学生思维。
困惑: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节线上教学课。线上教学师生互动,学生实验反馈相对线下教学比较匮乏。

最后编辑沈银彬 最后编辑于 2023-01-15 21:01:59
TOP
9#

2022年全国科学优质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顾小英+评课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jA3NjMwNA==&mid=2247523800&idx=5&sn=03bbbb9a97905cc83b95c684e1f0fa00&chksm=e9eb95a7de9c1cb1b6135d20c6d4d6e124882f1ff9040e99db239fd760b2cb30a0db4e5a7977&scene=21#wechat_redirect


内容摘录:

马铃薯分别放入3杯不知名的液体中,沉浮状态不同(沉沉浮),为什么?猜测液体内放入不同物质,比如盐。怎么证明呢?不建议偿,提议加热。

学生实验,发现分别留下痕迹,盐,糖等类似物质。一定是盐吗?寻找更多证据,学生实验调制一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盐水,怎样使马铃薯又沉下去呢?小结,液体浓度改变,沉浮状态改变。

教师演示3杯不知名的液体制作分层液体,再次放入马铃薯,处于悬浮状态。学生制作分层液体。

拓展,回家调制一杯分层饮料。



优点:树立证据意识,通过多种方式举证,来证实!

困惑:不尝,就能断定一定是盐水吗?

TOP
10#

宝贵资料宝贵财富,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