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 傅蒋 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11#

(三)团队建设——2.组织活动得30分

【得分标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协助参与项目活动得10分。



【得分内容】
TOP
12#

(三)团队建设——3.项目管理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视工作量酌情讨论得分。


【得分内容】
TOP
13#

回帖解答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57.aspx
一个人有没有可能既是近视又是远视?远视是老花吗?
11# 解答
做了张图,这是我对既近视又老花的理解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57-2.aspx  11#
最后编辑傅蒋 最后编辑于 2022-09-14 19:20:43
TOP
14#

回帖解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课件里铅笔入水的图片是不是错了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16.aspx

18# 解答:
1.杯子是方的还是圆的会有差别。
2.平视,俯视,仰视也会有区别
TOP
15#

回帖解答五上1.3如何解释光照射烟雾?以及这一活动的用意为何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60.aspx

9# 解答
1.烟雾中的小颗粒是运动的。2.人眼是有视觉暂留的。
当运动的烟雾在某个瞬间挡住光线并被点亮。但下一个瞬间它已离开不再遮挡光线,但人眼还能继续看到这个光点。
TOP
16#

发帖揭秘六上教科书封面故事“两只”草履虫的秘密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71.aspx
TOP
17#

发帖光是怎么传播的?学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一张图就能让学生聚焦核心问题,统一全班认知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91.aspx
TOP
18#

回帖答复 宇宙有没有可能是球体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79.aspx#539526
TOP
19#

一课一思 听四上《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有感。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风吹干水渍?

  最近在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在《核心素养十讲》这本书上写到,过去的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今天的教育应该是知识的构建。让儿童在讨论、争辩中否定,修正各自的思考,才是能动学习,才是有效思考。那么,课堂一开始的时候,教师向学生展示电吹风能吹干水渍而吹不干油渍的小游戏,是否就变成了一种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递,而让学生丧失了自己构建知识的机会?油渍和水渍的区别应该先交由学生自己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进行推理判断。

  《2022新课标课例式解读》一书中写到,素养最简洁的表现就是学生能学以致用,能在类似情境下迁移应用,在不同的情境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三年级上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水蒸发的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一定能得出只要时间一久,水渍就会逐渐消失的判断。而吹风机只是教师用来加速这一过程,来实现一个快速的结果验证。

  除此以外,教师在开头的小游戏中,又直接向学生给出了对着亮光观察,油渍呈现透明的特征。这又是一次简单知识的传递,而且这一知识还是有缺陷的。水渍也能让纸变得透明。所以,在学生实验时,部分学生就认为青瓜也含有脂肪,因为纸上的痕迹也变透明了。但学生并没有吹风机,无法在实验中排除水渍的可能性。

  在以往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学到了多种观察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鼻闻……水渍和油渍的判断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去观察比较两者的区别。除了用眼看,明显还能用手摸。油渍是油油的,还比较滑,它的触感和光滑程度与水渍有明显的区别。课堂上应该交给学生自己观察,思辨讨论中得出水渍与油渍的区别及判断方法。

  在《2022新课标课例式解读》一书中解释到,科学观念这一核心素养不仅是科学知识那么简单,还必须包括它的应用。只有应用于实践,真正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体现素养的特点。油渍和水渍的判断,就可以借助2个知识点。一是水容易蒸发的特点,二是常见的几种不同的观察方式。学生用这两个知识点,完全可以自主解决水渍油渍的区分判断。

最后编辑傅蒋 最后编辑于 2022-09-16 23:02:25
TOP
20#

一课一思

当教材比较简单的时候,是强化技能训练,还是关注思维提升?——听《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和《异常数据研究》一文有感

《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实验内容内容相对简单,一种处理方式是给出一个挑战任务,让小车在规定距离下刚好能运行指定的时间。这节课虽然我听得不多,但恰好听到的两次都是这样处理的。上一次是两年前四川支教时杭州一位名师上的。只是这一次更加特别,学生在不断地调试中出现了许多异常数据。不论是两三枚的还是六七枚的,都做到了1.2秒左右。如果在数学课中,这就是错误数据了。而学生错误是一种很重要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在科学课中,既然都是实践操作出来的,那就可能也是正确数据,所以暂称之为异常数据。那么这个异常数据,就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现场生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相互争辩,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与可能性,思考垫圈是否是决定小车速度的唯一条件,寻找其他可能会严重影响实验数据的因素。在科学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冲突中,不断推敲答案,不断思考其背后更广泛的原因,这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能动学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优质知识的构建与应用,而且还从学生的个体学习拓宽到了全班的协同学习,实现更加高效的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