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2学年共同体 傅蒋 专帖(六年级) [复制链接]

21#

一课一思

让认知冲突成为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听《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开核桃)一课有感

“开核桃”一课中,一开始学生发现核桃夹除了安全性比较高,使用效果可能还不如木棒榔头等工具。既然这个工具的名字就叫核桃夹,那为什么使用效果还不如其他工具呢?这个是一个很明显的认知冲突。

在《核心素养十讲》的第三讲:“核心素养与新型教学模式”的导语中写到“教师上课的本质恰恰在于如何尽可能调动儿童活跃的思维,发现不同的思路,激发认知冲突,展开集体思维。儿童在学习进程中暴露出来的种种困惑与差错,以及儿童之间的认知冲突与活跃对话,正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核桃夹竟然不如其他工具好用,那么会是工具本身的问题吗?还是使用工具的人的问题呢?这个工具早已经历大众的长久使用,工具本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就一定是人的问题,是人使用工具的方法不恰当。而如何操作这个工具进行实践,就是技术。所以,第一次开核桃,我们选对了工具,却没有足够的技术。

接下来,就是学生自主探究技术的环节,并在实践中理解技术与工具的密切关系。

挖掘机是很棒的工具,但如果不会开,那还不如一群人拿着铲子效率高了。

TOP
22#

一课一思

当教材比较简单的时候,是强化技能训练,还是关注思维提升?——听《让小车运动起来》一课和《异常数据研究》一文有感

《让小车运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3:02:06

陈琳老师对异常数据处理的确可以再深化一下
TOP
23#

回帖解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吗》课件里铅笔入水的图片是不是错了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62216.aspx

18# 解答:
1.杯子是方的还是圆的会有差别。
2.平视,俯视,仰视也会有区别




傅蒋 发表于 2022/9/14 19:17:39
非常认同,铅笔垂直放在水槽中放大现象也不明显
TOP
24#

一课一思

让认知冲突成为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听《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开核桃)一课有感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3:25:41

工具的优势是省时省力,我记得我这堂课孩子们开的都比工具好,大核桃很脆的那种,我就让他们长远考虑,若给你一斤,10斤,你还会觉得手开的好吗?工具不好开是你没有巧妙的技术融合,多开几个练一练
其实核桃夹也不能说特别好的工具吧,大家也可以思考开发新工具

TOP
25#

一课一思 听四上《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有感。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风吹干水渍?

  最近在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在《核心素养十讲》这本书上写到,过去的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今天的教育应该是知识的构建。让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2:38:17

傅老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很深刻,以后还请多多指教
TOP
26#

回复 24楼戴丹丹的帖子

核桃夹是针对硬核桃的,纸皮核桃压根就不需要工具。就算你给我10斤,边剥边吃,不费力的,只剥不吃才会累
TOP
27#

[quote]一课一思

让认知冲突成为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听《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开核桃)一课有感

[f
戴丹丹 发表于 2022/9/17 10:45:17

我觉得这课工具选得不好,核桃小了成本大,核桃大了效果差,可以拿粗铁丝做造型,用尖头钳,老虎钳,镊子,螺丝刀等工具进行比较,此时徒手显然也比较困难了,学生成果展现也会非常丰富有趣。
TOP
28#

怎样放得更大一课思考:

  通过新版的科学目标书写,我认识到了科学观念目标和科学概念目标的区别。概念目标只是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而科学观念目标则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还要再写清楚如何获取这个知识点以及如何应用这个知识点。

  写清如何获取这个知识点,使我在课堂教学中就更加关注如何让学生通过思考或实践自主构建起知识,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在实际教学中也更加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呈现,对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点拨提示,从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提炼出新的科学观点。

以将两个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图像放得更大这个知识点为例,我在实际授课时,又增加了一个环节,我没有直接让学生试试两个放大镜一起用,我先询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放得更大。有学生回答增加凸度,那我又问学生,如果材料仅限于小组内的器材呢?有个别学生回答用两个放大镜,他们有的是书上看到的。有的纯属猜测,没有特别理由,也有学生看买到显微镜有两个镜片,所以想到用两个。经历几次上课,发现能举手说出用两个放大镜的学生很少,能说出理由的更少。于是我又给学生看了两组图片,一组是一匹马的马车和两匹马的马车,两匹马的更快。一组是2个发动机的飞机和4个发动机的飞机,4个发动机的飞机飞得更快。

  通过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对比呈现,学生很自然地联想到,有时候,两样物体进行简单叠加,就能得到更好的效果。就好比天气冷了,一件衣服不够那就穿两件。但由于思维定势,一直以来都是只用一个放大镜,很少有学生意识到可以两个放大镜叠加使用。通过对已有经验的提炼,学生意识到这种叠加作用,可能也适用于放大镜,进而再实际操作巩固这种叠加意识。这种叠加意识既是一种科学思维,也是一种已有科学观念的实际应用。经历一两分钟时间,让学生提炼并应用这种思维。这样,我们就在课堂上唤起了一种已有的科学观念,并让学生用于解决新的实际问题。我觉得这就是在培养核心素养。

最后,叠加思维看似简单,也很普遍。但实际上课中我并没有遇到学生纷纷举手告诉我可以用两个放大镜的场景。我觉得让学生自然地想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使用可能并不简单。事实上,13世纪镜片得到广泛使用,但16世界才出现复式显微镜的雏形。说起来,这第一架显微镜发明缘起,还是詹森父子中的儿子自己玩着玩着意外发现的,然后经过父亲反复实践研究,才发明了第一台显微镜。



s

最后编辑傅蒋 最后编辑于 2022-09-18 19:47:35
TOP
29#

一课一思

挖掘机是很棒的工具,但如果不会开,那还不如一群人拿着铲子效率高了。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3:25:41



说得很在理,工具很重要,但掌握使用工具的技术更重要!


如果用核桃钳在敲核桃,效果一般会比榔头差
TOP
30#

一课一思 听四上《食物中的营养》一课有感。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思考《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中教师要不要用电吹风吹干水渍?

  最近在阅读一些关于新课标和核心素养方面的书籍。在《核心素养十讲》这本书上写到,过去的教育关注知识的传递,今天的教育应该是知识的构建。让
傅蒋 发表于 2022/9/16 22:38:17


傅老师听课用心,思考深入,结合阅读,体悟深刻!大赞!

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往往暴露出我们的最根本的教学观念,讲授、演示,代替学生把许多事都干了!

怎么能加快液体的蒸发呢,大家有什么办法,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了!这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体现,是生活经验的运用……这很重要!

我们要尽可能提供学生动脑思、动手做的机会!

当然因为时间和进度的议原因,则另当别论!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