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14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吴彬研修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301#

二年级学生上《铁磁两极》的前测








TOP
302#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二)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的一些反馈。这几张反馈在上课时请学生本人进行了确认,排除了表达不清的情况。比较真实的反应出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课学习后对于磁铁磁力分布的状态。
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磁力分布的理解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两头大中间小(包含两极磁力一大小)。约6名,占15%。
2、各地方一样,2名,占6%
3、中间强,两头弱。3名,占9%。
4、一边强一边弱(包含一边有,一边没有)。12名,占36%
5、只有两边有,其他没有。约5名,占15%
6、两边和中间强,其他弱或没有。5名,占15%。
      从数据中就可以发现,学生对磁铁磁力一边大一边小的情况比较多,这一现象在当天听课时,教研员朱钻飚老师和徐水勇老师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朱老师认为是,学生没有听清楚要求或没有按要求进行,有些学生是在画磁铁的颜色。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确定没有画错,从边老师的反馈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按要求进行的。因为其他同学64%都表现出其他的画法。
      我认为,学生基本上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为什么这一种想法会占大多数(包括在第一种情况中两头大中间小也有部分同学有这种倾向),因为学生接触到的磁铁都是染色的磁铁,而小学生对红色的敏感和教学中对红色的奖励,导致学生形成某种暗示,这种暗示干扰了学生的判断。
     在当天上课研讨环节中,这一暗示仍然在发挥作用,有一个同学在实验时问我,这个条形磁铁哪个头是左边,哪个头是右边(我当时是不明白学生的意图,现在想起来就是这个暗示在起作用,他是想搞清楚老师黑板上画的磁铁是红色前面还是白色前面)。当有人提出磁力是一边大一边小,我随后进行调查,不少同学是认为红色磁力大,白色磁力小,而极个别同学认为是白色大,课堂调查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举手时摇摆不定,观察到一些同学举手后,自己也举起手来(这是科学态度有待提升的地方)。
     课后与老师个别交流时,有老师提到要提供没有颜色的磁铁,随即又否定了,因为学生的学具中就是这样的磁铁。这到提醒了我,这不就是这堂科学课的提升点吗?这一点是可以突破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科学态度的相机教学。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1 12:14:54
TOP
303#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9 10:40:30

吴老师的前测研究分析很深入!真好!
开展前测活动是深度教学研究!有这方面的行动研究值得大家学习!
做好前测不容易,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真好!
TOP
304#

颠覆——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一)
NO.45K-190412      

      这节课的缘起还是朱老师给的缘分,说绍兴市的小课题要培训,并结合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2 22:25:33
从图画和阐述中看出吴老师的研究很深入!学习!
TOP
305#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9 10:40:30

可以把前测的内容单独发帖,估计有很大的可能性得精华!
TOP
306#

回复 305楼酸牛奶的帖子

已经单发。谢谢朱老师提点!
TOP
307#

低段科学课堂“可控”策略之一:变指令式为自主引导式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三)



NO.47K-190421  
      低段科学中,课堂观察中,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教学现象:教师唯恐学生操作不清,常常要讲得面面俱到,可是,学生不买账,似乎不顾教师的讲解,我行我素。特别是在一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讲解第二个活动的操作要求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无法集中。这种方法是我们现行科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我称之为“指令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一项探究(实验)任务。这种方法在中高段的使用中往往比较顺畅,而在低段教学中却十分“蹩脚”,这是因为高段学生在注意力持续上、信息接收上、语言思维加工上等都明显高于低段学生,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学习中,优秀学生被要求这样训练。但低段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并且从注意力持续上、信息接收上、语言思维加工三方面处于很低水平。所以低段科学教学就要考虑到这个教学实际,如果脱离这个实际,教学就容易失控。
      要把“指令式”教学变成“自主引导式”的教学。低段学生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计后果,考虑不周全,正因为如此,学生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特别面对一大推材料时——这时学生表现出的超级高水平的动手能力。低段科学教学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自我引导进行动手操作。
      本次在诸暨荣怀上的教研课就带着这样的想法,对教材的改动也是源于这个理念。课本中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第一是用一枚回形针去吸磁铁不同的位置。第二,用推磁铁的方法去吸五枚回形针。第三,把磁铁放在铁粉中,看铁粉吸在磁铁上的多少。如果把这三个活动割裂开来,简单地用并列式的方法来,每个活动之前教师要用“指令式”的语言来指导学生该怎么去操作。三个活动下来,你会发现学生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导致课堂“不可控”。
      怎么把三个活动变成一个有结构的活动?我就想到了三年级中的测量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而且采用的相互吸引的方法,而不是挂重的方法——当然挂重也可以,但我试教后发现相互吸引的方法更适合低段学生的特点,而且这里还隐含着磁化的发现,为后面的课做了铺垫。实际上课中,学生前5分钟是按照老师要求操作的,后面就开始动“歪”脑筋(这正是精彩之处的开始),——“歪”脑筋代表着学生在借用了老师提供的拐杖后开始真正的探究了。这时我看到一个同学发现第二洞里吸不住,而对面小组是吸得住的,他就用一枚回形针从磁铁的上部去吸这个点(这就是教材中的探索活动1,请注意这是它自主引导的,不是老师的指令)。

      而吸引铁粉我是采用材料次第发放的形式进行,当活动在11分钟的时候,我发下了铁粉,但没有指令。一边发,一边就听到已经发到的小组的同学开始大声说:“你看,它会立起来!”本次课的学生活动时间是整整16分钟,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参与的状态。我想这个课例本身就可以说话了……供大家参考,思考!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5-05 10:06:21
TOP
308#

直接上图了




大家看出这节是什么课了吧!
前面我配置的神秘药水在这节课就用上了。

有的小组不停地擦,
有的组是三种冰放在中间一起观察,
有的小组是用手捂
……
可爱的三年级小朋友啊!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3 08:57:48
TOP
309#

忙碌的课堂中有思考有精心,难能可贵!
TOP
310#

2019年4月24日城东stem研讨课

先上图

好久不见严老师上课,儒雅的气质依旧,磁性的声音又一次萦绕。


姜小卫老师,第二次演绎平衡小鸟,在思维的引导上进行了改进。语言干净利落,就如其人,一点不多。

评课在后面几楼。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6 11:09:27
TOP
311#

     对stem和劳动技术课若干问题的思考——2019年4月24日城东stem研讨反思(一)

NO.48Z-190426

      第一,劳动技术是我国本土的课程,而且历史由来已久,stem课程是舶来货,他很新。两者有重合之处,但肯定有所区别。
      第二,劳动技术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与态度教育色彩在内的,强调劳动,在劳动中运用技术。而stem课程是国外教育专家根据当下教育缺陷,根据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教学理念,带有一定针对性、时效性、纯教育性。从这一点来讲,劳技的范围更广,而stem课程应该有更多的因素制约。
       第三、劳技课在小学课中往往是做一个小制作的方式来体现,这是当下劳技课与当下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在30多年前,劳技课可能是让学生去摘茶叶、种地瓜(农村学校)。而stem项目中也有类似的小制作,于是两者有了交集。
      第四,两只之间核心的区分在哪里?我认为stem的核心是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具有原创性,区别于劳技课任务复制性,其次,要有主动性——该项目对我迫切需要,区别与劳技被动性——任务是老师要求或他人要求。另外还有探索性,由于项目是原创,所以带有探索性,区别与劳技重复性。所以stem中出现的产品常常是发明,劳技课中的作品往往是小制作。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6 10:37:56
TOP
312#

低段科学课堂“可控”策略之一:变指令式为自主引导式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二)



NO.47K-190421  [/si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21 12:13:25

改进活动设计,用材料调控研究节奏,学生有兴趣,教师易调控,赞!
TOP
313#

直接上图了
大家看出这节是什么课了吧!
前面我配置的神秘药水在这节课就用上了。

有的小组不停地擦,
有的组是三种冰放在中间一起观察,
有的小组是用手捂
……
可爱的三年级小朋友啊!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23 8:55:35

这一声可爱中包含着吴老师对学生浓浓的喜爱,对教育浓浓的钟情,包含着对自己教学改进浓浓的自豪!
TOP
314#

对stem和劳动技术课若干问题的思考第一,劳动技术是我国本土的课程,而且历史由来已久,stem课程是舶来货,他很新。两者有重合之处,但肯定有所区别。
第二,劳动技术是带有一定政治色彩与态度教育色彩在内的,强调劳动,在劳动中运用技术。而stem课程是国外教育专家根据当下教育缺陷,根据教育规律提出来的教学理念,带有一定针对性、时效性、纯教育性。从这一点来讲,劳技的范围更广,而stem课程应该有更多的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25 16:04:36

解读STEAM课程元素可以让我们理解更入手,对比我们现有的课程可以让我们实践更精准!
TOP
315#

真实的情境是stem的出发点和航向标——2019年4月24日城东stem研讨反思(二)

NO.49K-190426

      根据我 311#楼的分析,由于stem的项目有原创性、主动性、探索性等特点,所以项目是从真实的情境中来,要解决真实的一个问题是stem项目的出发点。
      这个对于小朋友来说就是一个选题的问题。作为教师,我们亦感觉到stem选题的之难,难就难在它包罗万象,却找不到切入口。


      以姜老师的这节课为例,姜老师的导入是从一个玩具平衡鸟导入,并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能停在指尖上?”。我的思考是这并不是一个项目情境,老师已经转化成一个比较纯粹的科学问题。项目研究应该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如这节课的情境是:“一名贫困山区来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电视上(或者哪里)看到这样一只平衡鸟,非常喜欢,可是舍不得花钱,因为钱要用于买更重要的生活物品和学习用品,他就想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自制一只平衡鸟。”(当然这个情境不一定好,或许真有这样的案例,用真实的案例引入,只是说明这一点),这就是一个项目该有的情境。从这个情境出发,目标、材料、评价都要符合这个情境。比方材料准备上,就要用废旧材料,在成本控制上要尽量降低。在目标设定上,是做一个类似的,而不是要做一个比这个更好的,他的使用对象是贫困山区的学生,那在美化上也应该有这样的倾向等等。


      情境是stem项目的出发点,没有真实的情境,stem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目标设定、材料的准备、教学设计上都会迷失方向。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6 15:49:00
TOP
316#

六年级对月相的了解(前测)上图



调查是你认为哪种月相是有的?
班级总人数是34人,
其中满月和峨眉月是全班都认同。
凸月和半月人数明显减少。
而那种月食的月相,认同的人也不在少数。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7 15:14:22
TOP
317#

朱老师连发三篇,精准点评,备受鼓舞啊!
TOP
318#

垃圾填埋模拟实验

六下年级第四单元的垃圾填埋实验上图





一罐沙子,一个下雨装置(一次性杯子中戳一些洞),一杯清水、一张浸过墨水的餐巾纸,一把镊子、一把小尖铲。
操作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细节。
两张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一张漏下的水是黄的,一张漏下的水是黑的。
你看到学生的表情了吧,学生自己发现矛盾了。怎么来分析这样的现象呢?
TOP
319#

情境是stem项目的出发点,没有真实的情境,stem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目标设定、材料的准备、教学设计上都会迷失方向。
steam项目对象更生活化,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很值得思考。
是不是搞个课程,来自于生活的steam

TOP
320#

回复 311楼wubin98146的帖子

是不是劳动技术重在技术,STEAM课程重在原理设计。
TOP
321#

回复 318楼wubin98146的帖子

上课怎么快,第四单元了。
TOP
322#

回复 311楼wubin98146的帖子

是不是劳动技术重在技术,STEAM课程重在原理设计。
上虞王飞 发表于 2019/4/30 16:41:14
飞哥真知灼见!
TOP
323#


      第四,两只之间核心的区分在哪里?我认为stem的核心是完成一个项目,这个项目是具有原创性,区别于劳技课任务复制性,其次,要有主动性——该项目对我迫切需要,区别与劳技被动性——任务是老师要求或他人要求。另外还有探索性,由于项目是原创,所以带有探索性,区别与劳技重复性。
大师看问题就是深刻,越来越崇拜你了。
TOP
324#

回复 318楼wubin98146的帖子

上课怎么快,第四单元了。
上虞王飞 发表于 2019/4/30 16:43:55
第三单元要观察月相,只上了第一课,布置了观察月相的任务,然后跳到第四单元来了。
TOP
325#

学生认识不到“空气会流动”的原因分析

——看了沈银彬老师一下《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的反思



NO.50Z-190501

    

      学生认识不到空气的流动主要是跟两个因素有关,第一是提供的材料上没有支持学生发现到这个特点。第二,学生已经发现了一些科学事实,但无法进行很好地进行思维加工(有教师组织引导上的问题,也有材料结构上的问题)。


      从发现一些科学事实(空气这边一捏,跑出去了)到下结论(空气能流动)之间需要思维加工,这个思维加工对于成人(或已知知识点的人)来说是不需要再思考的,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这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而抽象思维对于低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难的。


      沈老师,不要迷信课本,一定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我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本身就是不科学。在课堂中几分钟的学习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空气会流动”的结论?(这是我们的思维,不是学生的思维。低段科学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思维没有进入孩子们的思维系统中去。)“空气会流动”从概念箭头的理论讲,已经到达“前概念思维”,已经超出小学一二年级的概念箭头了。


      一二年级的学生能描述一些观察到科学事实,如有学生说我捏了这边,那边就鼓起来了(这个事实就是支持空气会流动),但这时老师千万不要马上追问:“这可以说明什么?”(公开课中很多老师会这样问)失败就失败在这里。用一个成语概括“拔苗助长”了。


      科学家怎么得出结论,一个现象马上得出一个结论吗?不是的,很多想象综合起来,建立一种模型,最后还有通过很多针对性的实验,才得出结论。      该怎么处理?学生说:“我捏了这边,那边就鼓起来了。”教师鼓励学生把现象描述清楚,如:这边是哪边?那边是哪边?然后问大家多少同学有这样的发现(如果全班同学都有,应该把这一条作为集体板书写在黑板上)。好,到此为止。然后请其他同学说发现。


        怎么让学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一步呢?这就要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要多个科学事实都指向同一点,学生就能自己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概念思维就往前发展了)。比如提供一个气球,让学生不用嘴把气球吹大,提供一个纸龙(小朋友的玩具,吹一下本来卷的纸龙会展开)让学生不用嘴吹让纸龙展开……学生会通过挤压塑料袋来达成。通过这些活动,可能有学生会说:“空气会像水一样流到一些没有孔的容器中。(学生能这样说就精彩了)”这是一种类比,学生找到几种现象的共同之处,这句话就是“空气会流动”的下位概念——是一二年级学生对空气流动的真正理解的概念。

     沈老师,供你参考。我也没有实践过,空对空乱讲,可以一起来实践一下。




附:沈银彬老师的反思

一下《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20190429

    《认识一袋空气》是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的探究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发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由于有了前面对物体特征的学习基础,学生对空气一些特征的描述还是比较准确的,比如无色.无味.透明等。但是学生对于空气是否流动,却是不认同的,普遍认为空气不会流动。我问,那袋子里的空气哪里去了?学生回答‘’飞走了‘’。直到下课,还是认为空气不会流动。为什么?主要原因是空气流动是看不见的。遗憾:对于一袋空气的研究,我没有充分挖掘,可以尝试让学生运用各种观察方法进行研究,然后再与木块和水进行比较,得出空气与它们的异同点。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5-01 12:20:13
TOP
326#

学生认识不到“空气会流动”的原因分析

——看了沈银彬老师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5/1 12:16:41

沈老师很认真,对孩子的思维训练的过程是很艰巨的,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有心了
TOP
327#

回复 325楼wubin98146的帖子

反思的反思,向吴老师学习。
TOP
328#

回复 315楼wubin98146的帖子

说的好有道理,在情景中探究更有方向
TOP
329#

简单五个字的结论,但是要让学生真正的理解确实这么的难。
TOP
330#

吴彬反思深刻啊,向你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