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728293031323334» / 42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吴彬研修共同体专帖 [复制链接]

301#

二年级学生上《铁磁两极》的前测








TOP
302#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二)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的一些反馈。这几张反馈在上课时请学生本人进行了确认,排除了表达不清的情况。比较真实的反应出学生在本单元前面几课学习后对于磁铁磁力分布的状态。
从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磁力分布的理解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两头大中间小(包含两极磁力一大小)。约6名,占15%。
2、各地方一样,2名,占6%
3、中间强,两头弱。3名,占9%。
4、一边强一边弱(包含一边有,一边没有)。12名,占36%
5、只有两边有,其他没有。约5名,占15%
6、两边和中间强,其他弱或没有。5名,占15%。
      从数据中就可以发现,学生对磁铁磁力一边大一边小的情况比较多,这一现象在当天听课时,教研员朱钻飚老师和徐水勇老师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朱老师认为是,学生没有听清楚要求或没有按要求进行,有些学生是在画磁铁的颜色。
      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确定没有画错,从边老师的反馈的情况来看,应该是按要求进行的。因为其他同学64%都表现出其他的画法。
      我认为,学生基本上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但为什么这一种想法会占大多数(包括在第一种情况中两头大中间小也有部分同学有这种倾向),因为学生接触到的磁铁都是染色的磁铁,而小学生对红色的敏感和教学中对红色的奖励,导致学生形成某种暗示,这种暗示干扰了学生的判断。
     在当天上课研讨环节中,这一暗示仍然在发挥作用,有一个同学在实验时问我,这个条形磁铁哪个头是左边,哪个头是右边(我当时是不明白学生的意图,现在想起来就是这个暗示在起作用,他是想搞清楚老师黑板上画的磁铁是红色前面还是白色前面)。当有人提出磁力是一边大一边小,我随后进行调查,不少同学是认为红色磁力大,白色磁力小,而极个别同学认为是白色大,课堂调查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在举手时摇摆不定,观察到一些同学举手后,自己也举起手来(这是科学态度有待提升的地方)。
     课后与老师个别交流时,有老师提到要提供没有颜色的磁铁,随即又否定了,因为学生的学具中就是这样的磁铁。这到提醒了我,这不就是这堂科学课的提升点吗?这一点是可以突破的,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进行科学态度的相机教学。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1 12:14:54
TOP
303#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9 10:40:30

吴老师的前测研究分析很深入!真好!
开展前测活动是深度教学研究!有这方面的行动研究值得大家学习!
做好前测不容易,在活动中发现问题,不断完善真好!
TOP
304#

颠覆——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一)
NO.45K-190412      

      这节课的缘起还是朱老师给的缘分,说绍兴市的小课题要培训,并结合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2 22:25:33
从图画和阐述中看出吴老师的研究很深入!学习!
TOP
305#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前测解读


NO.46K-190419      在诸暨荣怀小学上这节研究课《磁铁的磁极》,课之前请207班的科学老师,做了一个前测,每个小朋友都进行了,上一楼是典型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4/19 10:40:30

可以把前测的内容单独发帖,估计有很大的可能性得精华!
TOP
306#

回复 305楼酸牛奶的帖子

已经单发。谢谢朱老师提点!
TOP
307#

低段科学课堂“可控”策略之一:变指令式为自主引导式



——二下年级《磁铁的磁极》课堂实践和思考(三)



NO.47K-190421  
      低段科学中,课堂观察中,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教学现象:教师唯恐学生操作不清,常常要讲得面面俱到,可是,学生不买账,似乎不顾教师的讲解,我行我素。特别是在一个活动结束后,教师要讲解第二个活动的操作要求时,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无法集中。这种方法是我们现行科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我称之为“指令式”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完成一项探究(实验)任务。这种方法在中高段的使用中往往比较顺畅,而在低段教学中却十分“蹩脚”,这是因为高段学生在注意力持续上、信息接收上、语言思维加工上等都明显高于低段学生,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学习中,优秀学生被要求这样训练。但低段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相对较少,并且从注意力持续上、信息接收上、语言思维加工三方面处于很低水平。所以低段科学教学就要考虑到这个教学实际,如果脱离这个实际,教学就容易失控。
      要把“指令式”教学变成“自主引导式”的教学。低段学生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计后果,考虑不周全,正因为如此,学生想到什么就会去做什么——特别面对一大推材料时——这时学生表现出的超级高水平的动手能力。低段科学教学就要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自我引导进行动手操作。
      本次在诸暨荣怀上的教研课就带着这样的想法,对教材的改动也是源于这个理念。课本中安排了三个探索活动,第一是用一枚回形针去吸磁铁不同的位置。第二,用推磁铁的方法去吸五枚回形针。第三,把磁铁放在铁粉中,看铁粉吸在磁铁上的多少。如果把这三个活动割裂开来,简单地用并列式的方法来,每个活动之前教师要用“指令式”的语言来指导学生该怎么去操作。三个活动下来,你会发现学生注意力会逐渐下降,导致课堂“不可控”。
      怎么把三个活动变成一个有结构的活动?我就想到了三年级中的测量磁铁磁力大小的方法,而且采用的相互吸引的方法,而不是挂重的方法——当然挂重也可以,但我试教后发现相互吸引的方法更适合低段学生的特点,而且这里还隐含着磁化的发现,为后面的课做了铺垫。实际上课中,学生前5分钟是按照老师要求操作的,后面就开始动“歪”脑筋(这正是精彩之处的开始),——“歪”脑筋代表着学生在借用了老师提供的拐杖后开始真正的探究了。这时我看到一个同学发现第二洞里吸不住,而对面小组是吸得住的,他就用一枚回形针从磁铁的上部去吸这个点(这就是教材中的探索活动1,请注意这是它自主引导的,不是老师的指令)。

      而吸引铁粉我是采用材料次第发放的形式进行,当活动在11分钟的时候,我发下了铁粉,但没有指令。一边发,一边就听到已经发到的小组的同学开始大声说:“你看,它会立起来!”本次课的学生活动时间是整整16分钟,学生始终处于高度参与的状态。我想这个课例本身就可以说话了……供大家参考,思考!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5-05 10:06:21
TOP
308#

直接上图了




大家看出这节是什么课了吧!
前面我配置的神秘药水在这节课就用上了。

有的小组不停地擦,
有的组是三种冰放在中间一起观察,
有的小组是用手捂
……
可爱的三年级小朋友啊!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3 08:57:48
TOP
309#

忙碌的课堂中有思考有精心,难能可贵!
TOP
310#

2019年4月24日城东stem研讨课

先上图

好久不见严老师上课,儒雅的气质依旧,磁性的声音又一次萦绕。


姜小卫老师,第二次演绎平衡小鸟,在思维的引导上进行了改进。语言干净利落,就如其人,一点不多。

评课在后面几楼。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4-26 11:09:2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