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3456789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俞波---2011--2015学习、摘录、感悟 [复制链接]

241#

154、银河系直径有10万光年,这样的表述科学吗?


 


杭州萧山俞波 2015/06/16 15:06:25
银河系直径有10万光年。教科版六下《探索宇宙》课文P61中这样的表述科学吗?


 


随着科学探究的深入,许多原先以为可信的数据、知识也会被更新、修改,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我认为科学教材的表述必须科学,要经得起科学的推敲和历史的检验。

 


教材中的这些数据应该注明出自何处,就像我们论文中要引用别人的论述就要标注参考书目页码一样,这才是科学严谨的态度。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242#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243#

156、回复:[转帖]教师的业绩在哪里?


 


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业绩是当前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两者相辅相成,并无矛盾。管理者如果偏重或忽视任何一方,必然造成失衡;双管齐下,教师又不堪重负。我认为教师和管理者都应该清醒的意识到:人各有所长,只有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刻认识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和作用,主动追求专业素养(理论)和教学业绩(实践)的提高,才能形成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很重要,但最终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的成果---学生身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6 23:03:11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244#

157、回复:吴建伟:《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教学实录


 


这是一节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课,设计精巧。


 



我个人的想法:100毫升水直接加35克盐,也未尝不可。即使失败,重新再做又何妨,应该鼓励学生在科学合理推测的基础上,大胆实践自己的想法。


 



我觉得实验之前,教师和学生通过讨论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如何实验才能使结果精确;2、如何实验才能用最快的方法完成实验。这个讨论的过程在本节课中非常关键,因为只有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学生的思维才会清晰明了,才能优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0-25 0:28:13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245#

158、【经典心语】
兴趣是人类学习、创新的发动机,我们要用心呵护、努力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是教育成功的必要保障。

【叙事心语】
小A是个机灵活泼的男孩,可就是不爱学习、不写作业,所以各门功课的成绩可想而知。说起小A,老师们个个皱眉摇头。
有一次学校组织遥控船竞速选拔赛,他看到通知后也来报名参加。我就问他为什么想参加,他说好玩。那段时间他有事没事就往我办公室跑,干方百计求我让他参加。趁此机会我对他提出要求:以后要认真听课并及时认真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才能参加训练。他满口答应,结果还选上了,事后他果然按我的要求做了。虽然最后他没有选上参加区级比赛,但是科学课上他的表现一直还不错。
可见,当我们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时,就会全力以赴、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事,我们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爱好,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引导,让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潜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15 19:29:02编辑过]

我的BLOG: http://blog.kxsy.net/user1/528/index.html
TOP
246#

159、罗崇敏  #价值主义教育#

生活的意义在于自我的成长,生命的价值在于与他人分享。
http://weibo.com/p/10080838e8ff801f00af888d2662c539039b65?k=%E4%BB%B7%E5%80%BC%E4%B8%BB%E4%B9%89%E6%95%99%E8%82%B2&from=501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05-26 09:38:26
TOP
247#

俞波老师真是记录完整
TOP
248#

160、回复:5月18日新浪新闻:要求学生养蚕 2万家长找桑叶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0628.aspx#265261

学生养蚕 ,教师、家长、学生为找桑叶着忙,这确实是个问题。
有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想办法总是有的,关键就是有没有人去关注、去思考、去解决。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人关注、思考了,我想问题的解决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让我们再想想谁来解决这个问题?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教师、家长、学生?
我觉得缺位的恰恰是我们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只给教材、大纲,其他的你们就看着办吧。
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很多:1、在各个社区绿化带多种一些桑树;2、建立蚕桑基地,利用物流配送等等。
希望这一次真正把问题解决了,也让我们科学教师、家长、学生松口气。
TOP
249#

161、教师经验越丰富,教学效果越差?——直击哈佛大学颠覆性研究

通过学生们的回答,研究总结出了以下12好老师特征:

  • Characteristic 1: Prepared

      特征一:备课充分

  • Characteristic 2: Positive

      特征二:态度积极乐观

  • Characteristic 3: Hold High Expectations

      特征三:对学生期望值高

  • Characteristic 4: Creative

      特征四:富有创造力

  • Characteristic 5: Fair

      特征五: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 Characteristic 6: Display a Personal Touch

      特征六:平易近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个人关系

  • Characteristic 7: Cultivate a Sense of Belonging

      特征七:创造归属感(体现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 Characteristic 8: Compassionate

      特征八:富有同情心,关心学生

  • Characteristic 9: Have a Sense of Humor

      特征九:有幽默感

  • Characteristic 10: Respect Students

      特征十:尊重学生

  • Characteristic 11: Forgiving

      特征十一:心胸宽广

  • Characteristic 12: Admit Mistakes

      特征十二:勇于承认错误

  12条特征,恰好解释了为什么教师能效性经验并无关联。仔细推敲,我们发现这12条特征其实可以总结为三方面:

特征1,4,7——教师工作态度

  充分备课,不断创新,对教育事业充满热情,都源自于一个教师的职业操守和工作态度。其中,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情是驱使无数好老师前进的最大动力。而在互联网的大数据时代,社会的变化更是日新月异,为了更好地带领学生跟上时代步伐,成为顶尖人才,老师们也需要持续学习,求新求变。再有经验的老司机教师,如果忘却了初心,停止了学习,几十年如一日用一套体系应对不同的学生,也终究无法称得上是好老师尤其是语言学习,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当社会文化在不断变化时,学生也渴望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最地道的表达和最纯正的思维方式,为将来更好融入异域文化打好基础。

特征3,5,6,8,10——师生关系

  学生的学习体验并不仅限于课堂上教授的内容,课上课下的每一次互动,每一次思维碰撞,都会发酵、沉淀,最终融入思想的灵与肉中,成为一生的烙印。好老师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术成就,更能扮演人生导师的角色,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人格,确定目标,建立自信。对学生寄予厚望的老师,可以提升他们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的老师,让他们愿意付出努力,因为每一分耕耘,都会得到同样的肯定;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愿意了解学生的老师,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人格,了解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该如何自处及与他人相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在偏重应试教育的中国课堂,却往往被忽略。教育始于教书,终于育人,前半部分或许可以用经验解决,但后半部分需要的却是无限的耐心和投入,所有的套路都不适用。

特征2,9,11,12——教师人格魅力

  或许正如第一项研究所说的,好老师很难被训练出来,因为人格魅力也是衡量好老师的指标之一,而人格魅力却不是靠就可以学会的。所谓的人格魅力,并非仅仅形成于课堂,而是教师人生体验的一个缩影。乐观积极的态度,幽默风趣的谈吐,宽广强大的内心——这些都来源于教师作为的自我修为。这些修为,与教师的成长经历,文化背景和人生心得密不可分。教师的成长不应被限制在课堂内,讲桌前,而是应该被放到更大的人生舞台上。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的老师能够成为学生的楷模甚至偶像吧。

  看到这里,恐怕我们今后不得不重新审视一下定义好老师的标准了。行业经验只是教师对教育事业执着度的一个表象特征,究其本源,我们需要的是热爱教育,不懈进步,充满故事的这样一群人,来启蒙,引导,和激励世界未来的建造者们。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06-03 10:06:15
TOP
250#

162、回复:《人民日报》11月7日起推出系列报道 关注课业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从学校转向家长
一切源于如传染病般蔓延的、莫名的、无休止的、极度的焦虑。
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自己都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
如果任其蔓延,我们终将------摧毁未来的一切。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11-13 09:21:18
TOP
251#

163、回复:关于实验预测活动的必要性探讨

我的观点与金老师恰恰相反,预测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我们认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教师对后续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昨天方瑾老师以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前概念为基础,指导学生重点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金属,这一活动拓展了学生对磁铁和金属特性的认识,获得了新的知识。方老师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前期对学生认知的充分调查研究,是难以做到的。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11-17 20:54:25
TOP
252#

164、回复:个性化教学如何进行
我能想到的几个途径:1、学校实施小班化教学    2、各学科教师团队合作开发多种多样的学科课程群供学生选修,尽可能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我们现在上的科学课是基础性课程,只提供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所以现在大家都在开发拓展性课程,倡导选择性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满足部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7-02-15 11:16:30
TOP
253#

165  回复:教学课例讨论: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这两种不同的学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地心说和日心说针对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证据和论证的方法。

地心说和日心说都认为地球是球体,托勒密运用的证据和哥白尼运用的证据并不相同。


还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内外资料,讨论他们的论证是否科学严谨、充分可靠。让学生树立一切以证据为依据,不盲从于权威,独立思考、大胆假设、实事求是、科学严谨论证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最后编辑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7-05-14 13:16:10
TOP
254#

好贴,有思想的科学老师
TOP
255#

166、回复:您怎么看五上生态瓶模拟对比实验?

这个实验我是用泥鳅做演示实验:一来泥鳅不容易死;二来泥鳅现在价格不菲,分组实验需要量大,有点破费;三是担心教室内一旦泥鳅落地,学生起劲抓泥鳅难免引起混乱。这个实验成功的概率确实不大,因为泥鳅在实验环境中难免会受惊乱动,不可能总是安静地游来游去或是待在一处不动,而它的呼吸与它的运动量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我在实验后会让学生分析为什么实验结果和我们预测的不一样,有些学生也会发现这一点,其实这可能就是教材编写者忽略的地方。
TOP
256#

167、回复:岩石会改变模样吗一课中的加热岩石用什么岩石效果更好?
我觉得没必要纠结用什么岩石效果最明显,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用不同的岩石做实验,出现不同的结果,就让学生自己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思考,应该会想到不同岩石的坚固程度、质地不一样,抗风化(抗热胀冷缩)的能力也会不一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