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教学研究
»
关于实验预测活动的必要性探讨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查看:
4753
|
回复:
20
关于实验预测活动的必要性探讨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1587
精华
100
积分
196994
威望
174907
在线时间
623180
注册时间
2010-10-26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14
|
只看楼主
今天在萧山区高桥小学听取了磁铁有磁性的同课异构观摩课,看到有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猜测活动,仔细想来预测活动的实际价值有多大。
首先磁铁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未必会用磁铁去检测不同的物体,所以很多都是未知的。问题是未知的事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预测,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检测一番,学生不就知道了吗!?这样活动多一点,现象也更真。
对于未知的猜测到底有多大价值,无非是随机事件吧!对科学实证也没有多大意义。大家认为呢!?
金亚军 最后编辑于 2016-11-16 21:16:09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786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吴彬
组别
真菌
帖子
22
精华
0
积分
212
威望
190
在线时间
630
注册时间
2015-09-25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22
|
只看该用户
金老师说的有理,感觉现在的科学探究必须要按固定的六个步骤来,是不是太过死板...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133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中龙
云中龙
组别
蕨类植物
帖子
89
精华
0
积分
1079
威望
990
在线时间
1970
注册时间
2016-10-16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37
|
只看该用户
接近生活常识的直接试验应该来的更直接,或者简单的预测,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猜测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438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萧山徐韩红
组别
地衣
帖子
30
精华
0
积分
505
威望
475
在线时间
460
注册时间
2013-12-10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03
|
只看该用户
磁铁有磁性这一课自己也上过,很遗憾昨天没有亲临现场,不知道昨天的猜测环节是怎样进行的?很期待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517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胡小珍
组别
被子植物
帖子
366
精华
2
积分
2471
威望
2095
在线时间
6730
注册时间
2016-03-20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28
|
只看该用户
工作第一年就上了这一课的公开课,当时也是花了很多时间摸索,个人的体会是,猜测要有,但是猜测的物体要有所选择,时间分配要缩减,重心应该放在用磁铁去检测。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可以暴露他的生活经验、认知、思维,而且当大家的猜测不一致时,他们才更加有欲望去尝试检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519
精华
1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周王庙师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3315
精华
11
积分
95754
威望
82384
在线时间
53670
注册时间
2007-03-27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34
|
只看该用户
预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借班上课,这是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方便展开下面的教学,知道学生的起始点,掌控好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哪里起跳摘到桃子。还有预测是不随意的猜测,不懂脑筋的乱猜,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已有的知识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这种猜测是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建模,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模型的过程,有时可能会推翻以前的建模让他们重头再来,预测和实验一致使建模更深刻牢固,预测和实验有偏差会使建模更完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98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xsyubo
组别
两栖类
帖子
1454
精华
3
积分
21656
威望
20187
在线时间
6200
注册时间
2007-01-17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9:12
|
只看该用户
我的观点与金老师恰恰相反,预测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我们认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教师对后续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昨天方瑾老师以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前概念为基础,指导学生重点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金属,这一活动拓展了学生对磁铁和金属特性的认识,获得了新的知识。方老师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前期对学生认知的充分调查研究,是难以做到的。
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11-17 09:41:19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951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荣林
组别
版主
帖子
2009
精华
10
积分
22500
威望
20441
在线时间
7070
注册时间
2008-12-24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9:36
|
只看该用户
总是说要关注学生前概念,关注幼小衔接,可是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又会陷入自我中心之中,把这些都抛到脑后。对于磁铁,小孩子在幼儿园,在生活中都已经玩过、上过相关的一些内容了,我们还是认为他们是一张白纸进行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教学,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1587
精华
100
积分
196994
威望
174907
在线时间
623180
注册时间
2010-10-26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10:35
|
只看楼主
猜测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意义的猜测才有价值。猜测环节过度演绎就没有大的必要了,这里磁铁吸什么物质的猜测我看意义不大。猜中又能代表什么,不猜中又能代表什么,与科学实证没有直接的价值体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3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盛国荣
盛国荣
组别
哺乳类
帖子
9615
精华
5
积分
68569
威望
58929
在线时间
18990
注册时间
2006-12-09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20:49
|
只看该用户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以及该课的特点安排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609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gxing9
卢冠星
组别
环节动物
帖子
1446
精华
1
积分
9731
威望
8280
在线时间
18550
注册时间
2016-03-24
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8 10:21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5楼
胡小珍
的帖子
赞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609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gxing9
卢冠星
组别
环节动物
帖子
1446
精华
1
积分
9731
威望
8280
在线时间
18550
注册时间
2016-03-24
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8 10:21
|
只看该用户
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可以暴露他的生活经验、认知、思维,而且当大家的猜测不一致时,他们才更加有欲望去尝试检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816
精华
2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影随心动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371
精华
22
积分
105832
威望
93351
在线时间
24390
注册时间
2007-04-19
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0 22:06
|
只看该用户
个人感觉预测还是需要的,只不过不要为了预测而进行,或者强拉着孩子们去猜测,猜不到老师心中的那个点就继续,可能孩子们会根据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8
精华
3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喻伯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059
精华
32
积分
99746
威望
87527
在线时间
43500
注册时间
2006-12-14
1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8:54
|
只看该用户
猜测与预测是有区别的,猜测可以没有根据,但是预测必须要有依据。两者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都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得合适就行,不要过火。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8104
精华
2
21473390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辉杨杨
杨周辉
组别
线形动物
帖子
823
精华
2
积分
8548
威望
7715
在线时间
17410
注册时间
2011-10-07
1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9:32
|
只看该用户
怎么预测,特别是在六年级上册的《抵抗弯曲》这一课,表格其实设计的非常有意思,我们在教学中,是引导学生三个预测一起进行还是测量好一个之后,再预测第二个,很值得探究。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也就是更有目的,更有根据的进行预测,而不是盲目猜测,只有有根据的预测才可以让孩子们真正在思维上产生碰撞,产生火花。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1587
精华
100
积分
196994
威望
174907
在线时间
623180
注册时间
2010-10-26
1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9:56
|
只看楼主
预测的前提是感性认知,如果没有感性认知,猜测和预测都是雾里看花,不合实际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317
精华
2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翁昌舟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6521
精华
20
积分
52059
威望
45438
在线时间
24890
注册时间
2009-04-14
1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2 07:07
|
只看该用户
科学探究活动的确存在了一些“程式化”的教学误区。不过一分为二的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科学探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无不可。关键还是因材施教,即从学生的原概念出发。但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怎样取舍,是这堂课中可以有所选择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8613
精华
2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曹文佳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0974
精华
24
积分
81945
威望
70851
在线时间
52450
注册时间
2011-10-20
1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4-19 22:08
|
只看该用户
学习来了!预测能 暴露学生前概念,能引起争议,激发探究兴趣,当然不是所有实验之前都要预测,就像金老师所说,有的根本就是瞎猜,那就不必要浪费时间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21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风明月
组别
地衣
帖子
32
精华
0
积分
217
威望
185
在线时间
1400
注册时间
2017-03-01
1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3 16:07
|
只看该用户
我们教学预设中的学生不是真实的学生,真实的学生包括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预测能力,即使瞎猜的能力也不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95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芮玉利
组别
蕨类植物
帖子
97
精华
0
积分
889
威望
792
在线时间
800
注册时间
2009-08-27
2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4 12:57
|
只看该用户
有效的预测也时一个思维的过程,暴露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想法的过程,从事也对后续的活动有一定推动作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491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丫儿
组别
超级版主
帖子
7925
精华
5
积分
62551
威望
54601
在线时间
20670
注册时间
2008-09-09
2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8 16:06
|
只看该用户
我觉得这与上课老师自己的设计有关系,他的思考可能我们不了解真正的用意。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浏览过的版块
教师之家
成长足迹
科技活动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