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关闭
安全选项
找回密码
记住我
我的中心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切换到窄版
网站
注册
搜索
帮助
论坛
快速搜索
帖子标题
作者
版块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
教学研究
»
关于实验预测活动的必要性探讨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AI赋能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返回列表
查看:
5131
|
回复:
20
关于实验预测活动的必要性探讨
[复制链接]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2410
精华
105
积分
203722
威望
180787
在线时间
653790
注册时间
2010-10-26
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14
|
只看楼主
今天在萧山区高桥小学听取了磁铁有磁性的同课异构观摩课,看到有老师花了不少时间进行猜测活动,仔细想来预测活动的实际价值有多大。
首先磁铁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学生未必会用磁铁去检测不同的物体,所以很多都是未知的。问题是未知的事情有没有必要进行预测,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检测一番,学生不就知道了吗!?这样活动多一点,现象也更真。
对于未知的猜测到底有多大价值,无非是随机事件吧!对科学实证也没有多大意义。大家认为呢!?
金亚军 最后编辑于 2016-11-16 21:16:09
分享
转发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7863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吴彬
组别
真菌
帖子
22
精华
0
积分
212
威望
190
在线时间
630
注册时间
2015-09-25
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22
|
只看该用户
金老师说的有理,感觉现在的科学探究必须要按固定的六个步骤来,是不是太过死板...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1335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云中龙
云中龙
组别
蕨类植物
帖子
89
精华
0
积分
1079
威望
990
在线时间
1970
注册时间
2016-10-16
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6 21:37
|
只看该用户
接近生活常识的直接试验应该来的更直接,或者简单的预测,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浪费过多的时间在猜测上。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4386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萧山徐韩红
组别
地衣
帖子
30
精华
0
积分
505
威望
475
在线时间
460
注册时间
2013-12-10
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03
|
只看该用户
磁铁有磁性这一课自己也上过,很遗憾昨天没有亲临现场,不知道昨天的猜测环节是怎样进行的?很期待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517
精华
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胡小珍
组别
被子植物
帖子
398
精华
2
积分
2663
威望
2255
在线时间
6960
注册时间
2016-03-20
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28
|
只看该用户
工作第一年就上了这一课的公开课,当时也是花了很多时间摸索,个人的体会是,猜测要有,但是猜测的物体要有所选择,时间分配要缩减,重心应该放在用磁铁去检测。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可以暴露他的生活经验、认知、思维,而且当大家的猜测不一致时,他们才更加有欲望去尝试检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519
精华
1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周王庙师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3744
精华
11
积分
98389
威望
84589
在线时间
55450
注册时间
2007-03-27
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8:34
|
只看该用户
预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借班上课,这是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方便展开下面的教学,知道学生的起始点,掌控好教学难度,让学生在哪里起跳摘到桃子。还有预测是不随意的猜测,不懂脑筋的乱猜,是让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已有的知识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这种猜测是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建模,不断完善自己的科学模型的过程,有时可能会推翻以前的建模让他们重头再来,预测和实验一致使建模更深刻牢固,预测和实验有偏差会使建模更完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798
精华
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xsyubo
组别
两栖类
帖子
1454
精华
3
积分
21656
威望
20187
在线时间
6200
注册时间
2007-01-17
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9:12
|
只看该用户
我的观点与金老师恰恰相反,预测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我们认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前概念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并有助于教师对后续活动的设计和指导。
昨天方瑾老师以课前调查了解学生前概念为基础,指导学生重点研究磁铁能吸引哪些金属,这一活动拓展了学生对磁铁和金属特性的认识,获得了新的知识。方老师的教学设计如果没有前期对学生认知的充分调查研究,是难以做到的。
xsyubo 最后编辑于 2016-11-17 09:41:19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4951
精华
1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陈荣林
组别
版主
帖子
2009
精华
10
积分
22500
威望
20441
在线时间
7070
注册时间
2008-12-24
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09:36
|
只看该用户
总是说要关注学生前概念,关注幼小衔接,可是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又会陷入自我中心之中,把这些都抛到脑后。对于磁铁,小孩子在幼儿园,在生活中都已经玩过、上过相关的一些内容了,我们还是认为他们是一张白纸进行教学,只重视知识的教学,忽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2410
精华
105
积分
203722
威望
180787
在线时间
653790
注册时间
2010-10-26
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10:35
|
只看楼主
猜测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有意义的猜测才有价值。猜测环节过度演绎就没有大的必要了,这里磁铁吸什么物质的猜测我看意义不大。猜中又能代表什么,不猜中又能代表什么,与科学实证没有直接的价值体现。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3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盛国荣
盛国荣
组别
哺乳类
帖子
9660
精华
5
积分
68844
威望
59159
在线时间
19220
注册时间
2006-12-09
1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7 20:49
|
只看该用户
可以根据自己的特色以及该课的特点安排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609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gxing9
卢冠星
组别
环节动物
帖子
1520
精华
1
积分
10885
威望
9360
在线时间
19730
注册时间
2016-03-24
1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8 10:21
|
只看该用户
回复
5楼
胡小珍
的帖子
赞同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39609
精华
1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lgxing9
卢冠星
组别
环节动物
帖子
1520
精华
1
积分
10885
威望
9360
在线时间
19730
注册时间
2016-03-24
12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18 10:21
|
只看该用户
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可以暴露他的生活经验、认知、思维,而且当大家的猜测不一致时,他们才更加有欲望去尝试检测。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816
精华
22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影随心动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553
精华
22
积分
106935
威望
94271
在线时间
24780
注册时间
2007-04-19
13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0 22:06
|
只看该用户
个人感觉预测还是需要的,只不过不要为了预测而进行,或者强拉着孩子们去猜测,猜不到老师心中的那个点就继续,可能孩子们会根据后面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518
精华
33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喻伯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2775
精华
33
积分
104152
威望
91212
在线时间
46340
注册时间
2006-12-14
14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8:54
|
只看该用户
猜测与预测是有区别的,猜测可以没有根据,但是预测必须要有依据。两者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都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得合适就行,不要过火。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8104
精华
2
214733907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辉杨杨
杨周辉
组别
线形动物
帖子
824
精华
2
积分
8554
威望
7720
在线时间
17670
注册时间
2011-10-07
15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9:32
|
只看该用户
怎么预测,特别是在六年级上册的《抵抗弯曲》这一课,表格其实设计的非常有意思,我们在教学中,是引导学生三个预测一起进行还是测量好一个之后,再预测第二个,很值得探究。我个人倾向于第二种,也就是更有目的,更有根据的进行预测,而不是盲目猜测,只有有根据的预测才可以让孩子们真正在思维上产生碰撞,产生火花。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4732
精华
10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金亚军
金亚军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22410
精华
105
积分
203722
威望
180787
在线时间
653790
注册时间
2010-10-26
16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1 09:56
|
只看楼主
预测的前提是感性认知,如果没有感性认知,猜测和预测都是雾里看花,不合实际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6317
精华
24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翁昌舟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7268
精华
24
积分
57226
威望
49838
在线时间
32340
注册时间
2009-04-14
17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6-11-22 07:07
|
只看该用户
科学探究活动的确存在了一些“程式化”的教学误区。不过一分为二的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科学探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无不可。关键还是因材施教,即从学生的原概念出发。但一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怎样取舍,是这堂课中可以有所选择的。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28613
精华
2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曹文佳
组别
管理员
帖子
11338
精华
25
积分
84214
威望
72751
在线时间
54590
注册时间
2011-10-20
18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4-19 22:08
|
只看该用户
学习来了!预测能 暴露学生前概念,能引起争议,激发探究兴趣,当然不是所有实验之前都要预测,就像金老师所说,有的根本就是瞎猜,那就不必要浪费时间了。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42128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松风明月
组别
地衣
帖子
32
精华
0
积分
217
威望
185
在线时间
1400
注册时间
2017-03-01
19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3 16:07
|
只看该用户
我们教学预设中的学生不是真实的学生,真实的学生包括我们没有那么大的预测能力,即使瞎猜的能力也不大!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7957
精华
0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芮玉利
组别
蕨类植物
帖子
98
精华
0
积分
990
威望
892
在线时间
830
注册时间
2009-08-27
20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4 12:57
|
只看该用户
有效的预测也时一个思维的过程,暴露学生原有认知、经验、想法的过程,从事也对后续的活动有一定推动作用。
TOP
发送短消息
UID
13491
精华
5
查看公共资料
搜索主题
搜索帖子
丫儿
组别
超级版主
帖子
8056
精华
5
积分
63377
威望
55296
在线时间
21530
注册时间
2008-09-09
21
#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05-08 16:06
|
只看该用户
我觉得这与上课老师自己的设计有关系,他的思考可能我们不了解真正的用意。
TOP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高级编辑器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default
bq1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
发表回复
查看背景广告
隐藏
发新主题
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AI赋能
教学研究
资源中心
科技活动
成长足迹
教师之家
专题研修
站务交流
浏览过的版块
成长足迹
专题研修
科技活动
教师之家
资源中心
AI赋能
桂馨之友
活动报道
科教小技
TOP
设置头像
个人资料
更改密码
用户组
收藏夹
积分
Default
gree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