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学习文章,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cc4a870102dr63.html
教研活动案例:记录,反思,分享
在《上海教学研究》上读到上海市教研室副主任陆伯鸿先生写的这篇文章。文章告诉我们,组织一次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不容易,而将教研活动的经验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给大家方法论方面的借鉴,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新的学期开始了,每个教研员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完成,非常辛苦。在做自己的事情的同时,及时收集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加工和梳理,无论是对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还是学科教研规律的探索和把握,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征得陆老师的同意,将这篇文章放在我的博客中,和大家一道分享。
教研活动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基本形式;组织和引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是教研员的基础性常规工作。为了推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和促进课程有效实施,各区县和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2010年举办的首届“上海市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发展评选活动”中,设置了“教研活动案例”评选的项目。参评教研员选送的“教研活动案例”材料,以记叙的方式,展现了各学科教研活动的精彩和成效,反映了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中的进取精神和引领作用。透过这些教研活动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看到教研员与教师一起为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什么、怎样做的,有些什么思考和对策,得到了什么经验和启示。这些案例是教研活动成果的缩影,也是课程改革历程的印记;是教师自我发展的片断,也是教研员专业成长的足迹;是可以共同分享的宝贵资源,也是继续推进教研的参照材料。
教研有道,案例可鉴。教研员应有丰富的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案例知识,这是专业素养的一项要求;教研员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提高认识、在分享中增长智慧,这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将教研活动案例作为教研员专业发展评选活动中的一个项目,可以促使教研员更加关注教研活动的实效及其经验总结,更加重视教研活动案例的研究、撰写和交流,进一步提高基本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实践表明,这是行之有效的。通过“教研活动案例”的评选,加深了我们对编写教研活动案例的重要性的认识,引起了我们对推进这项评选工作的新思考。
组织教研员的“教研活动案例”评选,基本条件是要有良好的教研活动基础,要有丰富的案例积累。因此,教研员要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在“研”字上多下功夫,同时应大力倡导教研员撰写教研活动案例。
首届“上海市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发展评选活动”参评的教研活动案例,已汇编在《术业有专攻——2010年度上海市基础教育教研员专业发展评选成果集》(简称《评选成果集》)中。为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案例的编写质量,在此以参评的教研活动案例为素材,与大家一起讨论有关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一些基本问题。
一、教研活动案例的基本特征
一般来说,案例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或一个事例,并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和从中获得教益。
教研活动案例所描述的是发生在教研实践中的真实事件,并引人深思。
例如,《评选成果集》中的《“互动对话式”教研活动案例》(由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英语教研员沈冬梅撰写),讲述的事件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教学研讨。这个案例的主要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概述如下:
在第一部分,先指出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两种倾向,学生学习和运用语法存在一些问题,由此提出要在新课程下重新审视语法教学的地位、深入探讨语法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再进一步确定当前的教研关注的重点是:语法教学教什么;如何呈现目标语法结构;如何创设情境设计语法活动;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所期望的目标是:通过系列教研活动,激发教师对语法教学的再审视,力求改变认识不足的状况,改变费时无趣低效的状况。
在第二部分,指明了本次活动是“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有效性实践研究”系列教研活动之一,其主题是“语法项目的呈现和操练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是“表语从句”;这次活动由三位老师进行“同课异构”的设计和教学,采用“互动对话式”的模式,按照“授课观课、说课、互动研讨、专家提问式对话和点评”的流程展开,让参加活动的教师“从真实的课堂出发,在比较、研讨、反思、共享中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然后,讲述活动实施的过程,在准备阶段、研讨阶段、整理阶段中分别做了什么,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授课观课、互动研讨、专家对话和点评的情况。
在第三部分,对这次教研活动的成效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包括分析其不足之处;再对“互动对话式”教研模式的运用进行经验总结,同时对照本次活动的目标达成度对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情况进行反思,概括由本次活动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和有益启示。
从这个案例的记述中,可以看到当时高中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看到教研员为解决问题带领教师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以及为提高教研活动有效性所采取的做法和得到的经验。这些做法和经验,对于如何解决同类问题以及改进教研工作,是有借鉴作用的。
这个案例中,有真实的事件和具体的过程,有关于事件的分析和思考,有值得借鉴的做法和经验。再看参评的其他教研活动案例,也有同样的特征表现。
根据以上分析再进行概括,一般来说,教研活动案例应有以下基本特征:
1.真实性。取材于教研工作实际,对教研活动情况的描述是客观真实的,依据事实有条理地呈现。
2.完整性。对教研活动的过程有清晰、完整的反映,包括阶段性的安排和具体的情节;不仅讲述做了什么,而且讲清是怎样做的。
3.时空性。在一定的时空框架中有序地展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流程是清楚的。
4.典型性。这一教研活动的组织基于某一特定背景、针对特定问题,同时它又有代表性,是与解决某一类现象或问题的整体设想紧密联系的典型事例。
5.启发性。教研活动所取得的成效以及经验和教训,对于教研工作的进一步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二、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目的意义
教研员在教研工作中,组织和参与过很多教研活动,亲历了这些教研活动事例的生成。把教研活动事例变成案例,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把教研活动案例撰写出来,并非只是客观地描述这个事例,其中还有理性的反思、经验的提炼和问题的探讨等。倡导教研员撰写教研活动案例,是推动教研工作发展和教研员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目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下列方面:
1.提升素养。教研员在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任务驱动下,促使自己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修养,更加重视培养分析、研究和批判能力以及总结、表达能力,并且在形成案例文本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积累经验。教研员通过撰写教研活动案例,记录自己教研工作的经历,反映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的历程,从而增长个人成长经验的积累和获得专业发展导向的启示。
3.引发思考。教研活动案例是理性反思的成果;有了教研活动案例,又可以引起教研员对整体教研工作进行有参照的反思,更有意识地探讨教研工作“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等问题,深刻认识教研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4.增进交流。成为文本的教研活动案例是交流的媒介,也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极好资源,可为教研员之间、教研员与教师之间加强沟通、分享经验提供有效的方式和途径。
三、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基本要求
教研活动案例不仅是一次教研活动的真实再现,还包括对这次教研活动的再研究。教研活动案例的撰写,应关注案例的基本特征并能完整地体现出来。
再举案例《以实验为载体,以发展为目的》(由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物理教研员桑嫣撰写),来看一看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一些基本要求。
这个案例是关于“物理基础和创新实验的技能培训”的专题教研活动。提出这一专题的现实背景是:“随着课改理念的逐渐被接受,教师对适应课改要求的教学技能的培训需求日益增加。如物理新教材中,各类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数量大大增加,其中相当数量的实验需要运用DIS这种新型实验仪器。由于对实验仪器的操作不熟悉,教师在教学上产生畏难心理,在实际教学中,对实验常常采取回避态度。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实验仪器的变化,也给实验的创新提供了机会”。活动的意图是:“旨在提高教师实验技能、鼓励教师创新实验”;采用的形式有“专题讲座、技能培训、展示交流、实验比赛等”。
这个案例中,描述了“实验竞赛启动仪式”、“教材中的学生实验操作培训”、“提高教学效果的创新实验介绍”、“教师实验比赛”、“实验比赛发奖仪式”等五次活动的概况;对活动成效的评析,是从“活动的参与面和现场反应”、“实验比赛的操作表现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的;关于活动经验的总结,主要对“活动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教研员在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概括。最后,概述了“进一步的思考”,从这次活动的反映和影响,联想整体教研工作的发展,思考要“通过长期持续的教研导向、培养一支实验上有专长的青年教师队伍,在区内逐渐形成重视实验的氛围”;“通过每学期的教研专题的精心设计,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提供更多有效的做法,使他们能够关注到更多的教学本质的问题,在区域内逐渐形成一种正面积极的学科教研文化”。
这个案例记录了一次围绕“物理基础和创新实验技能比赛”组织的专题教研活动情况,又反映了撰写者对组织实施这次活动的重新认识和深入思考。结合参评的其他教研活动案例,可见撰写教研活动案例应把握的要求。
1.总体要求:
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总体要求是基于真实事件、合理进行思维加工、体现案例的基本特征。
在此强调,案例的素材是一次曾经组织和实施的教研活动;案例的呈现是融入撰写者对这次活动的重新认识和理性思考后,整理而成的具有案例基本特征的文本材料。
2.表述要求:
案例内容的主体部分是这次教研活动过程的完整描述,以及开展活动的“前因”和“后果”。案例的撰写必须有以下要求的完整表述,才能使人看得明白、准确理解。
(1)深刻阐述活动的主题。一次教研活动,应有明确的主题。在案例中,要阐明为什么要确定这个主题、主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是什么。因此,就要有关于活动背景和重点关注问题的分析,有关于活动意图和所用策略方法的陈述。
(2)清晰描述活动的过程。教研活动是形成案例的基本事件。在案例中,要讲清楚这次教研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活动的阶段性安排、各个阶段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以及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情节。因此,就要有关于活动目标、方式和流程的简明介绍,有具体实施情况和重要细节的真实反映。
(3)中肯评述活动的结果。教研活动案例应具有借鉴作用。在案例中,要恰当表述这次教研活动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要以所描述的事实为依据,从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度对活动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从教研工作的整体推进着眼阐发活动的意义。因此,就要有活动目标达成度的评析、活动经验的总结,以及活动对推进教研工作的启示。
3.体例建议:
根据撰写教研活动案例的总体要求和表述要求,提出如下关于教研活动案例的体例和内容框架的建议,供参考。
(1)标题。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拟定标题。
(2)简况。在正文前面,列出有关这个案例的教研活动基本情况,如:教研活动的主题,活动的日期和地点,参加活动的对象和人数等;采用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问题讨论”等方式组织的教研活动,要简单介绍主讲人和主持人。案例的撰写者在此也要作自我介绍,主要说明撰写者担任的职务和在本次活动中担负的职责。
(3)正文。包括“活动背景与意图”、“活动设计与实施”、“活动分析与启示”等三个部分。
在“活动背景与意图”中,主要阐述这次教研活动的现实背景、所针对的问题及采用的策略和方法、期望实现的目标。
在“活动设计与实施”中,主要讲述这次活动的主题、具体目标和要求、活动方式和基本流程;描述活动实施的全过程,具体呈现在准备阶段、研讨阶段、整理阶段中有关活动的主要情节。
在“活动分析与启示”中,主要内容是关于这次活动成效的评析和经验成果的总结;关于推进教研工作的思考。
(4)附件。将正文中引用的一些相关理论的核心要义放在注脚中;将所参阅的重要文献目录列在正文后面;将本次活动相关的一些原始材料、课例教案或影像资料等整理后随案例附上。
4.注意事项:
(1)重视立意。学科教研活动的开展,中心的任务是推进课程改革、有效实施课程;关注的重点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和教学行为转变,是课程标准的切实贯彻和教学基本要求的全面落实;立足的基点是现实的课堂和教学的实际,着力点是研究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课题和解决教学实际中的突出问题。教研活动的设计,立意要高一些,应坚持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为根本,引导教师将课程理念化为教学行为,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教研活动案例更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仅要强调其确定的活动主题对推进课程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研讨的问题对改善学科教学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可以预期,通过案例的交流,能促进学科教研深化提高,引导教师对同类主题进行持久、深入的研究,对课程实施中的某些问题保持持续性的、理性的关注。因此,在案例的撰写中,对活动主题的阐释要充分些、成果的评析要理性些。
应该注意,不能将研讨过程中用作载体的“课例”等同于所撰写的“教研活动案例”,不可把“课例”的生成作为“教研活动目标”的达成;不能停留在“就课论课”的层面,不可忽视教研活动经验的提炼和对于教研工作的进一步思考。
(2)把握重点。撰写教研活动案例,涉及的基础性材料很多,例如,分析活动背景所使用的材料,反映活动全过程所需要的材料,评析活动成效、提炼经验和提出观点等所依据的材料。在教研活动案例的撰写中,要根据阐述内容要点的需要,抓住重点,恰当选用、合理组织材料,使案例中引用的材料既充实又精炼。还有一些相关材料,可放在附录中。
应该注意,关于活动过程的描述,既要展示全程概况又要呈现精彩片断,不可将活动程序的记述等同于活动过程的展开;不可忽略重点研讨问题以及具体讨论情况的介绍;不可缺少小结整理中一些主要观点和意见的提出。
(3)加强实证。对于教研活动成效的评判、活动经验的总结和主要观点的形成等,要重视实证分析。在组织材料时,要为进行相关分析提供材料的准备;然后,将材料整合在有关内容中,为得到的结论提供必要的事实材料的支持。内容的表达,要简明、流畅,有条理性、逻辑性。
应该注意,必要的事实材料必须进入“正文”,成为作出判断的事实依据;不可空泛地、想当然地演绎结论。
(4)要有细节。教研活动案例中的生动情节,主要体现在一些细节的描述中。例如,“参与活动的教师热烈地进行讨论和交流”,要交代主要讨论什么、交流什么;“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和交锋”,要讲述不同的观点有哪些、如何进行碰撞。有了细节,才可能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应该注意,要把活动过程中那些与所要说明的问题相关的重要细节选择出来,并描述清楚。
撰写教研活动案例,应是教研工作任务的组成部分。我们不仅要扎扎实实开展教研活动,还要认认真真撰写教研活动案例,并利用案例相互交流和分享教研活动的经验成果,促进教研工作深入发展和教研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