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共同体章兴波专帖 [复制链接]

91#

飞哥是模型制作的老鼻祖。
TOP
92#

兴波在模型制作上一贯很有心得,长期坚持,多次获得高奖次。
TOP
93#

这些模型可以从规划作为重点进行开展,就是很好的stem课程。
TOP
94#

说好的,过年过出,模型指导下。新年快乐,来年再战!
TOP
95#

师兄在模型制作和创新上有独到之处
TOP
96#

新年快乐 章老师 模型达人
TOP
97#

回复 83楼章兴波的帖子

师傅厉害,各方面都很有研究,我要好好学习
TOP
98#

2019向师傅看齐!
TOP
99#

近几年上虞没纸模建模比赛了,其实这个技术性还是比较强的
TOP
100#

看到章老师的小区规划照片,想起了10年前的场景模型,时间过得真快
上虞王飞 发表于 2019/2/2 18:02:48
想起一起汗流浃背的日子了
TOP
101#

五下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第一个活动:观察物体的沉浮  在此明确判断物体沉浮的操作方法:要把物体放入水里。    (这里和后面的橡皮泥小船一课的操作有些冲突)
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材料容易准备,预测的理由很难写,这里更多的关注学生怎么想的,至于小格子里写什么我的要求是简洁明了,不然这里会花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学生直接用密度来写的很多)
第三个活动: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我选择了橡皮(沉的代表)和苹果(浮的代表) 学生观点基本一致,它还是它,沉浮状况不会变。(更多的学生用密度来写理由)
两个班的教学,在最后都有学生提出:他能让橡皮浮起来。他们是这样操作的:把橡皮切的很小,放在水面上,浮起来了。  (这里涉及到了表面张力,一个由此可以展开的新话题,值得探究)
TOP
102#

师父非常及时记录实验活动!下周来讨教!
TOP
103#

学习了。第二个活动在预测时,回形针和苹果最有争议,有的说浮有的说沉。第三个活动我也是用了橡皮和苹果,这个理由是有点不太好写,也有学生说到密度,一般就认为小的,轻的会浮,所以认为1/4,1/8的橡皮会浮,他们的理由就是小轻,结果沉了,有点意外。
TOP
104#

兴波思考有深度。我感到困惑的是浮的物体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呢?用泡沫不是更简单。而且生物与物体的密度均匀度来讲,物体的密度均匀度更好一些,生物的密度均匀度是不高的。而且生物会吸水,吸水后沉浮有可能会改变。如果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切小后沉浮不变,我认为选用物体更好。作为有结构的材料,在一定的课时后把类似胡萝卜的材料放进去,让学生发现胡萝卜切开后有的沉有的浮,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设法让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进行解释。
TOP
105#

这几个活动感觉成本有点大啊,橡皮、苹果都是一次性,切完了又要重新准备,我倒忘了让学生自己带来。
TOP
106#

向章老师学习!
TOP
107#

回复 103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三上的沉浮实验中也有回形针,是说金属类一般在水中都是沉的
TOP
108#

兴波思考有深度。我感到困惑的是浮的物体为什么要用胡萝卜呢?用泡沫不是更简单。而且生物与物体的密度均匀度来讲,物体的密度均匀度更好一些,生物的密度均匀度是不高的。而且生物会吸水,吸水后沉浮有可能会改变。如果要让学生认识到物体在切小后沉浮不变,我认为选用物体更好。作为有结构的材料,在一定的课时后把类似胡萝卜的材料放进去,让学生发现胡萝卜切开后有的沉有的浮,这样会引起学生的思考,设法让学生对这样的现象进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2/23 11:45:09
曾经为了上课不出歧义,选择过泡沫作为浮的代表,没有悬念,似乎也不太好。现在我又改回了可能会又变数的苹果,我想教材设计也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一定的冲突,激发学生思维斗争也是有其价值的。
TOP
109#

回复 9楼章兴波的帖子

现在的工具不是没有,而是太多。我们的工具设计的越来越科学,使用越来越方便,为什么还要认识和研究一些即将淘汰的工具呢
TOP
110#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这节课的材料是:同体积不同重量的几个小球,同重量不同大小的物体。  爱牛工具箱这一块的材料价值不大,没有选用。我用的是原来最早一批工具箱里的四色小球和圆柱体浮标。(学生学具袋里的浮标质量不错,也是可以使用的。)

准备好材料后,这一课的思路清晰,结论容易得到。作业本上5个物体的沉浮描述有困难。需思考能否改进。

我在一个班级,选择了一种非常规的上法。我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如下图的材料:四色球(重量不同)、6个垫圈、圆柱浮标、一个带盖空瓶。

引入问题:上节课,当我们同时改变一个物体的重量和体积的时候,它们的沉浮状况不会改变。那么,物体的沉浮到底和物体轻重、体积大小有没有关系呢?说说你的想法。

下发材料:观察这些材料,讨论:可以研究刚才的问题吗?说一说,你想怎么做?

小组活动:充分的时间动手尝试。

全班研讨:上交材料,讲台上留下一份,用于展示发现时的演示。

这样上课,学生更开心,但作业本需要单独补做。
TOP
111#

回复 18楼章兴波的帖子

章老师的《电和磁》实验脚本很详细
TOP
112#

五下第三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这节课的材料:不溶于水的橡皮泥,带细刻度的500ML烧杯,一个调节用的塑料杯和毛巾。
爱牛工具箱种的橡皮泥正好用,不过由于天气冷,橡皮泥容易裂,最好选择温水实验。
由于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必须把体积做大,所以容器不能太小,又因为要比较排开的水量,所以容器得有刻度。我选择的是500毫升玻璃烧杯,但因为烧杯刻度间隔在50毫升,而橡皮泥浮的时候和沉的时候的排开的水量差异在10毫升左右,所以必须把烧杯刻度做细。十年前做过一批这样的烧杯,现在遗失破损的所剩无几,今天又做了一批。这批烧杯是我自己在社会上的玻璃仪器化学用品店采购的,厚实,质量特别好!不是原来仪器室的可以比的,至少3个量级。




最后编辑章兴波 最后编辑于 2019-02-26 09:05:59
TOP
113#

回复 112楼章兴波的帖子

自己买的材料的确要比教具箱中的要好不少。其实教具完全可以设立资金,让教师自己买,然后报销。
TOP
114#

回复 110楼章兴波的帖子

章老师,这个垫圈是做什么用的?这个圆柱浮标伸缩改变体积,在水中的沉浮区别不够明显,垫圈是用来给浮标配重的吗?
TOP
115#

回复 110楼章兴波的帖子

准备好材料后,这一课的思路清晰,结论容易得到。作业本上5个物体的沉浮描述有困难。需思考能否改进。
这个沉浮描述怎么写?是写浮或沉吗?那个圆柱浮标改变体积后,5种情况都是浮啊,浮的程度区别也不明显,体积最大和最小的学生看出来不同,其他几个几乎看不出有什么不同。请指教!
TOP
116#

回复 112楼章兴波的帖子

章老师每课有记录有反思,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
TOP
117#

回复 110楼章兴波的帖子

准备好材料后,这一课的思路清晰,结论容易得到。作业本上5个物体的沉浮描述有困难。需思考能否改进。
这个沉浮描述怎么写?是写浮或沉吗?那个圆柱浮标改变体积后,5种情况都是浮啊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2/26 21:39:10
你没有对浮标进行配重吧?如果是学具袋里的,要用玻璃弹珠配重;如果是原来工具箱的圆柱体浮标,你可以用小的垫圈配重。
沉浮状态描述可以用一个线表示水面,直接在图中画水面。
TOP
118#

向章老师学习,为上虞科学喝彩!
TOP
119#

非常实用的器材,辛苦了
TOP
120#

很好的材料,学习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