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56789101112» / 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共同体章兴波专帖 [复制链接]

241#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这一课可以上的很轻松,即使不上课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能够非常轻松的理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的。”但这节课真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老师的准备和善后工作比上课的时间还要长的多。我在这节课上,演示了课本上的铁丝传热实验,第一个班用凡士林固定火柴容易自己掉落,影响实验可信度;第二个班用蜡烛油固定火柴,结果只能掉落到第2根。我又加入了铜棒蜡环传热实验,因为铜棒比较粗,效果比铁丝要明显的多,蜡环制作需要花费一段时间。金属片传热实验是小组开展的,涂抹凡士林比较方便,学生使用蜡烛加热,效果明显,但不能反复实验,课后整理非常头痛!想起以前杨君的变温油墨了,为什么在工具箱里没有配上它呢?




最后编辑章兴波 最后编辑于 2019-04-09 12:26:57
TOP
242#




TOP
243#

蜡环制作现场
TOP
244#

蜡环制作现场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9 14:39:57
蜡环真好
TOP
245#

准备费时间,工程较大,一个班接着一个班,制作都来不及了
TOP
246#

请教章老师!这个传热比赛,在论坛里看了很多,但最终的结论怎么下?照实验结论下,就与事实不符,后面选择题一出,选铜还是选铝呢?
TOP
247#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这一课可以上的很轻松,即使不上课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能够非常轻松的理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的。”但这节课真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老师的准备和善后工作比上课的时间还要长的多。我在这节课上,演示了课本上的铁丝传热实验,第一个班用凡士林固定火柴容易自己掉落,影响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9 12:23:45

老师用心,工程很大,效果很明显!赞!
器材优化是一个很重要话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更省力的材料?
TOP
248#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9 14:39:37

做个模具制作冰环可以试试吗?
TOP
249#

请教章老师!这个传热比赛,在论坛里看了很多,但最终的结论怎么下?照实验结论下,就与事实不符,后面选择题一出,选铜还是选铝呢?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4/10 20:31:42
结论是按实验现象下的。选择题该按理论数据选。在实验基础上,老师补充一份资料,关于黄铜的铜含量,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一下,把分析结果也写在记录表旁边。我是这么操作的!
TOP
250#
TOP
251#

这烧瓶都有几个规格,橡胶塞与瓶口不配套,塞不进。这个细管子不够长,可以接吗?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4/9 12:08:56
接应该不行,没有玻璃管,就用一般的吸管,够长了,露出烧瓶少一点问题不大!
TOP
252#

准备费时间,工程较大,一个班接着一个班,制作都来不及了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19/4/10 20:21:53
蜡环是演示实验,两三个班十几个,一次做好,还是方便的。
TOP
253#

短短一节科学课,课前准备真的需要不少时间啊。
TOP
254#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七课《传热比赛》

每个小组一杯热水,放入金属棒、玻璃棒和塑料棒,在前面一节课中有过感受铜棒传热,这节课提醒孩子比较不同材料小棒的传热本领,在经过几分钟的触摸体会后,金属棒明显比其他两种要热一些,玻璃和塑料用手感觉差距不明显。

这节课还有个经典实验,那就是铜铁铝的传热比赛。实验室的经典器材(包括爱牛工具箱),尝试了不下几十遍了,都是铝排第一,铜第二,铁第三。而理论上又是铜第一、铝第二、铁第三。怎么处理这个问题?每次上课都会面临的。我是这样处理的:正常实验,得出结论: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铝导热性最好,铜其次、铁最差。紧接着带领大家阅读资料库相关资料,读完后问:你又什么疑问吗?这时,学生都会发现,刚才的实验是不是出问题了?表格中的数据是铜导热性最好,铝第二,铁第三。然后,我解释:老师做了几十次这个实验了,结果都是和我们刚才一样的啊。那是哪里出了问题?留时间让学生思考,一定会有学生想到是这个铜棒有问题,我这次的两个班都有学生直接提出了关于铜棒的纯度问题,我就借势介绍关于紫铜和黄铜的铜含量数据,这样学生就好理解实验现象和理论数据之间的差异问题了。关于记录表的记录我也做了修改,把计时间改成记名次,更简洁@!结论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补充和理论数据违背的原因。


TOP
255#

教材结论和实验实际不相符,的确有点伤脑经。
TOP
256#

兴波的研究很细很深入
TOP
257#

我一直在考虑这个结论的问题,该怎么下?
TOP
258#

回复 249楼章兴波的帖子

谢谢章老师指点!
TOP
259#

章老师真是我偶像啊,这个蜡环真不错,下次我也试试看
TOP
260#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七课《传热比赛》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12 13:33:21

小图看不见,什么原因?我做实验大多是铜棒快!
直面问题,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探究这个策略真好,这样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TOP
261#

回复 254楼章兴波的帖子

是的,如果没有更好的材料(纯度更高的铜条),这样处理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反思能力,很好。
TOP
262#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六课《热是怎样传递的》
这一课可以上的很轻松,即使不上课学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能够非常轻松的理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一端向温度低的一端传递的。”但这节课真要让学生充分体验,老师的准备和善后工作比上课的时间还要长的多。我在这节课上,演示了课本上的铁丝传热实验,第一个班用凡士林固定火柴容易自己掉落,影响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9 12:23:45
温变油墨工具箱可以考虑配备一下。
TOP
263#

求真的探究精神,赞
TOP
264#

回复 254楼章兴波的帖子

前面几根火柴棒掉的很快的,计名次更方便。我发现这个火柴棒立在金属棒上和挂在金属棒下,怎么实验结果会不一样?立在上面,出现铝棒上的火柴掉的快,挂在下面的却是铜棒上的火柴棒掉的快。
TOP
265#

回复 264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李老师真细心
TOP
266#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八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这节课原来的工具箱是有配套的材料的,一个带盖子的铁盒子,还有配套的泡沫盒。以前的课上我都是用这套材料的,因为有现成的材料。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这套材料有很大的弊端,就是铁盒子的盖子设计太紧密,很难打开,特别是保温好的那一组材料,在打开的时候很容易烫伤。这次我改变了教学材料,使用100毫升玻璃烧杯作为容器,剪了一样的塑料盖子,拼接了配套的泡沫盒。课从玻璃烧杯和塑料烧杯装热水引入,玻璃杯外面摸起来更烫,过几分钟后,也确实温度会下降更快一些,课堂上进行了实测温差不大。然后展开:如何给一个玻璃烧杯里的热水保温的话题,学生会提出诸如加盖子、包棉衣等方法。然后就是小组实验了,老师要同时倒好同量的热水,大家要同时做好各自的保温措施,统一计时,这些要做到绝对公平还是有很大的困难,需要思考解决。在大致公平的基础上,我们两个班得到的数据还是很有价值的。都是泡沫套里的那一个烧杯明显保温效果要好,毛巾和加盖效果差不多,毛巾无盖稍差,无任何措施更差。

TOP
267#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七课《传热比赛》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12 13:33:21

记录时间改成记录名次,记录就简单多了
TOP
268#

材料很齐全
TOP
269#

五下第二单元《热》第八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这节课原来的工具箱是有配套的材料的,一个带盖子的铁盒子,还有配套的泡沫盒。以前的课上我都是用这套材料的,因为有现成的材料。
章兴波 发表于 2019/4/19 10:44:42


为章老师的器材改进点赞,更多用心教学喝彩!相信学生们的活动收获会很大!!!向章老师学习!!!
TOP
270#

(生活中的奇思妙想)赠送一本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