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t一步一脚印 [复制链接]

231#

司徒老师已经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和快乐啊!真好!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232#

      看完了全国第四届教科版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暨研讨会的6节课录像和老师们的互动交流,收获很大,在观课的时候我觉得需要提醒自己:不要用自己固有的经验片面去分析别人的课堂,而先要明白别人的设计意图后再去尝试协商彼此的想法。下面的是我的观课感想:


 


     


刘洋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


 今天学习了刘洋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在看专家点评之前,想先自己写写观课后的感想。首先我整理一下这节课的思路:第一部分——个体论证。每个学生用图+文的方式对昼夜交替进行解释,然后用表格的方式自己梳理解释,接着进行模拟实验,记录结果。第二部分——集体论证。先用一张大表格把能出现昼夜交替的猜想列出来,然后分别对这三种猜想进行论证。这里又分成几个小部分:(1)对三种猜想进行质疑(亮出观点)(2)小组讨论:与月球有没有关系?(3)小组再次讨论:太阳绕地球转和地球绕太阳转都能产生昼夜交替。课的最后老师告诉学生模拟实验不足以收集足够的证据,课后继续寻找证据来找出昼夜交替的原因。


 


这节课我有几个地方是很欣赏的:1、对昼夜交替的解释先让每个学生都去思考,然后对解释进行梳理。梳理很必要,为后面的模拟实验做铺垫。2、用一张大表格把不同的想法直观呈现出来,然后老师针对不同想法的矛盾处让全班进行集体研讨。3、整节课老师非常重视让学生去用证据作出解释,当发现模拟实验收集的证据不足时鼓励学生寻找更多的证据。


 


对这课我也有一些疑惑:1、把月球也放进猜测里学生分析起来是不是难度高了些,若课的开始先排除月球,只讨论地球和太阳会不会更容易些。2、“太阳绕地球转和地球绕太阳转都能产生昼夜交替”这个问题上为什么不同提供一些数据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资料来解决这个问题呢?非得要放在课后吗?3、在集体论证出现困境时,是否应该提供一些新的支架来启发学生呢?


 


童老师对这课的反思是:1、学生对证据的识别时间太少,所以有些孩子并不清楚别人的观点和矛盾在哪里。2、在大冲突的方面要引起学生的重视,要不在大信息量的环境下孩子不知道如何去比较和质疑。


 


陈滔《液体的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这课在旧版的教科版教材中是出现在三年级,修订版的教材就出现在五年级,当时对比了一下修旧教材似乎没有什么大的改动,一直在困惑这课五年级应该比三年级应该有什么更多的发展呢?陈滔老师这节课就在这方面对教材进行处理:老师用的是两耳烧瓶来装液体,一耳插温度计,另一耳插上长度的刻度,实验时老师要求学生记录温度与体积变化的具体数据并用曲线图直观显示出来。我很欣赏对教材的这种处理,通过数据来说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更能促进五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尤其是数据的呈现,把柱状图变成折线图,使数据变化更直观的呈现,很值得学习。并且老师很注重学生思维的严谨性,例如:你们今天得出的结论适合于所有温度范围吗,怎样去修改,加什么条件才成立?


     陈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处理我也有应用在课堂上,例如实验前除了明确注意事项后,还让学生说出怎样分工,然后让学生拿着填好分工的记录单上来拿材料。又如研讨:根据观察的数据,你们得出什么结论?其他小组的数据也支持你们的结论?还有什么新发现。我让三年级的学生进行分析数据时就有类似的处理:从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哪些小组的数据也支持你们的结论?你对哪组的数据有质疑,为什么?


     对这课我也有一些想法:1、在实验前设计实验是否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或出示一些关键问题给学生,不要一对一的那样不问答。2、今天的课只涉及到热胀,但学生经常会用热胀冷缩来概括,老师是否在课的最后要明晰一下。3、对数据的分析,如果仅仅是得出“水受热,体积增大”这个结论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是太浅层了,陈老师课后时说如果分析确定体积看温度或者确定温度看体积(每上升2摄氏度或者体积每增加2厘米),学生比较难操作,另外与容器大小有关系。姜老师说可以加入热传递的分析,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去分析指向大概念。这点我觉得确实可以在数据分析时让学生的思维再深入些,三年级已经学习过温度与热的关系,在这节课我觉得完全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水的温度上升说明水的热量发生什么变化?这个热量是从哪里获取的?那瓶子外的水热量又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就能更好的指向大概念。


 


郁老师:


以前学生对体积增加会有多种解释,但加上了温度计后就指向了大概念,


柱状图变成折线图很直观


组织和呈现数据很重要,因为这是孩子作出解释的基础。但是事实必须要与描述一一对应,尊重事实,而对于误差的产生是第二位的问题


 


李铸衡《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老师的导入简单有效:老师手里握着两根导线,你知道它们是连着还是断开?


    学习指南:1、想一想,怎样才能判断出里面连接了哪种元件?(电池、导线、断开)2、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实验前老师让学生思考的不仅仅是导线的断与不断,还增加了一个电池,让学生猜测不同元件灯泡是不亮、亮还是更亮。接着老师更让学生深入思考连着电池也会有不亮的情况而不是更亮(电路检测器里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路里的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式),所以老师给学生提供的电路检测器是一端红色导线、一端蓝色导线,并且标上a和b。在让学生提出要检测的段时适时提出问题1-2和2-1之类是不是重复?暗箱里增加了电池就让学生的思考更深。


 


郑小波《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老师创设的情境能很好调动学生的思维:一个破房子的屋顶长了植物,种子是怎样到达屋顶的呢?既然学生猜测是风、动物、自体降落。然后老师用苍耳作为一个例子示范在记录表上填写种子的特点,根据特点猜测种子的传播方式。这个环节老师的引导是很到位的,一种种子不是只是有一种传播方式,还可以有其他传播方式。接着老师提供了9种植物的种子让分组讨论,每一组一种种子,记录的方式就是老师刚才示范的方式,最后把记录纸粘贴在相应的种子图片板上。老师选择的这9种植物种子都是比较典型的。


接下来的展示环节,老师是让全班以小组的形式参观展板,对有疑问的记录打问号,在交流环节就把问号最多的记录拿出来让学生相互质疑。这里老师只请了一组的学生进行全班展示,如果能多请一些小组展示,学生对不同的种子传播方式可能认识会更深。课的最后老师回应开始的那幅图问学生9种植物哪种种子是不可能传播到上面,前后很好的呼应了,并强调了就算种子传播到那里但如果没有适合的环境也不能生长的,指向了生物与环境的大概念。


 


喻伯军: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把苍耳挂在身上,把莲蓬掰开,当学生把莲蓬打开时他们就会发现小鸟是很难把它吃下去的,真的能吃下去也发不了芽,也可以问学生有见过鸟吃莲蓬的吗?有资料记载吗?你要拿出更多的证据来支撑你的论证。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3#

     今天在和刘老师在聊着在上一阶段我研究《水能溶解一些物质》这课时的一个困惑,困惑是其中一个班有一个小组顽固的认为他们组的沙就是减少了,就是溶解了一些,因为我把过滤的实验放在下一节课,那么在这节课的结尾我是给孩子画上了一个问号,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样处理可以吗?刘老师说:我不认为“有没有一个结论”是判断有效性的唯一或必须的标准,还是那个观点,放在一个大课程观下去组织课、评价课。
    
    
以前的我总觉得一节课一定要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才可以。但现在我觉得就算孩子在这节课上用了40分钟还是认识还是错误的或者没有得出一个结论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只是下一节课我们就需要更换方法或者更换材料来获取更多的事实来让学生更好去建构概念。我们是为孩子而服务的,不是让孩子来为我们完成任务而服务,允许孩子慢慢走慢慢去经历。以前上课我放不开,就是因为我很想让孩子来帮我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现在开始转变,先把课的内容减少,然后精心设计支架,但上课的时候还是会有以教师为中心的情况,还是会有着急的情况,转变本身就是痛苦的,我也和孩子一样需要时间,慢慢转变。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4#

       《食物链和食物网》这课听过好几次,基本思路都是出示情境,然后认识食物关系,讲解食物链,练写食物链,找出食物链共同特点,认识生产者和消费者。最后在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写出多条食物链,认识食物网。课的最后就是分析在系统中少了一个动物会怎样,让学生认识生态平衡。
        每回听这样的设计都觉得学生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个任务,学习动机没有被激发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学习的目的。这课我觉得可以这样重新设计:先抛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蝗虫害是否该消灭蝗虫、鸟吃庄稼是否该灭鸟或老鼠是害虫是否该消灭?学生在回答该不该消灭时就涉及到该动物所在的生态系统,然后出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动物,引导学生去思考之间的关系,从而带出食物链。再把食物链用纸环串成食物网,然后让学生剪去要消灭的那种动物,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回顾我们的问题该不该去消灭。
       用一个问题統整一节课,这样的课更有结构性。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他们自然就会有学习的需求,认识食物链,分析食物网越复杂越不会失衡这些都是学生在解决一个大问题时需要解决的小问题,这样学习就变得主动,学习目的更明确。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5#

     今天开始了一周的跟岗日子,跟岗的特级教师是吴向东老师。对这个跟岗是挺期待的,可以和特级教师面对面,并且得到特级教师的指导,同时跟岗的同学个个都是高手,和她们在一起也能学到很多。从今天开始就记录跟岗的点滴想法。


 


                                               跟岗学习第一天(12.15)


      一、关于吴老师的讲座


     摘录:


     STEM课堂特点:在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强调学生的设计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吴老师对科学教学的理解:


     1. 批判性思维   独立思考的理性的人


     2.在应用知识过程中感受知识的力量,享受带来的乐趣。


     3.严格控制的课堂能培养探究能力与精神吗?(1)一份材料实质是为了一个人提供的吗?(2)结论是重要的,教师是权威的,尊重事实呢?(3)细致的步骤,一切是为了控制?(4)情境设计是为了验证知识?


      当前小学科学教材两个突出问题:去情境化的良构问题为主,缺乏日常生活问题或难题


       情境导向模型:           资源1


       真实情境——》劣构问题     支架的支撑——》解决问题


                                      资源n


 


       二、关于同学的课


       同学明天上的课是《磁铁的应用》,这是粤教科技版的内容。同学用的是小发明的思路,先介绍为盲人设计的磁铁应用,然后让学生选择不同的人群(小孩、老人)根据他们的需要来设计一个磁铁的应用,接着小组讨论哪些设计是可以实践的,课后进行实践制作。这样的内容我真的是第一次听,这样的设计我也是第一次接触,同学的立足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提问题开始,所以他采用了思维导图作为支架。我觉得这样的思路是没有问题,只是有两个地方需要突破的:1.怎样可以激发学生对磁铁应用更多的想法。2.当学生天马行空想出很多想法后如何去引导他们要结合实际,哪些设计是可行的,原理是什么。明天的课很期待,看看同学如何带领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创新。


 


      三、关于榜样


      这次学习有两位同学不得不提。一位同学是正在哺乳期的妈妈,她为了跟岗,把孩子和她妈妈都带过来,在学校的附近租了房子,一个月边哺乳边跟岗学习。第二位同学已经是有高级职称,44岁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她说还要继续学习,她希望能对学生的成长起一些微薄之力。她还与时俱进,遇到效果不理想或者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就制作微课,用微课来突破难点。这两位老师对科学教学的热情真的让我很敬佩,作为同辈和后辈我还有什么借口让自己不去努力把教学做好呢?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6#

                                                   跟岗第二天学习日记


     今天吴老师向我们展示了stellarium软件的使用,怎样用这个软件认识星座、月相的变化、日食和月食等。这个软件确实是挺好的,能让学生产生对天文方面学习的兴趣。吴老师说地球单元教科版教材出现不少问题,把一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我们通常用模拟实验来突破,在吴老师看来完全没有必要弄得那么复杂,用这个星空软件就完全可以突破了。但是我觉得虽然星空软件很直观,但是模拟实验给学生带来的是体验,有了体验才能更好的建构概念,并且模拟实验也是一个取证的渠道,通过多方面收集到的证据才有说服力。至于教材的模拟实验怎样改进才能更符合孩子的思维,不少优秀教师都在做了很多尝试,值得学习。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7#

                                            跟岗第三天


     今天吴老师和我们分享的是《我们为什么而出发——美国中小学教育观感》,吴老师今年11月去了一次美国进行学习,也给美国的孩子上科学,他给我们有以下的分享:


    1.美国教育关注的是什么?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满足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创新能力与创造精神、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STEM日益普及,学院制下学生有更多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己筹资自己设计的网球场,稀有物种培育项目。。。。。


   2.教师的课程自主权。


  (1)学区可以推荐教材,但选择权和使用权在教师,有些师资好的学校直接要求教师自己开发课程


2)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不回避讲授,而且很多时候会用到讲授。但知识的学习并不是目的本身,而是为了用于解决问题,发展人本身。如通过科学片分析动物的滑翔;历史问题的分小组项目学习,通过网络查证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研究报告;数学教师的STEM课程,预测动物的变化情况


3)考试是考察是否达标,能否达到获得学分的水平,而不是为了把学生区分为三六九等。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行动。我们究竟是要培养怎样的学生呢?仅仅是为了那些知识吗?能力也相当重要,21世纪需要掌握以下的技能:


   (1)生活与职业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引导能力、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生产能力与绩效能力、领导能力与责任感


   (2)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3)信息、媒体、技术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素养


21世纪是需要的能力是综合,我发现有很多能力都可以在科学课上进行培养的,教师首先要站得高看得远,我们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跟岗第四天


今天轮到我上课,上的课是之前在10月份磨过的课,课题是《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之前我的上课思路是这样的:先观察盐、沙和红糖的颗粒,然后把三者分别倒入水中并搅拌,观察和记录三种物质的颗粒在水中的情况。在全班交流了盐、沙和红糖颗粒在水中的特征后,用表格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出溶解的特征,并对沙的不溶解作出解释。


华师附小每节课是35分钟,学生课外阅读量很大所以他们的知识面很广,所以我对上面的教学思路进行了调整,吴老师建议我把课题改为《溶解的奥秘》。课从沙引入,通过视频来演示沙从放入水中、搅拌、静置这三个过程中沙的情况,并让学生通过画图记录过程,然后让学生归纳沙不溶解的证据是什么。这部分的活动为什么要由学生做变成演示呢?我觉得学生对沙在水的情况都很熟悉,他们可能没有关注到的是沙在搅拌后慢慢沉降的过程,所以我用视频来把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沙从放入水中、搅拌、静置三个过程,并让学生示范如何用画图记录证据。这部分活动最关键的地方是引导学生用证据来说明沙不溶解,就是从颗粒到颗粒——颗粒肉眼看得见、颗粒沉淀在水底。有了怎样记录证据、从哪些方面记录证据的示范后,再让学生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他们的实验目的性就更强了。除了要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外,我还要求学生找出三个证据来证明你的结论。


大部分的学生只能写出两个证据,除了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不见了以外,有学生写水变色了,有学生写没有沉淀。在交流研讨时我先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板书他们的证据。然后追问他们几个关键性的问题:1、看不见了说明原本是颗粒发生了什么变化?颗粒——微粒。2、水的颜色变紫了,颜色均匀吗?这说明微粒在水中的分布是怎样的?微粒分布均匀。因为沙的实验节省了时间,所以高锰酸钾的实验以及研讨就可以更充分的展开。最后让学生概括高锰酸钾溶解的证据,带出溶解概念。下节课再进行过滤实验和盐的溶解。


之前总觉得“颗粒”没有讲透,而这次在讲到颗粒变成微粒后就紧扣着现象来分析物质溶解后微粒在水中的情况,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更透彻些。原本这课的引入我是想学习吴老师那样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学为了用,我的情境是这样的:我们今天要帮一家工厂完成一项检测的任务,而这项任务是关乎工厂能否制作出一种新产品。这项任务是这样的:工厂要寻找一种物质,要能溶解在水中,并且比盐的溶解能力要强。有人提出了沙,你们觉得沙可以吗?你有证据可以证明吗?但吴老师说我这样的情境是伪情境,还不如直接提出问题:是否溶解。另外吴老师建议可否从原理的角度去讲解溶解:水分子之间有空隙,高锰酸钾填补了水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空隙。我觉得讲物质结构太抽象了,对学生来说太难了。但意想不到那个班有几个孩子真的提到了分子,他们还试图用图来画出溶解过程分子发生的变化来解释为什么颗粒看不见了。而我在课堂上的处理没有肯定也灭有否定,而是让学生查阅资料。


只用一种材料,简单的教学环节,我觉得这样的课上得轻松,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和老师的点拨。推翻了自己以前的设计,重新再设计,这样的过程带给我很多启发。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8#

 跟岗第五天


今天吴老师结合省骨干教师的论文和我们分享如何写教学案例、教学论文。以前这类的培训也没有少听,但都是从一些条框来讲,收获不大,但这次是结合科学学科的论文来进行实例分析我觉得就有很多启发。


吴老师第一篇和我们分析的教学案例是关于创意活动设计的,案例先提出了以往几种教学设计,但教学效果都不好,然后基于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后面就具体讲新的教学设计和解决了文章开头提到的哪些问题。吴老师建议以往的几种教学设计是怎样、效果如何要交代一下,因为最后是要回应这些问题的解决的。文章的重点激发学生创意,所以在案例中要具体说说采取了什么策略,如提供大量样例激发思维,小组内学生的讨论相互激发,全班对想法提出质疑、改进,激发进一步的创意。文章的结尾要提炼几点:(1)用机械探究步骤进行知识传授转变为用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理解。(2)教师担心一开放就收不回来,于是紧紧地控制课堂,就为了追求某个知识点,但这样的学习并不是在每个孩子头脑中发生。教师控制学习进程转变为学生控制学习进程,走向学习环境设计,开放的课堂就会出现不同层次的问题。(3)指向21世纪技能,一步步带着学生走,创新是不能发生的,转变为大规模业余化(专家独创——全民参与),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力量和科学的趣味。


第二篇文章我觉得很值得学习,内容是关于从《生物多样性》到《登革热之战》怎样逐步把问题聚焦,把一课时扩充三课时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是用吴老师的iris鸢尾花模式设计:引言——阅读——探究——分享。作者一开始是用生物多样性作为引言,但发现这样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原因是问题太大,需要把问题聚焦,用一个具体情境来引发问题,于是设计了登革热的问题(该不该灭蚊)来作为引言,然后提供了资料给学生阅读,让他们提出观念和证据。但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举证时并没有利用资料(食物链)来分析,还是停留在原有只是经验,并且说明观点时没有举出证据。作者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把问题再次聚焦为灭蚊的方法,引导学生要用证据说明问题,并且不是非此即彼,不能绝对化“应该”或“不应该”。在教学中发现两人的方案比较粗浅,缺乏全盘考虑,有些地方还存在知识性错误,在集体论证时就针对这些问题来开展,在交流中教师注意点拨:(1)纠正知识性错误(2)引导正确的辩论方法(3)提炼隐含的思维方法(4)总结科学推测与方法。在总结处,吴老师建议提炼两点就可以了:从脱离情境到真实情境,从简单的是否思维到系统思维。整篇文章我觉得思路很清晰,用一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然后基于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问题反思自己的教学,再进行调整。随着探究的问题慢慢聚焦,老师提供支架,随着学生的发展步伐来进行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掌控学习进程。


我觉得写案例或论文一定要突出主题,不要泛泛而谈,为支持论点而举出的例子要有代表性,文章结尾不能是以事论事,要提炼出要点。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39#

                                                               在比赛前写给自己的话


      很快将进入区青基赛最后一轮的比赛,12.30周一8点告知课题,周二上午上课。压力确实是挺大的,我问自己究竟我比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赢得比赛?还是为了挑战自己?答案是后者。朋友提醒我,如果是为了赢得比赛教学设计就要保守些,不要搞太多创新。我的想法是既然是为挑战自己而参加比赛,我希望是能上出自己思想的科学课,不必有太多顾虑,同样结果也不要太过在意。但必须提醒自己的有几点:1.要研究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此岸到彼岸的踏脚石是什么,如何提供支架给学生。2.学生不是为教学目标而服务,应该让学生控制学习过程,但注意当太发散时要及时收回来,给学生指明方向。3.教学设计和学习记录单不要控制太死,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活动和思考,为此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瘦身。
        之前的研讨课教研员和科长都指出我的问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为追求知识点的设计是从教师出发,而不是从学生需要出发。虽然这些问题在短时间我可能不能完全改过来,但我希望借助这次比赛促使自己去改变。
        每次的比赛都是一次成长,对自我的审视,我希望自己能享受比赛,平常心面对比赛!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0#

                                                 比赛后写给自己的话


      昨天早上8:30知道上课的内容是三下《磁极的相互作用》,上课的学生是三上的学生,《磁铁》单元的课学生都没有学过,所以必须对教材进行处理。我的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在第一个环节我先激趣导入,创设魔术情境调动学生对磁铁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和学生讲解“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为后面的学习做知识铺垫。第二个环节任务驱动探究“磁极的相互作用”,向学生提出挑战性任务:用四种方法让有磁铁的小车动起来,并结合记录纸让学生初步建构起磁铁两极相互作用的规律。接着再引发学生去思考磁铁这两极是不同,它们究竟有什么特点呢?从而带出第三个环节“认识磁极与方向”。教材上是用悬挂法来探究磁极方向,但悬挂法容易受风吹的影响,还会受铁架台铁杆的影响,所以第三个环节我改为用水浮法来进行探究。通过水浮法知道 “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指南的磁极叫南极”后,再让学生修正一开始用颜色表述的方式,从而进一步完善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概念。第四个环节是概念应用,我提供没有标识两极的磁铁,让学生判断其磁极,从而再次加深学生对磁铁相互作用的认识。


 


     第二个环节有老师建议不要太开放,而是按教材那样先让学生知道了南极和北极后,然后让学生分别用南极和北极相对实验,如果太开放可能会出现很多枝节,然后绕回主题会浪费时间。但我是觉得设计不是为了老师好调控,而是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去认识磁铁的南极和北极,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认识,但如果先让学生通过玩来认识两极的相互作用,然后发现两极是不同的,既而再去探究这两极有什么特点,最后用南极和北极来修正刚才的认识,一切都顺理成章,学生是在一个活动中产生又一个问题,然后不断去探究,不断完善认识。


 


     今天上课前我梳理一下要重点把握的地方:磁极的概念、什么是相互作用、磁铁指南指北不变的性质、磁铁上红色和蓝色的标识只是人为去设计所以要用不变的性质来概括刚才的发现。实施的整个过程很顺利,学生的原有想法都呈现了出来,然后再一步步帮助他们去完善,最后的应用再次强化认识。但这节课出现了两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活动后让学生说发现时有一个学生说到“同极相排斥,异极相吸引”,我当时就追问他什么是同极、什么是异极,但学生还是用颜色来表示,我就没有把他说的板书。有几个老师说这里学生明明都已经说出来了,我还要学生说回同颜色,自己给自己兜了个圈。我当时想学生就算说出同极、异极,可能他只是知道这个词并不知道这个意思,所以我追问,但发现他也没有说出真正的意思所以就回避了。现在想回来当时学生说到时就应该板书同极、异极,这也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发现,然后在讲完南北极后再回过来问这个同极我们具体说是什么?我课堂上的应变还是有欠缺。第二个问题就是在强调“相互作用”时我用和另一个同学的靠近和排斥来讲解,科长还是觉得应该投影两块磁铁的现象来讲解而不是用这些肢体来表达。


 


      整个磨课过程从早上8:30到晚上10:30,整个过程科组长一直陪伴着我,帮我准备材料,听两次试教给意见,帮我修改词句,副校听完试教也给了我很多意见,大家的热心帮忙让我很感动,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又如何能轻松面对比赛呢。更重要的是科组长在和我磨课的过程中,给我指明本课一些核心的地方,一定要讲清楚的地方,真的让我受益匪浅,发现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还是很浅层,我只知道活动的目的但不清楚要讲到什么程度,要把握哪些关键点。


 


     每一回的比赛都是一次自我的挑战,都是一次学习,一次成长。我感恩有这么多锻炼、学习的机会,有这么多帮助我成长的同伴,感谢你们!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12-30 21:13:25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