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2122232425262728 / 2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t一步一脚印 [复制链接]

241#

                                                   成功非偶然      
    这次比赛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这次的成功并非偶然,是与赛前的准备有关。比赛前五天告知了选手赛课内容是三下的内容,我觉得可能是温度与磁铁,最可能抽到磁铁单元,所以我先在网上买了关于磁铁的魔术玩具。剩下的几天时间我把温度和磁铁单元每一课我思考过如何上,对于困惑的地方马上请教其他老师。刚好《磁铁的相互作用》这课我上学期没有做教材的实验,请教了其他老师知道水浮法比较好操作。所以当知道比赛内容后因为有准备就不会慌乱了。现在回想起来,平时的积累与准备真的很重要。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2#

      今天体会到了做学生的感受,因为需要要寻找软件来进行虚拟实验,看到推荐的软件确实挺好玩,正因为好玩就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而这个兴趣正是学习、探索的动力。而当正在摸索着如何去使用时就已经有技术高手说这个虚拟实验已经弄好了,学习的动力马上就消减了。今天的感受让我想到了学生在学习时真的是要让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去学习,而如何持续学生的学习动力呢?就是让他们摸索,然后不断让他们尝到每进一步的成功感,而告诉答案就会终止了他们前进的步伐。学生希望教师做的是什么?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告诉他们有什么工具可以使用、如何去使用。所以聪明的教师是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有趣味和挑战性的,每向前一步就会产生更大的学习欲望。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游戏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会这么大,因为好玩,有对手,有挑战,过关有成就感。而我们的教学能否也能像游戏那样吸引学生呢?需要我们去思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1-18 22:12:55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3#

浙江教育资源网,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优质课例,赶紧收藏


 


http://www.zjer.cn/topic/resource/list_1.jspx?parentId=22396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4#

                再读《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第二章


      2011年的暑假第一次读兰本达的《小学科学教育“探究—研讨”教学法》,并对写了第一、二、四、五章的读后感。而2015年的寒假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重新再读了这本书的第二章《通过语言交流而明确意义》。从书中我找到了以下几个问题的答案:


一、什么是孩子们的“研讨会”


这里所说的学校情况下的科学讨论会肯定不是琼·亨德森所说的讨论。她所说的讨论是老师提问,孩子们设法找到正确的答案。这里所说的科学讨论会,其结果是无法预先规定的;并且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发现同样的一组事实,或看出同样的内在的相似之处。也许需要重温一下讨论会这个词,它的英文colloquium来自拉丁文的col(意为共同)和loqui(意为说话)。其意义为在同伴之间一起说话。讨论会正好适合参与了共同经历的人们智力上的需要。各个人在共同经历中反应从来都不是完全一样的。这样,大家在一起把各自的思想谈出来,就会有丰富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各种各样的观察,又会引起进一步的思考。


二、为什么要进行研讨?


   归纳起来,集体研讨可以:


  1.使感觉更敏锐。


  2.从孩子们的集体观察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交流观察到的情况之中引出矛盾事件。


  3.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被发现并陈述出来。


  4.建立起解释模型。


  5.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6.使潜在的学习成为现实,使前语言的和前意识的经历过有意识的探究而成为意识。


  7.使学习能动地由具体向抽象运动。


  8.使思维和语言互相结合而丰富了思想。


集体研讨的力量在于语言和思维的相互作用。它使孩子们从学习的此岸(用材料进行作业之后)达到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解释现象的彼岸。首先,讨论会从许多方向探求意义。然后,那些胡乱的探索被抛弃,只留下了那些有着丰富的期望的题目去进一步探求。在这一点上,集体研讨成了从经历中探求意义、寻求结构的探索。它推动学习者沿着概念箭头前进。


三、怎样帮助孩子进行研讨


1.利用由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去经历


为了能把对经历的不同反应集中起来,参加研讨的人必须发现他们的材料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为了在一个相互作用的范围内的各条渠道上激发出思维,材料必须对每个人起到作用。因此,选择材料不仅必须根据其丰富的相互作用的可能性,还要使这种可能性能被孩子们自己开发出来。这样每个人才能受到激励,根据自己的看法自由地思考,而不是寻找一个现成的答案填到预定的框框里去。当然,孩子们不知道这些材料存在着一个总的、比较大的框框,因为材料都是经过选择的,是为了通过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出有关的概念来。


2.教师在研讨中的作用


  1)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讨论。教师必须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这时孩子们对材料已经不再那么感兴趣了,但是由必须是在已有迹象证明孩子们已作出了某些令人满意的发现之后。如果在没有火候的时候让孩子们进行研讨,他们也许会没有“听见”教师的话,也许这时教师就可以知道时机还不成熟。


  2)选择第一个发言人。可以选择一个以往未对讨论会作出过贡献,但是那一天的发现却能引起大家兴趣的学生。或者选这样一个学生第一个发言,他会使那些话多的、肯定会踊跃发言的孩子们要过一阵子才插得上嘴。


  3)提供心理上的安全,让孩子们作出的努力受到保护。要建立起一个热情的、大家喜欢的气氛,使学习行为具有广泛的自由,不仅要靠教学的艺术,也要靠教师的品格。教室里的气氛是由教师对孩子们的感觉和对学习过程的感觉决定的。有了创造性的气氛,孩子们就会有许多反应,表明他们感到了这个气氛并作出了响应。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们犯了“错误”无需感到难为情,也不会受到责备。他们肯于吐露似乎离题的想法,感到教师能理解他们的意思。如果有孩子受到别的孩子取笑,教师可以换个话题,不让被取笑的孩子自尊心受伤害。事实上,“犯错误的自由”对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气氛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按马斯洛的意思,教学的精髓就是心理上的安全——学生有提出假设、模型和出差错的自由。


  4)帮助孩子们精确地去感觉。


  5)鼓励清楚的表达。


  6)把矛盾事件并列起来。老师讲出这种矛盾时用的语气,让人觉得两个孩子讲的都是最终的真理!这里所举的这个例子的用意,是表扬这两种说法都是诚实的、仔细的、没有偏见的考察得出的。然后,研讨会的成员有责任审核这一矛盾事件,并用一种所有参加者都能接受的方法阐明它——作出解释或提出解决的办法。


  7)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词汇。


  8)出现僵局时指导思维的方向。


  9)商定记下考察记录,即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一致的意见。记录代表了用孩子们自己的话做出的一种概括,是他们在那一天学习的主要情况的一致意见。哪怕教师认为孩子们的话是错的也不要改,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这不是真正地从事科学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进一步的检验,科学家们不是也不断地修正他们的说法吗?如果所有的孩子都对一个假的说法表示同意,那也是他们学到的东西!我们就让它去吗?就探究记录而言,是的,就让它去。可是,这却给我们下一次课上什么内容的线索:选用一些会对不正确说法提出挑战的材料


10)注意能组织进下一堂课并激发下一堂课的表现和情况。


四、我的思考


对于什么是研讨?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回答——意义为在同伴之间一起说话。研讨会的结果是无法预先规定的;并且不能期望所有的孩子都发现同样的一组事实,或看出同样的内在的相似之处。老师提问,孩子们设法找到正确的答案,这并不是研讨。


再来看看下面这段话:讨论很少需要重新引导,通常它会自己产生动力,随着孩子们的兴趣和思考而发展。如果看上去研讨的过程似乎脱了缰,但只要孩子们仍在积极地表述他们的观察和思想,也许他们这时正在进行巴特莱特所称的“迷路的研究”。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是很熟悉的。要不然他们怎么能从杂乱的现象中理出头绪来呢?研讨可能会通向哪些概念,虽然教师是心中有数的,但对学生们来说,却完全是未知数。一定不能使他们感觉到只有一条正确的路或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教师选择有结构的材料,主持研讨,只是为了把挫折降低到孩子们能受得了的程度之内,为了使成功和挑战之间有一个平衡。这样,孩子们可以感觉到成功,可以经历一种有能力的感觉,从而浸入一个纵横交错的道路网,自己画出一幅有条理的地图来。让孩子们使用材料进行探究的时候,教师绝对不要提出建议或说明。


在研讨的过程中,老师们最担心的是什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得出结论、学生研讨偏离方向。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于是在研讨活动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各种指导。例如一问一答,暗示答案、用优等生的回答代替全班。要想在一节课上建构起科学概念,我们的要求其实是挺高的,试着把要求降低,孩子们只要在原有前概念基础上趋近于对某个科学概念就可以了,并允许孩子们用不止一节课的时间去进行。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时间的框框放下,允许这节课下课仍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甚至是错误的结论;我们不给学生指出一条明路,而让他们自己画出一幅有条理的地图来


这时,有老师可能会担心这样是不是意味着任由学生去发展呢?这样的课堂是不是低效的呢?其实不是任由学生去发展,我们提供给学生的材料已经指向了我们的探究目标,至于材料背后的意义就需要在研讨的过程中学生去发现,在这其中也需要老师去点拨。点拨不代表老师提问孩子们设法找到正确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去思考一些关键的问题,指导思维的方向。书中说教师只是需要把把矛盾事件并列起来在适当的时候提供适当的词汇出现僵局时指导思维的方向。教师更多的是去等待,当孩子们需要你时才出手。只要在课堂上孩子们沿着概念的箭头行走,思维在发展,我觉得这样的课就不是低效的,只是我们根据孩子们的步伐来安排课程的进度。


    放开思想的枷锁,给予孩子们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在研讨中会产生更多的火花,让孩子们更好的向前发展。


 


 2011年写的读后感http://www.thjy.org/situmin/Article/634482709942500000.aspx


[此贴子已经被二剪梅于2015-2-6 21:57:42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5#

谢谢分享,学习了

二剪梅园http://blog.kxsy.net/user1/6/index.html
TOP
246#

 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课我的做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91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7#

以下是引用stm21在2015-3-3 8:21:00的发言:

    
     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学第一课我的做法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591
    

这后面的链接不能打开,我试着重新编辑也不可以,谁可以帮忙?
TOP
248#

     在第一课时分享了同学们的寒假科学见闻后,我重点分享了与四年级下学期相关的四个见闻,一个是二年级学生涠洲岛的岩石见闻,一个是四年级学生的美食介绍,还有两个是我补充的春节常见的花与国际灯光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到我们身边的事物都与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有关系的。

     而在第二课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三上、三下、四上分别学了哪些单元,然后让学生把有关联的单元指出来,同时联系四下的内容找关联。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学的内容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关联的。
      1.三上《植物》——三下《植物的生长变化》——四下《新的生命》
      2.三上《动物》——三下《动物的生命周期》——四下《新的生命》
      3.三上《我们周围的材料》——三下《磁铁》——四上《声音》——四下《岩石和矿物》四下《电》
      4.三上《水和空气》——三下《温度和水的变化》——四上《溶解》四上《天气》
      5.四上《我们的身体》——四下《食物》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49#

四下《食物》单元教学反思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18761&replyID=&skin=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0 16:30:49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250#

                                                         杭州跟岗学习心得


       4月13日我们广州百千万小学名教师培养对象有幸到杭州跟随名师学习,短短几天的学习时间,让我聆听了王莺和徐闻音两位特级教师的他们的成长经历,从他们的经历中让我受到很多启发,同时两位特级教师从“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和“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设计”这两个角度给我们作了讲座。我们广州的老师和杭州老师的一课三讲更是让我获益良多。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这次杭州学习的心得体会。


     一、利用好自身优势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王莺老师向我们娓娓道来她的成长经历:1. 走进“学生”。2. 照搬“经典”。3. 亲近“名师”。4. 直面“自己”。5. 打磨“特色”。6. 实践“理想”。刚毕业的王莺老师身边都是名师,她把自己与名师进行对比,寻找自己的优势:年轻和有系统的学科知识。那怎样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呢?她的做法是:1、每周进步最大的孩子可以翻看老师的日记,把老师对学生的心声传播到全班,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了写日记。2、申请到图书馆上课,让学生感觉比其他班的学生有特权,从而让学生喜欢上了阅读。这两个招数很快让王老师走进了孩子的心里,让孩子喜欢上了她,喜欢上了语文学习。  


      我们在填关于个人发展规划的表格里都有个人优势的分析,其实我一直都不明白这个优势分析目的是什么,听了王老师的成长经历让我明白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优势,找自己的优势就是为了要利用好这个优势,促进自己更好的发展。


     二、对教育教学的新追求


     王莺老师的讲座《深度对话,教育教学的新追求》提到一节好课的特点: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学科素养的提高。这种特色、妙处的感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这种感悟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王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几个新追求:


     1.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 教学意识关注的是是否实现了目标。课程意识是关注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否合理。教学意识关注的是教学,课程意识关注是人本身。教育的本质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性。


    我们在以往备课时往往只是关注这个单元怎么教,但这个单元的学习在小学科学要掌握的大概念中处在什么位置,它和前后内容有什么相关联的,这些都是被忽略的,而没有课程的意识去教学,学生所学都是零散的。以后在备课时我不仅会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拿出课标来对照这课属于哪个大概念下的小概念,这课在形成大概念中起到什么作用。


     2.线型的教学设计到板块式教学设计


     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灵活的、多维的、开放的、探究的。线型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是教师控制着课堂,而学生是仅仅跟着教师的设计一步一步的走。


    板块式教学设计是消解了教师中心,而强化对话,把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都还给学生,课堂上不再是中心辐射的沟通而是网络式沟通。


板块式教学很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面对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引导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引导是帮助学生提炼独特体验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


    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设计,虽然在形式上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为主,但实际上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线型的教学设计,课堂上的对话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辐射的,都主要是师生的对话,我现在在进行有关交流研讨活动的课题研究就是希望能扭转自己课堂上的以教师为中心辐射的对话,要引导学生更多与同伴对话,与自己对话。王老师说对话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其实这就是一个元认知的过程,反思自己如何思考的过程。


    三、做好科学教师的职业设计


    这次去杭州长寿桥小学学习,跟随的导师是徐闻音特级教师,从徐特身上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跟岗的第一天徐特就给我们做了《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设计》的讲座,从他自身的成长经历来给我们讲讲怎样做好小学科学教师的职业设计:


    1. 为学生搭好表达、展示的舞台。徐特为了学生的发展课内对学生进行科技培训,课外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进行观察、采集标本。在这些活动中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不仅让他们热爱上了科学,还在各项比赛中获得了很多成绩。


   2.为自己搭好表达、展示的舞台。徐特认为要有展示的舞台就必须有无时无刻的积累,例如他去过很多地方旅游,所到之处都会收集一瓶水,作为教学的素材。除此以外,还要读书和钻研,深入对教学进行钻研教学上才能浅出。


   3. 为自己的心气神找一个能安顿自己的舞台。徐特提出跟随名师很重要,名师能给自己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人格上的影响。


   4. 职业专业纯粹。徐特提到他为什么会走上小学科学教育的这条路是因为纯粹喜欢单纯,喜欢孩子的单纯,所以就这样走进了孩子。


    从徐特的讲座和他后面的评课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热爱,正是这份热爱让他很投入到这份事业中,他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而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去进行野外观察,他会随时惦记着收集教学材料,为了让孩子把科学学习与生活相结合他不断的想办法。。。。。。徐特对小学科学教育的热爱和投入打动了孩子们,让孩子们也热爱科学,迷恋上徐特的课。所以说他成就了孩子的同时,孩子也成就了他。感觉自己与徐特有很大的差距,徐特提到的教师职业设计的四点虽然我也有做,但做得还不够深入,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进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5-4-20 16:30:20编辑过]

我的博客:http://blog.kxsy.net/user1/360/index.asp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