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7——5.31去了南京的一所小学跟岗学习,五天的学习让我收获很多。从文字和图片记录下这五天学习的点滴。
培训的第一天,主题是《延伸课堂探究活动》,他们学校很多学生的作品都是课外的探究成果,这些成果都是一本本厚厚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自办小报,真是让人大开眼界。这些成果集都是她一个人辅导学生所做的,从作品集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面非常广,作品集的质量很高。我们平时发动学生去做科学小论文研究很吃力,主要是因为学生的主动性不够,作品质量不高,辅导花去我们不少时间,并且学生参与的面不广,但王老师一个人就能辅导学生做出这么多成果,这是让我们非常惊讶的,听她介绍她的方法真是学到了不少,下面是她的具体操作方法:
从四年级开始,先写身边的科学小论文,有三块——提出问题、研究过程、结论。小论文要求四种调查方法(访问调查、资料调查、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中的一种。并把一些优秀作品作为范例给学生参考。
然后结合教材进行专题研究,例如蚕观察日记。对专题研究有具体的要求,统一格式。还有要求学生用统一规格的纸彩打,拿回来一定不能折叠,每个学生都要交。以养蚕为例,除了要写观察日记还要写养蚕的专题研究论文。有了一定的基础后,五六年就可以开展调查研究,一到三人为一组,自由组合。要求调查报告四种调查方式中要有其中的三种。收集了学生的作品后把学生的作品装订成册,并用展板的形式向全校展示。上交作品的成绩作为学生的科学平时成绩之一。
因为学生的研究活动都是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一般需要家长带领孩子去进行,所以每次家长会科学老师就会和家长讲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或者科学素养培养的进展,提出每学期科学研究的要求。
王老师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先从简单的开始并且全员参与,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开始把小论文的难度增加,要求用三种以上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同时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成果的收集也很值得我们学习,要求学生用统一的纸张打印,这样也便于装订。每个学期结合教材或学校活动安排一到两个这样的课后探究活动,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6-14 13:01:5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