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011121314151617» / 4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专帖 [复制链接]

131#

四个教学团的代表的观点报告


定海小学王文斌老师的《例谈小学科学课“以学定教 灵活教学”策略的运用》






海山小学陈小飞老师的《正视误差,谈对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思考》






舟嵊小学丁红霞老师的《以学定教 灵活教学科学DIY》






廷佐小学王燕萍老师的《找准起点再起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8 22:20:32编辑过]

TOP
132#

四个团的老师分组交流


第一团




第二团




第三团




第四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8 22:20:51编辑过]

TOP
133#

各教学团的代表点评交流

王文斌老师





赵雯文老师






董丹凤老师




沈佳丹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8 22:21:11编辑过]

TOP
134#

喻老师指导与引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8 22:21:34编辑过]

TOP
135#

感动于青年教师的努力




     三堂非常扎实的课,让我感动。王琳老师朴实的语言,赵晔老师自信的教态,王雪文老师严谨的话语让我感动。




    王琳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探究意识,在《磁力大小会变化吗》一课中,王老师多次强调学生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方式解决问题,同时王老师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有根据的预测中显现学生的思维过程。檀枫小学的赵晔老师挑战性地选择一堂较难上的课《观察、描述矿物》,赵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较注重研究的准确性。小沙中心小学的王雪文老师灵动地在课前引入重心,很好地降低本课的难点,又适当地调整教材,用重心引出摆长,结合简单的课件使学生对《做一个钟摆》的科学概念更加容易掌握。




    三位教龄不到三年的青年老师在如此多的老师面前能展现出他们如此精彩的一面,背后是怎样的艰辛与努力。




        别的不说,就说王琳老师,为了能让学生测试出来的数据准确,更能说明本课的科学概念。她一次又一次地在办公室里测试着那些环形磁铁,并将磁力一样的磁铁装袋,枯燥无趣,但她乐此不疲。一次一次地试教,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特别是环形针,普通的不行,自己买来带塑料皮的继续验证尝试。汇总表格的每一条格子都是她自己绘制而成,上一节课,绘制一张,那需要多大的毅力。为了节省板书的时间,自己买来磁贴,制作卡片,认真书写。每一次的改进,每一个细节,无不彰显王老师的那股认真劲。赵晔老师、王雪文老师肯定也是这样走过来的。




    如果说我们的很多老师都有了工作倦怠感的话,那么此次培训,从青年老师的努力中,我们或多或少会获取一种动力,一种我要学习的动力。




    再次感动于青年教师的努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5/28 22:33:00编辑过]

TOP
136#

分组研讨 更加有效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37#

团队就是力量,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向定海小学科学团队致敬!
追求工作室:http://www.zhuiqiu.name
《科学播客》:http://www.kxboke.com
科学教师之家:http://www.kxboke.com/kxjszj
科学维客:http://www.kxboke.com/kxwiki
TOP
138#

能够得到这么多科学老师的指点,真的感到非常荣幸。作为青年教师,我们的进步离不开大家的帮助,指教。相信我们定海区小学科学团队能够走得更远更好。

TOP
139#

 

7、做一个钟摆(教学设计)


         小沙中心小学    王雪文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认识到摆长影响摆动快慢。


2.用测量与比较的方法研究摆的摆动快慢规律。


3.对钟摆不断地调整,做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准确测量,积极动手的重要性。


2.小组分工明确,乐于合作、交流和讨论。


【教学重点】


摆长是固定点到摆的重心的距离。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教学难点】


一个摆重心的高低影响摆动快慢。


【教学准备】


每组:摆、铁架台、实验记录单、夹子、秒表。


教师实验准备:摆锤长度不一样的摆各1个,摆、夹子、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个摆,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摆摆动的快慢和什么有关?和什么无关?(课件)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摆绳一样长,摆锤长度不一样,摆锤重量不一样)


2.推测:这两个摆摆动快慢相同吗?为什么这么认为?


(生:一样,因为摆绳一样长,摆锤重量不影响。生:不一样,因为摆锤长度不一样)


3.意见出现分歧,我们来观察下实际结果。老师让这两个摆自由摆动起来。


4.发现什么?说明什么?(板书:摆的快慢还和摆锤的长度有关)


二、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是否挂重物的关系


1.这两个摆它们的摆绳和摆锤的长度都是相同的。给其中一个摆的下端加上重物后,此时它们摆动的快慢是否相同?说说理由(相同:因为摆绳和摆锤长度相同,而摆锤的重量不会影响摆的快慢,思考严谨,利用上节课的知识点。科学中就提倡有依据进行推测。不相同:因为它们的重心不相同,有了大胆推测)


2.(出示表格)为了证明哪一种推测正确,我们就来测量20秒内没有加磁铁的摆和加磁铁的摆摆动的次数。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并选择你们认为最准确的数据。最后完成实验,将你们选择的数据记录到黑板上。


3.这个实验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从同一个高度放置,计时和计数要同时进行,如果碰到铁杆要重新测量,固定用的铁架台要不能晃动,不足半次不算,超过半次算一次……)


4.温馨提示


记录表一      20秒内摆摆动次数记录单   第(     )小组




























没有重物的摆


加上重物的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有什么发现



5.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选择这数据?(加了重物后摆摆动的次数发生了变化,不同小组的数据不一样)说明?(板书:摆的快慢还与摆锤上是否加重物有关)


(1)和摆的重心有关。同意吗?当不加重物重心在?加了重物重心下移。摆的速度减慢。那上一个结论中摆的长度增加,摆的重心偏移了吗?这两个实验中,摆的快慢都与什么因素有关?(重心)同样重心下移时摆的速度?重心上移摆的速度?摆的重心真的能影响摆的快慢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


(2)和摆锤的重量有关;和摆锤上是否有重物有关。同意吗?和之前的结论发生了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回顾这两个发现,到底是什么共同因素的变化,影响了摆的快慢?(重心)摆的重心真的能影响摆的快慢么?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预测,重心下移摆的速度?


学生口头设计实验


三、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重物位置的关系


1.我们就根据大家的方法来做这个实验。出示表格,对于这张表格的记录要求还有问题吗?


2.学生展开实验,记录数据


记录表二       20秒内摆摆动次数记录单               第(     )小组
































重物的位置


(下端)


(中部)


(上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选择的数据





有什么发现



4.投影数据,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重物距离顶点位置越近摆动的越快,距离越远摆动的越慢)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实验结果和我们之前的推测是一致的,更加确定了我们之前的推测。摆的快慢确实和摆的重心有关。而且在科学中已经确定将固定点到重心的距离称为摆长,所以: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长,摆得慢,摆长短,摆得快。你会用这个结论了吗?


6.解决开始问题:为什么摆的快慢与是否挂重物有关?为什么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长度有关?(能否用摆长的知识点解释)


三、制作“钟摆”


1.既然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你能不能调节摆长做一个钟摆,揭题。(板书:做一个钟摆)


2.讨论:现在要做一个1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即20秒摆动20次的摆,应该怎样调整摆长?(出示小组的实验记录单进行预测)会调整了吗?最先调整好的小组举手示意老师,好吗?


3.实验验证你们的估计是否准确。


4.分组实验。


5.展示成果。请已经完成任务的小组上台展示。不错,真厉害,这么短时间就调整好一个钟摆。


6.王老师如果再让你们调整一个1分钟摆动30次的摆,怎样调整?你的依据是?课后可以利用自己的材料去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或是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


板书设计:


做一个钟摆


摆长   长    慢


       短    快


TOP
140#

 

《做一个钟摆》


                     ——教学后记


小沙中心小学  王雪文


 


一、           课前谈话


师:班级中有会转书的同学吗?学生疑惑,教师演示,学生尝试用手指去转动书本。


师:怎样用一只手指支撑住书本使它平衡?生:用手指支撑在物体的中心点。


师:对于规则物体的中心点,又称为物体重心。会找其它物体的重心吗?生:会


教师拿出一根铁棒,让学生找重心。学生顺利找到。


师:如果在铁棒的一边挂上重物,重心位置会改变吗?生:会


教师找重心,学生观察到重心位置发生了偏移。


通过谈话,让学生了解重心的这个概念。并且明白物体的重心会随着重量分布不均匀而发生改变。从而为接下去的活动奠定基础。


二、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的长短有关


教学从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教师出示一个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与什么因素无关?学生互相补充:与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重量、摆幅大小无关。教师又出示一个摆,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摆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生:摆锤长度不同,摆绳长度相同。


师:这两个摆摆的快慢一样吗?生:一样,因为摆绳一样,摆锤不会影响摆的快慢。生:不一样,因为重量不一样了。师:你觉得这个摆和我们之前的摆相比,重量会影响摆的快慢,是吗?


观点出现分歧,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发现短的摆锤摆动的快。


师生得出结论:摆的快慢还与摆锤的长度有关。


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对之前概念重新梳理,同时也是作为接下去推测的依据。有些学生觉得可能会不一样,依据是因为两个摆的重量不一样。虽然依据和之前课的结论有矛盾,但是在这里教师也应该予以肯定,毕竟上节课的摆和这节课的摆有明显不同,此时学生是一个大胆的推测,只是他们感觉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原因还说不上来,那么教师就需要一步步引导到接下去的发现中。


三、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是否有重物的关系


师课件展示两个摆绳和摆锤长度一样的摆,在其中一个摆的下端加上重物,但不改变摆锤长度,问:摆的快慢会变化吗?


生:不会。依旧利用的上节课的观点


生:会,根据刚才摆锤长短不同,重量不同,摆的快慢发生了变化。那么加上重物后,重量也不同了,所以也会发生变化。


意见分歧,做实验。教师出示表格,20秒测量摆的次数。


师: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数据更准确,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生互相补充:碰到重做;互相配合好;摆绳长度不变;摆幅一样


教师补充课件提示


汇总数据,分析:有什么发现?


生:不加重物的都是18.19.20;加重物的都是16.17


师:说明什么?生:差不多 师:这些是误差吗?生:是的


师:来看每个小组的两组数据,摆的快慢与是否加重物有关吗?生:有关


师:同样是不加重物的,为什么每个小组数据不同?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生:摆绳长度,外界因素,测量的同学不同等


师:之前我们得到的结论摆锤的重量不影响摆的快慢。那怎么和今天得到的结论矛盾了?


师将上一个实验的结论与摆锤长度有关,一同出示,让学生分析这两个实验中有什么共同因素在发生变化,影响摆锤的快慢?


学生沉思,教师等待几位学生举手。生:重心有关


教师让学生具体分析重心势怎样变化的,同时再次提问重心真的会影响摆的快慢吗?


在这环节中,当学生分析汇总数据时,发现加重物和不加的有些就差1,2次,觉得是误差。当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知道这不能算是误差,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跟学生解释。所以课堂上就直接把学生拉了回来,让他们分析每一小组的数据。后来听了喻老师的指点对于误差应该是偶然性的,13组实验可能就2,3组会有误差。但是13组实验13组都有误差,那么误差就成为必然性的了,这就不叫误差了。同时在让学生思考是什么共同因素在影响摆的快慢时,当学生沉思,可以让学生马上讨论,再来解释原因。这样的话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理解重心是怎样影响摆的快慢的,而不是单单几个聪明的学生理解就代表了全班的理解。


四、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上重物位置的关系


生犹豫。不确定。师:怎么办?生:做实验 师:实验怎么做


学生思考了下,举手回答:把重物分别放置在下端,中部,上端


师出示记录表、实验


投影数据,学生汇报分析发现。生:摆的快慢和重心有关,重心上移,摆的速度变快,重心下移,摆的速度变慢。


教师顺势讲解摆长:从固定点到重心的距离,重心点下移,摆长长,摆动慢;重心上移,摆长短,摆动快。


课件出示让学生运用摆长的概念解释摆的快慢与摆锤长度、摆锤上是否有重物的原因。


这一环节,目的让学生根据之前的推测,自己设计实验来进行验证。教材中的这一环节是来证明摆锤的重心会影响摆的快慢,而我在设计时,将这一实验作为了验证性实验,来验证之前学生获得的结论是否一定是正确的。在这一实验中我没有让学生准确测量中部位置,觉得没有必要,比较麻烦。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下端,中部,上端肯定是理解的,既然不准确测量也可以得到预期结论,那为何不简便些呢?


五、           做一个钟摆


师:既然摆长会影响摆动的速度。能不能调整摆长,做一个一分钟摆动60次的钟摆?生:能


教师投影其中一个小组的数据,分析如果进行调整。


生开始调试,最后选取两组上台展示


最后测得的结果一组是20秒21次,一组是24次。


师:该怎样继续调整?生:应该再将重物往下


师:如果再做一个一分钟摆动30次的摆,会调整吗?生:再往下


课后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个钟摆,课余时间可以调试。


最后这一环节,学生调试的时间比较长。考虑到上一个实验中,应该让学生在整理材料的时候,不要将摆锤从铁架台上取下。这样摆绳的长度不就不会发生改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之前的数据进行分析,快速地调整。不然取下后,摆绳长度变化,再让学生分析数据就没意义了。如果时间充足的话,教师还是让学生检测时多测几次,尽量测足60秒。这样的话会更合理些。


 


 


补充反思:


对于摆长这一知识点的建构还有待提高。在第一个活动中得出摆锤的长度影响摆的快慢可以解释为整个摆的长度影响摆的快慢。让学生对于摆长这一知识点有一个初步印象。在下个活动中重心发生变化,此时可以追问学生:重心不同从而影响了什么?再次让学生思考摆的总长度发生了改变。这样在第三个活动中引出摆长概念时,此时学生接受新概念就会更加容易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