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不简单的杠杆》课后反思
一、教学重点: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教学难点:在实验中探究支点的位置、高度对杠杆作用效果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 1.聚焦杠杆,发现作用:出示教材中工人拿着撬棍撬水泥板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简单工具?有什么作用?
学生基本能回答出这是杠杆,具有省力的作用。真的能省力吗?
2.实验探究,发现规律:通过小石块撬动大石块的实验,让学生体会支点的位置、高度对杠杆作用效果的影响。
3.总结规律,杠杆分类:通过对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分析,归纳总结出三种杠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
4.应用生活,发现杠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杠杆,各具有什么作用。
三、教学优点:
1.教学主线清晰。 杠杆教学主线从聚焦杠杆——探索杠杆——总结规律——应用生活展开,大部分学生都能有很好的体验感,在杠杆支点、用力点、阻力点上下功夫,让学生自己找找、上讲台找、课本中自己在找,学生对于支点、用力点、阻力点的体验感深,发现杠杆确实“不简单”。省力杠杆能省力,费力杠杆虽费力但省距离。
2.实验探究充分。 实验过程中发现让小石块撬动大石块这个实验一点也不简单。具体表现在:第一,当两块石头相差过大时,根本撬不动;第二,小石块放上去,大石块一端向上跷,不会向前滚,所以学生在很粗暴地扔石头,由于冲击力,把大石块撞飞很远,根本得不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学生想不到改变支点的高度。
所以,实验前教师的指导必须到位,第一,事先准备质量相差不是特别大的2块石头;第二,放置技巧,把大石块放在木板一端时,稍微一点靠着标记纸,方便向前滚。第三,提醒学生支点的高度也能改变。
四、教学不足: 1.生活中的应用渗透不深。 时间关系,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只说了几个,然后就草草结束了,打算下节课再让学生说说。
2.实验装置不理想。 小石块撬动大石块的装置,在我强调了注意点后,还是有小组存在支点离阻力点近,反而大石块运动的近,跟预期不符,后来发现有些是石块自己向前滚动,有些是学生在用小石块砸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