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建秋工作室:蓝陶凌云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复制链接]

1#
这两年在专业成长上没什么进步,今年有幸进入陈建秋名师工作室学习,在此记录点滴成长。今年任教五年级,从认真备课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2#

占楼
TOP
3#

起步不分早晚,记录每一个成长 时刻!
TOP
4#

开篇容易,坚持不容易,让过程有意义更不容易,期待以后的表现:0
TOP
5#

希望大家多交流学习

附: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帖和地址

陈建秋工作室:周娟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16.aspx

陈建秋工作室:吴凤2020学年个人成长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11.aspx

陈建秋工作室:吴振峰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05.aspx

陈建秋工作室:蓝陶凌云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09.aspx

陈建秋工作室:何少波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14.aspx

陈建秋工作室:刘聪2020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17.aspx

陈建秋工作室:金世超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24.aspx

陈建秋工作室:陈华佩2020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23.aspx

陈建秋工作室:雷海芳2020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22.aspx

陈建秋工作室:吴佳琰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32.aspx

陈建秋工作室:颜俊芬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28.aspx

陈建秋工作室:陈海霞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30.aspx

陈建秋工作室:吴柱芬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42.aspx

陈建秋工作室:奚雯翼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33.aspx

陈建秋工作室:吴迪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35.aspx

陈建秋工作室:汤雅雅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40.aspx

陈建秋工作室:叶蓉蓉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50.aspx

陈建秋工作室:潘美婷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49.aspx

TOP
6#

教研室入校调研,陪着教研员听了几节课,对听的课说些自己的想法。
1.听严老师的《水沸腾了》。感受(1)老师课前应准备好实验材料。严老师介绍温度计的使用,让学生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演示,快下课了还没揭题。显然老师没有做好准备。实验材料是顺利上好一节科学课的保障,酒精灯的结构可以粗略的讲比较固定,温度计的刻度比较精细,学生一定要掌握如何读数(2)教材研读要充分。本课的前一课是”水到哪里去了“,讲的是水的蒸发,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是水沸腾变成水蒸气,让学生了解水的状态会变化且与温度有关。用温度计测温、用酒精灯加热都是为了体现这点。(还没有教过三年级的新教材,没有仔细去看过教参)。(3)三年级的内容含量很大。听课时在想怎么这么多内容,一看书本果然,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加热等实验都要涉及,还要理解水的状态变化。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就要有所侧重。(4)课堂管理很关键。老师备好课,用精彩的实验、语言、探究活动吸引学生。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时,精心设计的课才有意义。
2.听两位蓝老师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感受(1)课堂纪律的调控。(2)让每位学生参与。有些班级里会有个别学生举手特别积极,知识特别丰富,不抽他发言感觉会打击他的积极性,但如果总抽他回答,那会打击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久而久之课堂上可能就只能听到这些个别同学的声音了。老师应协调这样的关系。(3)明确教学目标。本节课里食物链的书写和特征是重难点,可以重复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生态的平衡可以提下,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联系,但这些内容在第8课才是重点。
3.听蓝老师的《轮轴的秘密》。感受(1)科学课应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蓝老师的课堂很扎实,对于知识的掌握没什么问题。但很多时候是采用讲授,一问一答式,如果能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轮带动轴能省力,轮越大越省力的结论的就更好,当然如果安排的话课就要重新设计了。(2)轮和轴的理解。个人认为轮和轴应该是一个范围,而不是指一个点,ppt上用横线标出来并不表示就是那个点。(3)轴和轮上的力不一定呈倍数关系。用钩码做实验时,数据常常是1和2、2和4、3和6等,学生一看这是倍数,马上得出结论轴上的力是轮上的两倍。但其实这是钩码重量较重的关系,是否可以用垫圈或者重量更小的材料。当然这节课不是为了定量的去研究轮和轴的倍数,只要发现轮上用的力较小就够了。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0-09-15 08:33:59
TOP
7#

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反思
1.理清对比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对照组是原来的状态,实验组是改变条件后的状态。比如有水的一组是对照组,无水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用肥料的一组是对照组,用了肥料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阳光的一组是对照组,有阳光的一组是实验组。
2.种子发芽的实验,学生兴致很高,发芽与水分的关系做的同学比较多,结论也容易得出;与土壤、阳光、温度的关系实验,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组去做,老师也应该做下水实验,在交流时可以通过更多的数据来得出结论。做发芽是否与阳光有关的实验时,可以用两个相同的一次性杯,一个涂黑、一个透明,这个实验做完后可以继续做绿豆芽生长与阳光的实验。
3.绿豆芽对水的需求实验,理论分析根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但实际的实验现象并没有那么明显。可以在盒子上方加个盖子,以免水分蒸发,还要坚持多天,才可能看到期待的实验现象。
4.蚯蚓的选择。做明亮和阴暗的实验时,可以直接让盒子保持湿润,如果放上了湿润的纸巾,蚯蚓有可能会钻到阳光处的纸巾下面(虽然可以解释为纸巾下面也是黑暗的)。这个实验的成功取决于蚯蚓的活力、时间、所用的器材,由于课堂上时间有限,个人觉得可以用视频和演示实验,确保能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5.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的书写是一个难点,可以重复练习。食物网中正确的食物关系是怎样的需要明确,实际的环境比在书本上分析要复杂的多。复杂两个字可以进行解读,复杂意味着稳定,单条的食物链更容易被破坏,而复杂的食物网更能保持平衡,这点倒是很多学生没有感受到的。
6.生态瓶。通过分析池塘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的关系来理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学生在制作、观察生态瓶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很多生物都是去店里买的,比如乌龟、金鱼,很多同学找不到水草,其实小鱼、水草这些应该是比较容易获取。为了保证安全,现在的学生缺少与自然接触的机会。
7.维护生态平衡。讲到鹰、兔、草之间的食物链时,有学生讲到,兔子少了,老鹰可以吃其他食物,这样该如何引导?是不是放在一个更加复杂的食物网中分析生态平衡会更合适,也更符合实际。上了这课后有多少学生树立了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难以统计。
8.本单元讲了植物、动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最终是需要学生理解每种生物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会做出相应的改变,生物依赖环境,必须去适应环境,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TOP
8#

参加县里的24学时培训,聆听陈特和下城区教研员叶晓林的三年级教材解读和教学策略讲座
叶晓林.jpg (, 下载次数:0)

(2020/9/26 14:33:43 上传)

叶晓林.jpg

陈彤 (2).jpg (, 下载次数:0)

(2020/9/26 14:33:43 上传)

陈彤 (2).jpg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0-09-26 14:33:43
TOP
9#

《光》单元反思
在研究光和影的实验中,感觉实验现象很明显,如果老师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都能说出来,但是在得出结论时就有困难,作业本上错的很多。原因出在哪里?可能需要设计实验记录单,明确实验方法,比如每次手电筒的距离不变,只改变方向和位置。明确记录的内容,比如当光源在左边时,影子在____边;手电筒位置在__时,影子最短。这样记录的内容更明确,学生将现象与结论架构起来就更容易。在准备实验材料时也可以用其他合适的材料代替小木块。

利用日影观测仪记录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变化,需要在课外完成,制作日影观测仪的方法可以观看视频(网课期间省里制作的视频质量很高)。鼓励学生坚持记录,用真实的数据来说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不过比较难做到)。

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可以用光盘代替(有现成的小孔)。这种方法验证后还可以用其他方法验证,说明科学结论是可以反复验证的。认识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之后再用这个原理去解释影子的形成(有点忽略,没有落实)。整堂课经历问题——解释——验证——解释的过程。课堂上用能明显观察到光传播路线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就更好了,比如用激光笔照射装有深色水的瓶子。

光的反射很多同学都玩过,书本上的任务也不难完成,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画出光的传播路线,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光的反射。光的反射也是光的特性之一,更重要的是用这一特性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关注生活,明白科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潜望镜的两片平面镜和画法经常考到,我的要求是线画直(直线传播)、方向画正确(从物体反射光照进潜望镜再反射到眼睛)、平面镜放的位置正确、光线碰到镜面再开始反射。需要反复强调。

光与热。如果学生能联系生活的现象去猜测光的强弱与温度高低的关系就很好。在实验时出现的问题是学生手拿镜子反射光线容易偏离位置,最好用能固定的镜子。实验时还要注意分工,完成拿镜子、拿温度计、计时、记录等任务。实验结论得出时学生容易写成镜子数越多温度越高,这时要引导学生关注研究的问题: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结论是与研究的问题相对应的。凹面镜和凸透镜的名称很容易混淆,不知有没有好的办法?透是指透明,光能透过去,但是光透过去之后会发生弯折,就是光的折射。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改变的条件和不变的条件要明确,第一个实验有两个变量,学生要区分比较。实验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两个课时,但是得到的实验数据还是有些问题,原因可能有(1)温度计的温度不一样,原因不知(2)摆放的位置,实验时是在走廊上,排成竖的一排,光线照射角度不一样。可以放在横的一排(3)折的纸袋大小要一样,密封性要一样,个别组的铝箔纸纸袋折不紧。在研究物体摆放方式与吸热关系时,只要知道阳光直射比斜射时升温快,物体与地面平行、与地面垂直吸热的程度与阳光照射角度有关,纸袋放在地面上可能吸热会很快,因为地面会反射,最好是悬空。

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时,学生参与度不高,原因是没有材料。老师在要求时要考虑充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让学生选择身边合适的材料代替。提高参与度时,可以给学生评奖、发作品到家长群,做之前可以拿些样品给学生看,学生会更加明确。在制作太阳能热水器过程中,包含了问题-设计-制作-改进的过程。
TOP
10#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0-11-04 09:46:45
TOP
11#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0-11-04 09:52:38
TOP
12#

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0-11-04 09:57:07
TOP
13#

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img=1000,......
后来的阿班兄 发表于 2020/11/4 9:53:11

太阳能热水器做得不错,为孩子们点赞
TOP
14#

教研室入校调研,陪着教研员听了几节课,对听的课说些自己的想法。
1.听严老师的《水沸腾了》。感受(1)老师课前应准备好实验材料。严老师介绍温度计的使用,让学生演示,介绍酒精灯的使用,让学生演示,快下课了还没揭题。显然老师没有做好准备。实验材料是顺利上好一节科学课的保障,酒精灯的结构可以粗略的讲比较固定,温度计的刻度比较精细,学生一定要掌握如何读数(2)教材研读要充分。本课的前一课是”水到哪里去了
后来的阿班兄 发表于 2020/9/15 8:31:38
一节课的容量大时,需要取舍和侧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说得在理
TOP
15#

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反思
1.理清对比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对照组是原来的状态,实验组是改变条件后的状态。比如有水的一组是对照组,无水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用肥料的一组是对照组,用了肥料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阳光的一组是对照组,有阳光的一组是实验组。
2.种子发芽的实验,学生兴致很高,发芽与水分的关系做的同学比较多,结论也容易得出;与土壤、阳光、温度的关系实验,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组去做,老
后来的阿班兄 发表于 2020/9/17 13:32:28
关于实验组和对照组,请看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VyVlRmP1QdtEXMsgBNw8w
TOP
16#

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反思
1.理清对比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对照组是原来的状态,实验组是改变条件后的状态。比如有水的一组是对照组,无水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用肥料的一组是对照组,用了肥料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阳光的一组是对照组,有阳光的一组是实验组。
2.种子发芽的实验,学生兴致很高,发芽与水分的关系做的同学比较多,结论也容易得出;与土壤、阳光、温度的关系实验,可以分配给不同的组去做,老
后来的阿班兄 发表于 2020/9/17 13:32:28
这个实验的成功取决于蚯蚓的活力    可以求助于万能的淘宝
TOP
17#

回复 15楼小卫的帖子

好的,谢谢你
TOP
18#

11月6日,参加了陈建秋名师工作室到育英小学的送教活动,收获很多。

一、科学复习课

陈老师用科学大闯关的形式上复习课,第一关写科学词汇,第二关玩科学器材,第三关解科学难题,第四关考科学老师。课堂有趣又关注科学概念,对科学知识的落实很到位。

听了后感觉给大家解答了两个问题,第1个是科学课该怎么上。学生的复习不能只是借助一本通,老师的复习课的形式也可以多样。第2个是为什么上课时讲那么多遍学生还是记不住。讲十遍还不如让学生做一遍,体验一遍学生就会理解。

另外听课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学生的回答与结论不相符的时候,陈老师的做法是重复实验,体现科学结论是可重复的,而不是武断下结论。

二、说课、模拟上课

吴振峰老师对三上《水》单元进行说课,并对《加快溶解》一课进行模拟上课。吴老师用两张照片,解读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1.研究教材,找准儿童基点 2.分析学情,觅得儿童需求 3.明确目标,定好儿童立场 4.确定方法,供足儿童所需 5.立足活动促进儿童发展。包括了对比实验法、科学辩论法、角色扮演法、科学游戏法等方法,从一个单元的角度总结教学方法。

模拟上课时按照聚焦-探索-研讨-拓展的步骤。

三、《上课、说课和模拟上课》

走出常规、依靠团队

做实验要有效化、精致化。分组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演示实验可以把问题聚焦,分组实验并不是就比演示实验效果好。

说课或模拟上课,板书在教学过程中书写。学生的回答如果简单就略过,如果重要就复述或递进。模拟上课更体现上课状态,注重启发,抑扬顿挫。模拟上课时可以预设学生的生成,再去解决问题,可以增加得分点,但要处理好,不能变成一个坑。而说课重在体现教师和教材的关系,优秀的说课要重在“说”,不能拿来读或者背,语气得体,严密精炼,清晰自然,就像给评委老师做汇报,要说出特点,说理精辟。

说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标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亲近儿童 走进儿童);观点对称,条理化。研讨时要善于发现教材的瑕疵,优化实验。(可以成为亮点)。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基于教材和学情,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情。基于学情确定的目标和教学方法有理有据,指向性更明确。教学活动趣味化,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解决对比实验时,扶放结合,扶可以教会学生方法,放可以让学生参与。

单元说课,更注重对一个单元的整理梳理,教学方法可以举几节课中的例子。

关于孔子的授课制的总结:

(1)授课地点:时时处处皆课堂,生活即教育

(2)课堂氛围:问题导向,活跃自由。学生的交流要自由,不要过于功利。学生回答问题时尽量关注全体,不要过于集中让某几位同学发言。

(3)师生问题:真正的因材施教。学生需要因材施教,管理老师时也要因材施管

(4)授课内容:综合课程教学。

(5)评价方式:善于观察,多元评价。

让人自由发展,从而全面发展。
TOP
19#

送教活动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1-01-05 13:48:54
TOP
20#

想和说,说和写,还是有区别的。互动环节,没有鼓起勇气发言,还是不善于去表达,以后有机会要多表达。活动的收获要及时记录,不然过几天就忘记了。
在这里把想问的写下来。说课兴起较早,也有所接触,但本次市里的单元说课还是第一次接触,该如何操作,侧重于哪些?
TOP
21#

希望大家多交流学习

附: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帖和地址

陈建秋工作室:周娟2020学年个人成长贴  [url=http://l......
不睡觉的兔 发表于 2020/9/6 21:38:16

团队共同作业水涨船高,个人在团队中也会随之进步
TOP
22#

在学校的“城西之秋”课堂观摩活动中上了《我们的小缆车》一课,教学设计如下: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设计
云和县城西小学  蓝陶凌云
一、教学目标:
1.明白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2.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3.通过阅读了解实验方法,相互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二、教学准备:
小组:小车一辆,秒表,棉线一根(绑在硬纸板上),回形针,记录单
教师:ppt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认识到一定的拉力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运动越快
难点:1.理解一定的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1.出示缆车图片,这是缆车,靠钢缆绳拉着前进的车,今天我们也来小缆车。
(板书:小缆车)
2.关于小车的运动,你有什么想问的?
预设:(1)是什么让小车运动(2)有力就能让小车运动吗(3)力的大小对小车的运动速度有关吗?
(本课的研究重点,后面的活动都将围绕这3个问题进行研究)
(二)安装一辆小缆车(15分钟)
1.出示图片,照图安装一辆小缆车。
2.思考:绳子绑在1号位置和2号位置的区别是什么?
预设:1号位置往前运动,2号位置往后运动。
3.将小车放在桌子上运动,绳子的长短有没有要求?
4.安装小缆车,让小车动起来。
实验要求:(1)回形针一个一个增加,记录几个回形针能让小车动起来(手压住小车,挂好回形针再放手)
(2)注意不要让小缆车掉下去
(3)思考回形针起到了什么作用?
5.交流汇报:
(1)什么力拉动了小车?
A:是回形针的重力,通过绳子产生了拉力。
Q:    它提供的力向什么方向?(请学生上来画)
(2)介绍重力:物体由于重力的吸引而受到的力。(板书)
阅读书本第70页,回答重力的方向
(3)几个回形针能拉动小车?
Q1:只要有力就能拉动小车吗?
结论:1.一定的力能让小车运动起来
Q2:拉力的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吗?
(三)拉力大小与小车的运动(20分钟)
1.如果挂上很多的回形针,小车的运动会有影响吗?
2.研究问题: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有关系吗?
猜测: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
3.设计实验:在小车上分别挂不同的回形针,测量小车的速度
Q:实验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介绍秒表的使用方法
实验注意点:
(1)从同一起点到同一终点
(2)多个多个增加回形针个数(第一次用刚好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回形针数,每次增加5个)
(3)小组分工(开始和计时的为同一人),及时记录
(4)重复3次,记录时间的平均值
(5)对三组实验中小车的运动快慢进行排序
(6)回答记录单后面的几个问题。
4.汇报:(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2)多个多个增加回形针可以让实验现象(数据)更明显
(3)回形针的重力拉动了小车
5.拓展:出示各种各样的小车。说明:不同的动力能让小车运动,一定的动力才能让小车运动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缆车
            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方向向下
            一定的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拉力越大,小车运动速度越快
TOP
23#

《我们的小缆车》教学反思2
1.运动与力的关系。本单元是运动和力单元,要研究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本节课是起始课,要让学生初步建立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力能让静止的小车动起来,可以进一步拓展,力也能让运动的小车停止运动。比如在终点设置障碍物,就是给小车提供了一个反方向的力,可以再课堂上提问,也可以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2.知识的储备。虽然是小学科学老师,也可以把初中的教材拿来研究,让知识储备更加丰富,不一定要讲给学生听,但自己知道的多了可以更加有底气。比如拉力与重力,是不同的概念,学生在说时也会混淆。让小车动起来的是绳子的拉力,绳子的拉力是回形针的重力提供的。另外科学知识应该更加科学规范,比如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说“向下”不够规范,小学时将概念掌握准确,对初中以后的学习会更加容易。
3.细节的把握。比如(1)绳子的选择,这次选择的是棉线,出现的问题是刚好让小车动起来的力,拉了一点距离后小车停在了桌子的中间,原因应该是棉线的摩擦力比较大,可以选择其他材质的线,减小误差。再比如(2)绳子的安装,五年级的学生应该具备绑绳子的能力(对比自己小时候,绑绳子是很早就掌握的“技能”),但在上课的过程中还是有些学生不会绑。本单元有技术与工程的目标(后面要设计小赛车),在这课里这方面的目标就体现在绑绳子上。对于这种简单“技能”的丢失,是一个问题。(3)回形针的挂法。用回形针代替垫圈,一个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小垫圈,再是回形针比垫圈轻可以多个多个增加,让速度变化更明显。但实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生挂回形针是一个接一个的,这无疑增加了缆绳整体的长度,还有的小组要把回形针掰开着挂,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问题如果用垫圈倒是不会出现。
4.问题的引导。备课时设计了问题,不同的班级上课时反应时不同的,在试上时对于绳子的长度的要求,学生能很快的说出来。但在这次上课时学生就有些困难,如果碰到学生说不出的情况,是不是可以自己提示的说出来?在防止小车掉下去的方法中,有学生提出可以增加绳子的长度,小车停下来就不会掉下去了。应该说这个学生很聪明。但其实这样的问题他自己去尝试过后就会发现。上课时扶的还是很多,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和时间不多,为了让学生得出想要的、正确的答案,设置了很多限制。
TOP
24#

我们的小缆车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1-01-05 13:53:16
TOP
25#

师弟,真赞
TOP
26#

2020年12月24日,跟着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到丽阳小学。听了两节复习课和陈老师的讲座,有所收获,记录如下。

两节课采用的都是分模块—学生整理知识点——汇报——练习的模式,有讲必须有练,作业在课堂内完成,这是丽阳小学的教学特色,学生的表达欲望很强,能力很强,对发言学生的掌声是自发的、持久的,这是很好的习惯,是经过长期训练的,非常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经常容易错的内容了如指掌,说明平时比较会积累。有内容呈现时,学生才好汇报。

复习课的类型很多,有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疑难问题复习课等,没有固定的模式,但目标要明确,必须是学生需要的。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关注学生的易错题,复习时才能习而有效。

新授课是栽树,由薄到厚;复习课是育林,由厚到薄(去除枯枝烂叶)。

丽水命题的趋势。题量越来越多(阅读量增加),题型更加综合,内容更加灵活(注重探究,注重思维能力)。

习题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趣味性。

复习课:把讲台给学生,演绎别样精彩;把器材给学生,落实重点实验(器材可以与平时上课不一样,更精选);把时间给学生,梳理思维导图;把资料给学生,突破重难点(资料整理,用不同颜色)。
TOP
27#

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到丽阳小学
最后编辑后来的阿班兄 最后编辑于 2021-01-06 13:49:50
TOP
28#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单元的整体结构:第一课是描述地球表面常见的地形,初步认识到地球表面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引起地球表面地形变化的原因有地球内部运动,有地球外部运动,还有人类活动。内部运动引发火烧、地震,板块运动,地球的外部受流水、大气、气温、动植物、冰川、海浪等作用,岩石发生风化,土壤发生侵蚀和沉积,造成不同的地形地貌。人类的一些活动也在改变地形地貌。

2.几种常见的地形地貌认识的最好办法是用立体的地形图,很直观,比看图片效果好,海拔的概念也能很好的体现。

3.地球的内部运动可以用一锅煮沸的粥来表示。如果能用视频呈现,学生会更容易理解。板块的拉张可以用撕面包的形式体现。总之用一些形象的事物来模拟,帮助学生建构概念。

4.岩石改变模样的实验,岩石的选择很重要,要在短时间内看到比较明显的变化。岩石的变化比较缓慢,可以去找些视频,比如温度的影响,动物植物的影响等,就比较容易理解。老师在外出时可以多收集一些资料,应该说岩石的风化现象是很常见的,五年级的学生肯定有见过,这节课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用一些模拟实验来验证。实验本身不是最重要,但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现象,能产生疑问,并用适当的方法去求证,这才是科学素养的体现。

5.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形成的,可以看土壤的剖面。观察土壤的组成成分是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去发现的。学生在了解了土壤的成分后,还要理解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这句话,土壤中生活着多种生物,土壤为它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

6.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模拟实验也需要将实验前和实验后进行对比,侵蚀的程度用径流的多少和浑浊程度来体现。坡度的大小和降雨量大小的影响,较难体现。植被覆盖的影响,最好的情况是植被本身长在土壤中,如果是用植被盖在上面,需要先将植被清洗下,径流才能清澈些。用苔藓做实验效果比较好。学生在描述的时候尽量鼓励多发现,多表达。

7.人类的一些活动比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这些活动不仅在改变着地表形态,同时也加剧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学生需要建立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模拟实验比较难操作,可以与科技节中的绿野春天模型建构活动结合。
TOP
29#

陈建秋名师工作室送教到丽阳小学[img=750,562]https://static2.ivwen.com/users/11801227/4418da63b998a......
后来的阿班兄 发表于 2021/1/6 13:48:10
拍照片的角度很好,学生的汇报和演示很清楚。
TOP
30#

回复 25楼风雨心心的帖子

向师姐学习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