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睡觉的兔:2014学年听课笔记 [复制链接]

61#

 

20150409听课笔记:吴柱芬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时间:201549日星期四


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课题:四下三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上课老师:莲都小学吴柱芬


记录人员: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观察比较生、熟马铃薯(10分钟)


1427师:这是什么?


生:马铃薯。


师:吃过吗?


生:吃过。


师:生的,还是熟的?


生:熟的。


师:吴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份生的马铃薯和熟的马铃薯,你们会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比较它们?


生:颜色、气味、味道、软硬。


师:可以尝吗?


生:可以。


生:不可以。


师:今天老师准备的食物是干净卫生的,可以尝一尝。翻开作业本27页,在气味下面写上味道,如果你们小组还有别的发现写在下面两行。温馨提示:观察好一项就记录下来,吴老师只给你们四分钟,动作要快。请一号同学从抽屉里拿出两盒马铃薯,开始观察。


生分组进行实验。


师:谁先来展示你的观察成果?


生:……


师:机会难得,还有谁想说?


生:……


1437师:好,那我们把这种味道,称为腥味。


二、观察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15分钟)


师:马铃薯从生到熟,发生了变化,那其他的食物,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1438生:会。


师:想不想观察?


生:想。


师: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材料——(出示课件,认识相关实验器材。)


师:给你提供这些材料,你会怎么做这个实验?


1439生:把酒精灯放在三脚架上面,再把石棉网放在三脚架上。再用烧杯放在石棉网上面。用火柴把酒精灯点燃。


师:然后呢?


……


1440生:把食物放在烧杯里。


师:烧熟之后,再夹出来。把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进行比较,非常棒。


1441师:那酒精灯呢?


生:用灯帽盖,要盖2次。


师:请各组拿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1441生分组进行实验。


(学生比较兴奋,基本上都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中。)


1448师在课件上提示:组内一体,小组内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纠正错误的描述,优化答案,填写小组记录表。


1452师:现在把烧熟的食物和烧杯里的水放在桌上,其他的食物放回去。


1453生整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记录,还有不少学生在兴奋地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


三、交流反馈实验发现(14分钟)


1454师:1-2-3,请回到座位,吴老师再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填写记录单。


生逐渐稳定下来,小组讨论,并完成小组记录单。


1456师在黑板上张贴已经完成的小组记录单。


2-3个小组生自己上台张贴小组记录单。


1458师:已经写好的小组同学,可以去看看别的小组做什么实验,有什么发现?


生上台观看。


1459师:请坐好。第4小组把你们的食物拿上来。请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不是我写的。


师:没关系。后面的同学请坐好。倾听第4小组的发言。


生:……


1500师:没有其他发现吗?


生:发现烧杯的水变了。


师:什么变了?


生:颜色变了。


师:原来水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


生:无色,透明的。


师:第2小组把黄瓜拿上来。


生:生的黄瓜是淡绿的,气味是……熟的黄瓜颜色较绿,气味淡些。煮熟之后变软了……


1503师:我刚才发现,前面一排倾听的很认真。后面的同学倾听的不是很好。


师:第3小组,谁来?


生:生苹果的颜色是淡黄的,熟苹果的颜色是深黄的。熟了之后,苹果的气味变浓了。生的苹果较软,煮熟的苹果变的较硬。……


1504师:其他同学对他的实验有疑问吗?


生:有。


师:什么疑问?


生:应该是生的较硬,熟的较软。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是做苹果的实验?


生:第7小组。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哪一块是熟的?


生:这块。


1506师:我发现薄的这边有透明,那能说明薄的较硬吗?


生:不能。


师:关于苹果,熟了以后变硬还是变软,没有做过的小组体会不深,所以建议大家回家去做一做。


1507师:第一小组做的是鸡肉,请把你的鸡肉拿上来。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生的鸡肉有腥味,熟的鸡肉……,生的鸡肉较软,熟的鸡肉较硬。


1508师:其他的发现有吗?


生:水变白了。


师用实物投影: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里面有白色的东西。


四、总结不同食物的吃法选择(4分钟)


1509师:刚才我们做了许多食物,从生到熟的变化。那老师有个疑问,食物是生吃的好,还是熟吃的好?


1510生:熟吃的好。


师:为什么?


生:熟吃有营养。


生:生吃的话会肚子痛。


师:也就是更卫生。


1511生:熟吃更好吃。


师:味道好。同学们刚才说的食物熟吃,那有没有食物是生吃的呢?


生:有。


生:水果和蔬菜有些可以生吃。


师:那生吃有什么好处呢?


生:减少营养流失。


1513师: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有些食物是生吃好,有些食物是熟吃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评议:教学设计简洁,教学思路清晰,探究活动和实验材料的安排很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小组合作和交流的方式新颖,不足之处是交流环节略显松弛,没有及时有效收回,当然这和学生平常较少参与实验活动有关。]

TOP
62#

 

20150410听课笔记周波锋《昼夜交替现象》


时间:2015410


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课题: 五下四1《昼夜交替现象》


上课老师:泄川小学周波锋


记录人员: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揭示课题,初步感知(5分钟)


0943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图片,这是哪里?


生:紫金大桥。


师:这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


生:一幅是白天,一幅是夜。


0944师:白天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


生:昼。


师:晚上可以用一个字来表示——


生:夜。


0945师:为什么会有昼夜呢?我们从地球角度来思考一下。


生:……


师:说明地球是不是透明的?


生:不是。


师:第三个,假如太阳光是同一时间能把整个地球都照亮,有昼夜之分吗?


生:……


0947师:所以,形成昼夜的话,要满足这三个条件,有这三个条件,地球上就会产生昼夜。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地图,这是昼半球和夜半球。


生:……


0948师:我们再来看这个图片,这个图说明什么?


生:昼夜不断产生,交替出现。


二、提出假设,组织交流(7分钟)


师:问题也来了,昼夜为什么会有交替变化?大家讨论一下。小组把导学单拿出来。


0949生完成导学单。


探究活动二:为什么地球上会不断地进行昼夜交替呢?


0951师:现在请同学们展示一下。第一小组。


生:太阳自转,地球围着太阳转。……


师:第2小组。……


师:第3小组交流的就比较多了,自己读一下。


生: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0953师:他们想出了7种。非常好。


生:……


(各小组一一上台进行展示。)


0956师:每个小组都进行交流了,有些小组和老师的一样,有些小组比老师少一些,有些小组特别厉害,比老师想的多,有其他的可能。


三、模拟实验,初步验证(11分钟)


师;那这些假设是不是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呢?我们需要实验。做这个实验,是不是需要太阳和地球啊?


生:是。


0957师:太阳和地球我们拿不到,所以我们要做模拟实验。因为这是第一次做实验,老师先说一下模拟实验的流程。太阳不动,我们就把手电筒放在这。每个乒乓球上有个五角星,表示我们所在的位置……有些同学比老师多的,可以按照多的方法进行检验。


0959生分组领材料进行模拟实验。


1005师:每小组把实验材料整理好。


师: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的猜测,你们发现哪些不能产生昼夜交替?


生:第4种。


1006师:老师对大家的合作学习进行统计一下。……


师:这几种猜测中,哪些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你觉得哪一种是真实的?


生: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转。


四、阅读资料,拓展延伸(6分钟)


师:那我们来看一下阅读资料。


(对于一个自然现象,人们可能会有很多解释,但要找到符合真实情况的解释,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和证据,当我们获得的证据越多,我们就越可能对我们看到的现象做出更合理的解释,我们也就越接近真理。)


1008生阅读资料。


1010师补充其他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有些猜测用模拟实验可以出现昼夜交替,但不符合客观现实,然后得出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是符合的。


五、练习巩固(5分钟)


1013师:下面请大家做一下练习。


生做练习。


1015师:我们来交流一下。


(交流作业题答案。)


1017师:把我们的实验用画图的形式出来。


1018生画图,之后组织交流。


[评议: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前半部分的设计比较好,组织了有层次地研讨,实验探究略显粗糙,给予的时间不充分,有效性还需加强,另外学生的主体参与程度不够,基本上都是教师牵着走,对整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不到位,没有关注起始课的基本要求。]

TOP
63#

 

20150410听课笔记叶倩倩《月相变化》


时间:2015410


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课题:六下三2《月相变化》


上课老师:市实验学校叶倩倩


记录人员: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谈话揭题(3分钟)


1431师:刚才老师放了一个音乐,这是根据一首词谱写的。其中有一句,人有悲欢离合,后面是——


生:月有阴晴圆缺。


1432师:你见过什么时候的月亮?


生:圆圆的。


生:月牙形的。


生:椭圆形的。


1433师:大家来看看(幻灯:月相图片)


师:各种形状的月亮形状,叫月相,形状的变化,就叫月相变化。


二、初画月相,交流点评(11分钟)


师:如果把它画出来,是不是更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画画月相。在画之前,老师这有个小提示。我们能不能随便画?


生:不能。


1434师:科学要有科学的画法。这是一个圆圈,我们要把月相要连这2个点。(板画)


1435师:右边的这部分,我们就叫它为亮面。


生画月相。


1440师:大家一起来看看,同学们画的月相。(实物投影学生画的月相)


师:画正确吗?或者哪一个有小疑问?


生有些冷场。


……


1443师:还有哪几个小组?


生:第6小组。


1444师:哦,这里有点小问题。


1445师:还有发现吗?


生:有重复。


师:那我要问问这一个,少了一点什么?中间的这个部分,少了一点虚线。


三、模拟实验(15分钟)


1446师:这么多的月相,如果按它出现的先后顺序,能不能排?


生摇头。


师:都摇头,有难度。它是不是有规律呢?有什么办法?对了,做实验。


1447师:月球,能不能摘下来,我们要在宇宙那边看。那怎么办,做模拟实验。


1448师:我们看到的光是太阳,看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些材料,这是一个小球,我们可以用它模拟月球,为什么一边黑,一边白?


生:太阳照到的。


师:为什么这边照射不到?


生:因为月球自己不发光,又不透明。


师:还有一个,这个小纸板,这边画的是太阳,还有1-8个位置,为什么要这样标?


生:地球绕着月球逆时针旋转。


1450师:那中间的这个圆圈就表示地球。下面请一个小组上来演示一下。


一组生上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演示。


1451师:观察者把你看到的月相画下来。


师:那是不是还有2位同学?他们要负责监督,看看这个小球的白色是不是对着太阳。请每个小组的记录者上来领取材料。


1452生分组领材料进行实验。


1500师:已经观察好的小组把材料放这边。


四、分析月相,寻找规律(11分钟)


(师将学生画的月相在实物上投影。)


1502师:我们先来看这2个组同学。第8个位置有点不同,到底是怎样呢?我们来看一下摄像头。(教师演示用实物投影摄像头看月相)


[评议:这个操作很好,效果明显,不过可以请学生小助手来帮助,操作更方便。]


1504师:我们再来看这几个组。


生:……


1505师:老师把这几个图贴上去,这就是做这个模拟实验的月相变化图,这就是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大家看看有什么规律?


1506师:月有阴晴圆缺,我们给它一个词,这样弯弯的月相,我们说是缺,这个就叫圆,这是月初,那我们该怎么说?


1508生:从农历的月初到月末,从缺到圆,又到缺。


师:这是形状上的发现。还有什么发现?


生:方向上的改变。


1509师:前面这几天,亮面在右边,结果到这部分,——


生:亮面在左边。


师:这个我们知道,它是十五。老师这还有个补充,我们来看一下。(课件,上半月和下半月的月相系列图)


生:新月。


1511师:这个月的月相,叫新月,一般发现在农历初一。后面就可以按规律推了。


生:……


1512师:那这个月相的下一个,又是什么?


生:新月。


师:这个弯弯的像什么?


生:娥眉。


师:向女子的眉毛,注意娥眉的蛾,什么旁?


生:女字旁。


师:……


1513师:今天学的知识,都在这里了,大家看,月相变化有没有规律?


生:有。


师:如果再让你们看前面画的月相,有没有规律啊?


生:有。


五、拓展延伸(2分钟)


1514师出示各种古诗,让学生结合所学分析是什么月相。


1515师:回去作业,记录某一个晚上的月相。


[评议:教学思路清晰,针对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地球和宇宙”知识,结合学生认知基础,做到深入浅出,模拟实验的改进十分精彩,巧妙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达成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教师作用过于强势,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和发表的空间。]

TOP
64#

 

上课时间:2015423日星期四


上课地点:莲都区刘英小学


上课课题:三下四1《我们知道的磁铁》


上课老师:莲都区刘英小学吴勇


记录人员:莲都区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自学环节(9分钟)


0904师:这个是导学案。大家先看一下,趣味知识,两个谜语,知道吗?


生:磁铁。


0905师:我们来看一下学习主题。


生(读):我要了解磁铁的形状,并以此给磁铁命名,了解磁铁的一些特性,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0906师:下面我们进入自学环节,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自学课本64-65,并完成题目。


题目:


1)填空:我知道磁铁的形状有(U形)、(  )、(  )、(  )、(  )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形状给磁铁命名,如条形磁铁、环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等。


2)思考: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


3)填空:我知道在一些文具盒上用了磁铁,还有(小电动机)、(  )、(  )、(  )、(  )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磁铁。


0906生自学课文。


0913师:好,时间到,聚焦到老师这里。


二、合作探究环节(20分钟)


0914师:下面进入到第二环节。四人小组进行交流,交流自学环节的学习成果。完成“预展单”。


磁铁


磁铁的形状   磁铁的用途   磁铁的性质


0915生分组进行交流。


0922师:好,聚焦到这里。刚才老师发现了,大家讨论的很认真。把每个人想到的东西举行分享,有些内容可能是别人想到而你没有想到的,这就是刚才活动的目的。


0923师:下面是大家最喜欢的环节,进行合作探究。比比哪个小组发现的磁铁的性质最多、最独特、最有价值,及时记录发现。目标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0925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材料:各形形状的磁铁、铁片、铜片、指南针、梳子、回形针)


各小组都发现磁铁能吸铁等,有小组发现不同磁铁颜色相同就不能吸,还有个小组发现把梳子夹在马蹄形磁铁和铁片之间,就能把两个都吸住。


0934师:把材料收拾好,全部放回小盒里。收拾好转过来,聚焦到老师这里。


三、展示评价环节(12分钟)


师:下面老师请几个小组上来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0935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0936师:你先来,同样聚焦在哪里?


生上台用实物投影展示预展单。


师:大家注意了,要注意倾听。


0937生:磁铁的形状有……,磁铁的用处有门吸、冰箱……磁铁的性质有铁条在吸铁石上摩擦能吸回形针,把磁铁放在指南针上面,针会跟着转,碰过磁铁石,磁力比原来大。


……


0939师:对于他们小组的发现,你有没有补充?


生:磁铁的用途还可以补充。冰箱要写出冰箱的门。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评价?


……


0940师:我觉得非常棒,这个小组写出磁铁很多的用途,想的特别多,记的特别完整。掌声祝贺一下。


师:其他小组谁来?


0942生:磁铁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正方形……,磁铁的用途……,磁铁的性质,可以隔着纸吸铁,磁铁可以吸住磁铁,指南针可以确认磁铁的方向,磁铁不可以吸住铜片,磁铁能在铜片上画画。


0944生:磁铁的性质还可以补充,同颜色的会相互排斥。


师:他们小组的发现棒不棒?


生:棒。


0945师:老师觉得他们小组想的特别多,观察的也特别仔细。


……


四、质疑提升环节(3分钟)


师:磁铁的形状,什么叫凹形?那这样的形状,叫什么?(环形)


0946师:刚才大家说磁铁有许多形状,那磁铁为什么有这么多形状?


生:用途不一样。


师:用处不一样,不同地方就要用到不同的磁铁。那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你还想了解磁铁的哪些?


0947生:磁铁为什么会有磁性?


生:磁铁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会把铁吸引过来?


生:电话机为什么会有磁铁?


生:磁铁的两边为什么颜色不一样?


0948生:有两极。


师:后续我们会继续研究。


 


评议:从个人自学到小组合学,再到全班交流,这样的教学编排非常合理。在实验探究环节中学生有许多精彩的发现,但由于展示时间不够、展示方式比较单一,展示效果不是很理想。建议增加幻灯中教学流程的提示,利用板书对本课内容和要点进行必要的概括。

TOP
65#

最可怕的就是比自己优秀的人还比自己拼,向老师学习,试着学会整理,学会记录。

TOP
66#

                 学习了..........
TOP
67#

 

20150505听课笔记:张尚雷观察、描述矿物(一)


时间:2015年5月5日星期二


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班级:天宁小学406班


上课:市实验学校张尚雷


记录: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揭示课题(3分钟)


0832师:老师这有些矿物,你能找出有哪些矿物吗?请一个同学上来找一下。


一生上台指出。


0833师:其实自然界矿物不止这些,还有许多矿物,那我们该这样去观察和描述这些矿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和描述矿物。(揭示课题)


0834师:假如给你这样一块矿物,你会怎样去描述?


生:是否光滑。


生:声音是否清脆。


生:有无条纹。


生:滴盐酸是否有气泡。


0835师:还有吗?


生:软硬。


二、观察外表颜色和条痕(21分钟)


师:刚才大家说了许多方法。那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开始。比如这块矿物,给我们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透明。


0836师:那这块和它比较,什么不同?


生:颜色。


师: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征。有些矿物就是以颜色命名的。你能说出哪些?


生:赤铁矿。


生:黄铁矿。


0837师:这些矿物,我们可以怎样去命名呢?(课件)


生:褐铁矿……


0838师:刚才大家用颜色来命名,就很好记了。


师:那大家看看这几种矿物,是不是很相似?


生:是的。


师:虽然它们的颜色很相似,但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的矿物,分别是金矿和黄铁矿。所以说颜色是很重要的特征,但有时候会迷惑我们。


0839师:这三种矿物的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有没有同学认识这种矿物?


生:石英。


师:非常好,这告诉我们,同一种矿物,具有不同的色彩。把这个也记下来。


0841师:那请大家思考一下,除了观察外表的颜色,还可以观察什么颜色?


生:条痕。


生:放大镜。


0842师:比如我这有一条粉笔,如果不小心掉到墨水了,外表变黑了。那我想知道它原来的颜色,有什么办法?


生:划一下。


0843师:可以用什么划?


生:回形针划。


生:铜钥匙划。


生:……


师:那我们看一下材料盒,有一小块无釉瓷砖。和平时家里的瓷砖有什么不同?


0844生:没有颜色。


0845师:把要观察的矿物放在瓷砖上摩擦,先把外表的颜色记录下来,再把划痕记录下来,还要注意,只要划1-2次就可以了,实验完成了把材料收拾好。


0846生分组进行实验。


0852师:许多小组完成了,中间这个小组特别好,他们几个同学轻声商量,很快就完成实验并记录下来。


师:那刚才我们的实验中,外表的颜色和划痕的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能来说一下。


0853生:矿物一外表的颜色是乳白色,划痕的颜色是白色,矿物二外表的颜色是……条痕的颜色是……矿物三……


0854师:还有吗?这位男同学——


生:……


师:好,再下一个。


生:矿物一……矿物二……矿物三……


师:好,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得出了这几个结论: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一样吗?


生:不一定。


师:条痕的颜色和外表的颜色,谁更接近它本来的颜色?


生:条痕的颜色。


师:为什么?


生:因为外表的颜色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0856师:非常好,条痕的颜色可以消除……


三、观察矿物软硬(13分钟)


师:除了观察条痕,我们还可以观察什么呢?


生:矿物的软硬。


师:那可以怎样去观察矿物的软硬?


0857生:敲击。


师:还有什么方法?


师:比如这个粉笔,和无釉瓷砖,我们可以让它们相互刻划一下。


师:还可以用前面同学说的,用指甲,用小刀划。那怎么才能判断它的软硬呢?


生:……


0900师:我们选择对石英、云母和长石就行软硬测试。在刻划的时候,要注意刻刀或小刀,不要拿在手上,否则容易让手受到伤害,最好放在 桌子上,控制好力度。


0901生进行硬度刻划实验。


0906师:好,这三种矿物的软硬有什么特点?好,你来——


生:矿物4是云母,硬度较软,矿物1是长石,较硬,,矿物3是石英,硬。


0907师:还有哪个组来汇报一下?


生:……


0908师:根据我们刚才的实验,可以把这几种矿物软硬排一下。


生:……


0909师: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什么,最小的是什么?(金刚石、石墨)


师:生活中这些矿物经常使用,比如用金刚石切割,铅笔中有石墨。怎样描述这些矿物,我们以后还要继续学习。

TOP
68#

 

20150505听课笔记:高福乐观察、描述矿物(一)


时间:2015年5月5日星期二


地点:莲都区天宁小学


班级:天宁小学404班


上课:碧湖二小高福乐


记录: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谈话导入(2分钟)


0931师:高老师要上课了,请你们要配合高老师。


生:好的。


师:我们都知道,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观察、描述矿物。


0932师:我们可以怎样来观察描述矿物呢?


生:放大镜。


师:可以借鉴放大镜观察。


生:还可以观察矿物的颜色。


师:非常好。还可以观察什么?矿物的软硬。怎样观察软硬呢?


生:……


二、观察矿物外表颜色和条痕(15分钟)


0935师:给这些矿物取个名字吧!


生:褐铁矿,赤铁矿、白钨矿。


0936师:不同的矿物可能有相同的色彩。(课件)


0937师:同一种矿物,也会有不同的颜色(石英)


师: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是赤铁矿。在这个瓷板上轻轻划一下,就会有条痕。这个条痕和它本身的颜色一样吗?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三种材料,同学们认真听。先观察表面颜色,再进行划,好了再把这三种矿物放回到塑料袋。


0939生分组就行实验。


0944师:下面请大家来交流一下。老师请刚才做得最好的小组。


生上台用投影进行交流。


0945师:老师再请一个小组来交流一下。其他同学认真听。


(部分小组在玩实验材料)


师:老师刚才看了她的汇报,有点疑惑,再到她们来看一下她们三种矿物。请另外一个组长来观察、描述。石英,什么颜色的?是白色的吗?


生:……


0947师:说明这组同学,还有点点瑕疵。描述要到位。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明白了,矿物的颜色和条痕的颜色不一定相同,为什么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0948师:同学没可以讨论一下,开动你的小脑筋。


师:矿物裸露在外面,就会怎样?掺杂一定的杂质……是表面的颜色更可靠,还是条痕更可靠?


0949生:条痕。


三、观察矿物软硬(8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观察它们的软硬,你可以不借助任何工具,能不能比较它们的软硬?


生:用指甲。


0950师:指甲也是工具。


生:用来敲击。用脚踩。


师:可以用相互刻划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比较一下。


0951生观察矿物的软硬。


0955师:同学们都完成了,下面请大家交流一下。你觉得谁最硬?


生:石英。


0956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石英在赤铁矿上留下了痕迹。


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说明刚才大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非常好。


0957师:同学们,刚才用的是以前学过的方法,就是相互刻划,如果矿物非常多的话,这样就可以借用工具。大家可以用什么工具呢?


生:回形针,指甲。


0958师:这种方法比较重要,能用指甲刻划出来的痕迹,为软,……同学们实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小刀的使用,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0959生分组进行实验。


1003师:同学们都做好了吗?做好了把材料放回到塑料袋里。


师:刚才这个小组的表现非常好,请组长上来交流一下。


生上台用实物投影展示。


1004师:这是这组同学的实验结果,有没有小组和他们的实验结果是一样的?举手。


师:还有两个小组不一样,那请这个小组同学来说一下。


生:石英是硬,云母是较软……


1006师:老师非常开心。同学掌握了方法。那在生活中,最硬的矿物是什么呢?


生:金刚石。


师:金刚石就是钻石。那最软的矿物是什么呢?


生:云母。


1007师:错了,刚才我们的实验中,最软的是云母,但是在生活中最软的是石墨,在铅笔里就有。


四、练习巩固(2分钟)


1009师:今天非常开心,和大家一起学习。下面我们来做一做练习。


师:矿物在白色无釉瓷砖上摩擦后留下的痕迹叫(  ),它是指(  )。


生:条痕。


1010师:再来考一题,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TOP
69#

 

20150506听课笔记:李宝成摆的研究


时间: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地点: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课题:五下《摆的研究》


上课老师:青海省湟中县大源小学李宝成


记录人员:丽水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提出问题进行猜测(5分钟)


0822师:今天我们研究摆。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摆,下面我们回忆一下。


0823师:这段是摆绳,这是摆锤。同学们觉得这两个摆有什么不一样?


生:一个摆绳长,一个摆绳短。


生:摆锤一个大,一个小。


0824师:现在我让它们摆动起来,大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生:它们摆动的快慢不一样。


师:为什么它们的摆动快慢不一样?和什么因素有关,我们今天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0825师:你觉得和什么有关?


生:和摆绳的长短有关。


0826师:你觉得是怎样的关系?


生:长,摆的慢,短,摆的快。


师:还觉得和什么有关?


生:和摆锤的大小有关,重摆动的快,轻摆动的慢。


0827师:还可能和什么有关?


生:可能和摆幅有关。


师:那和摆幅什么关系?


生:摆幅大,摆动慢,摆幅小,摆动快。


二、研究摆锤和摆动快慢的关系(14分钟)


0827师:那我们今天先来研究摆锤重量和摆的快慢关系。


师:做这个实验,要改变什么?保存不变的是什么?


生:……


0828师:操作员有什么要求?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一生逐一读。


师:同学们记住了吗?


生:记住了。


0929师:你们所用的材料,就在铁架台下面,请大家开始实验。(横杠使用了螺纹钢,有效防止了滑动导致的误差。)


0930生分组就行实验。


0840师: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原来重量和两倍重量的摆动次数一样。


师:……


0841师:我这里要特别表扬第五小组,尊重数据。我们鼓掌表扬一下。


生:……


三、挑战制作不同摆动次数的摆(19分钟)


0842师:我们来看一下下一个环节。每个小组调出15秒不同摆动次数的摆——第一组:6次,第二组:8次,第三组10次,第四组:14次,第五组:16次,第六组:18次,第七组:20次,第八组:22次,第九组:24次。好了在绳子上做记号,交给老师。已经调好摆的小组看一看其他组,每个小组的摆有什么不一样?


0844生分组就行实验。


0852各组把自己做的摆绳挂在黑板上。


0858师:好,停下来,大家觉得有调吗?


生:


0859师:同学们看这个图,漂亮吗?有什么规律?


生:绳子越长,摆动越慢,绳子越短,摆动越快。


师:同意吗?


生:同意。


0900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摆,大家觉得有问题吗?(12次)


生:有问题。


师:什么问题?


生:绳子太短。


师:那该怎么调整?你来——


生上台把绳子调长了点。


0901师:同意吗?


生:同意。

TOP
70#

 

20150506听课笔记:刘元得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时间:2015年5月6日星期三


地点:温州市广场路小学


课题:六下《白醋和小苏打的变化》


上课老师:青海省大通县桥头第一小学刘元得


记录人员:天宁小学陈建秋



一、观察方法回顾(4分钟)


0916师:老师这里有两瓶液体,你们看一下,有多少?


生:一样多。


0917师:那老师告诉你们,这里有一瓶是清水,一瓶是白醋,怎么辨别?


生:放一些小苏打。


师:还有什么办法?


生:闻一下。白醋有酸味。


师:那你来闻一下——


生上台闻,并辨别出两种液体。


师:刚才同学们闻有什么问题?


生:不应该这样闻,应该要扇闻。


师:那你来试一下, 面朝大家。


生上台演示。


0919师:为什么要这样闻?


生:因为有些物体,是有放射性的……


生:比如一氧化碳,轻则昏迷,重则直接死亡。


……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5分钟)


0920师:那我们用各种感官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生分组领材料,对这两种物质进行观察。


0924师: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生:白醋有酸味,小苏打是白色,没有味道。


……


生:我们闻到一种奇怪的味道。


三、混合小苏打和白醋(7分钟)


0926师:可能还有许多。那如果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大家先小组讨论。


生分组讨论。


0927师:请大家汇报一下。


生:我们猜测小苏打放在白醋里会冒泡。


师:这是你们的猜测,其他小组——


生:我觉得会和可乐一样,液体会不断上升。


0928生:我觉得不会发生那样的反应,但是会有少量气泡。


生:我认为会有沉淀……


师:到底谁的预测对,我们需要实验。那请大家看看实验步骤。请一个同学读一下第一条。


生:混合前摸一下集气瓶底部,混合后又摸一摸杯底,说说有什么不同。


师:那大家都摸一下。


生尝试。


0929师:第二条,谁来读一下。


生:取2钥匙小苏打加入集气瓶中和白醋混合(用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多种方法)细心观察混合后的变化。


师: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第三条,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


0930生分组进行实验。


三、交流汇报实验发现(7分钟)


0934师:那我们交流一下,第四小组最快,有请。


生:我们发现有许多泡沫,过了一些时间,泡沫减少还有少量气泡。


0935师:等一下,老师记录一下。


师:还有什么?


生:用手摸一下,感觉到有点震动。


师:闻到什么?


生:有股其他的味道。


师:其他组还有补充?


0936生:我们闻到塑料泡沫的味道。


生:我们闻到一股生锈的味道。


师:每个人的嗅觉感受不一样。那听到什么声音?


0937生:下雨一样的声音。


师:嘶嘶声。


生:我们摸,发现杯底变冰了,比原来凉了。


师:还有吗?


0939生:我们发现杯底还有气泡和没有溶解 的小苏打。


师:非常好,其实这个现象有很多,再写下去黑板都不够了。仔细观察还会有许多现象。那这个小苏打,还是小苏打吗?


生:不是。


师:我们还看到杯子有气泡,听到嘶嘶的声音,摸杯底变凉了,这说明什么?


生: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0941师:那就说明它们发生了化学反应了吗?


生:……


四、研究产生的气体(14分钟)


师:这个气体在上面的时候,你看到了吗?


0941生:看见了。


师:真的看见了?


生:看见了。


……


师:说明这个气体和教室里的空气一样,无色无味。还是透明的。那这个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0942生:二氧化碳。


生:我也觉得是二氧化碳。


生:我觉得不对,二氧化碳闻多了会有窒息感……


师:二氧化碳有什么特点?可燃吗?


生:不可燃。


0944师:那我们来验证一下,将燃烧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观察会有什么现象。(演示)


0945师:那下面我们做实验,如果觉得需要小苏打,那就拿小苏打,如果需要白醋,那就来拿白醋。


生分组领材料,继续实验。


0947师:做完了把材料收好。第六小组先做好了,来交流一下。


生:我们发现把燃烧的木条马上就灭掉。


师:那说明它支持不支持燃烧?


生:不支持。


0948师:那老师也来做个实验,在这小水槽放了两根蜡烛,收集气体,然后倒入,看看有什么现象。


师演示实验。(短蜡烛先熄灭,长蜡烛后熄灭,又做了2次)


0950师:这是说明什么?


生:说明这个气体不支持燃烧。


师:不支持燃烧我们前面已经证明了。还说明什么?


生:……


师:原来有空气,倒了之后,把空气挤出去了,说明了什么?


0951生:比空气重。


师:那说明这气体是什么?


生:二氧化碳。


师:比空气重,就一定是二氧化碳吗?看一下。(其他比空气重的气体)


0952师: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科学家反复实践,证明了这个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消防上我们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制作了灭火器。那二氧化碳可以做好事。


生:……


0953师:看视频(二氧化碳的危害)


生观看。


0955师:可见物质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一定要积极认识这些物质,让它们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五、拓展延伸(1分钟)


师:那大家学了这节课,还有疑问吗?


生:没了。


师:那老师还有一个疑问,剩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


生:不是。


师:那小苏打不见了,它到哪里去了呢?到初中同学们会学到这些。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