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 培 心 得
11月3日——11月12日有幸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开设的“国培计划(2013)”——培训团队研修项目班的学习。为期10天的学习,在华中师大的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组织和热心服务下,已圆满完成的培训任务,在此对这几天的培训做如下总结:
我理解了——专业≠职业
在聆听了华中师大城环学院李家清教授对《中学教师专业准(试行)》的解读和胡化成教授的《教育家的情怀》讲座之后,了解了专业教师和教师职业的区别和联系。教师专业化发展与社会地位的提升都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教师的专业化不强,不具备不可替代的唯一性,将教师社会地位提升谈何容易!所以对我个人来说,自己以后的教研和培训不能只跟着感觉走,而应从学科的角度在宏观的方向上把握好,理性的认识和思路应更清晰。作为一名职业老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这是我们的职业所应承担的职责。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同时,教师职业还需要教师博学多才,能胜任更多的教育领域的工作。李教授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中理念的解读非常透彻——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行动,这也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想首先得是这个学科的专业人士,再加上自身岗位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有慈母般的爱心,那肯定会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肯定会获得学校和家长的赞许。
我认识了——理论+实践
在这10天的培训中,我们野外考察了武汉东湖周边的地层和岩性、地质构造,研究了地质演化简史和东湖的成因。我们一行沿八一线——喻家老湾——笔架山公园——沙湾村——落雁一线行进,听着揭毅老师的对岩层的讲解,真正学会了使用罗盘测量岩层向性和斜度,还辨别了纹理和节理。在考察江滩公园过程中,在学员和老师的梳理下,对江滩凸岸的形成和沿岸湿地知识的了解更深了一步。通过野外的考察,将平时的书本知识与现实加以印证,使我对地理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次时间不长的地理考察实践,是我第一次在地理专家的指引下认识地质、地貌,收获很多。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在地理地质方面的知识明显不足,跟同行的高中地理老师相比真算是门外汉,所以很多自己很感兴趣的东西,不敢开口讲,还有很多听不懂的专业用语,不敢问。因此在我们的职后培训中,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一定要有较多的储备和积淀,在此基础上的培训和实践才能起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作用。
我思考了——探究≥知识
“让学生主动的参与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是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实验,很多时候在小学科学课中的体现更明显。因为年龄的特点,小学生有了一些认识能力,对他们科学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的要求也不高,再加上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完全沉浸在好奇的世界里,所以教师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较为容易,探究活动的效果也易体现。在初、高中的理科教学中,考试分数压力下对知识技能的达成要求高而准确,常态课堂中探究活动的开展容易造成教学任务完不成,习得效率差等情况,再加上学生此时对学习思辨有了一定的准确性,也不屑于动手之后去获得知识经验。
程远会老师在育才中学执教的一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复习课上,他用“”老师教我自学——“学会自学——“与知识树共成长”等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自主质疑、自我建构知识的机会,这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且涉及模拟实验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和探究活动的展开都有明晰的线索贯穿着。直面高考的压力,我觉得敢于挑战常规教学,已是新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一种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实行不一定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一定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这是判断课改成败得失的一条根本标准。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将会有更高层次的提升。
我听懂了——学习∴快乐
我还是一个普通的老师时候,总觉得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只教不学的状态,感觉到有些时候有点跟不上教学理念的步伐。教育部颁布加大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后,省、市、区的中短期培训也如火如荼的展开了,这时我想学习的机会终于来了。因此在忙完学科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申报参加各级的培训,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和周围的老师都有一种感觉:每个人都要在工作时间培训,无疑是教师间调、换课挤出时间来参加。如果再为了学时,选择或安排的培训内容不合老师们的“口味”,那这完全成了工作中的一种负担。现在我刚刚走上学科教研、教师培训的岗位,角色的转变给了我很多思考和想法:教师们需要学习充电,但应该是一种主动参与、快乐的学习方式。
首先,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参加培训就是一种学习,是当一回学生。既然是学生,那么就像学生一样要有学习的兴趣,要有学习的氛围,要有学习的时间。这些都是组织培训者需要考虑的。
其次,要让教师在培训中要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老师才会主动学习。如果是一种任务,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增添压力。
由此,我在思考:成人教育较之基础教育相比,有其特殊性,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更为复杂,更难运行和操作。如果我们的培训的主题更明确些,更贴近多数教师的需求些,如果在学前进行学员学情调研、梳理,提出更明确的培训教学问题,以便让我们在问题情境中启动学习,在探讨火种碰撞思维,在案例模拟中演练技能,我们培训的品味和实效会更高,学员的学习会更快乐!
总之,培训是教师岗位上再学习的好途径,让老师们主动、快乐的来学习才能发挥培训的真正作用,才能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