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材料中的埋下的“问题”宝藏——《电磁铁》课后思考更新(四)了 [复制链接]

11#

有想法,并实践,赞!敢于质疑,有科学精神,赞!科学教学,需要这样的人,这样的声音,这样的实践。
TOP
12#

     《电磁铁》反思(二)——关于围成圈“研讨”的反思    



      感谢老师们对我实践的鼓励!沈银彬老师还特地问过我围成圈的研讨方式,当时匆匆忙忙,现在具体来说说我的想法。



  

       我现在尝试研讨时就围成一个圈,这不是我独创,来源于兰本达“探究——研讨”法。
      在没有实践之前,我的想法是,这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来回走动还要浪费掉时间,插秧式的坐法不是也可以研讨吗?
     没有实践就没有话语权,不要凭空想象,操作一下看看。
      一实践就发现了里面的秘密,它带来的是完全全新模式的研讨。
      这种研讨有几个特点,第一,要求每位学生都阐述自己的观点(在人数多的情况下,采用隔一个或隔几个的方式。)第二,教师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有导向性的评价(但在三种情况下,教师进行干预,就是我们经常讲的追问,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的追问策略真是太高明了,实际上兰本达教授老早在70年前就总结研究出来了,具体请大家去看这本书)。第三,学生的发言总体是越来越精彩,实质是思维层次越来越高。一般会呈现“说科学事实”慢慢过渡到“进行类比”再发展到“建立模型”,这是学生概念发展的一般过程。
      其实我们想一想,如果是科研人员做研讨,是不是这样?就是这样!但在中国比较困难,中国人习惯听“一把手”的。所以中国人的科学素养是差的。


      以我在上的《电磁铁》为例,我试教和实际上的,学生的发展完全是不一样的。在皂湖听课的老师一定还有印象,皂湖的学生是不善于表达的,准确的说是不能适应比较开放式的教学,因为他们这样的机会比较少,学生被要求接受的方式比较多。五年级的学生几乎没有分组动手做过实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回顾一下学生的发言。我凭映像回顾(我要听清楚学生的每一句话,以判断是否学生进到前面讲到的三种情况中,我就要进行干预)。
      前面的学生几乎都讲了一些科学事实“这个装置可以吸回形针”“这个会发烫”“手上会触电”“没有电池,还能吸。”
     到转弯的地方一个男同学说“它能改变南北极”,这就比科学事实进一步了,他进行了类比,它发现了该装置与磁铁之间的一个相似处,和一个不同处。这时就需要老师干预了。首先我澄清了第一点,你发现了该装置有南北极,你是怎么发现的?对于第二点我的干预是“怎么会改变呢?”学生对结果进行了阐述(虽然这位学生说在实验中有老师提示,但学生的阐述是非常清晰准确的)。这就是围成圈研讨的力量!
TOP
13#

希望你能呈现一些细节问题
TOP
14#

学生座位的摆放还是有必要的,建议课桌生产厂家给课桌装上轮子,这样就方便多了!
TOP
15#

学生座位的摆放还是有必要的,建议课桌生产厂家给课桌装上轮子,这样就方便多了!
金亚军 发表于 2019/1/5 21:58:01
对啊!桌子可以随时动起来。我区天香小学中,看到的桌子就是有轮子的,不动时还可以刹住,看来普及不是难事!
TOP
16#

大师这样的学生安排,我其实已经听过一次,上次是上测量那个 课。我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总是充满智慧,学生不会无话找话,乱放炮,教师也不会无中生有,乱下结论。这样的课堂很好,大家能够找准问题关键点,有事说事,有话说话,慢慢的交流,慢慢的让学生思路变的清晰。
TOP
17#

有时候让学生看一个现象就让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只是在观察到的事实前面加上了“为什么”我们就对其表扬了不起,往往会用上“提出问题比发现问题更重要”这句话进行佐证。实质呢?这个根本谈不上真正的问题

同意

这个要长时间的坚持才能有效果,比较适合本校长时间课题研究。如果出去上课的话学生会不能适应。
TOP
18#

《电磁铁》第三次反思——说说学生在研究中的“副产品”


      在皂湖小学的送教中,学生发现了电磁铁在断电后仍会吸引铁钉,这个现象在我试教的时候也发生了,闻蓉美老师在“走向探究的科学课”的活动中也发生了,但学生的发展是完全不同的,这个问题我也私下问了闻老师,因为在闻老师的课堂上并没有学生讲到这个问题,闻老师的解释是,学生对磁化的现象已经非常理解,对此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再提。但我在试教中,学生提出了,也形成了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断电后仍有余电”,另一种认为“是磁化了。”在讨论之后,学生普遍认为是磁化的解释的比较合理。能讨论出这样结果需要对《磁》单元和《电》单元的知识运用。基于我校试教的学生对这两单元的内容掌握还是比较扎实的,所以能比较顺利地推断出是“磁化”的结果。








      但在皂湖小学上课时,又完全不同了,皂湖的学生也形成了两种解释一种是“里面有余电”,另一种是“人体有电”,为什么是这样的解释,因为皂湖的学生没有分组研究过磁铁(可能老师讲过磁化的问题)但这个知识学生老早忘了(更确切地说,学生从本质上并没有掌握)。所以学生就没法把今天的现象与磁铁的磁化现象产生某种连接。那怎么办?教师直接说吗?没用的(此举又掉入教师权威了)对于学生来说仍是不知道的。我的干预策略是把两种解释搬出来供学生来讨论,这一策略十分奏效,学生开始说出自己的证据(这是证据意识的培养)。认为人体有电的学生首先十分自信地讲:“当把电池拿掉以后,我用两只手抓住导线的两端,照样可以吸起回形针。”我请他在全班面前展示,这时他发现铁钉并不能像刚才轻松地吸起回形针。“这个概率是很低的。”他解释道。这时另一个支持他的男同学(他们是同一组)站起来说:“刚才是可以吸的,现在慢慢弱了,这说明人是有电的。”我反问道:“你的发现不是在证明断电后有余电的说法吗?”(这里的引导可能有点问题,我应该问,“你怎么确定是人体的电在起作用,而不是电池里的电呢?”可能更具有引导性。)这些讨论比告诉学生这是磁化更有意义。
       在讨论这节课时,有老师就讲到这个内容与本节课是无关的,的确这个发现是这节课的一个“副产品”。对这样的“副产品”你怎么看待?又应该怎么处理?在2018年12月桂馨基金在杭州举办的“走向探究的科学课”中,阮翔上了《月相的变化》,他对三年前自己上过经典的《月相的变化》再次否定,很重要的理念支撑是什么?阮翔老师在说课中讲到,这次的月相变化是把它作为一个“副产品”在学生探究中发现的。怎么解读?没有共鸣的老师可能听过就算了,仔细去体会就知道这里面深刻的内涵!阮翔老师否定了什么?以单一知识目标为导向的探究——探究过程是良诱的,探究结果是单一的。追求的是什么?让学生经历像科学家的探究——探究过程是非良诱的,探究结果是多重的。这样才能说把月相的发现作为一个副产品。
      再去读一读科学家的发明故事,就会发现很多重大的发现只是科学家在发明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弗莱明对青霉素的发现,奥斯特对通电线圈有磁场的发现,都是他们在发现中的“副产品”。所以我认为“副产品”可以看作是否是真探究的一个重要标志。请论坛里的老师指正!
最后编辑wubin98146 最后编辑于 2019-01-08 12:04:11
TOP
19#

希望你能呈现一些细节问题
江南狗王 发表于 2019/1/4 12:33:11
额,谢谢老师的回复,不知道上面的回复,是否是一些细节?感谢各位老师的讨论与指导!
TOP
20#

很可惜,那天学校有事提早回去了,否则就能听到一堂完全不同的《电磁铁》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