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17学年陈建秋(不睡觉的兔)听课笔记汇编 [复制链接]

11#

20170925听课笔记叶军神奇的小电动机

                                                        
  

课题名称

  
  

神奇的小电动机

  
  

册数单元

  
  

六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

  
  

2017925

  
  

学校班级

  
  

长沙高新区金桥小学

  
  

活动主题

  
  

复星*桂馨科学教育专业奖学金颁奖典礼暨未来科学教师成长论坛

  
  

执教老师

  
  

湖州市安吉县杭垓小学教育集团  叶军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211100,共39分钟

  
  

教学过程:

  

一、观察、猜测转子转动的原因(7分钟)

  

1021师:请看大屏幕,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装置,这个装置也放在你们的桌上。这个金属线圈组成的部分,是可以转动的。老师现在在两端各放入一块电磁铁,你觉得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转子会转起来。

  

师: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要不要试一试?

  

生:要。

  

1022师:你们去试试,并观察分析现象。

  

生分组进行尝试,电动机转动。

  

1024师: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和你们猜测是不是一样?

  

生:是的。

  

1025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个转子会转起来?

  

生:中间是一根轴。

  

师:中间是一根轴,告诉你什么,

  

生:电流。

  

师:还没有看出来,其他同学有没有?没有。

  

1026师:中间这个是漆包线,你觉得这可能是什么?

  

生:电磁铁。

  

师:是电磁铁的话,要想办法证明啊?有没有办法?(大屏幕演示转子转动)

  

生沉默,不知道办法。

  

1027师:那给你们半分钟时间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能检测,这到底是不是电磁铁。

  

生分组进行讨论。

  

1028师:现在教你动了吗?老师要求你做什么,好,放下来。

  

师:时间到,中间这个如果是电磁铁,有没有办法证明?有吗?

  

生继续沉默。

  

二、验证转子是不是电磁铁(8分钟)

  

1029师:那这次老师告诉你,下次你们要自己想办法。

  

师:通电后,我们用指南针来检测,如果它是电磁铁,那会发生什么?

  

生:偏转。

  

师:为了防止磁铁对指南针的干扰,我们先把这两块磁铁拿下来。

  

1030生分组领器材进行检测。

  

1032师:有没有结果?老师讲怎么不听呢?好,停下来。有没有结果?把你看到的说出来?是不是今天有许多老师坐在这,有点怕?不用怕,把你看到的说出来。

  

生:是电磁铁。

  

1033师:有什么理由?其他同学能不能不动?她在发言,我们要先听她的。

  

生:如果通电的话,它是电磁铁……

  

生:通电的时候,它能吸做回形针,不通电时没有。

  

1035师:老师发现大家有个不好的习惯,当别人在交流的时候,要先听。它中间是一块——,它通电以后就变成电磁铁,一端变成N极,一端变成为S极。那它还能稳稳不动吗?你上来。

  

1036生:通电之后,它就会旋转。

  

三、分析转子连续转动的原因(4分钟)

  

师:怎么转,是连续不断的转吗?

  

生:……

  

师:这边是什么极?这边呢?通电的时候会怎样?它会一直转下去吗?

  

生:不能。

  

1038师:为什么不能?

  

生:因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师:那有没有办法让它继续转下去呢?你来。

  

生上台换两边磁铁的磁极。

  

1039师:刚才你们有没有换磁铁?

  

生:没有。

  

师:那还有什么办法?

  

生:把转子换过来。

  

师:怎么把转子换过来。

  

1040生:老师不是很清楚,你上来演示下。

  

……

  

师:这个有点难,但不着急,我们肯定有办法的。

  

1041师:刚才老师给大家上过一节课,电磁铁有什么特点?

  

生:可以通电。

  

师:不通电还能叫电磁铁吗?电磁铁有南北极吗?

  

生:有。

  

四、研究电磁铁的磁极是否变化(20分钟,其中交流7+4=11分钟)

  

师:怎样才能连续不同的转,你有办法吗?老师第三次告诉你——(用贴纸在黑板模型上演示,逐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1042师:这是你们看到的吗?这是你们大脑的猜测。有没有办法检测。小组讨论一下。

  

1043生分组进行讨论。

  

1044师:我们有没有办法,检测它的磁极有没有变化?你有办法,你来。

  

生:可以把指北针放在这,让这个通电之后,看指北针会变吗?会变南北极。

  

1045师:有没有听明白?好,你下去。

  

师:老师把他的想法再重复一遍。把这个指北针放在这,检测一下它的B点,再转过来,检测A点,转过来检测B点,再转过来,检测A点,来检测磁极有没有变化。

  

1047师:老师这有个记录单,看的明白吗?谁来说一说。

  

检测转子电磁铁的磁极

  

用指南针检测电磁铁在不同位置下的磁极,并记录下来,思考一下;磁极改变了吗?仔细观察,磁极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生:……

  

师:需要多少时间?

  

生:2分钟。

  

1048师:老师给你们十分钟,请进行检测,然后尝试解释磁极为什么会发生改变。

  

生分组进行转子电磁铁的磁极检测。

  

1055师:大家停下来好吗?时间有点紧张。

  

师:检测好的请举手。哦,第八小组检测好了,其他小组呢?还没有。没关系,我们先请第八小组说一说。

  

生:我们发现,在位置1A端南极B端北极,位置2A端南极B端北极,位置3A端南极B端北极……

  

1058师:其他组有发现吗?

  

生:我们发现,……

  

1059师:我们推测,电磁铁的南北极会发生变化,我们检测,发现是不是真的改变?

  

生:(个别轻声)是。

  

1100师:大家还不清楚,时间也差不多了,今天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评课:

  

 

  
TOP
12#

20170921听课笔记叶倩倩观察叶

 
20170921听课笔记叶倩倩观察叶.doc (, 下载次数:91)

                                                     
  

课题名称

  
  

观察叶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

  
  

上课时间

  
  

2017921日星期四

  
  

学校班级

  
  

莲都区大洋路小学

  
  

活动主题

  
  

2017年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集体备课活动(一年级)

  
  

执教老师

  
  

丽水市实验学校  叶倩倩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541138,共44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1054师:我们来看一下美丽的校园(播放视频)

  

生有兴趣地观看。

  

1055师:这是一张芭蕉叶,你能介绍一下这片叶子吗?

  

……

  

生:这片叶子像扇子。

  

[利用学生自己学校的植物照片,以及大芭蕉叶的出示,拉近教材、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这个设计很不错。可惜芭蕉叶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样本,指导一年级学生如何进行观察,掌握一定的观察和描述方法。]

  

二、活动:集体观察几种叶子(6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来玩个小游戏,想不想玩?

  

生:想。

  

1056师:老师这有个信封,老师想请最能干的孩子上来抽奖。

  

师:你能像介绍芭蕉叶那样介绍一下这个叶子吗?

  

生:我觉得……

  

1057师:那谁是第二个抽奖人呢?好,你来——

  

师:这是什么?

  

生:这是绿色叶子,而且摸起来是硬硬的。

  

师:说的真棒,表现真好。

  

……

  

师:最后一个机会,这个叶子?你来。

  

1058生:枫叶。

  

师: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生:这片红红的叶子……

  

师:大家听清楚了吗?没听清楚?小耳朵要仔细听。你再来说一下。

  

生:我发现有许多一根一根的筋,形状像手掌……

  

师:说的真好。老师奖励你一个大苹果。大家还想不想抽奖?

  

生:想。

  

师:但是老师的信封已经用完了。……

  

师:感官歌——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认真听。小鼻子,闻一闻。小小手,轻轻摸。

  

生跟念。

  

[评点:这个环节的组织还比较有效,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但如果和前后教学环节联系,我们会发现几个环节简单重复,而且此时的交流讨论仍然停留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层面,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地指导和规范,我觉得应该要告诉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这样就为后面的分组活动提供必要的铺垫。]

  

三、活动:分组观察树叶并交流(15分钟,其中观察8分钟,交流7分钟)

  

1102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封信,……请小朋友继续观察,明白了吗?

  

生没有什么反应。

  

[评点:教师说明要求的句子太长,不利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

  

1103师:那现在——(老师拍手口令)

  

生:请坐好。

  

1104师:请大家轻轻地回到座位,坐好了吗?

  

生:坐好了。

  

师:请大家拿出座位上的信封,进行观察。

  

1105生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

  

一个学生小组的现场记录:

  

1:你们看,我有个发现了!

  

2:把小叶放到大叶上。

  

1:把我们都合起来。(叶子)

  

4:这个怎么拿啊(叶柄很短)。

  

3拿着叶柄比较长的银杏叶在转动。

  

1:你们看——(把叶子放在额头上)。

  

2:拿着桑叶放在书上,但不知道观察什么。

  

3:王佳乐(和另外一组打招呼),我的叶子像扇子。

  

另一组生:我也有。

  

3:还真的是一样的呢!

  

[评点:这个时候学生的组织和调控出现问题,大部分学生都是自己管自己在玩或者讨论。从这一个小组的学生状态来看,学生并不是很明白自己要观察什么,他们的许多行为都是偏离教学目标的。]

  

1110师:小朋友请坐好。

  

1111师:小朋友先把叶子放下,我们来交流——你的是什么叶?

  

1112师:大家注意听,一二三——

  

生:请坐好。

  

师:一二三。

  

生:请坐好。

  

1113师:你发现什么?

  

生:叶子上有许多筋。

  

师:这个筋叫叶脉。还发现什么?

  

生:有些筋越来越细了。

  

师:还发现什么?

  

[评点:学生没有参与到集体交流,因为学生还没有所谓的交流和倾听习惯,变成教师和发言学生的单向交流,许多组学生继续自己玩叶子。一年级学生如何组织交流和课堂调控还需要我们去思考。另外从交流内容上看,学生表达的和前面环节没有太大区别,这归根结底是教师的设计缺乏阶梯和层次。]

  

生:……好像在跳芭蕾。

  

1116师:还有些同学在玩叶子,小叶子要生气了。

  

师:刚才大家交流了三种叶子,还有一种叶子是怎样的吗?

  

生:红色的。

  

师:我发现还有一种叶子是红色的,这种叶子大家知道是什么叶子吗?

  

1117师:这种叶子叫杜英。杜英的叶子非常神奇,刚长出来是绿色的,到成熟之后是红色的。

  

[评点:一年级不适合长时间用“说”的形式来交流,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不可能长时间保持。这个部分大约有7分钟左右的交流时间,从课堂效果看很不理想,老师可以从环节设计和学习口令强化来改进。]

  

四、活动:画叶子和交流(14分钟,其中画叶子10分钟,交流4分钟)

  

师:大家总是停不下来,我们科学课不是玩叶子的,我们还要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怎样画,那肯定不是美术课那样画。怎么画呢?(拍手口令)

  

生:(部分生响应)请坐好。

  

1119师:我们先画外面的轮廓,再画叶柄和叶脉。(师板画)

  

师:大家挑自己喜欢的一张叶子,把它画下来,画在活动手册上。

  

1120生挑选叶子进行画画。

  

一个学生小组活动记录:

  

1没有带铅笔,后来到同学那借了一根。

  

2铅笔掉地上,笔芯断了,没有带卷笔刀。幸亏旁边的同学有,重新弄好铅笔。

  

3把杜英的叶子放在活动手册上描,画出轮廓。

  

4拿了大桑叶,不知道怎么画。后来终于开始画了个苹果一样的图形,又擦了,说画错了,重新再画。

  

1画了银杏叶,画的相当逼真。

  

4觉得桑叶不好画,在等其他同学的小叶子。

  

1129师:老师这有一张小朋友画的信封里的叶子画,大家看是哪一张?

  

生举红色叶子(杜英)。

  

1130师:老师这又有一位小朋友画的叶子,大家看是哪一张?

  

……

  

1131师:我们来比比看,哪一组小朋友,能最快把叶子送回信封。我来倒计时了。109,……

  

部分组收拾,也有些学生还在继续画。

  

1132师:有些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叶子交给老师了,不着急,先坐好。

  

[评点:科学课上的画,和美术课上的画,到底有什么不同?我觉得,科学课上的画(观察),应该抓住叶子的特点,主要从形状、颜色、大小几个方面去落实,并且应该是前面观察叶活动之后的落实,若再挖掘更深入,可以尝试观察叶脉、叶缘等方面,但这个有点难度,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做。]

  

五、观看视频,拓展激趣(7分钟)

  

师:我知道大家想下课了,最后想不想看一下小视频?

  

生:(2-3个)想。(其他学生开始吵闹)

  

师播放植物生长视频。

  

1135生观看视频。

  

1138师宣布下课。

  

[评点:这是许多老师的通病。下课铃已经响过了,但设计的某些教学环节还没有展示,就采用拖堂的方法,其实这是很不可取得的。一般下课铃响,我们的教学工作应该做到马上结束,最多不能拖堂超过三分钟。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割舍的,真的有问题下节课继续。]

  
  

评课:

  

 

  
TOP
13#

 
20170922听课笔记顾建锋神奇的小电动机.doc (, 下载次数:87)

                                                     
  

课题名称

  
  

神奇的小电动机

  
  

册数单元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

  
  

上课时间

  
  

2017922日星期五

  
  

学校班级

  
  

莲都区城北小学

  
  

活动主题

  
  

浙江省教育厅“百人千场”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小学科学)

  
  

执教老师

  
  

海宁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顾建锋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511130,共39分钟

  
  

教学过程:

  

一、回顾揭题(3分钟)

  

1051师:这是什么?

  

生:磁铁。

  

师:谁能说说看,你对磁铁知道什么?

  

生:它有南北极。

  

生:它有磁性。

  

师:还有补充吗?两块磁铁放一起——

  

生: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052师:有意见吗?

  

生:没有。

  

师:老师有意见了,这个叫极,要说同极相斥,不能说同性,否则后面的老师要笑了。

  

……

  

1053师:今天这节课,顾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学习,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长时探究(28分钟)

  

师:同学们,小电动机通上电,为什么能转动起来呢?今天我们要分小组研究。你们先想一想,要先研究什么,再研究什么?小组讨论。

  

生分组进行讨论。

  

……

  

1058师:大家可以拆一拆,看看小电动机有几个部分,各部分有什么部件?然后想一想,这几个部分是怎样组合起来,才能使小电动机转动的?然后做一下实验,是不是这样,能不能验证,做完了,我们请一个同学来说说,为什么会转动起来,我们还含有哪些新发现?……下面请材料员上来领实验材料。

  

1100生上台领材料。

  

师:可以开始了。

  

1100生分组研究小电动机。

  

1108师:哪个小组要向老师要补充材料?

  

生:磁铁。

  

师:你为什么要磁铁?

  

生:没有磁铁小电动机转不起来。

  

师:好,那老师给你们磁铁。

  

生进入第二环节,让电动机转动起来。

  

1116师:让小电动机转起来,你们把有什么发现记录好,材料员把材料收拾一下。

  

生整理和记录。

  

1118师:材料员把收拾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看看哪个小组已经好了。

  

1119师:第7小组已经完成,好了的小组想想,等一下怎么向其他同学解释。其他小组快点。

  

三、交流发现(6分钟)

  

1122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刚才你们研究那么认真,拆开小电动机后,有什么发现?第2组先来解释。

  

1123生:我发现了……

  

师:有没有异议的?有没有想补充的?

  

生:她说的应该是换向器。

  

师:看来,大家对小电动机的构造,意见是比较一致的。

  

1124师:那在刚才的研究中,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谁来解释一下?

  

生:因为小电动机充电之后,和磁铁产生了同极相斥。

  

师:谁还有补充?

  

生:他刚才只说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有个电磁铁,通电之后会和磁铁相互作用,产生转动。

  

1125师:哪里有磁铁?

  

生:外壳上有。

  

师:几块?两块。磁铁有磁性,那谁能比较清楚的解释一下,小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

  

生:用电产生磁……

  

师:这个电是怎么来的?……

  

生:电磁铁的磁力和磁铁互相作用,让小电动机转动起来。

  

师:同意吗?

  

生:同意。

  

1127师:在这个过程中,你还有哪些发现/谁能说一说?

  

生:磁铁离的远,转子的振动会越来越慢。

  

生:我把小电动机通电之后,发现可以吸起回形针。

  

师:还有什么发现?

  

1128生:用一块磁铁也能让它转动。

  

师:还想说?那我们再给你一个机会。

  

生:如果磁铁的个数越多,转子产生的转速越快。

  

四、拓展研究(2分钟)

  

1129师:605班的同学真棒,发现了许多电动机转动的秘密,想不想课外再去研究?

  

生:想。

  

1130师:老师到时候给大家送几组材料,到时候大家可以在课后继续去研究。

  
  

评课:

  

 

  
TOP
14#

兔子确实“跑”得快!速记高手!
TOP
15#

像兔子老师学习,随时记录,随时存档
TOP
16#

 
20171019听课笔记陈华佩溶解的快与慢.doc (, 下载次数:108)

                                                        
  

课题名称

  
  

溶解的快与慢

  
  

册数单元

  
  

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5

  
  

上课时间

  
  

20171019日上午

  
  

学校班级

  
  

丽水市实验学校404

  
  

活动主题

  
  

培训展示课磨课活动

  
  

执教老师

  
  

丽水市实验学校  陈华佩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052——1133,共41分钟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3分钟)

  

1052师:今天呢,老师先给大家做一个小实验,这里有一个一次性杯子,老师再往里面加一些矿泉水,再加一颗水果糖——

  

生(嘀咕):想吃。

  

师:老师再请一个同学尝一尝,这个水甜不甜。

  

1054生:不甜。

  

师:那有没有办法,让这个水变甜呢?你来说。

  

生:可以加热。

  

生:可以切碎。

  

生:可以搅拌。

  

1055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溶解的快与慢。

  

[评点:课件要和教学环节对应,在没有辅助作用时,不必出现无关的幻灯内容,可空白。

  

导入设计比较新颖,特别是和最后总结应用环节呼应,独具匠心。这个活动在激发兴趣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到位,比如,第一杯还是如原来设计,加糖后喝水,不甜,再来2-3杯,先后找几个学生,问有没有办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喝到甜水,并实践之。]

  

二、研究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10分钟)

  

1056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给出了许多答案,要加快溶解,可以有许多方法,那我们先来讨论一下,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你们觉得,要注意什么?哪些条件要一样?

  

生:水的多少要一样。

  

生:水的温度要一样。

  

1058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要一样,我们要做的是温度对溶解快慢的影响,所以改变的条件是温度。

  

师:做这个实验,要保持相同的条件有:水量相同(30毫升),高锰酸钾相同,同时加高锰酸钾,时间相同,都(不)搅拌。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包高锰酸钾,这个是称过的,数量一样——

  

生(兴奋地嘀咕):高锰酸钾有危险。

  

师:那我们要怎么做呢?

  

1059师演示实验操作的方法,如何量取30毫升的冷水和热水。

  

1101生(嘀咕):热水会蒸发掉。

  

师: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演示,怎样加高锰酸钾。

  

生上台进行操作。

  

1102师:那我们现在看一下,两个杯子里的高锰酸钾溶解情况有什么不一样。

  

生:看不见。

  

师:老师在后面加一个白纸,这样就看的清楚了。

  

生:右边的比较清楚。

  

[评点:不能用清楚不清楚来描述,而要从溶解现象的不同来描述。]

  

1103师:那我们在记录单上,记录这个实验。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把我们的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已经记录的小组马上停下来。

  

生分组记录实验现象。

  

[评点:加热和温度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前面课件中出现的温度,采用的是热水和冷水,而现在记录单上的标题是加热,后面又是热水和冷水,不统一。备课时老师要关注细节。]

  

1105师:那现在,哪个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

  

师:这在我们科学上称之为对比实验。要改变的是什么?注意什么?

  

生:改变的是温度,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

  

[评点:高锰酸钾的活动设计比较合理,它因温度变化从而导致的溶解现象区别明显,为了增强效果,可以尝试用大量筒。另外,老师要特别注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设计和讨论中来,不要让一两个学生的发言就代表全体学生的观点,要善于激发学生相互质疑和深入思考。]

  

三、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9分钟)

  

1106师:那我们现在来研究搅拌对溶解快慢的影响,要改变的是什么?不改变的是什么?

  

生:要保持一样的是水的温度,水的多少。

  

师:那要改变的是什么?

  

生: 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1107师:那老师来总结一下,这个实验的步骤(课件)

  

用量杯量取30毫升的水

  

同时加入一颗维生素B

  

在相同时间内,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观察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师:下面开始实验,做好记录。

  

1108生分组进行实验。

  

[评点:学生的滴管使用不规范,而且有些小组还把滴管用来搅拌。]

  

1112师:停,老师刚才观察中发现,这个小组做的最快最好。我们来看一下。请您给大家解说一下。哪一杯是搅拌的,哪一杯是不搅拌的。

  

生:这杯是搅拌的,这杯是不搅拌的。

  

生:我们的实验失败了。

  

113师:实验是失败的小组,说说为什么失败?

  

生:我们加了3颗。

  

1114师:老师发大家准备3颗,是要求做2个实验,在这个实验中,是要保持一样。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搅拌能加快溶解。

  

[评点: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大部分学生没有参与交流和交流。教师的设计层次要进行重新考虑,另外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上还要下功夫。]

  

四、研究:碾碎对溶解快慢的影响(10分钟)

  

1115师:那我们来看第三个实验,碾碎能不能加快溶解?那这个实验该怎么做?

  

生:要改变的是一个条件,一个是碎的,一个是完整的,其它要相同。

  

1116师:那老师给大家提供的一颗是碎的,一颗是完整的,下面开始实验。

  

1116生分组进行实验。

  

1120师:实验到,表扬做得好的小组。刚才老师发现,实验的时候,能不能把玻璃棒搅拌时能不能碰到杯壁?

  

[评点:老师的表扬评价比较随意,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对学生的影响也不明显。]

  

生:不能。

  

1121师:那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碾碎的溶解快,没有碾碎的溶解比较慢。

  

……

  

1122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了,碾碎能不能加快溶解?

  

生:能。

  

师:那这一节课,我们一共研究了3个因素,第一个是加热,那热水是溶解的快还是慢?

  

生:快。

  

师:那冷水呢?

  

生:慢。

  

1123师:那搅拌的呢,比较快,不搅拌的呢?

  

生:慢。

  

师:大家在课堂作业本上做好记录。

  

1124师:在碾碎的实验中,我们发现了,碾碎溶解的比较快,不碾碎的溶解比较慢。

  

五、总结拓展(9分钟)

  

师:像这样的实验,我们称之为什么实验?

  

生:对比实验。

  

1125师:那对比实验要怎样比,才公平?

  

生:许多条件要一样。

  

师:有没有补充?

  

生:加入的量一样。

  

生;时间要一样。

  

师:在加热对比实验中,什么条件不一样?

  

生:一个热水,一个冷水。

  

1126师:在搅拌实验中呢?

  

生: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师:那我们在对比实验中,要改进的条件是一个量,其他条件要一样,这样才公平。

  

师:通过我们今天的实验,我们发现,什么条件可以加快溶解?

  

生:加热,搅拌,碾碎。

  

1127师:大家在记录单上记录。

  

师:那刚才老师这杯没有变甜的水,有什么办法加快它的溶解?

  

生:加热,搅拌。

  

1128师:那我们生活中有什么现象是有关溶解的?

  

生:打铁的随时后,铁水——

  

生:这个是溶化。

  

师:是的。这个是溶化,不是溶解。谁来说?

  

生:喝豆浆的时候……

  

师:还有补充吗?

  

生:喝蜂蜜的时候,搅拌可以加快溶解。

  

1129师:   那我们来做几个练习。

  

生:……

  

[评点:这里的练习和后面的作业,感觉比较枯燥,能不能让学生来互相考问,巧妙地回顾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又有一定的趣味性。]

  

1130师:接下来的2分钟,已经做完实验的同学整理仪器。

  

1131生整理器材,上交材料。

  

1133师:今天的作业是作业本19面,然后课代表拿到老师办公室里。那今天这节课,老师发现有几个小组特别好,他们是……课后到老师这领取一个小礼物。那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评点:不要过于强调“对比实验”这个概念,以及对实验要求的概括,因为这样的讨论过于成人化。只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改变一个条件,因为多个条件改变的话,就不知道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了,而且这些认知要记录在学生自行理解的基础上。]

  
  

板书设计:

  

溶解的快与慢

  

1、加热

  

热水   冷水    

  

2、搅拌                                     对比实验(单一变量)

  

搅拌      不搅拌 

  

3、碾碎

  

碾碎     不碾碎  

  
  

评课:1教师讲授过多,基本上都是领着学生进行探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交流时间,学生的参与度不够;2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需要加强,有许多不规范操作;3三个探究活动采用单线形式,缺乏层次和变化,可以采用扶放结合,先一起来设计完成第一个实验,之后让学生分组设计,交流完善后让学生自行去探究,再在实验后进行有效地交流研讨。

  
TOP
17#

 
20171024听课笔记叶琳乘车[数学课].doc (, 下载次数:83)


                                                        
  

课题名称

  
  

乘车

  
  

册数单元

  
  

一年级上册,三、加法和减法

  
  

上课时间

  
  

20171024

  
  

学校班级

  
  

天宁小学101

  
  

活动主题

  
  

2017学年第一学期推门听课活动

  
  

执教老师

  
  

莲都区天宁小学  叶琳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9511030,共39分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3分钟)

  

0951师:在生活当中,小朋友有没有乘过公交车?

  

生:有。

  

生:我没有。

  

师:乘坐公交车要注意什么?

  

0952生:要注意安全。

  

师:很好,还要注意什么?

  

生:要排队上车。

  

师:很好,我们要注意安全,还要文明礼貌。如果车上有老人,我们——

  

生:让位。

  

0953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车问题。(课件图)

  

[评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进行思想教育,巧妙引出课题。]

  

、学习连加(7分钟)

  

师:我们来看一下,这辆公交车上有2个人,到了三家店后,又上来了几个乘客,谁来把整个图意说一下?

  

0954生:车上有2个人,前门上来3个人,后门上来2个人。

  

师:谁再来说一下。

  

生:车上有2个人,前门上来3个人,后门上来2个人。

  

[评点:外行看热闹,一看到这个图我就觉得很不科学很不合理,现在的公交车都是一边上一边下的,而这个题目图是前门和后门都可以上,脱离生活实际,纯粹是为了编写题目而设置情境,建议应该更改,比如改成正在上车的人员和赶来要上车的人员。后面教学环节的图也一样存在这个问题。]

  

师:很好,谁能提问题?

  

生:一共有几个人?

  

0955师:很好,谁能连起来说一下?

  

生:车上有2个人,前门上来3个人,后门上来2个人,车上一共有几个人?

  

师板书:车上一共有几人?

  

0956师:老师用数字来表示  2  3  2

  

0957师: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生:2+3+2

  

师:很好。那这个算式你会算吗?

  

生:会算。

  

师:佳琦,你来说一下,怎么算。

  

生:先算2+3等于5,再算5+2等于7

  

0958师:你会算了吗?我们刚学,要把先算什么划出来。谁再来说一说。

  

1:先算2+3等于5,再算5+2等于7

  

2:先算2+3等于5,再算5+2等于7

  

0959师:大家都会算了吗?说给同桌听。

  

生同桌互说。

  

1000师:今天的算式,和以前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有两个算式。

  

师:对,这样的算式有两个+,我们叫它连加。大家一起来说一下。

  

生:连加。

  

[评点:此处老师抽优生回答的情况比较明显,这可以理解,因为这样容易把控。但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老师请中等生甚至是后进生来回答,及时暴露他们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也请优生来纠正解答,会促使全班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特别是后进生的提高会更有效。]

  

三、学习连减(7分钟)

  

1001师:车继续往前开,现在车上有几个人了?

  

生:8人。

  

师:当到七里庄的时候,看到了什么?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师:谁来说?

  

1002生:原来有8个人,出来了5个人。

  

师:都是从一个门下的吗?那应该怎么说?

  

1003生:前门下来了1个人,后门下来了4个人。

  

师:谁再连起来说一说?

  

生:车上有8个人,前门下来了1个人,后门下来了4个人,车上还剩几个人?

  

师:真棒,把问题都说出来了。谁能把算式写出来?

  

生独立写算式。

  

1005师:没写完的小朋友也停下,那现在要求的是车上还剩下几个小朋友,你觉得会比原来多吗?我们来看一下几个小朋友的答案。(投影学生的答案)

  

师:841=3

  

师:这个小朋友的算式,你能看明白吗?他是先减去后门下车的人,再减去前门下车的人。

  

1006师:还有小朋友是这样算,814,谁能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生:他是先算前门下车的人,再算后门下车的人。

  

师:两种算法都可以,做对的小朋友举手。

  

生一半左右举手。

  

1007师:这里有几个减号?

  

生:2个。

  

师:这样的算式叫连减。

  

[评点:教师的课堂组织有效,特别是投影的先生作业很有代表性,倡导算法的多样性,值得称赞。当然,如果要体现互动的话,可以让展示答案的同学邀请其他同学来分析他的思路,由他本人给予评价,而不全部是老师来组织和评价,应该更有激励作用。]

  

四、学习加减混合(7分钟)

  

1008师:车继续往前开,到九棵树,大家看明白了吗?

  

生:看明白了。

  

1009师:谁来说一说?

  

生:车上有9个人,上来1个人,下车有5个人。

  

师:看明白了吗?把算式写下来。

  

生写算式,写好了同桌相互检查一下。

  

1011师:我们看一下同学怎么写,914,这个算式有意见吗?哪里要修改?

  

生:4要修改,改成为5

  

1012师:哪里还要修改?

  

生:1那里要修改。

  

师:怎么修改?把减改成加。为什么要这样修改?

  

生:因为前门的小朋友是上车……

  

1013师:对,前门的小朋友是上车,所以这里要加上去。(9+15=5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做法?

  

生:95+1=5

  

1014师:这两种方法,小朋友看一下,一种是先去掉下车的人,再加上上车的人。还有一种方法是——谁来说一下?

  

生:先加上车的人,再去掉下车的人。

  

师:这个算式,又有加法,又有减法,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评点: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要在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混合运算的方法。特别欣赏老师将学生错题进行重点讲解,及时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和列式方法。]

  

五、总结和练习(15分钟)

  

1015师:今年我们学了这么多算式,其实它们都是两步计算。(板书:两步计算)

  

……

  

1016师: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来开小火车。

  

生进行两步计算的接龙练习。

  

1018师:下面请大家翻开数学书,看一下叶老师把第几题圈起来,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如果没有找到的话,你要说。第47面的第5题。

  

生完成课堂练习。

  

4+1+5

  

723

  

86+4

  

1019师:写完了没有?写完了,先坐正。第一组有2个小朋友还没有坐正,第二组……,和某同学一样的请举手,错的自己改过来。

  

生核对。

  

1021师:下来我们继续做练习,看看叶老师把哪个题目圈起来。看清楚了吗?

  

生:看清楚了。

  

师:说一下,一起说。

  

生:一共有多少黄瓜?一共有多少人?

  

1022师:问题都已经提出了,那知道怎么做了吗?

  

生:……

  

1023师:我们看一下,它已经规定了要用几步算式?

  

生:两步。

  

师:请大家把每一步都圈起来,再来写算式。

  

生写算式。

  

1024师:小朋友写完之后,再想想看,刚才佳琦小朋友说了,要算总数,再想想。

  

1025师:好,笔停下,身坐正。

  

师:刚才老师转了一下,要求什么?

  

生:一共有几个黄瓜?

  

1026师:看这本作业,这本作业是多数小朋友的错误。他把总数9写在前面,应该是结果是总数,这个小朋友算出来是几个黄瓜?

  

生:1根。

  

1027师:那总数是1吗?总数是几?

  

生:9

  

师:那应该怎么改?应该把这3部分合在一起。(2+4+3=9),求总数的时候,应该把一部分一部分都加在一起。

  

1028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小朋友的作业,2+3+4,这样算出来等于几?

  

生:9

  

师: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题目,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小朋友再看另外一个题目,写在书上。

  

生写第二个小题。

  

1029师:写完了没有?写完了,告诉老师怎么写?

  

生:3+3+3=9

  

生:我也是这样做的。

  

1030师:我们是初次学这个多步计算,有些小朋友还不清楚图,不着急,我们在以后继续学习。下课。

  

[评点:从学生的练习情况上看,学生基本上能进行算式的计算,但读图能力还有所欠缺,在图意和算式之间还无法建立正确、准确的联系。看来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是今后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两步计算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合

  

车上一共有几人?     车上还剩多少人           

  

2+3+2=7             841=3               95+1=5    

  

                    814=3               9+15=5

  
  

评课:整节课的设计层次清晰,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计算。老师的指导和讲解比较到位,不急不躁,充分考虑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需要加强的就是学生课堂参与度,可以通过师生和生生互动的形式,练习类型可以更加趣味化。另外特别佩服的是班级纪律井然有序,值得科学老师好好学习。

  
TOP
18#

 
20171026听课笔记叶燕霞《中山街微缩景观》——测量.doc (, 下载次数:75)


                                                        
  

课题名称

  
  

《中山街微缩景观》——测量

  
  

册数单元

  
  

STEM课程

  
  

上课时间

  
  

20171026

  
  

学校班级

  
  

莲都区中山小学六年级

  
  

活动主题

  
  

莲都区第二期STEM项目研讨会

  
  

执教老师

  
  

莲都区中山小学  叶燕霞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460943,共57分钟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题(4分钟)

  

0846师:古朴的小弄,悠久的城门,这些都在我们中山街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山街微缩景观。什么是微缩景观呢?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动态场景哦(课件)。

  

生观看课件上的动图。

  

师:谁来说说看?

  

生根据图片旁边的文字进行说明

  

0849师:这是哪里?

  

生:万地。

  

师: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微缩景观?

  

生:丽水市**也有微缩景观。

  

0850师:同学们,我们也来做一下微缩景观,不要担心,我们可以的。

  

[评点:关于微缩景观的认识和了解,采用图片和文字介绍,再让学生来读一读,这种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建议先让学生看题目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明白什么是微缩景观,教师再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提炼,另外那些动态图也不是很切题,可以直接出示中山街的景观。]

  

二、测量教室的长和宽(13分钟,9分钟实践+4分钟交流)

  

师:老师来介绍一下步骤。(课件出示步骤)

  

0851师: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先要进行的是什么?

  

生:测量。

  

师:那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测量。在我们的教室四边,老师贴了红色的地标,看到了吗?看到了吧,那我们就根据红色地标来测量,红色区域内的长和宽,单位用米。下面请大家选择材料进行分工,选择好了就可以测量。

  

0853生分组选择测量工具。

  

0854师:如果分工好了,你们就可以开始了。

  

0854生分组进行测量。

  

0858师:叶老师发现很多组都已经完成了,完成的组坐回位置,想一想你们测量中发现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生各组自由上台对黑板上登记数据。

  

0859师:表扬一下第一大组。

  

生分组讨论测量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师:好的,孩子们,我们看一下黑板上五个组的测量结果。

                                                                                                                                                                 
    

组别

    
    

/m

    
    

/m

    
    

 

    
    

1

    
    

7.7

    
    

5.6

    
    

 

    
    

2

    
    

7.8

    
    

5.6

    
    

 

    
    

3

    
    

7.8

    
    

5.6

    
    

 

    
    

4

    
    

7.7

    
    

5.6

    
    

 

    
    

5

    
    

7.7

    
    

5.6

    
    

 

    
  

0900师:你们想知道正确的长度吗?

  

生:想。

  

师:正确的长度是7.7米,有三个组非常好,但也有两个组,足足相差10厘米,你们知道为什么会误差怎么大吗?

  

生:我们量到红色区域的外面去了。

  

师:要看清题目,另外一个组来说一下。

  

0902生:我们可能是尺子有点弯了。

  

师:刚才另一个组也遇到这样的问题,有障碍物,怎么解决?

  

生:可以把它平移出去。

  

师: 那我们现在发现,在测量当中,其实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我们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要注意边实践边解决。

  

0903我们看一下宽,大家的测量结果是什么?5.6米,大家都对了。

  

[评点:这个环节主要是检测学生的测量规范,教师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成,特别是对发现问题的交流,为后面的活动奠定了基础。]

  

三、测量高(38分钟,28分钟实践+交流10分钟)

  

师:测量好了长和宽,那我们再来测量教室的高。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高?

  

生:4米。

  

生:4米。

  

0904师:你们的答案怎么都一样啊?你来?

  

生:4.5米。

  

师:那我们来想一下,该怎么测量?刚才的皮尺、卷尺,还能不能用?小组讨论一下。

  

0905生分组讨论。

  

0908师:你们组都讨论出结果了吗?哪个组愿意和同学分享一下。第二组,你们先来说说看。

  

生:我们想就是用皮尺用三角板固定,然后用激光笔固定位置……

  

0909师:你们这种方法,有没有想过运用什么知识?

  

生:比例。

  

师: 哦,你们是用解比例的方法,这是数学里学过的。而影子是用科学上学过的。但是现在没有影子啊?你来说说看。

  

0910生:用目光来测量。

  

师:数学书上有这个图,好像也可以。(树高:影长=竹竿:影长)

  

生:可以用三角形来测量,将激光笔沿着直角边射出去,然后让光点落在最上端。

  

0911师: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这边的长等于这边的长,好像也可以。

  

师:我们现在想出了两种方法,那请大家选择合适的工具,小组讨论分工。

  

[评点:部分优秀学生思维活跃,能提出科学、新颖的方法,这个时候还有些学生并未理解,建议让方法更细化,最好是先小组讨论,把自己的方法和思路记录下来,再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就会更有效。]

  

0911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测量。

  

(课件提示)测量教室的高:

  

1想一想:如何测量高?

  

2说一说:在小组里讨论如何测量。

  

3量一量:根据分工动手量一量。

  

0922生自由上台记录测量结果。

                                                                                                                                                                 
    

组别

    
    

/m

    
    

/m

    
    

/m

    
    

1

    
    

7.7

    
    

5.6

    
    

4.2

    
    

2

    
    

7.8

    
    

5.6

    
    

 

    
    

3

    
    

7.8

    
    

5.6

    
    

4.09

    
    

4

    
    

7.7

    
    

5.6

    
    

4.08

    
    

5

    
    

7.7

    
    

5.6

    
    

3.8

    
  

0925师:有4个组已经完成了,测量完成的小组,坐到位置上,讨论一下刚才遇见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现在还有一个组没有完成,叶老师告诉你们一个方法,可以向其他组进行求助。

  

0926生分组进行讨论。

  

0925师:我们稍微等一下这个组。

  

0931师:现在第二组同学也完成了,那我们来看一下,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和我们估计的结果怎样?

  

生:差不多。

  

师:到时候老师再告诉大家正确的高度。在你们测量中,遇见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一开始就很顺利吗?你来说。

  

生:刚开始是有误差的,我们进行了多次测量。

  

0932师:他们进行了多次测量。

  

师:那位同学,你来说——

  

生:刚开始用红外线会抖来抖去。

  

0933师:那你们后来用什么方法解决?

  

生:用三角板和红外线……

  

师:其他组——

  

生:用红外线有些误差……我们用靠在这旁边。

  

0934师: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用红外线的话,应该靠在哪里比较合适?

  

生:……

  

师:尽量靠近斜边。还碰到什么问题?我们先来看看第二组。

  

生:我们的尺没有拉直。

  

师:对,在第一次测量中我们就发现,一定要把皮尺拉直。还碰到什么问题?肯定不止一个问题吧,你来说说看。

  

生:红外线有点抖,不好控制。

  

0936师:这个直尺,在你们组还出现一个问题,他们组做直角的时候,是这么做的,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谁来说说看。

  

0937生:应该把三角尺要放直尺的前面。

  

师:你们看到了吗,要让直尺垂直的话,要这样放。为什么这样放会出现什么问题?

  

生:那样的会弯,不容易垂直。

  

0938师:一点点小细节,就阻止你们前进的步伐了。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生:我们用两种方法测量,算出的得数误差比较大。

  

师:为什么会这样?

  

0939生:……

  

0940师:刚才用直尺的时候,有同学说比较会左右倒,那有什么办法?

  

生:两边都放一个三角板,把直尺卡在中间。……

  

0941师:其实这个方法,跟我们用直尺的方法是一样的。要使垂直的话,要让它四面八方垂直,所以要使两个面保持垂直。

  

师:那叶老师告诉你们,这个阶梯教室的高,是4.08米,和大家测量都非常接近。

  

[评点:教师组织交流的方法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采用师生的方式,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小组来展示交流,并且要让其他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质疑和补充,让课堂更鲜活。]

  

四、拓展作业(2分钟)

  

0942师:那今天叶老师给大家布置作业,去测量南明门的高度,测量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记录。请大家把桌子上的工具收拾好,这是周末要用的工具。

  

0943生下课。

  
  

板书设计:

  

中山街微缩景观——测量

  

树高:影长=竹竿:影长                         边测量边记录

  

多次测量                   (表格略)         边测量边实践

  
  

评课:教师的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具体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进行有效调控,学生也在充分参与中得到知识、能力的提升,学生表现出比较强大的综合能力。改进建议:1对测量方法进行检验和建模,让学生用自己确定的方法来测量某个可直接测量的物体,从而检验自己的方法是不是科学,同时也通过和其他组的比较,明确测量操作规范的重要性;2个人觉得不要出示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对比数据,分析不同数据的原因,从而不断接近客观事实的真实数据;3要加强小组文化建设,讨论时给予记录单,让学生将自己的讨论结果记录下来,包括设计图,以及具体测量中遭遇的问题,在后期的交流时让小组以团队的形式交流,可以带上相关的器材进行演示,老师只要进行协调就可以了。

  
TOP
19#

20171030听课笔记孙江波尺子的科学

  

课题名称

  

尺子的科学

册数单元

湘版科学教材二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

20171030

学校班级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二年级

活动主题

全国基础教育科学名师工作室教研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首届科学教育高峰论坛

执教老师

湖南省株洲市文化路小学
孙江波

记录人员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1111——1203,共52分钟

教学过程:

  

一、用手测量课桌的长(6分钟)

  

1111师:刚才同学提出用手比,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比?  

  

生:……

  

师:他刚才说到了一个字,拃。知道什么是拃吗?对。有同学用手比划出来了。

  

1113师:我们还可以用拃来量一下课桌的长,大家可以用拃来量一下。

  

生用拃来测量。

  

1114师:老师这还有个建议,上科学课的时候,别人说话你先认真听,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还有谁来说说看……

  

生:6拃。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3拃。

  

1115师:大家把手放在端端正正的,这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

  

生:3拃半。

  

师:老师奇怪了,课桌的长应该是一样啊,为什么大家量出来的数据不一样呢?

  

1116生:因为大家的手指都不一样啊。

  

师:你的手指长度,和他的手指长度,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二、用小方块和木条测量桌长(6分钟)

  

1117师:那我们要注意了,怎么才能量出课桌的长,有什么办法呢?

  

生:用尺子。

  

师:恩,现在我们有尺子吗?

  

生:没有。

  

师:那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生:用身体。

  

1118师:我们用拃,就是身体的一部分。

  

生:一拃是14厘米。

  

师:他刚才说,一拃是14厘米,大家的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但是他说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单位。我们是不是找个东西,统一长度单位,大家能找到吗?

  

1119生拿出身边物品。……

  

师:那我们用统一的物体来测量,要怎么做呢?用小方块测量什么……

  

生:课桌的长。

  

师:如果老师给你小木棍,你们测量什么?

  

生:同学的身高。

  

1120师:老师这还有个建议,大家……大概用2分钟的时间,试试看能不能测量出来,开始。

  

生分组进行测量。

  

1123师:好了,我们科学课有科学课的习惯。非常好。

  

三、讨论优化小方块和木条的测量(20分钟)

  

1124师:老师发现,在2分钟测量中,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说说看。

  

生:这些积木少了。

  

师:还遇到什么问题?

  

生:每个人的身高不一样。

  

师:在量一个同学的身高,有什么问题吗?

  

生:不知道木棍的长度。

  

1125师:还没有问题?

  

生:就是小方块摆不起来,弯的。

  

师:还有什么问题?

  

生:小方块少了。

  

师:老师在别的班上,也遇到这些问题,遇到问题,我们要想办法解决,大家想到什么办法?

  

生:用一个个加……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把大家的小方块放在一起,但是不知道有多少厘米。

  

1127师:不知道多少厘米,但可以知道有多少小方块。还有吗?

  

生:就是用小木棍,一次一次的按,就可以量出来了。

  

师:还听到有同学有办法,你来——

  

生:把两个小方块循环用。……

  

师:恩,还有个孩子想到了一个办法,想不想看看?那个孩子找了一个东西,他找了一个纸条,他用纸条和小方块,如果是你,有什么办法?

  

1128生:可以合起来。

  

师:怎么合?

  

生暂时疑惑。

  

1129师:你能想到合,很了不起了。

  

生:先量长纸多长,然后把小方块用上。

  

师: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生:把两个合起来,把小积木放在纸条上面,就可以量出来。

  

1130师:……其实这个办法了,我们这个孩子想到了,他也想到了,(课件出示方块放在纸条上),谁能说说看?

  

1131生:……

  

师:纸条一拉,小木块就动了,还有什么办法?

  

生:用胶布胶起来。

  

师:这是好办法,还有吗?你来——

  

生:用小方块量出长度,在纸条上做个记号。

  

师:他已经很了不起了,想到了在纸条上做个记号。我们顺着他的方法去想,这个记号怎么做?

  

1132生:在左右各画两条竖线。

  

师:谁还有补充?

  

生:在上面加一朵花。

  

师:哈哈,还美化了。

  

1133师;我们这个孩子,他也想到画竖线,他应该怎么画?

  

生:在两个方块中间,在一条缝那,画一条线。

  

师:听懂了吗?我听懂了,有些还没有听懂,请再来说一下。

  

……

  

1135师:为了更合理,大家看一下,还可以怎么做?

  

生:零刻度。

  

师:如果是你,后面该怎么做?

  

生:就是在后面标上12345678

  

1136师:谁能把这个方法连起来说一下。

  

生:……

  

师:好厉害,给他掌声。

  

师:老师不仅给大家小木块,还有小木棍,那你能不能用来它们来量呢?怎么做?

  

1137生:在小木棍上

  

师:大家有什么要提醒的吗?

  

生:线要放在同一边。

  

1138师:还有什么要提醒的吗?

  

生:要画出零刻度。

  

师:继续提醒。

  

生:先要画在两个木棍之间。

  

1139师:他也提醒了,老师也个提醒,木棍能不能乱摆?

  

生:不能。

  

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生:买个冰棍,冰棍比较长,不够继续买。

  

师:现在可没有地方买冰棍。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

  

1140生:把小木棍放在前面,然后移到后面。

  

1141师:接下来还会遇到问题,老师这有小纸条,如果没有纸条,还有没有办法?你能不能找到其他材料?

  

生:找根木条。

  

师:这是老师上次装修用的木条,老师带来了,大家可以以怎么用?

  

生:打屁股。

  

师:你们老师会不会打屁股?

  

生:不会。

  

师:孙老师也不会。

  

……

  

四、制作自己的尺子(20分钟)

  

1143师:那老师给大家发材料了,老师有个习惯,谁先坐好,老师先给谁发。还有,大家现在是几个人一组?

  

生:6个人。

  

师:我们下面发材料的时候,两个人一个小组。(教师分发材料)

  

生领材料进行实验。

  

1151师:好了,现在大家都已经做好了,小方块也收好了,小木棍也放好了。

  

生马上坐好。

  

1152师:说实话,老师很佩服大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任务。

  

师:老师这借了几个同学的作品,大家看一下,这就相当平时见到的什么?

  

生:尺子。

  

师:老师现在要宣传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想不想知道?

  

生:想。

  

1153师:我们就像人们发明尺子一样,我们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就做出了一把尺子,你们真厉害。尺子做出来了,想不想用自己做的尺子,再来测量课桌的长度,试试看。

  

1153生用自己制作的尺子来测量桌子的长。

  

1156师:我们现在来说一说,用自己的尺子测量出桌子的长度。

  

生:差不多10厘米。

  

师:10厘米。你是用什么测的?哦,你是看他们的,不能看他们的,你们自己组是多少?

  

生:15厘米。

  

师:厘米是怎么来的?我们是用什么作单位的?更准确的怎么说?

  

生:方块。

  

师:我们就说30个方块。你来说——

  

生:11根小木棍。

  

1157师:他就准确多了。还有谁来说?

  

生:23个小木块。

  
   

()个小方块

()个小木棍

30

11

23

11

27


32


26


  

1159师: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用自己的尺子来量,你们又有什么发现/这个时候就看谁的眼睛和脑子更厉害了。

  

生:每个长度不一样。

  

师:你发现哪里的长度不一样?

  

生支吾。

  

师:没事,你再想想。你来说——

  

1200生:方块和木棍不一样。

  

师:还有谁来说。

  

生:小木棍的数据是一样,小方块不一样。

  

师:为什么这样?

  

1201生:因为小方块比小木棍小。

  

生:因为小方块可以横着量,也可以竖着量。

  

1202师:老师也发现,有些同学画的时候,不是很对。而且,用小方块和小木棍,发现量出来的数据不一样,那怎么办?

  

生:那个量的尺子必须是一厘米。

  

1203师:要做一把全班统一的尺子,怎么做?这节课已经上了50分钟了,大家可以在科学老师的帮助形成,做出一样的尺子,今天的课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做一把尺子

评课:


TOP
20#

20171101听课笔记曾宝俊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课题名称

  
  

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

  
  

册数单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上课时间

  
  

2017111

  
  

学校班级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一年级

  
  

活动主题

  
  

全国基础教育科学名师工作室教研共同体成立大会暨首届科学教育高峰论坛

  
  

执教老师

  
  

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曾宝俊

  
  

记录人员

  
  

莲都区天宁小学  陈建秋

  
  

总共用时

  
  

08450924,共39分钟

  
  

教学过程:

  

一、认识自然世界(8分钟)

  

0845师:小朋友好。

  

生:老师好。

  

师:上课。

  

生:老师再见。

  

师:都想下课了。问好怎么问?

  

生:老师好。

  

师:不知道大家认识多少字,能读吗?

  

生:人工世界。

  

0846师:什么是人工世界?

  

生:就是人造的世界。

  

师:我们来看一下不是人工世界(幻灯),这是什么世界?

  

生:动物世界。

  

生:云彩世界。

  

生:树木世界。

  

0847师:能不能换个词?

  

生:森林世界。

  

生:植物世界。

  

0848师:看这个,青蛙,变色龙,非常可爱——哎,有没有小朋友告诉我,是人工世界吗?那你们告诉我,动物世界、植物世界,这些青蛙,是哪来的?

  

生:它是大自然的。

  

师:那我们就称之为——自然世界。

  

0849师:自然世界,除了鸟,青蛙,云,树,还有什么呢?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奇妙的大自然由哪些景物构成?

  

生:羊。

  

生:蛇。

  

0850师:还有这些(幻灯)

  

生:日月星辰。

  

生:山川云朵。

  

师:小朋友想想,还有什么?

  

0851生:还有人类。

  

生:还有花。

  

师:对,这个世界,有个共同的名字,刚才我们说过了,叫什么?声音响一些。

  

生:自然世界。

  

师:自然世界在哪啊?

  

生:在周围,在这。这是什么?

  

师:地球。

  

生:地球有什么?

  

师:动物,植物,山川,这些都是什么世界?

  

生:自然世界。

  

二、认识人工世界(8分钟)

  

0852师:有没有见过夜晚的地球?给大家看看——这就是夜晚的地球,夜晚的地球上面,有点亮亮的,看到什么?

  

生:是星星。

  

师:是的,有星星,但星星是在地球外面的,地球上有什么?

  

0853生:有光。

  

师:这是什么呢?放大看看——城市。我们再来看看。(城市视频)

  

生观看视频。

  

师:看过吗?没看过?地铁,房子,餐厅,庙宇,石狮子……

  

0855师:好,同学们,告诉我,刚才你们看到的,和前面的大自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哪里不一样?

  

生:挂着灯笼。

  

师:大自然有吗?

  

生:有时候没有的。

  

0856师:动物世界,你们有看到房子吗?

  

生:不会。

  

师:在鸟,有看到飞机吗?

  

生:不会。

  

师:你会看到大剧院吗?

  

生:不会。

  

师:影剧院,飞机,商场,哪来的?

  

生:人造的。

  

0857师:我们把这样的世界,叫?

  

生:人造的。

  

师:我们把所有的这些东西,统称为什么?

  

生:人工世界。

  

师:刚才一上课的时候,有同学告诉我,人工世界很遥远。那你现在呢?

  

生:在我们身边。

  

0858师:你能从我们周围,找到人工世界吗?

  

生:电视机。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桌面上摸,摸摸摸,摸到什么?

  

生:桌子。

  

师:桌子是人工的。

  

0859师:你往身上摸摸摸,摸到什么?

  

生:衣服。

  

师:现在我们不用手,用脚,大家踩踩,跺——有什么?

  

生:地板。

  

师:你能从身边找到个人工世界?

  

生:……

  

三、辨别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14分钟)

  

师:这道题不难的。下面这题,我们来看看,哪些是人工世界,哪些是自然世界?

  

生:人工世界(大船)

  

0901师:这道题目也不难,下面这题要注意了,别答错了。这是什么世界?

  

生:自然世界。

  

师:有什么?

  

生:树,花。

  

0902师: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生:是人工世界。

  

师:哪里看出来?

  

生:有马路。

  

师:看来,有时候,自然世界和人工合在一起的。

  

0902师:继续下,看到什么?(墙上有植物)

  

生:我看到了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

  

师:哪里是人工世界,哪里是自然世界?

  

生:墙壁,是人工世界,植物,是自然世界。

  

0903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是什么?

  

生:鱼。

  

师:这是什么世界?

  

生:自然世界。

  

师:我这还有一条鱼(玩具),是什么世界?

  

生:人工世界。

  

0904师:它还会跑,会动。

  

师:如果说,判断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大家已经学的很好了。那现在,我们来说说看,这两条鱼,有什么不同?

  

生:这条是人造的,那条是本来就有的。

  

师:说的很好。一个谁人造的,一个是自然就有的。还有什么?

  

0906生:这条鱼,没有水,会死的,这个鱼不会死。

  

师:她说这个鱼会死,那个鱼不会死。那我现在让它死。怎么让它死?

  

生:电池拿掉。

  

师:我们来试试看。死掉了。哪怎么说?

  

生:这个鱼是玩死的。

  

师:剖开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0907生:那个鱼,是有鱼刺。

  

师:那这个鱼呢?

  

生:有线。

  

……

  

0908师:现在,请区分,哪些是自然物,哪些是人造物,步骤,1你认识这些物品吗?2哪些物品是人造出来的?3哪些物品是大自然本来就有的?4人造物和自然委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0909师分发物体,学生认领。

  

生领物体认一认。

  

0910师:一二三,静下来,小眼睛,看老师。现在大家看,最大的是什么——

  

生:……

  

0911师:请把一件自然世界的东西,举起来。

  

师:肯定能确定是自然世界的,小贝壳。放下来。

  

0912师:有些小朋友举起石头,哪个是人工世界的,哪个是自然世界的?

  

师:把圆溜溜的石头放起来。我发现有些小朋友没有看老师,小眼睛,看老师。

  

师:现在我们把那个平平的面,这是谁加工的?

  

生:人。

  

0913师:再找一个平平的。陶瓷片,木头,这都是人工世界的。把它放起来。

  

师:现在最后一样东西,一团棉花,是什么的?

  

生:自然的。

  

0914师:是的,梅花是自然的。袋子放好,放好了没有?

  

生:放好了。

  

师:还有一个小组还没有放好。刚才已拍过照了。

  

四、把自然物改造人工物(4分钟)

  

0815师:现在给你们一个任务,用自然物,造一个人工的?会吗?这里有个树枝,你把它改成人工的,有点难。时间也有限哦,开始。

  

生改造树枝。

  

师:厉害,这组做了一个手环。他们第一名,你们想想。

  

生:把叶子拔了。

  

师:恩,把叶子拔了,做成鞭子。

  

0916师:把树枝折了,断了。还有这个小组,用叶子做了一朵花,很好。

  

师:你们做了什么?扫把。

  

0917师:其实也很简单,再请你们看一下。(用自然物堆砌或造的东西)

  

生观看。

  

0918师:这是原始人,用自然物造的,原始人就是一步一步发展的。

  

五、拓展提升:没有人的世界(5分钟)

  

师: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地球上没有人,会怎样呢?我们来看一下。(视频,没有人类后的地球世界)

  

0919生观看精彩视频。

  

0923师:人类生活在一个美丽大自然世界里,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庞大的人工世界,你到底喜欢不喜欢这个人工世界呢?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回去和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到底这个世界好不好。下课。

  

0924生:老师辛苦了。

  
  

板书设计:

  

  
  

评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