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的2013-2014第一学期课堂教学 [复制链接]

71#

以下是引用草帽呀呀在2013-11-8 15:26:00的发言:

    
    向曹老师学习!
教学之余,自己还读着教育硕士,比较辛苦的!
    


教育硕士是暑假集中学习的,呵呵,不过作业是这个月完成的。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2#

   在上这节课时,我是把它与第六课合并了一起完成的。(衔接的上,也是因为外出培训,落下了课,讨巧一下。)


   孩子们通过讨论,得出比较小苏打和食盐溶解能力的方法,分别在50毫升水中进行实验。为了较快实验速度,当堂完成,我发现把玻璃杯拿在水中旋转摇晃对溶解的加快效果非常明显,比用搅拌棒来得快很多。于是在明确公平条件后,学生实验并得出小苏打和食盐溶解的勺数。得出了溶解能力不同,且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最后,通过天平称出每勺食盐重量后,乘以勺数,接上第6课。


   时间上是足够的,但开始时学生在操作中个别小组操作不当、误差等因素,导致得到的量有相差。在之后的班级中我都进行了强调。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3#

     通过这节课,我感觉孩子们对于对比实验的了解更清晰了。通过帮我解决急想喝到水果糖泡的糖水,孩子们想到了搅拌、加热水、碾碎三个方法。那么怎么证明呢,我让孩子们小组讨论设计第一个实验,他们的回答能基本说出方法,但不完整,于是通过出示表格,填写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让学生把实验注意点分析清楚。实验环节很顺利,结论也易得到。有了第一个实验的经验,后面2个实验就很顺利了。最后,通过比赛吃水果糖,孩子们开心极了,这也是对这节课所学的一个运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7 12:13:54编辑过]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4#

   通过出示给学生水分蒸发后重新析出的食盐颗粒让学生猜测为什么了回出现的现象,直接引入分离食盐和水的方法的学习。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知道了可以通过晒、加热分离水和食盐。于是,进行了酒精灯的结构及使用注意点的教学,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先自己说说,再讲解的比较细,希望学生能通过学习正确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在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小组还是非常仔细的,实验操作很规范,我非常欣慰。最后,小组用放大镜观察得到的颗粒,这个环节上,其实孩子们已经观察到析出的食盐和平时见到的食盐是不一样的,但还是一口咬定是食盐,直到我发出疑问,真的一定是吗?才有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疑惑。我想这样的现象和学生的惯有思维,不敢质疑教师都有关系,希望通过这次的事孩子们以后能大胆质疑,在今后的教学环节中我也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7 12:14:18编辑过]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5#

佩服文佳,每节课都写教学反思,我就没那么坚持了。向你学习!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6#

      通过这节课,学生发现自己如果仔细听的话,会发现自己能把周围声音听得很仔细,但前提是对安静时,也对平时常常发出一些不该发出的声音感到不应该。模仿熟悉的声音时,还发现了几个模仿的小天才,逗乐了全班的学生。对大音叉轻、重敲的实验,以及大、小音叉用同样的力敲击,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听到,不互相干扰,是由我进行的。而学生的实验有的班级是用了教具箱中的风铃组;有的班级我准备的是装了水的试管,通过减少水、增加水,听听声音的区别。总的来说,学生听的还是非常仔细的,但汇报时,对于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其实有些学生是分不大清的。于是通过举例音符让学生验证性地去听,效果还不错。我想以后加上音频软件,效果会更好吧。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7#

以下是引用风信子在2013-11-22 21:20:00的发言:
佩服文佳,每节课都写教学反思,我就没那么坚持了。向你学习!

其实最近事情多了,也有些偷懒了,呵呵,坚持写吧,和姐姐一起加油!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78#

总感觉声音的高低强弱要学生听辩清楚是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一些对声音不敏感的孩子,真是为难他啊!
湖州市吴兴区凤凰小学 杨玲 313000
TOP
79#

     这节课是我上的比较满意的。利用从音乐教室借来的大鼓,让孩子们上台使它发出声音,学生能想到很多的方法,紧接着马上提问学生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有的孩子说是敲击,有的说是碰撞、摩擦等等,也有许多孩子说出了“振动”,我马上追问“什么是振动”,其实孩子们是不知道的,于是提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通过观察尺子拨动前后,发不发声音,尺子的样子,学生能很好地进行回答,并有学生提出“随着上来来回运动的消失,尺子发出的声音渐渐消失。”这真的很棒,让学生确切地感受到声音的产生于这种来回运动有关,而不是仅仅回答“拨动”了。于是,在之后的班级教学中,我多安排了观察声音的消失过程与尺子的样子的关系。之后,通过皮筋实验,学生更加明确了声音的产生与它们做来回运动有关,于是顺理成章地提出这就叫做振动,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最后,我问孩子们所有物体都是因为振动产生声音的吗?通过学生自己提出摸鼓,放水在鼓上敲击,摸音叉,把音叉放入水中观察等等一系列活动,学生更加感受到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课结束前,孩子们找到了自己发声的部位,在声带的位置外面摸,感受振动。


   整节课,环节顺畅,学生掌握知识牢固,这样的常态课是我所喜欢的,以后再接再厉,争取在平行班中寻找、改进、达到常态课的高效果。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80#

第一节常态课为试探,第二节为巩固,如果我们有幸能有四个以上的平行班进行不断的学习,改进,深化。天啊!一节精品课从此诞生了!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