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7891011121314»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萧山区小学科学“第三期新蕊教师成长共同体”研训总帖 [复制链接]

101#

2018年1月9日,萧山区一年一度的小学科学年会在北干小学举行。
整整一天的活动,让我收获满满。上午是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和杭州教研员徐春建老师的点评,下午是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专家讲座以及教师代表的观点报道,都非常精彩,听的我意犹未尽。下面我就谈谈对上午两堂课的一些看法:
第一节课是由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1.点评非常到位,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完美结合,激发了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都争先恐后的想发言,表达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2.制作纸带。陆老师对课本教材进行了改动,把课本教材上的本就标有刻度的纸条改成了一条白纸,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表刻度,相比于课本,我认为让学生自己标刻度更好,学生利用方块标刻度,真正体验到了尺子由来的整个过程,对尺子上的刻度及数字也更加的理解了。
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我认为曾老师的课也上的非常成功,每一个环节处理的都非常巧妙,教学结构完整清晰,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我非常佩服曾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能有这么好的教学水平。
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 指出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操作性非常强,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下午喻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STEM教育的讲座,为我们指明教育的方向。
                                                                                                                                                                                                                                                                                                                                                                                          (临浦一小   高青)
TOP
102#

2018年1月9月,我参加萧山小学科学年会,收获满满,有优秀教师的课堂展示,有专家的实时点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
       陆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行云流水班的演绎,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知识,通过小方块测量圆形等曲线长度时的不便,引导学生使用测量纸带,通过测量纸带没有刻度,引发学生利用小方块在测量纸带上丈量,再通过学生两人小组的制作完成一根带有小方块长度为标准的测量纸带,再通过测量纸袋再去测量。最终得出结果,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个纸带去测量其他物体。期间祝老师通过贴纸和贴片评价个人和小组的学习情况,很好的把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纪律,值得我们广泛应用。环环紧扣。个人想法:在课堂引入中,所花时间过多,效果还是让孩子自己来测量老师的腰围或是同学的手臂来的快速,总结当遇到带有曲线的物体时这样的平面的测量就需要运用测量纸带。而且既然学生原来利用过测量纸带测量,不妨再让学生经历一次测量纸带对圆柱形物体的测量,而后再在纸带上画到底有几个格子。再通过标出数字总结圆筒的周长。再围一次圆筒让学生去找出读数的方法。最后运用做好的测量纸带测测其他的物体周长。
     曾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很扎实,老师带领着孩子一步一步认识尺子,最后用尺子量出铅笔长度,再学习更长的软米尺。这节课学生能运用所学测量。个人想法:除了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的不同,运用两种尺子,我们应该多加入一些生活中的现实场景,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要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而且学生提到斜着测量的时候,老师提到要放平,这其实是学生还没有发现测量的时候尺子和物体只要平行贴近放置,都可以的,毕竟有些物体是不能被完全放平的。还有就是桌子的长度并不是里面凸起的部分,而是包括外面的一圈,在讲解时还要严谨。
两个专家的评课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堂的教学,字字珠玑。还有待吸收消化。
                                                                                                                                                                                                              所前二小   丁灿标
TOP
103#

      2018年1月9日,在北干小学参加了科学年会,金帆小学的胡立平老师和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进行了课堂展示,徐春健老师和喻伯军开展了讲座,另两个老师做了分享,六个老师辛苦的付出令我们在座的收货很多。
     胡老师的课设计处处精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符合一年级小朋友心理特点,使得孩子们课堂掌握非常好,尤其是导入一部分,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来测量圆柱体的底周长,再有别的同学指出不合适的地方,在一次次的发现问题后,再由教师呈现纸带这样的测量工具,自然而然激起了求知欲望,为后面有目的的开展活动开了个好头。
    曾老师的课细腻精致,准备十分充分,将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预设也十分巧妙,在教学软尺的环节学生非常易接收,如“那我们应该怎么使用软尺呢?同学们注意看软尺的0刻度线就是这个金属片的这一条边,测量时我们用这一条边对齐待测物体的一端;读数的时候要读红线前面的这个数字”,清晰易懂,值得学习。
    徐老师和喻老师的点评和讲座给予了上课教师肯定,也为我们将来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向,这学期已经结束,期待新的一年,加油!
                                                                                                                                                                                                                                                            盈丰小学       傅美林
TOP
104#

很遗憾,没有参加2018年萧山区小学科学年会,仔细研读了两节展示课的教学设计也是受益匪浅。
陆老师的《做一个测量纸带》这节课,我在城区片的教研活动中也听过。在上次的教学中,陆老师,让学生制作纸带测量矿泉水瓶的粗细,由于矿泉水瓶不是很粗,学生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读数也不容易,这次的教学,陆老师采用大的水桶,材料的选择更加合理,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测量水平。整节课,陆老师让学生直接用小方块测量水桶的粗细发现问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后寻找解决的方法,再给出一定的提示,得出可以制作一个测量纸带,然后制作纸带并展示,教学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并且不断深入,学生乐享其中,并学有所获。
曾老师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老师很好的把前面几节课学习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对整一章的测量内容有了整体的认识,也暗示了尺子发明的过程。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纸带和尺子的区别,并让学生学会用尺子测量。
(江寺小学    张琴琴)
TOP
105#

         2018年1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小学科学年会,一天的活动收获颇多。
        上午听课,下午讲座,各有各的精华。
         第一节课是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的课环节结构清晰,环环相扣。可的开头先是让学生比较用小方块和用纸带测量圆筒有什么区别,从而让学生明白用方块测量有很多不便。再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不便。这样的探究课堂让学生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并且给了学生充分的实践动手的时间。第二节课是曾夏招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课,所以曾老师先是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再通过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比较来总结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将学生的思维激活,寻找生活中的科学,曾老师很好的在这节课上体现了单元整体意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标。
       徐老师在评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在给低年级孩子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一年级的课堂需要注意把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难度,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绝对不要人为的拔高难度。徐老师指出最好要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较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逐渐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最终朝着团结合作的方向发展。我最近的课堂也在重点关注如何评价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大同小学    曹高凤
TOP
106#

2018年1月9日,在北干小学举行了萧山区一年一度的小学科学年会活动。
满满一天的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上午是陆祝林和曾夏招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和杭州教研员徐春建老师对两节课的精彩点评,下午是教研员喻伯军老师的专家讲座以及教师代表徐韩红老师和胡立平老师对于一年级的观点报道,都非常精彩,听的我意犹未尽。下面我就谈谈对上午两堂课的一些看法:
    第一节课是由城东小学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之前在一次活动上就展示过这节课,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最深刻的有两个地方:1.点评非常到位,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完美结合,激发了一个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兴趣,都争先恐后的想发言,表达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2.制作纸带。上次陆老师在纸带的制作过程中着重讲解了纸带在制作过程中数字应该标在什么地方自己有很多的讲授的过程,在这节课上我觉得陆老师这个环节都是请孩子在讲,应该怎么来标记纸带上方格的数字,我觉的这是他比上节课有很大突破的地方,时间也节约了,请孩子来讲也更加可以让另外的孩子理解。
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最后一节课,我认为曾老师的课也上的非常成功,每一个环节处理的都非常巧妙,教学结构完整清晰,课堂氛围轻松和谐。我非常佩服曾老师,作为一位新教师能有这么好的教学水平。杭州市教研员徐老师对两节课做了精彩点评, 指出了一些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操作性非常强,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下午喻老师给我们做了关于STEM教育的讲座,为我们指明未来教育的方向。然后我们听了两位我们萧山区骨干教师徐老师和胡老师的观点报告,他们讲述了自己在这一个学期中如何来做好一年级的教学工作,为我接下工作提供了参考借鉴的方向。活动的最后杨老师为我们总结了17年工作,为我们18年新的一年提出了新的要求。
TOP
107#

         2018年1月9日,在北干小学展开了科学年会,上午由城东小学的陆祝林老师和北干小学的曾夏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课堂展示,各有千秋。下午,徐春健老师和喻伯军老师,结合stem,为我们娓娓叙述,精彩的评课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堂的教学,字字珠玑。
        第一节课是由城东小学的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完美结合,让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想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第二节课是由北干小学的曾夏招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这是本章最后一节课,曾老师非常好的做到了单元整合,既巧妙复习了之前的知识,将它学以致用;教学预设很紧密,让孩子学习过程顺畅,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实际生活。
                                                                                                                                                                                                                                        临浦一小   洪振桦
TOP
108#

2018年1月9日在萧山区北干小学参加了一年一度的科学年会。听了2位老师执教的公开课,获益匪浅。
第一堂课是由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被评为区一等奖,是一节很棒的课。我本人也参加了区里举办的一年级教学设计,在没有教一年级课的基础上设计一堂课,真的很难,应该起点较高,不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听了陆老师的这堂课,我深深体会到了同样一堂课的教学设计差别在哪里。这堂课的教学流程是:以用小正方体测一个圆盘的周长引入-----用空白纸带来测量------用小正方体来测纸带------怎样做一个测量纸带(看视频)---现场制作测量纸带并测量(下发空白纸带和小圆筒)--测量结果分析---测量纸带能测其他物体吗?本节课的亮点是:1、让学生自己在空白的纸带上用小正方体制作测量纸带,让学生体会到纸带上的一格是怎样来的。2、及时的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个别和小组评价。这节课我个人感觉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1、用小正方体测一个圆盘的周长,学生看不清楚,可以用测量老师的肚子或是测量一个小水桶的周长。2、既然学生已经知道了用小正方体来测一个空白纸带,就可以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做一个测量纸带,(在不看视频和教师交代下)学生做出测量纸带后,小组评价然后看视频,看看自己做的和视频中做纸带的操作步骤有什么不同,怎样改进?3、测量结果的分析可以“不一样的原因正在哪里?”做好把学生做的纸带进行比较,找出原因的不同。
第二堂课是由曾夏祝老师执教的《比较尺子和测量纸带》。曾老师虽然是新教师,但是她一点不怯场。这节课上课的流程是:纸带的比较(用不同方法测量)----观察与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生上台量一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怎样测?找错误)----小组实验量一量一支铅笔的长度----汇报交流---软尺测量桌面----尺子集合啦。本节课的两点是:1、曾老师上课进行学生个人评价。2、纸带的比较具有总结性,用意棒!3、纸带和直尺、直尺和软尺比较时 层层推进,很有条理。4、在进行汇报交流时能抓住关键点。对数字17和15的处理。这节课我个人感觉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1、教师讲解的比较多,学生发言较少。2、对于学生测量自己的铅笔的数据也要肯定,它不一定是错误的测量数据。3、建议纸带的比较这个环节可以放到本节课的后面进行总结。
我还认真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喻伯军老师的《STEM教育的思考和教学》。喻老师对STEM 进行了很好的分析,使我对STEM教学从模糊印象到对它有了很深的理解。今后,我力争将教学与STEM教育融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意要以学生为中心-----主动实践;要关注现实问题,创设情境学习;争取有的课程以工程技术过程为主导;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允许学生在探究后出现多个正确的答案。
                                                                                                                                                                                                金帆小学    侯文英
TOP
109#

  2018年1月9日,参加了北干小学举行的萧山小学科学年会,上午先是听了一年级的两节课。第一节课是陆祝林老师执教的《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的课环节结构清晰,环环相扣。可的开头先是让学生比较用小方块和用纸带测量圆筒有什么区别,从而让学生明白用方块测量有很多不便。这样的探究课堂让学生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目的,并且给了学生充分的实践动手的时间。第二节课是曾夏招老师执教的《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曾老师先是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再通过测量纸带和尺子的比较来总结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也将学生的思维引导了实际生活,曾老师很好的在这节课上体现了单元整体意识。
       徐老师在评课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在给低年级孩子上课的时候特别是一年级的课堂需要注意把控学生课堂学习内容的难度,可以适当地降低难度绝对不要人为的拔高难度。徐老师对比了两节课的评价环节,指出对于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小组合作意识还很薄弱,最好要将“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这样既能较好地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又能逐渐培养他们的小组合作精神,最终朝着团结合作的方向发展。
        喻老师在评课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警惕不要把教师的权威思想带到课堂中来,也为我们将来的教学提供了进一步的方向。
                                                                                                                                                                                                         新街四小 孙林建
TOP
110#

2018年1月9日,我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活动,也是小学科学的年会。这一天的活动满满,先是两节优秀的一年级展示课,由陆老师和曾老师执教;然后是徐老师,喻老师的解读评价,以及两位老师的讲座。直到活动结束,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陆老师和曾老师分别执教的是一年级第二单元《比较与测量》中的前后两节课。《做一个测量纸带》,陆老师先是以怎样测量一个圆柱体的周长为开始,让学生们讨论出方案。并且请学生亲自上台来演示,感受小立方体测量周长的不变,从而引出测量纸带的利用。陆老师将课的重点放在了做纸带上,让学生们一个立方体一个立方体的描过去。为了让学生们明白操作,陆老师还使用了微视频教学。曾老师在《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中,先是让学生们回忆各个纸带的运用,回形针,小木棒等等。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纸带与尺子的比较,让学生们小组合作,相互讨论,根据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来总结两者的特点。徐老师与喻老师的教学分析生动有趣,紧抓重点,时不时穿插我们教学应该注意的点。自己有时候在教学设计时,一味只想着这个设计有趣,那个设计想体现出什么,忽视了设计本身对于学生来说是否存在难度去完成。课堂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们的理解放在首位。(长山小学   沈念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