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实验组和对照组 [复制链接]

1#

关于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和对照组是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一般采用的两种方法,在五上种子发芽实验上,第三页写道: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在这个实验中,对照组被认为是对控制条件后的实验结果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一般都认为植物在得不到水后是不会发芽的。


那么在设计温度、阳光对植物发芽影响的实验时,我们又该如何来设计对照组和实验组?


孩子的感性经验是否是一致的,在实验设计时,对照组和实验组是否一定是相同的?


因为个人对课本上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定义存在一定的疑问,不知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个,希望大家来拍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7 8:44:53编辑过]

本主题由 管理员 海风 于 2017/9/4 16:07:34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2#

来源于百度的解答:


      一个实验总要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实验(即对比实验)只是一个条件(即因素)不同,其他条件(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借此条件(因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用于对比的实验对象组一般称为对照组。我们不难发现对照组起到一种衬托作用、实际上它就相当于物理学中参照物的作用,既然作为衬托作用的对照组其实验过程、结果、现象对实验者已经有感性上或理论上的认识,也就说在未真正做实验之前,实验者对对照组的结果已经知道。如果发现真正做实验之后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与其之前的结果是不相符合的,说明此实验操作过程有误,宣布实验已失败,必须重做;如果在实验设计中所有的对象组的结果实验者都不清楚,既此所有的对象组为相互对照实验,我们可以根据这来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如例1中在实验设计中曝光组实验结果实验者以有一定感性认识(实验结果已经清楚),既其为对照组,遮光组为实验组。同理例2、例3中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与答案一样。这种确定对照实验的理念,与验证或探究实验过程的认知规律是相符合的,同时它又能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及分析资料信息的方法相融,因此可以应用到所有实验中。


 

我的BLOG:
http://hi.baidu.com/caomaoyaya
http://blog.kxsy.net/user2/12762/index.html
TOP
3#

      理论上这样没错,确实应该这样做。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实验器材,教学硬件,学生年龄、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往往不能进行很正规的对比试验,在教学中尽量而为吧!


   我想,在这里如果阳光是变量时,温度和阳光是相关联,有阳光照射温度偏高,没有阳光照射温度偏低,也就是阳光是变量时,温度不好控制。如果温度是变量时,可因运用保温箱或冰箱之类进行调节。

TOP
4#

1、学生的感性经验不同,实验组参照组的设定也一定不同。因为孩子要研究的对象不同。比如有孩子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土壤,他研究的问题就是“需要土壤”,可以设定“有土壤”为实验组,。相反,有的孩子认为不需要土壤,他研究的问题:种子发芽不需要土壤。他可以设定“没有土壤”的为实验组。


2、(学生感性经验并不代表科学事实)因此学生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某种程度也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孩子认为种子发芽需要土壤,这个前概念显然是不正确的。)


因此我个人认为:研究的问题才是主要的。明白对比实验这种实验设计方式是重要的。但孩子制定计划时,设定哪一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无需太纠结。经历着,慢慢习得,慢慢理解。

TOP
5#

本人认为简单地说,实验组即“量”不变的组,对照组是“量”改变的一组。对比试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有的时候两个组其实可以互相调换的,比如种子发芽关于水的实验中,我可以说有水的一组是实验组,也可以说保持干燥的一组是实验组,实验与对照只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的界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7 14:50:56编辑过]

TOP
6#

我教这课时对学生讲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设定是在猜测的基础上进行的,例如:问题: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 猜测:种子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是有水的一组,对照组是无水。   反之猜测是种子发芽不需要水,那么实验组是无水,而对照组是需要水的。  也就是你猜需要的那组是实验组,你猜不需要,那不需要的那组就是实验组。 有些乱,希望能被理解。
TOP
7#


我也同意木槿的观点,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TOP
8#

比较支持456三楼的分析见解。但是的确在使用时比较纠结。

引用:明白对比实验这种实验设计方式是重要的。但孩子制定计划时,设定哪一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无需太纠结。经历着,慢慢习得,慢慢理解。
呼吸,每个时刻都不同。
TOP
9#

实验组、对照组还真有点糊涂
TOP
10#

本人认为简单地说,实验组即“量”不变的组,对照组是“量”改变的一组。对比试验只有一个条件改变,有的时候两个组其实可以互相调换的,比如种子发芽关于水的实验中,我可以说有水的一组是实验组,也可以说保持干燥的一组是实验组,实验与对照只是相对而言,没有严格的界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27 14:50:56编辑过][/
火柴盒 发表于 2010/9/27 14:50:00

赞同王老师的分析。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1#

我觉得,在教材进行修改之后,应有一个修改说明,而不是等老师自已去发现教材的变化。
蜗牛快跑吧
TOP
12#

我感觉用了对照组、实验组,确实如,楼上一些老师说的一样,教师心里清楚,但是学生还是会有糊涂,不如就直接说,在做植物种子发芽实验中,以是否需要水这个条件而言,我们分成有水组和无水组,不要纠结在哪个是实验组,哪个是对照组。是不是这样的做法也是可行的?
TOP
13#

转喻伯军老师的答复:

今天在群里看到大家讨论五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中,教材修改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事情。
我的看法是:教材这样改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种子发芽有水是正常的状态,作为对照组比较合适。
得不到水是要研究的,属于实验组比较合适。
但是教材改得还不够好,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为:种子没有水能发芽吗?推测改为:没有水不会发芽。同时,对话框的文字也要相应改动。这样就更好了。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14#

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都是好猫。
一般情况下,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对比就好,关于谁改变条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实验变量要控制好。
TOP
15#

常态(理所应当的)作为对照
需要研究的作为实验组
——这样解释有理
TOP
16#

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有了猜想后才去开展实验的,那么,与猜想一致的就是实验组,反之就是对照组
TOP
17#

我以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可以由实验的人自己定的是不是
TOP
18#


楽楽(502683927) 2017/9/14 22:06:46
还有那个对照组和实验组
到底是给水的是实验组
还是不给水的是实验组啊
浙江 小兔子(362255279) 2017/9/14 22:07:34
有水实验组
江苏周红惠(57105031) 2017/9/14 22:08:47
其实实验组和对照组本就是相对的,无所谓,只是结论的立足点不同而已
楽楽(502683927) 2017/9/14 22:10:20
谢谢各位老师了。学到了很多
浙江 小兔子(362255279) 2017/9/14 22:10:42
这个必须要分清楚的吧
江苏周红惠(57105031) 2017/9/14 22:12:15
我只是说实验组和对照组是相对的。不是说这个实验。
浙江 小兔子(362255279) 2017/9/14 22:13:11
这样就更说不通了
浙江 小兔子(362255279) 2017/9/14 22:14:22
这个实验要分清,凭什么别的实验可以无所谓
江苏周红惠(57105031) 2017/9/14 22:15:07
对不起,我收回
浙江 小兔子(362255279) 2017/9/14 22:17:37
纯讨论纯讨论@江苏周红惠
刘郑辰(472065043) 2017/9/15 5:54:25
@楽楽 前辈是个坑……
江苏蒋建纲(312250808) 2017/9/15 7:53:22
在对照实验中,实验组是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自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江苏蒋建纲(312250808) 2017/9/15 7:53:52

两个版本的教科版,一个是错的,一个是对的
丁香花(150012483) 2017/9/15 8:32:39
学生搞不清,容易混淆
楽楽(502683927) 2017/9/15 8:33:46
我的前辈说不给水的是对照组.这个问题我们也争论了很长时间
我到五年级的两个班,他带五年级三个班
幽人空山(286193087) 2017/9/15 8:52:30
楽楽(502683927)  下午 9:42:43
前辈不一定对的。
楽楽(502683927) 2017/9/15 8:55:36
我也争辩啊!但是学校领导要我听前辈的
嘉兴 沈卫东(389853241) 2017/9/15 9:00:24
五年级“生物与环境”单元中,教材修改了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事情。
教材这样改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种子发芽有水是正常的状态,作为对照组比较合适。
得不到水是要研究的,属于实验组比较合适。
但是教材改得还不够好,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为:种子没有水能发芽吗?推测改为:没有水不会发芽。同时,对话框的文字也要相应改动。这样就更好了。
浙江陈建秋<jycjq@126.com> 2017/9/15 9:01:28
1、这是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相互对照实验中的两个组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嘉兴 沈卫东(389853241) 2017/9/15 9:02:43
关键前提要讲清楚

浙江陈建秋<jycjq@126.com>  9:03:08
2、对学生来说,要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主要可以从他的猜测入手,如果他觉得种子发芽需要水,那水就是实验组,没有水就是对照组,如果他认为种子发芽不需要水,那没有水就是实验组,有水就是对照组。
宁夏唐雪梅(549975083)  9:03:18
我也发现我拿的书和学生拿的不一样,我的是得到水是对照组,学生的是实验组
浙江陈建秋<jycjq@126.com>  9:03:55
3、书本上的问题,要灵活处理,不要盲从,说的直白点,书上有些细节是有问题的
TOP
19#

学习了群通知中的“关于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容。里面的观点似乎都有道理,但还是没有定论。可这个落实到作业本p1中的第三小题,选项到底是实验组呢,还是对照组?

你撤回了一条消息
下午 3:38:34
金亚军 2018/9/1 星期六 下午 3:38:34

如果假设绿豆发芽不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无水,对照组就是有水;
如果假设绿豆发芽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有水,对照组就是无水

百无一用 2018/9/1 星期六 下午 3:39:53

金老师,我是赞成这个说法“猜想后才去开展实验的,那么,与猜想一致的就是实验组,反之就是对照组”,但这个和喻老师的回复是相左的。
研究喻老师的答复“教材这样改还是有道理的。因为种子发芽有水是正常的状态,作为对照组比较合适。
得不到水是要研究的,属于实验组比较合适。”我有这样的想法:正常的状态?这个先定调,似乎不妥。凭什么说“得不到水是要研究的”,对学生来说“需要水也是要研究的”
下午 3:40:50
百无一用 2018/9/1 星期六 下午 3:40:50

但毕竟,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啊

金亚军 2018/9/1 星期六 下午 3:42:00

实际专家对这个问题都有争议的,但是初中是由定义的
TOP
20#

万万没想到
这里的实验组是不是和教材第三页的对照组,实验组有点相悖

万万没想 2018/9/1 星期六 下午 4:19:14
这怎么讲?




TOP
21#

今天和初三的女儿讨论的结果是:
对照组和假设一致的,与假设不同的为实验组。
因此,如果假设绿豆发芽不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有水,对照组就是无水;
如果假设绿豆发芽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无水,对照组就是有水
TOP
22#

同意亚军的解释,关键看自己的推测(假设)。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