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第一次教学预设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过程与方法:做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
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
第二组:长的绝缘导线。
教学过程:
一、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电和磁》这一课。
2. 看,这是个指南针。大家都知道指南针中间有一根能指南北的小磁针。小磁针就是一片磁铁,带有磁性。
3.它能吸住这根铁丝吗?那它能吸住铜丝吗?这是为什么?(教师边问,边演示)
4.复习磁铁的特性:能吸引铁、镍、钴一类的物质,也能吸引磁铁,但不能吸铜。
5.如果现在我用导线,去靠近小磁针,它会发生偏转吗?(预设:生1:不行。因导线里面是铜丝,外面是橡胶皮,它不是铁,也不是磁铁,不可能让小磁针发生偏转。)
设计意图:通过对磁铁相关特性的复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1.那要是将它接到电路中,它会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吗?
(预设1:可以,因为曾经有看过电与磁,通电的导线是可以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
预设2:不行,通了电还是导线,里面铜丝,外面橡胶,所以不行。)
2.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谁说得对呢?让我们来做做实验。
PPT出示实验提示
来,谁愿意和我一起合作,给大家做个示范。
(1)连接简单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
(2)将小开关断开。
(3)两人合作,一人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一人控制开关。
(4)观察:
A.通电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B.通电时,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c.断电后,小磁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大家会做吗?请材料员上来领取材料。
4.学.生分组实验。
5..学生汇报:(预设:通电前,小磁针没有发生偏转:通电时,小磁针发生了一点偏转现象,断电后,小磁针又回到了原先通电前的位置。)
6.师提问:同学们,单独一根导线是不会让小磁针发生偏转,但现在接在电路中的导线,为什么能让小磁针发生偏转了呢?
(预设:因为现在的导线带电了。)
7.追问:带电了,就是导线里面有电流了。但电流又不是铁,它怎么就让小磁针发生偏转呢?我们的解释是——
(预设:电流产生了磁性。(板书:电流
磁性
)
来,一起读一读:电流产生了磁性。
8.同学们,刚才我们做的是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曾经做过的一个实验!请看:
拓展阅读: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尔让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发生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设计意图:对于电流能产生磁性,学生没有经历实验,是怎么也不可能得到的结论。这个实验,通过师生的合作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经历,其目的不仅是让孩子掌握实验与观察的方法,同时能够通过实验的建构,达到对旧知的迁移与应用。
三、怎样使磁针偏转更明显
1.刚才的实验,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很小,偏转速度较慢。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一些?
(预设:A.电池多用几节,因为电路中的电池数量多,电流就大。)
2. 哦,他觉得电池越多,电路中的电流就大,小磁针就会有明显的偏转。你认为呢?
(预设:对他的说法,我有补充。只有把多节电池串联到电路中,电流才会变大,并联式不行的。)
3.这是这个同学的补充。你们觉得要是电路中的电流加大,应该用串联还是并联?(预设:串联)(板书:多节电池——串联)
4.大部分同学都意见一致了。好的,就请你上来做这个实验吧!在找一个同学帮忙。 B.加粗导线; C.去掉绝缘外皮; D.多几根导线一起靠近(电流方向一致)……)
A.多节电池,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我们来看看多节串联电池,能否让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1.
学生演示实验(实物投影下)
(1)串联2节电池,让小灯泡小灯泡亮起来。
(2)将小开关断开。
(3)一人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一人控制小灯泡。
我们一起观察:
A.通电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B.通电时,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c.断电后,小磁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2.同前面的用1节电池相比,小磁针的偏转现象有变化吗?从中,我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使用多节串联电池,小磁针的偏转角度有点大了,偏转的速度快了些。)
3.这说明了什么?(预设:加大电流,导线产生的磁性变大(板书:电流越大,磁性越大)
4.追问:的确,多加电池,能使小磁针的偏转现象更明显。那串联的电池是不是越多越好呢?(预设:不行,电池太多,电流过大,小灯泡会烧坏。)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预设:同意。)看来,我们对于四年级学习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设计意图:要使小磁针明显偏转,学生第一想到的就是多加电池,教材中利用学生的对话:“电池太多,小灯泡会烧坏的”,直接过渡到短路电路的学习,个人觉得不是很妥,因为它忽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所以,想着一定会有学生提出利用多节电池。但即便提供了多节电池,其间也藏着不少学问,比如电池需要串联等,为什么不让他们经历呢!科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呀!由于时间与材料有限,故安排了学生演示实验。
B.通电线圈(多根导线方向一致的导线)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1..那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呢?(预设:增加通电导线的数量)
a.有同学刚才说的增加通电导线的数量,能使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他提的这一方法可行吗?让我们来试试。
b..增加通电导线的数量,使它们的方向一致,能使小磁针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吗?
2.讲授绕线圈的方法:多根导线在一起比较乱,我们可以像这样把它绕成线圈,接在电路中。(PPT+实物)(板书:通电线圈)
3.学生实验
(1)
将简单电路中的其中一根导线换成线圈接入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断开小开关。
(2)一人拿着线圈,将指南针放入线圈中,使线圈的方向和磁针的方向一致。另一人控制开关。
4.观察:
a.通电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b.通电时,小磁针有没有变化?
c.断电后,小磁针发生了什么变化?
5.汇报: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通电线圈与一根导线相比,哪个使小磁针偏转更大?(预设:通电的线圈)
6. 这个实验,让我们发现了什么?(预设:线圈越多,小磁针偏转角度越大。)也就是?(预设:电流越大,产生的磁性越大)那通电线圈越多,电流为什么就越大呢?(预设:通电线圈多,经过的电流就多了。)
7.嗯。接下来,我们再来尝试.线圈的其他几种放法,立在指南针的上方、套在指南针下方与指针方向一致。再使线圈方向和磁针的方向垂直成十字形。
8.哪种方法,小磁针偏转的角度最大?哪种方法,不明显?对此,你们是怎么理解的?
(PPT提示:立在指南针上方,指南针套在线圈里面,与小磁针方向一致;再使线圈方向与小磁针成十字)
设计意图:有了前期的实验经验,实验操作已基本掌握,发展科学思维成为当务之急。这里,引导孩子通过观察通电线圈与小磁针的实验现象,发现线圈数量与磁性大小的关系,并引导用不同的方法放置通电线圈,发现不同放置,产生的偏转现象不同,进一步加深通电的线圈产生了磁铁一样的性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
C.短路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更明显
1.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可以让小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了呢?
四年级的电路学习,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知识:短路,可以使电流瞬间变大。那它,能使小磁针发生明显的偏转现象吗?(板书:短路)
2.
只是在验证这个想法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预设:接通电源后,需要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电池消耗会很快。)大家记住了吗?
3.
教师演示实验
a.
拿掉灯泡,将导线直接连到电池上,断开开关。
b.
放好小磁针,拉直导线放在上面。
c.
接通电源,马上断开,时间不能太长。
d.
观察实验瞬间的现象,再重复做一次。
4.
我们发现了什么?(预设:短路可以使电流瞬间变大,使小磁针偏转现象明显。)
设计意图:短路现象,学生有所知,但已遗忘。利用短路做实验,需特别谨慎。经历这个实验,不仅能证实猜测,也为后面的学以致用——检验废电池打下伏笔。
五、获得结论,延伸产生新的问题
同学们,老师手上有节废电池,它已无法让小灯泡亮起来,谁有办法帮我检验这节电池内到底还有没有电呢?
(预设:用电路短路的方法,检验指南针小磁针会不会偏转。如果磁针偏转,说明废电池里还有电,磁针不偏转说明废电池里没有电,它们成了检测电流的检测器啦!(课外试一试)
板书设计:
电和磁
多节串联电池
通电线圈
短路
电流(越大)
磁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