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3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药知识专帖 [复制链接]

91#

足三里——人体三大长寿穴位之一
外膝眼下四横指,小腿胫骨外侧,往上推,遇到阻力的地方就是了。
民间有句话:长按足三里,像吃老母鸡!
中老年人尤其适合每天按一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最后编辑戚调菊 最后编辑于 2019-08-05 09:15:22
TOP
92#

中国人还是适合中医,但是学习要有成果已经到中年。十年的实践临床和西医没有办法比。上手慢,见效慢。
TOP
93#

足三里——人体三大长寿穴位之一
外膝眼下四横指,小腿胫骨外侧,往上推,遇到阻力的地方就是了。
民间有句话:长按足三里,像吃老母鸡!
中老年人尤其适合每天按一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5 8:58:54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功能作用
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定位
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解剖
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主治
1.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肠鸣,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痢疾。
2.咳嗽气喘,心悸气短,乳痈。
3.失眠,癫狂,头晕。
4.虚劳赢瘦,水肿。
5.膝痛,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
直刺1~2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痢疾、阑尾炎、肠梗阻、肝炎、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绞痛、风湿热、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肾炎、肾绞痛、膀胀炎、阳痿、遗精、功能性子宫出血、盆腔炎、休克、失眠等。
TOP
94#

继续学习实践
TOP
95#

每日一药 |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



1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2相关名
香白芷、杭白芷、川白芷、会芷、苻蓠、白茞、香棒、泽芬、芳香。
3产地
白芷产于河南长葛、禹县者习称 “禹白芷” ;产于河北安国者习称 “ 祁白芷” 。杭白芷产于浙江、福建、四川等省,习称“杭白芷”和“川白芷”。
4采收加工
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5性状鉴别
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有多数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样横向突起, 习称 “ 疙瘩丁” ,或排列成四纵行。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性环状纹理。有支根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灰白色,显粉性,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分泌腔),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气芳香,味辛、微苦。
6饮片
为类圆形或圆形厚片。外表皮灰棕色或黄棕色。切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辛、微苦。
7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8性能特点
本品辛温燥散,芳香走窜,入肺、胃经,善除手足阳明经之邪。外散风寒而解表,上通鼻窍而止痛。入阳明能燥湿散寒而止带,走肌肤能消肿排脓止痒而疗疮疹。阳明头痛最宜,牙痛鼻塞效良。
9功效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妙记
白芷功效: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功效助记:发疯就是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的常见表现是幻听幻视,如图女孩看到了一个不存在的神经在看着她,她活在精神分裂的世界。
白芷同志发疯失踪了;
白纸:白芷;
同志:通、止:通窍止痛;
发疯:发散风寒;
失:湿:燥湿止带;
踪:肿:消肿排脓。
11主治病证
1、外感风寒或表证夹湿兼见头痛鼻塞者。
2、阳明头痛,眉棱骨痛,鼻渊头痛,牙痛。
3、风寒湿痹,寒湿带下。
4、疮疡肿毒。
12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掺,或调敷。
13使用注意
本品辛香温燥,故阴虚血热者忌服。
14白芷故事一
传说南方一富商的掌上明珠年方二八,患痛经症,每逢行经即腹部剧痛。虽遍访当地名医,疗效甚微,痼疾缠绵,形体日衰,容颜憔悴精神萎靡。急得富翁食不甘味,夜不成寝。为了治好千金之疾,富翁携爱女日夜兼程向京都寻找名医。赶至汴梁,适逢女儿经期,腹痛顿作,呼天唤地。正巧,一采药的老翁路过闻之,经仔细询问病情后,从药篓里取出白芷一束相赠,嘱咐以沸水洗净,水煎饮用。富翁半信半疑,但眼看女儿疼痛难忍,无药可施,只好一试。不料,一煎服而痛缓,二煎服而痛止,又服数煎后,次月行经,安然无恙。富翁喜出望外,四处寻觅采药老翁以重金酬谢。
从此,白芷一药,在庶民百姓中广为流传,后有人先把白芷用沸水泡洗四五遍,晾干后研末,炼蜜为丸,丸如弹子大。因香白芷在京都汴梁觅得,故取都梁为名,更增添了它的神奇色彩。
15白芷故事二
相传,古时候苏州有一位李秀才,家境虽然贫寒,仍争分惜秒,埋头苦读经书,可谓废寝忘食。时间一久,经常头痛目眩。一日傍晚,头昏脑胀的李秀才外出散心,行至屋后山中,正欲赋诗,忽闻一阵嘈杂声,李秀才循声搜寻,发现前方一老鹰正在捕食白兔,眼看那白兔遍体鳞伤,敌不过老鹰,李秀才拾起一根竹杆朝老鹰打去,老鹰弃兔而逃。李秀才救下白兔,带回家中细心为它包扎伤口。
白兔为报救命之恩,临别前交待李秀才,日后若有难事只需在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道出情由定予帮助,但不可违例。
白兔仙女走后不几日,李秀才又头痛发作,实在难忍。他想起白兔,赶忙跑至后山连呼三声“白兔仙女”,未候片刻,又急呼数声,却不见白兔仙女踪影,只好回到家中,空自叹息。 
次日,一老郎中踏入门来,从药囊中取出三粒药丸。嘱其连服三天。李秀才问:“此乃何药?汝是何人?”郎中只答:“白芷一味,以清汤咽下。”便拂袖而去。是夜,李秀才从梦中得知。因违例呼唤,错过了与白兔仙女结为夫妻的良机。秀才后悔不已,为感念白兔仙女,遵嘱服药,药到病除,此后更加发愤读书,这些姑且不提……
TOP
96#

跟着戚老师学习中医药。
TOP
97#

戚老师,积累不少啊
TOP
98#

今天给大家看看我家祖传药酒,专治腹痛腹泻,中暑哦,附近的村里人要是吃坏了肚子,或者中暑了,就来讨一小勺,喝下去,就好了。


TOP
99#

晒一晒家底
【传奇医生,传奇一生!】
       太爷爷师承余姚名医——胡益平,108岁的长寿老人,自学中医,悬壶济世,独创余姚胡氏中医外科。老人82岁退休,90岁写成《外纲八科》一书。他的儿子胡祥庆,也是我太爷爷的同门师兄弟。我奶奶在世时,还有来往,也去过几次他家的诊所。




TOP
100#

七夕,不但可以晒恩爱,还可以晒家底哦
TOP
101#

每日一药 | 鱼腥草​: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1来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2相关名

十药、蕺菜、紫蕺、蕺、葅叶。

3产地

长江以南各地均产。

4采收加工

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5性状鉴别

鲜鱼腥草:茎呈圆柱形,长20~45cm,直径0.25~0.45cm;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叶片心形,长3~10cm,宽3~11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表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味涩。

干鱼腥草: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

6性味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7性能特点

本品质轻辛散,微寒清解,专入肺经。既清解透达,善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为治肺痈之要药;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为治热淋涩痛所常用。

8功效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9趣记

青鸟弄鱼(填饱)肚:

青:清:清热;

鸟:尿:利尿通淋;

弄:脓:消痈排脓;

鱼:鱼腥草;

肚:毒:清热解毒。

10主治病证

1、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

2、热毒疮疡,湿热泻痢。

3、热淋涩痛。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15~30g,鲜品加倍,不宜久煎;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12使用注意

本品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利尿、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镇咳平喘、镇静等作用。

13故事

相传宋朝熙宁六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涨,泥沙淤塞,冲毁房屋,淹没农田,弄得沿河两岸侗民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传说雨停水退后,沿河两岸的侗民甚至牲畜大多患上了同样的一种病,整天拉稀。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没有人知道得的是什么病,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就在这紧要关头,在白马滩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镇白马铺村)里,有一个张姓后生手持一把鱼腥草,对寨子里的人说:“这种草大概可以治这种病,大家不妨试试看吧。”侗民们半信半疑,想了想,反正等死也是死,那就死马当作活马医吧,试一试也无妨。于是,侗民们就拖着病躯上山下地挖鱼腥草的根吃,果然病情见好。消息很快传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之人全都因吃了鱼腥草把病治好了。

原来,姓张的后生是因为他家常用房前屋后的鱼腥草喂猪,左邻右舍的猪都病了,惟独他家的猪没有发病,全家人都甚觉奇怪。由于他对草药也略知一二,他想:难道是吃了鱼腥草的缘故?难道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于是全家人试着挖鱼腥草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为好转。

从此,沅洲侗民对鱼腥草特别珍爱,觉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来越讲究,把鱼腥草在地下茎洗净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姜、芫荽、葱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这样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种传统美味,吃出了一道药食同源的佳肴。

TOP
102#

每日一药 | 鱼腥草​: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8 9:20:40
它有这么大的药用价值啊,以前看到菜场有卖的,今天还没上市还是怎么的
TOP
103#

回复 102楼四季桂的帖子

个人感觉比较难吃,本地人吃的少
TOP
104#

每日一药 | 栀子:清热,泻火,凉血!



1概述

栀子(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1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 、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2入药部位

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3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1、《本经》:"味苦,寒。"

2、《别录》:"大寒,无毒。"

3、《医林纂要》:"苦酸,寒。"

归经:入心、肝、肺、胃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2、《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大小肠、胃、膀胱六经。"

3、《药品化义》:"入肺、胃、肝、胆、三焦、胞络六经。"

4主治病症

清热,泻火,凉血。治热病虚烦不眠,黄疸,淋病,消渴,目赤,咽痛,吐血,衄血,血痢,尿血,热毒疮疡,扭伤肿痛。

1、《本经》:"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

2、《本草经集注》:"解踯躅毒。"

3、《别录》:"疗目热亦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

4、《药性论》:"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5、《食疗本草》:"主瘖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

6、《医学启源》:"疗心经客热,除烦躁,去上焦虚热,治风。"

7、《药类法象》:"治心烦懊憹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而小便不利。"

8、朱震亨:"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

9、《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

10、《本草备要》:"生用泻火,炒黑止血,姜汁炒治烦呕,内热用仁,表热用皮。"

1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凉血泻火。治黄疸型肝炎,蚕豆黄,感冒高热,菌痢,肾炎水肿,鼻衄,口舌生疮,乳腺炎,疮疡肿毒。"

5用法用量

6~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调敷。根1~2两。

6使用注意

脾虚便溏者忌服。

1、《本草汇言》:"吐血衄血,非阳火暴发者忌之。"

2、《得配本草》:"邪在表,虚火上升,二者禁用。"

7采收加工

1、生枝子:筛去灰屑,拣去杂质,碾碎过筛;或剪去两端。

2、山枝仁:取净枝子,用剪刀从中间对剖开,剥去外皮取仁。

3、山枝皮:即生枝子剥下的外果皮。

4、炒枝子:取碾碎的枝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金黄色,取出,放凉。

5、焦枝子:取碾碎的枝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糊色,取出,放凉。

6、枝子炭:取碾碎的枝子,置锅内用武火炒至黑褐色,但须存性,取出,放凉。

7、《雷公炮炙论》:凡使枝子,先去皮须了,取人,以甘草水浸一宿,漉出焙干,捣筛如赤金末用。

8性状鉴别

果实倒卵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4-3.5cm,直径0.8-1.8cm。表面红棕色或红黄色,微有光泽,有翅状纵棱6-8条,每二翅棱间有纵脉1条,先端有暗黄绿色残存宿萼,先端有6-8条长形裂片,裂片长1-2.5cm,宽2-3mm,多碎断,果实基部收缩成果柄状,末端有圆形果柄痕。果皮薄而脆,内表面鲜黄色或红黄色。有光泽,具隆起的假隔膜2-3条。折断面鲜黄色,种子多数,扁椭圆形或扁矩圆形,聚成球状团块,棕红色,表面有细而密的凹入小点;胚乳角质;胚长形,具心形子叶2片。气微,味微酸苦。以皮薄、饱满、色红黄者为佳。

9产地

长江流域以南,江西省樟树、抚州、丰城等地盛产。

10故事

这里是克雷斯特汉姆古城。这里的夜浓重深幽,人们惧怕它的巍峨雄浑,他们奔走相告:说这里是恶灵的深宅。

于是,长久以来,荒无人迹。后来,不知何时,开始有冒险者陆续而来,他们站在阴晦的天空下露出惊恐狰狞的表情,远处的村庄里,人们能听到凄凉的哀号。所以,古城又一次陷入深深的沉睡。在这个安定的国家里,人们迷恋着普隆德拉城里,国王英武的骑兵团和牧师们壮丽的教堂。关于克雷斯特汉姆古城和柯莱儿女王的迷人故事,未曾传诵。

我拭去桌面上厚厚的尘土,终于找到了古老的法典。它暗红色封面上一株盛开的栀子花依然清秀可人,那是柯莱儿亲自画上的。

猛然忆起,栀子花是柯莱儿最喜爱的。那时候,城外种满了栀子,到了夏天一齐开放,迷漫着动人的芬芳。柯莱儿就坐在花丛中,扬起细眉温柔地微笑,素雅清灵的容颜辉映着一片洁白的栀子花,端庄娴丽。那时我身着的铠甲是清辉般明亮的银色,手中的长枪在幽蓝的夜幕里闪着坚毅的光泽。那时的克雷斯特汉姆是这个国家的首都;那时的我,是镇守都城的骑兵,守护着我们的女神柯莱儿。

柯莱儿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却有着泉水般明澈的瞳孔和细腻羞怯的笑容。我经过栀子花盛开的园子,见到了她。我摘下头盔,行礼。“下午好,尊贵的殿下。”“你辛苦了。”柯莱儿轻轻一笑,温婉恬静,“你看,今年的栀子花开得多美啊。”她身着素丽洁白的长袍,圣洁如无垠的栀子花海。

法典上记载,这个国家历代的君王都是日之神的化身,他们继任后便要开始永不停歇的祈祷,当他们终于老去,巫女们就会挑选新的继承者继续祷告。传说,成为君主的人都是没有感情的,他们出生在夺目的金色阳光里,身为神的使者,心如止水。柯莱儿却违背了宿命。居住在塔顶老巫女说,柯莱儿出生在一个雨天,灰色的云朵遮盖了天际,透不出一屡阳光,弥漫在空气里的,只有一阵阵浓郁逼人的栀子花香。柯莱儿生来就拥有无上的灵力和出尘的容貌,后来她成为了我们的女王,唯一在雨天里诞生的日之女神。

深秋的夜,我巡察着宫殿的庭院。忽然有纤细的声音从农重的夜色中飘然而至:“这个季节,看不到栀子花了。”寻声望去,柯莱儿独自坐在城楼上,目光深邃忧伤。

“不会的,殿下,到了明年夏天,还会开得明媚动人的。”

“谢谢你。”她望着我,苍白的脸上逐渐显露出微笑,清冷如初冬的月光。“不过我知道,不会再开花了。”

“为什么?”

她没有回答,闭上双眼深长地叹息。后来的许多个夜晚,我总能在月朗星稀的夜色里看到黯然惆怅的柯莱儿。她微笑着让我坐在她身边,然后说,“没有其他人的时候,你直接叫我的名字吧。”

“柯莱儿……”我单膝跪下,亲吻她的手背。柯莱儿笑了,有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眸子里滑下,滴落在我的掌心,冰冷。

“今年的栀子花开得很美,耗尽了所有的芳华,所以它们再也不会盛开。不会了……”
TOP
105#

戚老师业余可以开个中医门诊嘛,既不耽误教书育人又能悬壶济世,把家学也发扬光大了,一举多得呵
TOP
106#

中医药肯定会越来越被重视越来越红火
TOP
107#

回复 101楼戚调菊的帖子

尝过这东西,超级难吃,真是印象深刻。
吕坚
TOP
108#

回复 101楼戚调菊的帖子

我奶奶以前经常吃鱼腥草,不知道她在调什么
TOP
109#

足三里——人体三大长寿穴位之一
外膝眼下四横指,小腿胫骨外侧,往上推,遇到阻力的地方就是了。
民间有句话:长按足三里,像吃老母鸡!
中老年人尤其适合每天按一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5 8:58:54
不起眼的穴位居然有这么多的功效。
TOP
110#

胃最怕这“7个字”!护好胃,常吃三黄,按两穴~

TOP
111#

胃被称为“人体加油站”——其储存食物、消化食物,能为全身脏腑器官提供营养。因此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身体健康、寿命长短。
而“十胃九病”,存在胃部疾病的人不少,胃病还极其难缠,总是反反复复,但若任其发展,又很可能会酿成严重后果……
胃从里到外虽然有四层防护——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看似强大,但却害怕七个字……
1凉——伤胃气
正值夏季,为了降温,很多人喜食凉物,而中医表示,凉食很容易伤胃气。
胃要想将食物消化成食糜,需要一定的温度,若进食的是冰凉的食物,胃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让其到达消化前的温度,增加了负担;
另外,寒凉的食物进入胃中,胃部的毛细血管遇冷急剧收缩,血管中血流减少,胃液分泌减少,可致使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胃胀气、胃痛。
【青桔顺气茶】
做法:小青桔3枚(切开)、生姜3片、胖大海3枚,热水冲泡即可。胃寒严重的人可以姜多放一些,大便特别不通的时候胖大海可适当多放一些。
功效:温胃、行气、消食、通便
2烫——胃粘膜受损
胃不仅怕凉,还怕烫。很多人在吃烫食时,只觉得嘴烫或舌头起泡,并不会觉得胃有什么不舒服。
但实际上,胃粘膜很娇嫩,只能耐受40℃的温度,粘膜若是经常被烫伤,会不断增生,时间久了就很容易导致粘膜的异变,从而诱发胃癌。
因此,不管是吃还是喝,还是放温了再进口,温度在37℃左右为宜。
护膜茶——修复胃粘膜
【配方】白芨30g——生肌护膜;黄芪30g——托疮生肌
煎煮4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天喝200毫升,对胃黏膜长期受损的人群有好处。
3饱——胃功能减弱
胃是食物消化的核心器官,只要有食物进入,就需分泌胃酸,促进其消化,以便进入肠道。
而吃得越多、越杂,越难消化,胃的工作强度就越大。久而久之,胃内环境变差,动力减弱;
不仅如此,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粘膜不易得到修复机会,易产生胃部炎症,长期如此,胃糜烂、胃溃疡很可能就会随之而来。
建议:少吃坚硬等难以消化的食物,多咀嚼,吃饭吃到七分饱足以。
4快——加重胃肠负担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人吃饭都是狼吞虎咽,还没咀嚼几下就下咽了。
吃太快首先会让你吃的更多。因为吞咽太快,大脑不能及时发出“饱”的信号,导致吃太多,肠胃负担加重;
再加上胃部的消化液跟不上进食速度,就会导致食物堆积,造成消化不良。
若是食物的体积较大或较硬,容易产生较强的机械刺激,损伤消化道黏膜,产生慢性炎症,久而久之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发癌变风险。
四顺汤:助消化,健脾胃
【配方】神曲36克、炒麦芽18克、甘草13.5克、草豆蔻13.5克、干姜9克。
以上材料磨成粉,每次取3克,饭前半小时冲饮,可以喝1个月,帮助消化的同时还健脾胃。
5重——增加胃病机率
这里所说的重是指重口味,包括喜食辛辣、荤和腌制品。
虽然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促进胃粘膜的修复,对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重辣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让肠胃产生烧灼感,易致胃食管反流和便秘问题;
油腻的食物很难消化,人体会自动分泌出更多的胃酸,因而增加胃部泛酸和肠胃炎的发生机率。
腌制品为了延长保质期往往会加入过量的盐,而食盐的渗透压较高,长期大量食用,易对胃粘膜直接造成伤害;
另外,腌制过程中,会生成亚硝酸盐,被人食用后,与胃中的蛋白质分解物结合,在酸性环境下,可能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蔬果中的维生素C、硫化物、类黄酮,可以阻止亚硝胺的产生。因此,在吃了腌制物后不妨喝点果蔬汁~
果蔬汁:辅助抑制亚硝胺
小油菜焯水后切段,猕猴桃、白色甜瓜去皮切块,将所有食材都放入搅拌机,加入两勺蜂蜜、300毫升清水后榨汁。
6霉——诱发胃癌
霉变的食物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黄曲霉素,其已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当一个人持续摄取少量黄曲霉毒素时,会引起生长障碍、慢性肝损伤、肝硬化等。此外,仅1mg/kg的剂量,就可以诱发肝癌、骨癌、胃癌等,一次性摄入20mg黄曲霉素直接致成年人死亡。
因此,霉变食物一定要丢了,别怕心疼。
7烟酒——慢性胃炎
酒精中的乙醇会在胃中滞留,可使胃粘膜变薄,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进而引发胃痛、反酸等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
酒的好兄弟“烟”,同样也会伤害胃,而最好的避免方法就是戒烟戒酒。
除了避免上述“敌人”,我们还要养成规律生活、三餐定时的好习惯,另外,还可以借助以下方式打响护“胃”战!
TOP
112#

吃三“黄”、按两穴
巧护胃
1南瓜
南瓜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能转化成维生素A,保护黏膜;又富含果胶、膳食纤维,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
2木瓜
木瓜中含有木瓜酥,可以帮助分解蛋白质,还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对胃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腹胀等均有改善作用。
3玉米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是其他精细米面的3倍以上,有助于增强细胞活性,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保护胃部健康。但腹胀、消化不良等群体要控制好量。
4腹哀穴
腹哀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经常按一按腹哀穴,有利于加速胃肠蠕动,缓解胃肠不适。
腹哀穴位于腹部中线旁开四指、肋骨下缘的位置,触摸肋骨下缘会摸到明显的颗粒感。把手掌放在两侧肋骨下缘,紧贴皮肤,沿着肋骨的边缘来回摩擦。



5神阙穴
神阙穴其实就是肚脐,处于我们腹部的中心,有和胃理肠的功效。
右手放在肚脐眼上,顺时针揉30-50下,早晚各做一次。

TOP
113#

回复 101楼戚调菊的帖子

我奶奶以前经常吃鱼腥草,不知道她在调什么
李尔敏 发表于 2019/8/10 16:57:39

赶紧问问去,老人知道的多,
TOP
114#

收藏!
TOP
115#

每日一药 | 鱼腥草​: 清热解毒,排脓消痈!


[font=-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8 9:20:40
鱼腥草,超市里见过,听说有的地方的人用来炒菜吃。农村里还是挺多的,儿子小时候老咳嗽,专门去找过鱼腥草煎水喝,还晒干留着。
TOP
116#

今天给大家看看我家祖传药酒,专治腹痛腹泻,中暑哦,附近的村里人要是吃坏了肚子,或者中暑了,就来讨一小勺,喝下去,就好了。



戚调菊 发表于 2019/8/7 9:17:48
可惜你附近村里人喝着,我们喝不着,有点远水解不了近渴。
TOP
117#

中医药博大精深
TOP
118#

期待更多的中医药知识
TOP
119#

每日一药 |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



1来源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02相关名
楙、木梨、木桃、宣木瓜、皱皮木瓜、光皮木瓜、铁脚梨、炒木瓜。
03产地
主产于安徽、湖北、 四川、浙江等省。以安徽宣城的宣木瓜质量最好。
04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绿黄时采收,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纵剖,晒干。
05性状鉴别
本品长圆形,多纵剖成两半,长4~9cm,宽2~5cm,厚1~2.5cm。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剖面边缘向内卷曲,果肉红棕色,中心部分凹陷,棕黄色;种子扁长三角形,多脱落。质坚硬。气微清香,味酸。
饮片:呈类月牙形薄片。外表面紫红色或红棕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切面棕红色。气微清香,味酸。
06性味归经
酸,温。归肝、脾经。
07性能特点
本品入肝、脾经。味酸,既益筋血而舒筋活络,又开胃生津而消食止渴;性温,能化湿而和中。具有酸不收敛湿邪、温不燥烈伤阴之长。善治痹证酸重拘挛麻木、脚气肿痛、吐泻转筋及消化不良。
08功效
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09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
2、湿浊中阻所致吐泻转筋。
3、消化不良证。
10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浸酒。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11使用注意
本品酸温,故阴虚腰膝酸痛及胃酸过多者忌服。
12故事
代名医许叔微在《本事方》中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安徽广德顾安中外出,偶然腿脚肿痛,不能行走,只好乘船回家。在船上,他将两脚放在一包装货的袋子上,下船时突然发现自己腿脚肿胀疼痛竟然好了许多,感到十分惊奇,就问船家袋中装的是何物?船家回答是木瓜。顾安中回家后,就买了一些木瓜切片,装于袋中,每日将脚放在上面,不久,他患的腿脚病就痊愈了。
TOP
120#

每日一药 | 丝瓜络​: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1来源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2相关名
丝瓜、丝瓜壳、丝瓜网、丝瓜筋、天丝瓜、蛮瓜、天罗筋、天罗线、炒丝瓜络、丝瓜络炭。
3产地
各地均产,浙江慈溪和江苏所产品质最佳。
4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5饮片炮制
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6性状鉴别
本品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7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胃、肝经。
8性能特点
本品甘平通化,入肺、胃、肝经。能祛风通络、化痰解毒,治风、痰滞络,痰浊阻肺或热毒壅结所致诸证。唯药力平和,用量宜大。
9功效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10主治病证
1、风湿痹痛,拘挛麻木。
2、咳嗽胸痛,胸痹疼痛,肝郁胸胁胀痛。
3、乳痈肿痛,疮肿。
2015年版中国药典: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11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0g;大剂量可用至60g。外用:适量,煅后研末调敷。
12故事
相传,曾经有个姑娘很喜欢吃丝瓜,每当丝瓜成熟的季节,她每天都要吃丝瓜,喝丝瓜汤。后来,姑娘嫁人怀孕了,依然每天都吃丝瓜,吃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停的拉稀。看了医生,医生说丝瓜属于“凉”性之物,是丝瓜吃得太多了,这才导致拉稀。为了自己的身体,更为了孩子,姑娘遏制住对丝瓜的狂热之情。没有丝瓜吃的她总有些忧郁在心头,没想到她的忧郁导致后来生完孩子乳汁少,看了很多医生,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最后,一个老中医了解到她对丝瓜的特别爱好之后,说要不就让她吃些丝瓜看看吧。可是,现在已经没有新鲜的丝瓜了,只有些老了的不能食用的丝瓜,都差不多成了丝瓜络。老中医说,没有丝瓜吃,就喝丝瓜汤吧。家里人按照老中医的话把这些丝瓜络熬汤给姑娘喝,虽然没有新鲜丝瓜的汤好喝,但对于特别爱好丝瓜的她来说,有些许丝瓜的味道,总比没有的好。
这样吃了半个月后,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她的奶水渐渐增多。老中医也很好奇,自己也没有什么把握,没想到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丝瓜络可治疗产后乳汁不通,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