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 | 全蝎:息风止痉,攻毒散结!
1来源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
2 产地
主产于河南禹县、南阳、鹿邑,山东益都等地。河北、辽宁、安徽、湖北等省亦产。以河南禹县、鹿邑,山东益都产品质佳,以山东产量最大。野生或饲养。
3 采收加工
春末至秋初捕捉,除去泥沙,置沸水或沸盐水中,煮至全身僵硬,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4 性状鉴别
药材: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对短小的螯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5、性味归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6性能特点
本品辛平,力强有毒,专入肝经,走窜搜剔。既善息风止痉,治惊痫抽搐、破伤风及中风面瘫或半身不遂;又善攻毒散结,治疮毒瘰疬;还善通络止痛,治头痛及风湿顽痹。
7功效
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8主治病证
1、急慢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
2、中风面瘫,半身不遂。
3、疮殇肿毒,瘰疬痰核。
4、偏正头痛,风湿顽痹。
9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每次0.6~1g;也可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10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辛散走窜,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忌服,血虚生风者慎服。
11故事
从前有个货郎,每天赶集串乡,要跑许多路。这一天,他又起得挺早,一看老婆睡得正香,就自己动手烧饭。货郎把饭烧好,天还没亮。他又走到门前井台,把老婆头天晚上洗好的苋菜拿进屋,做了一碗菜汤。
货郎连汤带饭的吃个饱,就挑起货担出门了。他走呀,走呀,一口气走了十多里地。这时,他突然感到肚子里面象火烧一般,口也渴得十分难受。可是,这一年逢旱,沟塘干得见底儿,哪也没水。货郎好不容易走到一座村庄,把担子放下,推开第一家的院门。院子里,只有一个小孩在玩儿。
货郎问:“你家大人呢?”
孩子说:“到涧湾挑水去啦。”
涧湾在哪儿?”
远极啦。”
你家缸里有水么?给我点喝。”
没有。”货郎渴得喉干口燥,肚子里又烧得难忍难熬。他就说了句:“让我找找看,哪怕有一口水润润嗓子也好啊!”说完走进那家屋子,东找西找,只见缸里、锅里、盆里、碗里都没有一滴水。最后,货郎看见灶后的碗橱顶上有一把落满尘土的破茶壶。他急忙拿下来打开盖子,壶里还真有半壶陈茶。货郎不管三七二十一,对着壶嘴儿就喝。乘茶灌进肚子,觉得舒服多了。他谢过孩子,又挑上担子赶集去了。
再说货郎的老婆,天亮时爬起来吃饭,发现锅里剩着一点苋菜汤,汤里有一要死毒蛇。她吓得大叫一声:“哎呀,我的妈!”心想,这准是毒蛇钻进了那捆苋菜,孩子他爸没看见,就一块儿做进了汤里。他一定中毒了,说不定还会闹出人命呢!
货郎的老婆顾不上吃饭,沿着赶集的路一直追下来。她一路上没有发现丈夫的尸体,一直跑到集市,才寻见丈夫。奇怪的是她丈夫竟象没事一样还在卖货呢。货郎看见老婆,就问:“你怎么来啦?”
老婆松了一口气,反问道:“哎唷,你还活着?”
“怎么啦?”
“还问我?你早晨吃什以来的?”
“苋菜汤啊。”
“汤里有毒蛇!”
“啊!”货郎一惊:“怪不得刚才肚子里烧得那么厉害呢。”
“快找医生看看吧。”
“不用,这会儿没事啦。”
“没事?莫非你吃了解毒药?”
“没吃呀。”
“那怎么又不烧啦?”
我找了半壶剩茶喝。”嘿,多半那茶里有什么东西,能解蛇毒。”嗯,等会儿我们看看去。”
散集以后,货郎两口子走到早晨喝茶的那家门外,他们敲开门,出来一个男人。货郎说:“大哥,早晨我从这儿路过,喝了你半壶凉茶。真谢谢啦!”
“哎呀,这都是小孩子不懂事!那茶放在橱顶多半年了,不能喝!”
货郎说:“我喝完倒觉得挺舒服。”
“是吗?”
“您让我看看,那是一壶什么茶?”
主人把茶壶捧出来,找开盖儿一看,里头有一只蝎子和一条死蜈蚣。主人吃惊地说:“看看,这都是有毒的东西,你快去看医生吧!”
货郎心里一动,说:“这就对啦!早晨喝了有蛇毒的汤,所以火烧心;后来又喝进有蝎毒、蜈蚣毒的茶,就没事了。这一定是毒能解毒呀!”
这是一段故事,不一定真有其事。不过,以毒攻毒是有道理的。后来,医生们从毒蛇的毒液中提取药素,可以治疗蛇伤和其它许多中毒的病症。人们还发现,蝎毒有熄风、镇痉、止痛的功能;蜈蚣毒可以治疗惊风、偏头疼、恶疮、蛇咬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