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易判断方法 [复制链接]

31#

昨天听到一个简单的判断方法:虐待它的是实验组,意思就是不正常的情况是实验组,常态是对照组。我觉得这样挺好记的,不易混。
快乐木偶 发表于 2018/9/5 8:51:06
这个和喻老师当时的回复就是一致的。
TOP
32#

真的有点为难小学生了。
TOP
33#

受教了,谢谢分享!
TOP
34#

我认为木偶老师讲的比较合理,这个应该是大原则,而金老师介绍的是一种具体的操作的方法,因为预判往往是从常理来推测的,所以把非常理的称为实验组。其实两个说的是一个意思。不矛盾,都可以说通。
TOP
35#

这个好,很容易弄懂!
TOP
36#

很好理解
TOP
37#

是不是在只有生物学上才设对照组和实验组,一般物理学上不是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吗?因为在小学3-6年级的教材上都隐晦掉了物理学上的对比实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说法,例如摩擦力这一课的对比实验,教材当中只重点强调了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隐晦掉了对照组和实验组,摆的研究这节课也一样,而对比整个小学教材,在绿豆芽这节课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土地被侵蚀的因素这么三节课当中明确提到了对照组和实验组
TOP
38#

回复 1楼金亚军的帖子

金老师,我觉得正常情况下绿豆发芽需要水,有水的就叫实验组,无水的就叫对照组,如此类推,放在冰箱里或者放在黑色袋里这种人为有意改变正常发芽任何一个条件的就叫对照组
最后编辑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 最后编辑于 2019-10-10 22:40:55
TOP
39#

10月10日,在上虞区的科学教学微信群中也是讨论了半天,我个人赞同金老师的判断方法。
TOP
40#

回复 38楼上虞区蒿坝小学杜银江的帖子

何为正常,正常只是一般常态下的正常。
最新研究甚至在怀疑,人类看到的东西是一种假象,这就是在颠覆常态的“常态性”。
在我看来,假设就是研究者自己判断的预测,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应当是研究者自己的预判,应当是研究者认为的常态。
一般来说,假设就是常态性猜测,那么对照组就应该和假设一致,如不是这样对照组的确定就变得没有了规则的方向。
TOP
41#

一目了然
TOP
42#

对小学生来说,这个有点难理解,有点拔高了,解释了半天,还是有很多人不懂。如果把这个作为考点来考学生,那就更不应该,不要忘记我们是科学启蒙教育哦。
最后编辑不愿长大 最后编辑于 2019-10-11 15:07:14
TOP
43#

主要是小学生的思维层次还没有到那个水平。
TOP
44#

金老师就是行家!

金老师就是厉害
TOP
45#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简易判断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在小学探究实验中,成为一线科学教师的大疑点,要说原因主要是没有个简单易操作的判断方法。

       到了初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断就有要求了,没有搞清楚是要扣分的。

        今天和初三的女儿讨论的结果是:

       对照组和假设一致的,与假设不同的为实验组。

        因此,如果假设绿豆发芽不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有水,对照组就是无水;

                 如果假设绿豆发芽需要水,那么实验组就无水,对照组就是有水

       大家认为这样的判断是否可行?金亚军 发表于 2018/9/3 8:24:56



我个人以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判断不能根据假设来!而是应该根据常态来!
一般常态条件下的为对照组,改变一个条件是实验组!
如过,根据生活经验和常态认识认为绿豆发芽不需要水,对照组就是无水,那么实验组就有水的;
          根据生活经验和常态认识认为绿豆发芽不需要水,那么对照组就是有水,实验组就无水的。

个人觉得以应该以常态来确定对照组,不能用假设来确定,假设只是推测,是未知的,用未知来确定组别不合理!
如:要研究肥料的作用,对照组肯定是常态下普通的田地,而不是施肥的实验田!

常态是可以根据学生们讨论或者辩论得出的认识!因为常态的变化会发生变化!但不是固定的!也有可能对常态的认识不清楚,但不影响实验!
一般对照组是基于事实的大多数的常态组,实验组是改变(增加或者减少)常态一个条件的
有一些大家普遍认可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很多情况下,这是基于我们的经验,不受学生个人的常态认识影响。



TOP
46#

回复 45楼酸牛奶的帖子

你的意思是假设随意,对照组为常态倒是可以理解的,这样感觉方案有失章法。
但就实验效果来说,有对比就行了,甚至可以省略假设,反正是未知的!
TOP
47#

回复 45楼酸牛奶的帖子

常态,何为常态,其实也有推理的意思了!
TOP
48#

向金老师求教,当题目中没有出现猜测时,如何判断实验组和对照组。这是作业本第一单元单元练习。
TOP
49#

回复 48楼乖乖兔的帖子

不施肥为常态的对照组,施肥为试验的实验组!
TOP
50#

回复 15楼快乐木偶的帖子

这个方法好,一下子就记住了。
TOP
51#

在没有猜测的前提下,应该以是否常态做为界定标准相对较为合理,符合常态为对照组,改变常态为实验组。可以帮助学生和教师统一一个评价标准。
TOP
52#

我上五年级的时候对于实验组跟对照组没有很明确的界定,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很明确
TOP
53#

这个方法简洁明了,简单易懂!
TOP
54#

简单易懂好判断,受教了!
TOP
55#

一般浙江人觉得,浙江人是对照组,上海人是实验组!
一般上海人觉得,上海人是对照组,浙江人是实验组!
TOP
56#

回复 55楼酸牛奶的帖子

也就是自我中心吧!
TOP
57#

实验组和对照组区分一般都是建立在对常态的认识上,而且还要考虑这个常态是不是大众普遍认同的常态!
如果学生搞不清楚,个人觉得用有水组、没水组;有光组,没光组;常温组、低温组等更方便!
关键是做对比实验的时候,相关条件的控制!
TOP
58#

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状态!应该这样说:普遍的客观现实或者大多数人的普遍认识才是常态。
符合正常状态的一般情况才是对照组!
需要控制的和不一般情况是实验组!
TOP
59#

回复 58楼酸牛奶的帖子

每个研究者都有自己的预判,不合一的,研究的方向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界定。
TOP
60#

说到底,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分不是重点,但是也要有一定的默认规则。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