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31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空空的教学记录 [复制链接]

61#

邹老师想的周到,这样确实更好些。

享受教育
TOP
62#

 

                          《小学科学教育的“探究-研讨”教学法》读书笔记


      此法是一实用的教学法,可以循序渐进地按书中的建议去做,然后融入自己的见解。最为重要的是,明天及开始!


亲自经历是发现意义的中心环节


    材料引起经历。几乎所有的陌生的材料都会使观察者产生要看一看、摸一摸、探索一下的愿望。想看看它到底能做什么。如果愿望不能得到满足,那么不会产生问题,更深入的融入和产生感情。发现在发生的事件会使人产感到激动,并产生要和旁边的人进行交流,尤其是对方也在做同样的事情。材料会激发起动的欲望。


   《里面是什么》一课中,玛丽老师运用基本的常规教学法------自由发现法---进行教学,她准备了丰富的材料,教学中,有序的运用材料,不断引导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有效的调控,避免学生因玩丰富多彩的材料而造成的混乱局面。她引导孩子们就某几点得出一致的意见,当然最后,会将所得的内容进行了整理(这点很重要,相当于教学的小结,既顺理了知识,也让学生进行了巩固与记忆)


     同时,这堂课属于池塘模型课,既学生产生的知识,比之教师输入的内容更多,虽然各小组存在着知识的重叠,便之外还有整个池塘的过程、发展和生长等丰富收获。而传统的应试的酵母菌模型,学生只是复制教师的输入品,输出时高的也是复制的好而已,没有更多的内容。


材料结构的意义


     材料结构是指材料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一种为内容的固有关系,一种为强加的关系。内存的关系更加自然,材料之间自然联系,提示自然现象。而强加的联系,提示现象的作用不足,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偏移。


     要根据概念选择复杂的有结构的材料,在选择材料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去考量,当然要进行一下实践,那就更好了。


教师相对于材料的作用:


     教师准备材料非常的重要,而且在孩子们忙材料的时候,教师是能闲着的,教师要观察学生有意义的行动,了解孩子的进步以及行动的变化和创造性;心里记着一会可以研讨的发现;同时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引导,并感觉学生兴趣的限度,控制活动的时间,以便及时导入下一过程。


选择材料的标准


1材料的准备要与科学概念有关,使用这些材料,可能提示许多有关的现象。-----材料要有结构。


2材料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包括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


3材料的量要充足,尤其是实验的关建材料,力保每生一份,否则会造成学生地位的不同。


4材料应有多种的相互作用,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路子进行探究。不同的见解是丰富知识或从属概念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有一项活动后就没有什么可用的了,那么,材料不丰富。


5材料不应使人产生一些标新立异的活动。------要紧紧围绕核心概念。

享受教育
TOP
63#

     昨天喻头到我校,参加了一个省级课题的开题谁会,喻头的发言,让我感受了他的风格。教学和教育虽然要进行研究、探索,但更应当脚踢实地,不能信口开河、异想天开。
享受教育
TOP
64#

      难得的天气好,温度也比较适宜,就带着学生完成一个月前的活动,阳光下玩放大镜。我简单的给孩子们一小张报纸,让学生在上面运动放大镜聚光的特性,看能否烧穿报纸。最好能烧出几个图案或字。六年级的学生,想着也许挺幼稚,但是学生进行的非常投入。在进行的过程中,班级中,只有几个同学能很快的将报纸烧出洞,很多同学,还是没有调出最小最圆的小点。渐渐地不少同学找到了方法;让镜面与阳光垂直、让纸面与阳光垂直、黑或深色地方更快等办法。快的同学,尝试点穿了树叶,点燃了火柴头,并尝试着点干草,玩的不易乐乎。下课了,很多同学不尽性,把未完成作品要了回去 ,要继续完成。


      哈哈,开心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21 15:28:28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65#

 

学生集体研讨可以:


1使感觉更敏锐地


2从孩子们的集体观察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交流观察到的情况之中引出矛盾的事件;


3使内在的相似之处得以被发现并陈述出来;


4建立起解释的模型;


5提出新的问题从而激发进五步的探索研究;


6使潜在的学习成为现实,使前语言的和前意识的经历经过有意识的探究而成为意识;


7使学习能动地同具体向抽象运动会;


8使思维和语言互相结合而丰富了思想.



老师在集体研讨中的作用:


1.       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始讨论


2.       选择第一个发言人


3.       提供心理上的安全,让孩子们作出的努力受到保护


4.       帮助孩子们精确的去感觉


5.       鼓励清楚的表达


6.       把矛盾的事件列出来


7.       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准确的词汇


8.       出现僵局时指导思维的方向


9.       商定记下探究记录,即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表达的一致的意见


10.   抓住能成为下一课教学内容的关健点,激发下一堂课的表现和情况。

享受教育
TOP
66#

第三单元,将做为个人的教研单元。认真研究本单元各课,注重各课之间的联系,每课后,写教学反思。

享受教育
TOP
67#

 

2012-3-29


今天是第三单元教研单元的开始。本课的设计:


一.直接引出月球


二.1.研讨式交流活动:说一说,你对月球的认识,揭露学生对于月球有前概念(师引导学生进行研讨式交流,分析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以及相互的讨论和推理)。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一下几个大的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比如学生的认识可以分为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球的运动、观月的故事、月球的地貌等等。)20-25分钟


2.人类研究月球的过程:“同学们很厉害,知道的知识很多,要知道,人们观察和认识月球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你们现在已经知道了很多关于月球的知识。知道古人是如何来研究月球的吗?又是如何发现月球的奥秘呢?”


3.观看视频。


     三、小结:将你知道的内容进行归纳,记录在纸上。


四、作业



教学反思:


   上午上了两个班,发现学生对于月球的认识非常的零乱,而且有很多错误的认识。从学生中的发言来看,看似学生知道答案,但根本不是了解的东西。本节课以研讨方式进行的交流讨论,学生知道的模糊的知识,但想用完成的语言表达出来有难度,因为本身知道就不是很理解。与其他同学意见不同时,很多同学无法有理有据的进行辩驳。有几个同学站起来说明观点,在解释时,慢慢的无法自圆其说,说到最后,往往是,我好象哪里看到的,或是语文课上学过的。因此,本节课,重点在月球的一些基本的了解之上,比如大小、距离、地貌、月球运动以及和地球的简单关系。


研讨这种方式,学生需要一定的适应。学生对于同学之间的交流重视不足,总是等待老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课上,再三的引导,后面效果好一些。可见这方面的教学是不足的,教师要加强重视,同时提高引导的技巧。研讨中,得到了一些基本的知识,但也有很多的困惑,我想,应该是一件好事。


     通过讨论,学生的前认知暴露的比较充分:知识较多但散乱、有一定错误、对于太阳、月球、地球三球之间的运行情况模糊。


     后面教材中,应当的注意的是:


     1.月球基本知识的了解要加深,为后面的现象推理打好基础;


     2.要给学生看三球位置及运动仪,通过直观形象的器材,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相关的抽象图。尤其是三球大小及距离的对比,要细化。

享受教育
TOP
68#

 

《月相变化》教学设计:


一.1、回顾月球的基本知识。观察三球仪。


2、诗词引导月相。介绍阴历与阳历


二.3、画出自己见过的月相,最好可以写出发生的大致时间。


    4、小组交流、对照一下各自的月相。(找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5、模拟实验的讨论与设计


    6、实验并记录


    7、交流汇报


    8、整理、小结


三.观察月相的引导



     进行了四个班的教学。其中三个曾上过这课内容。那时其他老师上公开课时,用五年级的同学来上。于是随机让学生画画月相,并想想看是什么时间的,结果三分之二的学生还是错了,其中大部分是亮面错误,还有小部分是月相偏差很大。于是重新引导学生相办法验证,结果只有个别同学能想到模拟的办法来证明,大部分同学仍然无法想到如何去解决问题。于是进行重新的引导进入。


      事实可以说明:我们上公开课时,老师的引导或小组讨论办法,其实存在着很多的弊端。讨论出来的实验办法,其实更多的是代表老师或少部分优秀生的意见,大部分的同学仍然是按着别人的办法进行的,一旦重新遇到类似的问题,还是找不到正确而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而公开课上,或一般的课上,受于时间、容量或者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原因,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时间少,允许学生从错误的行动中寻找答案的机会更少,而做中学,错中学才是科学的本质,是人类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我们的科学教学中,还缺少很多真实的东西,这真值得反思。


而在未学过班级的教学中,进行的比较顺畅,但活动的时间不足,后面发现的记录表中有六名同学错误,通过统一交流中发现,解决,课上没时间给学生重新模拟进行纠正的时间。当然作业没有完成。我们35分钟的教学时间真的太紧,那五分钟,其实真的挺重要。学期末的校务会上,一定要提出这个问题。


今天的画图,我让每个同学都亲手画,有的同学小组活动时,让其他同学记录,自己的放在一边,我也督促他们一定要自己完成。我相信,亲身经历与看到的是不同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能让每一个同学亲自完成的,就独立完成。


        教学引导上,感觉语言的功夫还不足,当然今天的准备也不太足,忘记了哪个班上过。个环节时间的掌控上明显不足,感觉一旦放开多给孩子时间,那么就有些失去控制。


      今天的课上,我将三球仪放在了旁边的桌上,果然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我开篇利用两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了一下三球仪。学生们非常好奇,觉的好玩,对于之间的运动感到很奇妙。


      这样的做法,缘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建立是有难度的。很多同学对于三球的大小、之间的距离、相互运动等情况感知在文字上,头脑中,无法建立三者之间的立体的影像,这对于学生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同学知道一些日食或月食的情况,知道了月球会挡住太阳光或者地球挡着月球接受太阳光,但不知道其中的距离关系以及黄白道的交角等,就无法理解月相的真正形成原因,今天课上,他们有一些错误或者应该说是模糊的观点,典型的两个:1、地球会挡住照向月球的光,因此看到月球的样子不同;2、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看到的月亮的样子差别很大,甚至有的认为南北半球不会同时看到月亮。


       后面的第五课太阳系一课中,有一个做太阳系模型的活动,学生作起来有兴趣,而且也利于学生建立对太阳系的整体性认识。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一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31 16:39:36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69#

     环形山一课,我没有进行模拟实验,只是进行了演示,重点放在推测环形山的形成以及有关探测的故事,吸引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好奇心。学生的兴趣很高,对于宇宙空间的知识感觉到了特别的奇妙。


    这课内容研究的少了,功夫不够!

享受教育
TOP
70#

反思很务实,一步一个脚印。
TOP
71#

真是一位务实的优秀教师!
TOP
72#

 

2012-4-6


                      亲历,很重要


     今天在二班先上了第四课《日食和月食》。原来设计是简单回想一下09年日食情况,然后回放当时录像,然后,研究如何形成的日食现象。利用玻璃球与手电筒进行模拟实验,了解一下日食现象及环食现象。接下来了解月食。


第一环节就出了我的意料。在回顾09年的那次日食时,学生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他们不但记的日食发生的景象,连那次是在哪观察的,用什么观察的,和谁看的等等都还清楚的记得。看着大家交流的兴奋,我索性给了学生时间简单回顾一下,情景、快乐的过程。那时,因为是难得的景象,学校里进行了宣传和引导,有的科学老师还进行了一些基本知识的介绍。当然,电视台杂志等更是有相关知识的介绍与讲解。孩子兴奋,大人也一样的开心,因为很多人也从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盛景。很多的家长都与孩子一起亲历了这次伟大的时刻。


     孩子的记忆很深刻,聊起来非常的投入与激动,我也就顺水人情,让大家尽兴,看差不多了,提了个问题,为什么会形成日食现象。学生们几乎齐答,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三个球体在一条直线上。我又问,你们说,我们这要三百年左右才能看见一次月日全食,可是月球每月绕地球一圈,应该每个月都有月球在中间的三点一线啊?有七八个学生犹豫不决的举手,回答说,应该是轨道有角度。于是我让他上来演示,表达的很贴切,其他学生也都听懂了。


     很难的知识点,学生掌握的还是非常快的,这一切都源于他们亲身的经历。我们的科学教学中,也应更加注意学生的亲历,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


      今天有一点做的不好,没有让学生用玻璃球等物品来模拟日食现象。失败!因为这样既可以检验学生对球体运行的过程的掌握程度,又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活动虽小,但价值意义可以很大。


    后面还有三个班的教学,可以调整一下。看来,先安排一个班先上,虽然在教学准备上麻烦一些,但是对于教学研究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9 8:07:24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73#

 

《太阳系》教学思路:


一,认识太阳系,看图,介绍其知识,记住八大行星的顺序。(学生应有一定的认识基础)


二,重点,建立太阳系的模型:


1.      先看自转与公转周期,并与地球周期进行对比。


2.      分析大小,并排列。想一想太阳应该有多大?


3.      分析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调整模型。


4.      分析距离与球体直径对比,如何调整模型!----到操场进行尝试。


5.      回来小结,在头脑中形成太阳及八大行星的基本构图。


难点:通过数据建立模型。因为模型很难完成,但希望能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想象比较科学的模型。


预计困难:课堂教学时间不足。前面的基本知识,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为后面模型的建立让时间。

享受教育
TOP
74#

 

初教教学反思:


         前面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较好。对于八大行星,学生知道,并很快就能记住顺序。节约了不少的时间。前面进行的比较顺利,虽然过程较为简单,但还是比较实用的。


         建立模型部分,提供给学生模型后,让他们认识行星按顺序进行排列。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球吸引了学生,他们立刻兴高采烈的开始了活动。八个组中,有一个组因马虎,出现了点小错误。有两个小组进行的比较快,而且发现了距离的问题,重新进行调整。


        师:“同学们,你们摆放好了吗?我们的这个可以作为八大行星的模型吗?”


       生:不行,老师,他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是一条直线的


       生:距离也不同。


       师:细点说


       生:就是行星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表上有的,所以距离应该调整。


       师:是这样吗?按距离,调整一下看。


     学生又进入到了重新的调整中。有的组用估算,有的用笔和尺在进行。10分钟后,学生基本完成,早完成的组,再看其他小组,并进进行相互的有关距离是否适当的讨论,距离基本上都在合理范围。


        师:现在我们的模型,能作为八大行星的模型吗?


        生:就是不在一条直线上


        生:说不定有一天会连成一条直线呢(其他生笑)


        师:再看看数据?


        生无反应


        师:我们的球体之间,是按比例确定的,行星之间的距离也是按比例来的,那么~~~~~~~


        生:我知道了,行星的大小和距离也应该比例统一


        师顿,我们现在的统一了吗?能统一吗?试试看。


        学生们开始了计算,未到一半时间,下课时间到了,虽然没有完全好,但学生已经发现,按现在球体的大小,水星与太阳的距离约为30米左右。远远超出了学生原始的想象。没有完成,学生意犹未尽。


         小结:


1、学生建立模型的层次进行的比较顺利,认行星---摆顺序-----调距离-------统一距离与行星大小的比例,这样下来,基本可以建立一个八大行星的模型。此过程中,有的过程是自然形成,有的需要稍加引导,但都在是学生最近发展区,应该没有牵强之象。


2、本人思考教学安排考虑不充分。一是犹豫是一课时还是两课时完成,没有定论。按教学要求而言应该是一课时,但是,显然,时间是不够的。索性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前面的基础知识部分再放一些时间,最后面的一个教学活动放在下一课时完成。这样的安排既避免前面知识的匆忙,又利于模型建立活动的整体性。


3、分两课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计算部分,还可以利用课后进行,这样有两个好处,一是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二是通过课后的运算,学生会发现现用器材无法全部建立,因为没有那么大的场地,除非是改变比例,重新制作球体模型,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当然有的同学可能也会去制作,更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尤其对于爱好科学的同学来说,更有发展意义。


4、本人没有自己制作过这样的模型,教学准备不足,这次懒了,和学生一起完成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0 11:41:12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75#

明天上午要去听课了,难得的重量级人物啊。今天晚上把这几课进行一下预热, 以提高听课效果!
享受教育
TOP
76#

以下是引用杭州半山空空在2012-4-10 9:04:00的发言:
明天上午要去听课了,难得的重量级人物啊。今天晚上把这几课进行一下预热, 以提高听课效果!

明天的课,真幸福啊!可惜我去不成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0 12:23:09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77#

 

2012之春------听章鼎儿《研究条形磁铁的磁性》和童海云《磁铁》两课感想


      费了好大的劲,调了课,听了一上午的两节课。听后感觉,确有收获,不虚此行。简单感想,未及整理,如下:


一.    教学内容选取:


     两个人,均为小学科学界的知名人物。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都没有选取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内容。他们选取教学内容,都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能力特点作为标准。尤其是章老师,居然用童老师刚上完的班组,进行后续教学班组,其难度可想而知。其实对于童老师,大家的认识是教材编写者,很希望看到他能上一堂教材编写的示范性课堂教学,让大家看看,如何按教材进行教学---按教材进行教学的标准范式。但显然,很多人失望了,当然也包括我。


二.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法的设计上,二者风格完全不同。章教师的课,一如既往的力求简约课堂。简单的教学步骤;简单的教学手段;简单而有效的教学过程;简单易学的知识(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个课堂下来,看不到什么新鲜奇特的教学器材,花样繁多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高潮迭起的教学环节。但是,每一个活动环节,都是那么的细致、到位,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并且进行有效的探究活动。童老师的课,很有研究性,他是带着思考与探索在进行教学。教学方式上更为新颖,材料新颖、教学手段新颖、组织方法新颖、教学理念新颖。当然,在我看起来,过程过于复杂。概括一下,感觉童老师更学院派,而章老师实践派。


三.    教学引入:


      教学引入过程,两人都直入主题,指向研究内容。科学教学,时间往往不够,他们不肯浪费每一秒的时间。日常教学中,时间非常紧,一般也无法托堂上课,直入主题,入往往更为有效,实用。尽管如此,两个人还是超时12分和7分钟。精简教学环节,非常重要。


四.    关注学生:


     二人都非常重视学生,尽量的理解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设计组织教学。这点上,我感觉章老师做的更好,学生解决问题,一般喜欢最简单有效的方式,这也是我们科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标准之一。当然童老师所在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具体情况与我们有很大不同,情况也可能不同,我们的理解也不同。


五.    执教者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普通教师上课,一般都是仔细研究教材,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重于教学组织,控制教学活动;教研员级别上课,更注重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创新上;而特级教师上课时,基本都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选取合适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    如何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童老师给了说法:教材是编写组多位专家意见统一和妥协的结果。用教材可注意三点:1弄懂教材,理解教材意图;2理解教学环节和操作方法;3学生的角度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形式与策略。突然发现,这和第五点不是有点相吻合吗?????


七.    章老师----大道至简、返朴归真:


     章老师在介绍中,描述,自己为了压缩课堂,将原来的19张课件删10张,而且将语言也减之又减,甚至是几个字几个字的减。我们很多老师,重于如何增强,如何修改,而他,确是在大量准备后,不断的进行删减,一切,为了适合孩子们的学习。同时,张老师评课也好,说课也好,从没有那么多的高深理论,都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主,学生怎么想的,怎么认为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等等,但听着让人感觉那么亲切,那么贴近,那么明白。似乎只要你用心一点,也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大师级,也许这就是大道至简、返朴归真吧!


八.    童老师,没有想象中的老;章老师,没有想象中的年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3 14:41:06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78#

大道至简,大智若愚!作人如此,教学亦如此!------听章老师课感!


提笔记之   醒目于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3 10:48:37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79#

 

2012-4-15


     又一个安静地周末。老婆带孩子回娘家,让我有一天的时间来享受安静。


    来到学校,打开电脑,先备课,准备下周的工作,然后放点古筝音乐,练习一会书法。下午固定的时间和几个朋友打打羽毛球,然后回家,先个澡,一边看电视一边喝点酒。安静地一天,就这样渡过了。


     喜欢这样安静而简单的生活。


     工作简单:热爱学生,为断提高教学技能,有一定工作目标,享受学生成长的欢乐,享受自己进步的欣喜。


生活简单:不用为金钱而拼命,不用为过多的欲望和攀比而辛苦。休息时陪同家人或朋友到山边树木中走走玩玩放松心情,到健身场地跑跑跳跳健身运动。有爱好,并能坚持不懈。


     简约生活,坐卧随心!

享受教育
TOP
80#

 

2012-4-17


     一个教研单元结束了,这种教研,只是自己“闭门造车”,效果可能不会想象中的那么好。我的初衷是对这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比较深入的理解,理解教学内容的安排意图,理解教材中学生活动的目的与操作意义,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要来认真的完成。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或者说一般的老师)基本上是按教材上的内容来上的,来考虑到教学的进度,学生应对考试的需要。还要考虑到,如果自己进行一些时间或内容形式的修改,是需要很多精力的,如果平时都这样做,一般时间上是难以完成的。当然可能还包括自己的能力问题。


      那这个单元,我就想进行尝试,仍以教材内容为主,多关注学生的能力和需要,进行一些简单的改变。同时也考虑一下,教学活动安排对于本班学生的合理性。


      几个感想:


1、                通过教研单元内容来看,个人有收获。因为教研,所以我比较深入的了解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先是阅读了教参,了解本单元的概述和教学目标,了解每课的目标,以及基本活动的操作要求以及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百度及书籍了解有关宇宙知识,也去参考一些公开课中,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个人对知识了解的多少对于教学的关联是很大的,对于教学内容的安排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选择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2、                在教学中,因为正在看兰本达的探究研究教学法,有几个有进行了简单的尝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进行学生之间的研讨活动。比如第一课时,认识月球的教学中,就让学生充分的表达到月球知识的了解,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形成一些对月球知识的共识。效果感觉挺好的,学生对月球多而零乱的认识进行整理,形成了基本正确的认识,对便于老师对学生的前认识的了解。在期间,听了章老师的2012之春上的课,其课的研讨部分,与此甚合,更感受益。


3、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建立起宇宙的模型图象有一定难度。因此这课内容的设计中,应当加强对于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组织。比如,让学生了解月球地球与大小、距离的对比,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模型的建立,光年的长度等等,要进行较为细致的学习活动。因为这些内容,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较为正确而具体的概念,或者一个图象。我们的三球仪等等模型,为了演示其某种现象,但各球体的大小与距离比是不科学的,因此就会给学生传达了错误的形象概念,以致影响某些知识的理解。另外要充分利用景象资料,进行教学。但对于如何选用及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本单元的教学时间,按原课时,是很难完成的。课后的时间要求学生去完成一些学生活动,效果很难保证,六年级的同学,学业压力是很大的,我们应当考虑进去,多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些基本的重要的教学活动。这当然还不算在星空中这两课。


5、                通过教研单元,发觉了自己的基本不足:平时对于教材的研究不足;教学材料准备中,有时有应付之举,有些明知可以改进材料,但碍于时间、难度等等借口而没有进行改进;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有些唯教材做事;受考试因素影响大,有些教学活动还是根据考试要求进行选择等等。


6、                教学能力是自己的事情。以前自己总认为一些专家的高调理论只是讲讲的,只是说明自己的进底之蛙之见。今年,区教研员万老师在我校任教,从他的身上,让我深受启发,他对教学的专注与敢于尝试的研究态度,让我感到惭愧。一名教师,应当树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并坚持不懈。


    一名教师,可以不是名师,可一定要有成为明师的信念。因为追求明师,是一个教师基本的要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4-17 11:01:01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81#

     学校的政治因素越来越多,看似风光,实则有苦难言。原想有利有敝,但慢慢发现,利在别人,而不在教育的本质上。老师们被搞的晕头转向、忙碌不堪、有苦难言。


     更可怜的是孩子们,为了升初的考试,充分的应试,玩的时间大部分被占领。等他们长大后,回想快乐的童年,能回想起多少快乐?


     为了升学考,贪黑又起早;


     都说要减负,其实是嗐吵。


     竞争更激烈,分数又提高;


     无奈要放弃,怎耐母言巧。


     躬身续努力,莫视春花草;


     幸福童年趣,我要哪里找?


    


    

享受教育
TOP
82#

       教学基本技能


2012-4-23


   注册论坛已经三个月了,除了坚持自己的网络研修外,也不断的学习和“享用”着一些宝贵的资源。慢慢地感受到了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教师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努力的。


在论坛中,许多优秀的老师除了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热爱科学教学之外,还有很多比较精强的技能:


1、网络及电子产品的运用能力;


2、文字表达及文章撰写能力;


3、应用文档处理能力;


4、快速课堂实录技能;


5、改良或发明制作教具技能;


6、专业知识渊博;


7、科技辅导能力;


8、组织团体活动能力;


9、对待教学研究的持续能力;


等等


自己对比了下,每一项都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享受教育
TOP
83#

张旭申请一事有感:


      张旭老师参与了丽水之行,受到积极影响,进而申请加入论坛管理,为浙江小学科学网出力。这一行为值得赞一个,就凭这个勇气。现在,太多的人,面对繁乱世界,慢慢地变的麻木与自保,明知可为该为而不去或认为不能为。我们应该有一个信念,并为了信念为付出行动,也许不知道付出会有多大的收获,但付出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也看到了论坛团队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而这种感染力和号召力,可能更多的是积极的付出而得到的积极的影响。努力的工作没有怨言,努力有工作中寻找价值寻找快乐寻找生命的意义,这本身就值得尊重和向往。

享受教育
TOP
84#

看了征文:幸福象花一样,感受着这位老师的成长,很是不错。

享受教育
TOP
85#

      放春假了,学校的部分老师已经被我组织到桐庐去玩了。今天送完女儿到幼儿园,来到办公室,又可以过清静的一天了。


      这些日子以来,每天晚上睡前都看看探究-研讨法,感觉挺好,看一段,有点睡意,就关灯躺在床上想想,直至进入梦乡。书里的科学老师,那么投入,那么善于组织,那么乐于反思修正,真值得学习。可惜的是睡前 想的与梦里不同,要是睡前所想--梦里续,那效率该有多高啊!哈哈!


     前两天徒弟和我说,这两天课上总要发火,学生的纪律不好。我反问:是不是课的准备不够充分?他说是的,这两天大队部的事情太多(大队辅导员)。课堂纪律不好,在于学生无“事”可做,或者说无合适的“事”可做。往往就是我们教学活动安排思考的不够充分,对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考虑不足,或者是老师自己对于教学内容不确定而造成的。所以我们讲一个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或者说是综合素质,与老师平时的教学有很大关系。


     我记得在三四年前,区专题组培训活动时,有不少老师都提出了这个问题,除了课堂纪律,还表示学生只听班主任的话,科学老师的话,学生不是很在乎。那时,我班里也有这种情况,回来后,我自己进行了反思,得到的结论就是上面的。后面,加强了教学的考虑发现,解决了很多的问题。因为备课充分,调皮的学生也会有弱点与趣点,找到了,自然能解决。老师的精力主要放在了如何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而不是去考虑如何压制学生,控制课堂纪律。


 

享受教育
TOP
86#

空空老师不空啊!顺便支持一下81楼的内容。

TOP
87#

 

2012-4-30


          在头脑中,要有完整的的概念体系。


    正在看探究研讨教学法一书,其中讲到了概念体系表,书174页列出,但确实看的不是很明白,过了几天,复看,虽然不多,仍感觉太理论。但细一下,这些知识都不陌生,这些词汇也经常出自我的口中。主要概念无非为物质、能量、生命三个概念,只是其范围和含义都很广。


     我们的头脑,也许应该熟悉或存在着这样的概念体系模型,便于教学中从属概念的形成以此为目标的组织有层次的教学活动。


     细想一下,我们现在有的教材教学目标和概念体系,尽管小学科学课标中,有所介绍,但似乎和这个是一样的情况,仍感抽象,虽曾背出,便根本没有仔细地进行思考和内化。至于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更是有些模糊。如果是这样,又如何适当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何谈走出教材进行教学呢?


上次徐春健教师来我校听课,评伟明的课,谈到了单元教学目标,谈到了目标的组织层次,以及概念的递进,着生研讨了一课当中的主要目标,以及如何完成这一目标的问题。他的意思一定熟悉这一单元的整体设计以及概念呈现先后的次序。从整个单元教学体系中,考虑一节课的目标,这样才能理解这一课。 是啊,整体 目标都不是特别清楚,所呈现的概念有哪些,什么样的次序,都没有弄清,如何谈进行教学调整和教学形式的组织呢?


想起了,童海云教师的话,教材是多个编委互相妥协的结果。这个妥协,很值的思考,就算用日常所用的集体讨论中的妥协而言,内容也相当的丰富。理解教材,至少可以理解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体现和教学思想。这对于我这样基本层次的教学者而言,是目前最需要的。


    接下来的主要任务,要把整体教材的概念体系作一整理。


 


 


 

享受教育
TOP
88#

以下是引用唱山歌在2012-4-28 22:11:00的发言:

空空老师不空啊!顺便支持一下81楼的内容。


81楼,自己随便发几句牢骚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5-1 18:05:34编辑过]

享受教育
TOP
89#






看贴发个牢骚!!!!


 


国家正在发展中


一已私俗乱局争


教育无非放大镜


粉饰太平起逆风


或求淡定高挂起


或为梦想续窮耕


利是空,名是空


偏偏世人看不通


 

享受教育
TOP
90#

  我要关注空空哈!没想到空空都写了那么多的感言啦!丫儿支持你一个!
请关注丫儿的感受帖哦!我的东西都收藏其中哈!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416&replyID=&skin=1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