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李煜鋆专帖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线下教研活动,线上每月研修和桂馨科学课的学习。

2.积极参与小学科学论坛的线上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做好课堂记录与反思。

3.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或教学心得,争取在区级以上评比中获奖。

4.深入课堂教学,争取每学期上研讨课1节。

5.开展课题研究,争取区级课题能立项或获奖。

主要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用新的理念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2.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3.虚心求教,与同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019学年度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分
一、教研研修:分
   1. 参加活动:0分

【评价指标】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现场活动:10分

(1)2019年9月20日在天香小学参加。(2)2019年10月15日在城东小学参加STEM教育专题论坛。

☆网络活动:12分

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活动:6分

(1)190915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聆听章荣华老师的《我的论文是怎么写出来》讲座并互动发言。

(2)191015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聆听江美华老师的《科学史指引下的科学课》讲座并互动发言。


桂馨科学课每月研修网络教研活动:6分

(1)190926参加桂馨科学课薪火学堂聆听科学家张先锋的讲座《从科学家角度看待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互动发言。

(2)191026参加桂馨科学课薪火学堂聆听科学教育博士马冠中的讲座《让现象推着学生探究》并互动发言。


2.论坛研讨:0分

【评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发帖量:

(1)本学年累计发帖0帖(0分)

精华帖:


3.报道宣传:0分

【评分标准】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二、教学研究:0分

1.撰写文章:

【评分标准】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1)19年6月撰写科学学科论文。(  楼,0分)  


三、辅导学生:0分

【评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四、技能竞赛:0分

【评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最后编辑金近小学李煜鋆 最后编辑于 2019-10-27 22:36:15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19/12/13 13:09:28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新学年新变化,器材上架
TOP
3#

回复 7楼润羽的帖子

学习东关吴彬的先进做法,一直想搞,就是没地方啊,这不劈出半个办公室放了2个货架。
TOP
4#




TOP
5#

关于杠杆尺的研究,需要2节课来完成,杠杆尺的研究活动就需要一节课。第一个班级没强调平衡状态下研究,第二个班级强调了平衡状态下研究,对比发现,平衡下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本上有实验后的分析: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我觉得是从平衡状态下看更容易得出结论。看了章老师的帖子,我觉得也在理,创设好情境然后交由学生自己去研究才更有探究价值,也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含量。
TOP
6#

六下数学最后有个综合与应用板块,里面就有这么一题“有趣的平衡”,看来我还是有数学思想在作怪,一开始并没强调平衡状态下研究,一看学生有困难,就提出了平衡状态下看看,好像在引导学生得出一个数学结论,左刻度×左钩码=右刻度×右钩码,刚好作业本上最后也有一个画图题,知道这个结论后再去画那个图就简单多了。
TOP
7#




TOP
8#

暑期作品DIY吸管

最后编辑金近小学李煜鋆 最后编辑于 2019-09-20 22:16:02
TOP
9#

暑期作品科学画报












最后编辑金近小学李煜鋆 最后编辑于 2019-09-21 09:45:09
TOP
10#

暑期科学活动,看着很好玩的样子。






TOP
11#










TOP
12#







TOP
13#

大家在研究滑轮组的时候,测力计是怎么拉的?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方法,如图甲不改变力的方向,图乙改变力的方向,照图乙的装法,重物上升拉力向下,那测力计能倒着拉吗?如果倒着拉测力计指针会往0的下边掉(测力计可以倒过来调零吗?),这样会影响测力计的读数吗?在这个实验中测力计可否往水平方向拉?
TOP
14#

朱老师有心,主讲老师用心,这样的参与式实验培训对我们的实验教学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通过示范讲解、同伴操作,让我对器材的准备和操作的规范有了全新的认识。












TOP
15#

儿子从学校拿回一包沙坑里的沙子,说要做个生态瓶。一回家,我们就从小区外的河里用绳子和水桶打起了一点水生植物,顺便打到了自然水域的水。可是小动物怎么办?去了两趟市场,实在买不到小动物,在鱼摊里看了很久,最小的鱼对于我们的生态瓶来说也嫌大啊,最后买了些螺蛳和河虾,生态瓶里铺了一些泥沙,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4只河虾全部死掉了。第二天我们重新做了生态瓶,把那个泥沙全部倒掉,铺上了种肉肉用的一些铺面石,既干净又好看,放上了一只乌龟缸里幸存的河虾和4颗螺蛳。现在已经过去3天了,虾和螺蛳都很好的生活着。
最后编辑金近小学李煜鋆 最后编辑于 2019-09-21 11:46:28
TOP
16#

就地取材,利用盒子和水槽做的斜面,水槽的长宽高刚好可以搭设3个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际效果我觉得还挺好。




TOP
17#

"办有品质的活教育"STEM教育专题论坛


TOP
18#

每月研修20191015期
TOP
19#

材料引起活动,一堂科学课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材料的选择。抵抗弯曲这一课,有两个实验,不同宽度的纸梁承重,不同厚度的纸梁承重。不同宽度好办,一裁就有了,不同厚度就难办了。1倍厚,2倍厚,4倍厚的纸现成的没有,用胶水粘合就增加了变量,有老师建议对折就是2倍厚,再对折就是4倍厚,也有老师说1倍厚的纸直接叠加就可以了。我也进行了尝试,虽有不足,看来也只能将就下了。在这个实验中,纸的选择,垫圈的大小,桥墩的间距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没有经过下水实验直接进课堂真的可能会无法收场。学生们通过对比实验,得到的数据还是比较正常的,也顺利得出了实验的结论。在厚度实验中预测比较保守,前面4倍宽能承受8个垫圈,想想4倍厚比4倍宽可能要多,有预测10几个的,也有人说20个,结果发现能承受40几个垫圈,感到很意外。



TOP
20#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的研究,这种形状的抗弯曲能力太强了,做得学生大呼小叫,垫圈不够重了,用钩码,钩码垒不高,我给了学生一个塑料杯,直接往里面装钩码,再把钩码换算成垫圈,承重力都有120几个垫圈,普通的一字型纸梁大概承重5个垫圈。


TOP
21#



TOP
22#
TOP
23#

精华帖收录备查:
省优课——精彩评语集锦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927.aspx

20191015省优课的板书欣赏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4918.aspx
TOP
24#

一个单元又快结束了,还有两个活动,建高塔,造纸桥,寻思着能不能多给点时间。
TOP
25#

儿子的太阳能热水器,回来兴奋地说从15度升到34度,效果还不错!
TOP
26#

而上次我们的五年级学生,大多都只上升了5度左右,最高不到10度,感觉温度上升不够明显。这里的储水瓶全部涂黑了,采用了泡沫箱体,大家都有什么好的建议?效果如何?
TOP
27#

下周上电磁铁了,学生学具袋中唯有这个材料还可以用,铁钉和导线,让学生一人准备一节电池,就可以开展小组实验了。
TOP
28#

回复 79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这个泡沫箱是被教材中的图限制了思维,把水倒入更细的管子中,加热就更好了。从这个思路去引导学生,就能有丰富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了。
wubin98146 发表于 2019/11/17 23:20:19
对哦!被图限制了思维,真正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细长的集热管,加热水的效率就高了。
TOP
29#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