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讨论]教科版科学新教材瑕疵收集 [复制链接]

21#

这个内容应该置顶!
TOP
22#

二剪梅整理的【综合】教科版科学(新版)教学中的问题讨论中也涉及到了教材的一些疑惑: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541&page=1

TOP
23#

四上那个用圆圈表示云量多少的图是不是有错误啊.

不超过四分之三的是多云呀,但书上的那个多云表示图完全超过四分之三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9 0:37:13编辑过]

TOP
24#

六下教材中对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是否可移到三上年级去?因为,放大镜的使用是三年级一开始就要接触的工具,到了六年级已经很熟练了,没有必要再讲方法了!还有,使用方法中是否可加入手持方法,不要用手直接去接触镜面!

TOP
25#

五下沉和浮单元第一课中,为了避免实验现象的不确定性,是否改胡萝卜为白萝卜?详见二剪梅下帖: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2257&page=1

TOP
26#

教科版科学六下第四单元--4、分类和回收利用(p76页),塑料瓶和玻璃瓶的插图和文字排列错乱。
想一想其实咱们每时每刻都幸福!
吴KING视界影像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593611640
欢迎您的指导
TOP
27#

以下是引用挥戈在2007-9-13 22:46:16的发言:
    六上封面杠杆研究图,两端都在两个点上挂上钩码,虽然实际教学中学生研究小组偶尔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已经超出来小学生所能研究的能力范围,也不是教学目的所要预期的,这样的研究弄在封面上是否有误导学生在研究时都这样进行操作?建议把杠杆尺两边的钩码弄在一个点上,更符合研究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避免在封面上学生经常受到先入为主动影响而模仿操作进入小学生没有能力研究的范围里去。

正是。

—————科学的本质是:问一个不恰当的问题,走上通往恰当的答案之路。
TOP
28#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81页《原来是相互关联的》一课,有一幅“玉米根系”的插图错误。

(摘自)

http://www.xsgqxx.com/xxkx/down_UploadFiles/2008115131840524.doc

—————科学的本质是:问一个不恰当的问题,走上通往恰当的答案之路。
TOP
29#

四(下)第一单元的第一课(P4),说到了电路的组成,而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喻老师他们编写的)就出现了问题。两者之间自相矛盾:电路的组成是电源、电子元件、用电器、导线——电源、用电器、导线。
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310007
TOP
30#

这个实验能证明钢条伸长了吗?

                                         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何树德

    “金属热胀冷缩吗”一课,有“观察钢条的热胀冷缩‘的教学环节,课文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在实际教学中,千万不要照着照片上的样子进行演示实验,否则就下不了台了。仔细观察课文照片上的这个实验装置,就不难发现这个实验是不可能做成功的。酒精灯加热的是钢条的自由端,在加热的过程中,钢条有微量的伸长,但是这个伸长量只会体现在钢条的自由端,对木板上竖立的小针不会产生任何推力,因此根本不可能把小针推倒。而钢条体现在自由端的伸长量,直接凭肉眼是观察不出来的。

教材要求学生设计钢条受热伸长的实验装置,单凭这张照片为线索来发展思维是有很大难度的。也许,教材这样设计是想考量一下教师的应变能力,但是,我们面临的是农村教学条件较差的学校,科学课为数众多的是兼课教师。再说教参中也没有任何提示,还不如直接把怎样做这个实验的要点直接提供为好。

如何做成功这个实验呢?首先把钢条的左端用铁架台固定起来,三脚架及木板向右移动,给酒精灯留出加热的位置,重新在钢条的右端竖好缝衣针。用酒精灯在新的加热区加热钢条,这时由于钢条左端被固定,钢条的伸长才会把右端的缝衣针推倒。

实验时,将钢条改为钢锯条效果更明显。右端的缝衣针不要插的很深,只要能竖立在木板上即可,如开展的是分组实验更要注意这一点。

2008.3.8.

三江居 http://blog.kxsy.net/user1/726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