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6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8年共同体叶舟晔专帖 [复制链接]

11#

                                                   三年级下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课前还和李老师讨论如何才能给孩子们更好地解释为什么相吸的环形磁铁吸的越多磁力越大,相斥结合起来会变小,
但对于条形磁铁来说正好相反。后来才发现是侧重点错了,对于小学科学来说,如何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来理解科学知识点,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法,
初中则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1 8:25:38
通过组织典型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知识。
TOP
12#

     本想选择大的环形磁铁,但是磁性太强,能吸的数量太多,影响上课时间,最后还是选择学生自己学具袋里的磁铁,由于杯子太小太低了,我给他们都垫上了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1 8:33:11

事实胜于雄辩,孩子们动手做比什么都强!
TOP
13#

       本周二参加了东关小学的科学活动,听了吴斌老师、郭建军老师、陈杰超老师和唐芳芳老师的四节二年级科学课,四位老师对教材的改编以及对教具的改进让我深有感触。
我想二年级用感官去感受,去认识观察事物的理念在一年级也应该慢慢渗透,虽不是二年级科任老师,但是通过这次的听课,我也有意识的在一年级课堂上向学生渗透要观察事物,
更多的需要用我们的五种感官去观察,只有这样我们对事物的特点了解才能更加深刻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1 8:43:30

参加活动整理收获很好,可以要点化罗列!
TOP
14#

吴斌老师对于教具的改进,木架子上面戳洞,将磁铁放在木架子最上面,可以很直观的比较条形和马蹄形磁铁各个点的磁性大小,
这样的教具改进也可以看出吴斌老师课下所付出的努力,值得深思学习。



郭建军老师身体结构优美板书的设计,内脏围裙的出示,设计的拼图游戏都是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心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1 8:57:10

有具体每节课的评价和思考,真好!每听一节课细细想收获才能积累更多的经验!
TOP
15#


有幸成为第一批看见黑洞照片的人,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永无止境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1 9:35:41

关注科学的时事新闻,赞!
TOP
16#


但在制作过程中,我也发现几个问题
1、课上没有强调钢针沿一个方向摩擦,做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来回摩擦了,这个在接下来的课上一定要多注意改正
2、有的小组做出来的指南针指向不准确,南北极判断错误,这个实验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4/18 8:54:35

仔细观察发现问题,细细梳理反思教学,真好!
第3个问题可能是小磁针磁化效果欠好,或者在碰到强磁的时候再次被影响了!
TOP
17#

                                      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在之前的一个班上课中发现学生带了蚕来上课特别的兴奋,纪律不太好把持,上课都盯着自己的蚕看。
让学生观察蚕时,学生只是在那里看着,并没有做记录,这样观察反而没有了意义。
等到第二个班级时,我课前让他们将蚕盒放进了桌子里面,纪律比第一次好很多。
观察时将蚕的外形画出来,带着书本的一系列问题去观察并且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5/8 18:25:00
在教学中中不断改进,真好!一般先控制材料,落实任务,再组织活动效率会更高!
TOP
18#

岳建霖老师的《昼夜交替》


1、前概念的调查
岳老师课前调查了学生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并在课堂上利用视频展示,大大减少了课堂时间,
可以留更多时间进行活动探究,说明岳老师对学生前概念调查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
2、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
岳老师将同样假设的同学安排坐一起探究,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共同体,寻找呈现研讨证据,达成统一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5/5 14:18:00
为认真听课记录点赞,为积累教学思想点赞,为及时思考记录点赞!
TOP
19#



黄色的蚕茧里剪出两个蚕宝宝,孩子们都争先恐后都去看,觉得特别神奇,确实挺少见的。

毛球味奶茶 发表于 2019/5/9 14:20:29
经历是最美好的教学,发现是孩子探究的乐趣所在,叶老师用心,学生开心!赞!
TOP
20#

                            《蚕变了新模样》
上完这节课后,我原本预设要完成的环节并没有全部落实到位,时间比较紧张。
主要原因1、很多学生不敢去剪,害怕,特别是女生,这个还需要老师辅导劝说的。
              2、学生不知道如何剪,过程中有出现太硬比较难剪,又不敢太用力怕伤害到蚕蛹。
              3、挑选不好可以剪出蚕蛹的蚕茧,很多同学剪出了里面还是蚕宝宝的。
问题比较多,所以活动中我在下面到处指导,有点焦头烂额了,学生剪蚕蛹就花了比较多的时间,后面的观察交流时间很紧张。
实验前没有着重强调这几点,影响到了后续。
上的第一堂课显得很急促,希望在接下来的几节课得到改善。

叶老师的反思很有价值,真好!
科学课组织活动比其他学科更需要经验的积累,而这些经验总是在实践中一点点积累的!
活动前出示要求指引很重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