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345678910 / 1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小学科学拓展性课程建设与实施”研讨活动... [复制链接]

81#

陆老师欹器一课,一上来先声夺人,吸人眼球,把德育融入科学,虚则欹、满则覆、中则正,满满正能量进入科学课堂,整堂课围绕欹器的象征意义展开活动,欹器的制作也非常成功,但是个人觉得,虽然是拓展课,但一定的科学知识还是要体现在教学中,欹器制作的关键就是寻找重心,更多地展开重心的寻找调整有关活动是否可行。从玮峰
最后编辑771698065 最后编辑于 2017-03-30 22:04:34
TOP
82#

神器的欹器一课很文艺 需则欹 中则正 满则覆 让我想到了上个学期五年级学光和影的时候 看到学生画的影子和树分离了 我就会说形影不离 其实也很喜欢语文的博大精深 就是觉得文言文对于学生理解来说有点难 一些后进生更是 还有就是 觉得欹器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 总觉得学了的知识要用到生活中去才能没白学 重心这点知识能不能再讲深一些 再拓宽一点 不止是做一个欹器 /相对而言比较喜欢 自制灭火器一课 感觉学生在动手动脑学科学 学习的兴趣很足 平时看过灭火器迅速平定火情 现在终于自己可以一试身手 不过我是捏了一把汗 感觉设计出一款即时反应的泡沫灭火器好难 在设计展示过程中也确实看到了漏洞百出 好在改进了之后有些小组都有停不下来的泡沫/齿轮我比较陌生 因为没有教过六年级 像一个学生一样听课 层层递进的感觉真不错 乐高的器材也想动手玩玩 (织里实小  蒋丽丽)
最后编辑蒋小滤 最后编辑于 2017-03-31 08:17:43
TOP
83#

陆老师的课让我改变了一直以来对科学课堂的认识。纯纯的理性课堂时时刻刻伴随着文人的气质。从历史文化内容出发,不仅新颖的引出了上课的内容,更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出做人的道理,自然而深刻。这才是真正的steam,不是刻意的结合,而是自然的渗透。 吴兴一小 张丽茴
最后编辑小豆子的平凡生活 最后编辑于 2017-03-31 10:00:22
TOP
84#

每次的培训,都有不一样的视野,不一样的收获。这次培训中的几节拓展性课又让我们眼前一亮,开阔了我们的思路。余姚陆老师的课让我印象尤其深刻,陆老师的课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探究难度也十分适合学生。课堂上,我看到有个学生因为实验中多次尝试都不成功而冥思苦想,如果没有全身心地享受课堂课,学生一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可见学生在课堂上的高度投入也是本堂课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更难得的是,陆老师把实验的注意要点和传统文化结合在了一起,在对学生进行实验要点教学的同时,也等于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真可谓一举两得、别出心裁。听了这节课才发现,原来科学课也可以上得这么有文化,这么有内涵!——湖州市仁皇山小学:吴小荟

TOP
85#


324日,在听过了三节小学科学拓展课,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陆老师的《神奇的欹器》这一课,首先我觉得陆老师很有文化底蕴,这是我们科学老师所缺乏的,听她的课缓缓到来,自然能让我投入到这节课的学习之中。她的一句“谦则溢,满则损”将中国古训和小学科学有机得结合在一起。引发了学生对这句话的深沉思考。在整节课中我感觉是思维的课堂,整节课就是思维的冲击。学生在反复思考欹器的重心位置,我觉得这就是steam课程的理念。Steam课程不是简单的两节课的整合,而是像这样的引发学生思考的,可以再创造的课程。

——吴兴一小 何银萍

    

TOP
86#

本次课程是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把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引申到课外,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胡老师的《自制灭火器》让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先设计再制作,最后检验灭火器的作用,马上动手灭火,学生兴致特别高,都积极参与到这个活动中。科学课主要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将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费伟虹)
TOP
87#

陆瑶嫣老师带来的《神奇的欹器》,既有科学的理性思维,又有语言的和谐优美,让我真是大开眼界,原来科学课可以上得这么美。从一开始的追根溯源,认识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谦受益,满招损”,到老师给孩子们的秘密信封里的任务卡和小古文,陆老师在培养孩子们科学思维的同时,巧妙地将传统文化贯穿了整个课堂。学习了!(湖师附小  刘海霞)
TOP
88#

上午听了三堂科学拓展课,胡老师的《自制灭火器》,陆老师《神奇的欹器》和章老师的《齿轮》。三堂课都基于STEM课程理念,将生活和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为我们将来开发拓展课程提供了思路。(上强小学 陈泳)
TOP
89#

这次活动很有成效,特别是本帖后面这么多跟帖评论,值得大家再次回味!
加精!
TOP
90#

科学拓展性课程的建设需要基于材料,学情,校情等多方面因素开展与实施,三节课为我们大家展示了老师们的研究成果,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同时在听完三节课后,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我们又该如何去开发属于自己的拓展性课程?仔细观察,三节课有一些共性的点就是都成课内知识点作为延伸,从而围绕知识点进行拓展。再从知识点的延伸来说,第一节课注重技术生活拓展,第二节课注重与文化理论的拓展,第三节课注重技术拓展,趋向于STAM课程,需要只是雏形,但为我们继续开发拓展性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周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