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的亮点:
一、创设开放氛围 引导自主探究
本堂课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念,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张老师直接给学生提供注射器,让学生自主探究,利用注射器去发现更多关于空气的秘密,大胆的创设了一个开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再针对有价值的发现,组织全体学生进行活动体验,进行再研究再发现,将个别学生有价值的发现引导到全体学生有目的研究。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发现问题,兴趣非常浓厚,课堂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
二、板贴直观呈现 促进有效交流
张老师使用的超大号注射器及板贴在引领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与基于证据的解释等多个环节提供了关联性的载体支撑。如当学生说到“先吸进一部分空气”时,张老师就出示注射器的针筒与活塞图片粘贴在黑板上,当学生说到“堵上小红帽”时,教师就在针筒图片的一端贴上红色小纸片,当学生说到“把活塞往里推,推到一半时候活塞会被弹出来,用手按住不松开,活塞就停在里面,注射器里面的空气占据空间变小了。张老师根据学生的讲述依次出示“活塞往里推”和“活塞往外拉”引起的空气占据空间变化的直观图文进行对比:吸了一些空气的注射器、活塞往里推的注射器、活塞往外拉的注射器,在对比中提出本课的核心问题“是空气的什么发生了变化,让它占据的空间变化了呢?”并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猜想。张老师对于细节做的非常到位,类似于板贴中的小红帽,小手等,生动形象,直观呈现。
三、渗透证据意识 培养科学态度
《压缩空气》一课的内容指向的核心大概念是“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在科学的大概念里,宇宙中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很小的微粒构成的,空气当然也不例外。而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微粒”一词是第一次遇到的,属于陌生的概念。如果要让学生从微粒的角度去理解空气压缩时的变化,难度是相当大的。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很多东西都难以说明。
张老师针对问题“是空气的什么发生了变化?才使它占据的空间变化了呢?”引导学生用小圆点表示空气微粒,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出现了两种典型的观点,一种空气微粒数量一样多,另一种空气微粒数量发生变化,让学生用圆形板吸呈现在黑板上,暴露学生的思维,将他们的思维清晰直观的呈现出来,引发了矛盾点,激发学生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的渴望。学生立马想到把带小红帽的注射器放在水里,观察是否有气泡,可以证明空气含量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再顺势而导,引发学生再次质疑,空气总量不变,那又是微粒间的什么发生变化,导致空气占据空间发生变化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引发强烈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因为空气看不见,所以很难找到证据来证明,教师顺势提供有颜色的气体和注射器,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证据证明微粒间的变化情况。
针对学生发现的一系列问题,教师巧妙的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引导学生一步步通过实验找寻证据进行验证,通过观察水中是否有气泡,观察往外拉、往里推气体颜色的变化,学生基于可视化的可靠证据试探性地从微粒的角度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张老师这样的设计,巧妙的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整节课特别注重“证据验证”,渗透了证据意识,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