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8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1学年共同体黄哲锦专帖(二三年级) [复制链接]

1#
学年发展目标:

1.坚持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学习;

2.坚持每月研修学习

3.深入课堂教学研究,先努力上好新课,找到自己的上课风格

4.阅读专业书籍,争取学期撰写专业思考文章一篇


                                                                                                             上虞区2021学年共同体黄哲锦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XX分





(一)参加活动共得X分(详见2#)

1.网络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2.线上活动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3.现场活动得X分。

(二)教学研究共得X分

1.撰写文章得X分(详见3#)

2.上课讲座得X分(详见4#)

3.技能竞赛得X分(详见5#)

4.辅导学生得X分(详见6#)

5.课题研究得X分(详见7#)

6.课程建设得X分(详见8#)

(三)团队建设共得X分

1.出谋划策得X分(详见11#)

2.组织活动得X分(详见12#)

3.项目管理得X分(详见13#)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9 08:23:46
本主题由 超级管理员 金亚军 于 2022/2/5 21:56:10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参加活动共得XX分


1.网络研修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交流研讨,主动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得20分。



2.线上活动得X分(本项分数由团队统计)

【得分标准】实时参加各级各类线上网络教研活动1次得3分,积极参与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录播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



3.现场活动得X分

【得分标准】全程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1次得5分,现场参与交流互动再得5分,网络互动10次以上再得3分。有视频录像的活动后及时补看得2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3:56
TOP
3#

(二)教学研究——1.撰写文章得X分

得分标准】主动思考,积极撰写,心得体会、报道撰写得10分,撰写案例、论文得20分。经区级媒体以上推送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4:20
TOP
4#

(二)教学研究——2.上课讲座得X分
得分标准】承担开课、讲座等任务乡镇校级得10分,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4:45
TOP
5#

(二)教学研究——3.技能竞赛得X分

得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项目建设、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5:10
TOP
6#

(二)教学研究——4.辅导师生得X分

得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5:30
TOP
7#

(二)教学研究——5.课题研究得X分

得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5:48
TOP
8#

(二)教学研究——6.课程建设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6:07
TOP
9#

(三)团队建设——1.出谋划策得X分

得分标准】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7:56
TOP
10#

(三)团队建设——2.组织活动得X分

得分标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协助参与项目活动得10分。



得分内容
最后编辑冥王星 最后编辑于 2021-09-08 13:48:10
TOP
11#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带教二年级和三年级,三年级多了很多实验,对课堂的组织能力,把控能力都提出了不小的要求。对实验的组织能力,调节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希望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出我自己的上课风格,能更好的把握课堂的细枝末节。
在新的学期,收到了学校智慧农场的社团任务,一时之间只摸得到一丝头绪,也希望能在论坛中找到可以进行的方向,希望我能把它做起来,做的有声有色吧。
TOP
12#

新学年,新教材,不容易啊,一起加油!!
TOP
13#

回复 12楼luweiwei的帖子

一起加油!
TOP
14#

三年级一课一思   《水沸腾了》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观察水沸腾的现象,水沸腾时的温度以及酒精灯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第一次组织三年级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验课,因此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再此进行反思和记录。
首先,对于本节课的实验,我认为侧重点在观察水沸腾的现象,而前期由于想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所有步骤,在酒精灯点火处就出现小组学生不敢点火,点不着火等一系列混乱情况。于是,我在第二次课进行了改进。
在上课前,先强调进入实验室的纪律和规则,并且说明实验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小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大拇指,集齐大拇指可以兑换相应的小奖励。而不认真实验的同学将受到旁观实验,不能动手操作的惩罚。
进行纪律的强调和说明,对于把控课堂和组织实验过程非常有效,第二个班的上课过程明显比第一个班顺利。不过原因也可能是班级的整体素质不同。
那么在实验过程中,我将点火的步骤交给有酒精灯点火经验的两位同学,进行所有小组的点火任务,这样就能确保实验的正常开展。
第二,取材和实验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首先是对于加热的水,需要在课堂观察到水沸腾的现象,所加的水得是刚刚烧开的水,以及水量大约是75ml左右,才能在短时间内观察到沸腾的现象。
其次是加热用的酒精灯,酒精灯需要检查灯芯是否酒精充足,是否烧焦等问题,需要保证酒精灯的火焰要大和旺。
最后是关于加热需要用到酒精灯的外焰,但是三脚架的高度是固定的,而酒精灯火焰的高度都各不相同,无法保证用外焰进行加热,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在思考是否可以用铁架台来替换三脚架,不过这样做与课本的图示就有所不同。
第三是时间问题,由于上述问题的原因,导致沸腾现象不是每个组都能得到,最后只能观察成功的组的现象,因此在实验的时间上就花费比较久,导致一个课时的内容需要一节课半才能完成。即一节课引入,讲解使用事项和做实验,第二节课进行实验现象的交流讨论和总结。因此对于时间问题,需要进行把控。
总而言之,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进,希望能在下一次课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TOP
15#

三年级一课一思   《水沸腾了》


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观察水沸腾的现象,水沸腾时的温度以及酒精灯温度计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由于第一次组织三年级前往实验室进行实验课,因此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再此进行反思和记录。
首先,对于本节课的实验,我认为侧重点在观察水沸腾的现象,而前期由于想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体验所有步骤,在酒精灯点火处就出现小组学生不敢点火,点不着火等一系列混乱情况。于是,我在第二次
冥王星 发表于 2021/9/16 21:55:25

深有同感,你的这些问题我也遇到了,所以这节课最好花两课时比较好。
TOP
16#

黄老师作为新老师,有这样的觉悟很让人敬佩
TOP
17#

回复 15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我是花了一个课时半,实验完成之后的课,花了半节课去整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并强调一些注意点。所以这个时间就很难把控
TOP
18#

回复 16楼鹿游园的帖子

您过誉了,我是新手,所以在课堂上遇到的问题就会有很多。
TOP
19#

黄老师的反思写的很认真,思考的好好啊
TOP
20#

一课一思 搞起来,值的我学习,我也要这样去做一做。
TOP
21#

进来学习学习黄老师的反思。
TOP
22#

一课一思
之  三上  第一单元   《水结冰了》
针对水结冰这一课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也是时间问题,我是在前一节课进行了一定的基础铺垫,再在这一节课进行实验和现象总结。时间的把控还需要再紧凑一些。
第二,关于水结冰实验。我的选材是非常少的清水,碎冰,小的塑料杯,食盐,温度计。给予充分的时间,每一组都能结冰成功,不过学生们都兴奋于结冰了,而容易忽略需要观察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我的做法是不断的游走在组与组之间,并引导和提醒他们注意观察这些现象。
但是还是会有组没有注意观察和记录。
在实验中,大部分组别都能观察到开始结冰时接近0℃,有一些组别,由于温度计碰底或者其他原因,降到零下的温度,还是没有结冰。
但是学生却没能深刻理解0℃开始结冰这个现象,因为在作业本中出现一题,4℃能否让水结冰,不少同学都认为可以,因此在这个环节,虽然我不断强调注意观察开始结冰时的温度,但是没有起到较好的理解,在此处还需要进行改进。可能可以在总结实验现象的时候进行强调和举反例。
第三是观察体积时,由于温度计一直放在试管中导致学生观察体积时认为冰的体积中间空,导致两边多,也不无道理,因此学生认为冰的体积没有变化。在此,我思考后认为,如果把温度计拿出放在外面,时不时放进去让他测温,又慢又容易摔碎温度计,我觉得可以在把温度计放进水中后再做标记,而且提醒不要大幅度的移动温度计,或者就是水多一点,这样体积变化也明显。
第四,我觉得可取的地方是 ,让学生在结冰成功后,用温度计测量周围碎冰的温度,很容易就比较出碎冰温度更低,也明白食盐的用途和水结冰需要遇冷才能成功。
第五,就是课堂的完整度和细节,衔接需要我不断的进行精进和把控,加油!
TOP
23#

黄老师的反思写的很细致,学习了
TOP
24#

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习惯,针对上课班级多,进度不一,容易忘记,我做了一个课程进度表,方便记录和查看。
课程进度表.xlsx (, 下载次数:54)
放在附件中。
TOP
25#

回复 24楼冥王星的帖子

感谢分享,赶紧下载用起来,两个假期一放,各班的课已经不平了
TOP
26#

一课一思
之  三上  第一单元   《水结冰了》
针对水结冰这一课时,也遇到一些问题。
首先也是时间问题,我是在前一节课进行了一定的基础铺垫,再在这一节课进行实验和现象总结。时间的把控还需要再紧凑一些。
第二,关于水结冰实验。我的选材是非常少的清水,碎冰,小的塑料杯,食盐,温度计。给予充分的时间,每一组都能结冰成功,不过学生们都兴奋于结冰了,而容易忽略需要观察的温度和体积变化。我的做法是不断的游
冥王星 发表于 2021/9/23 20:16:54

反思很深刻到位,特别是学生很少意识到是0摄氏度才开始结冰。
TOP
27#

因为这个时间节点很难把控。
TOP
28#

回复 25楼赵洁莹的帖子

确实,调休调的各班都不太平衡
TOP
29#

回复 27楼不愿长大的帖子

三年级刚刚开始的几课非常费时间,所以上课进度一直很慢
TOP
30#

姗姗来迟的讲座观后感。9月观五年级新教材研修活动学习心得
             ——窥见课堂的一角
     九月是我作为新教师开启新旅途的第一个月。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确实在开头就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如何上好、组织好一堂课。而此时,研修活动开始开展,这对我来说,无异于打瞌睡有人递枕头,所以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参与了研修活动,也确实收获满满。那么就来简单谈谈我的收获吧。
     第一,利用注意力规律吸引学生。观摩了三堂公开课,我体会了三种不同的上课风格。在观摩的过程中,我也不断的回想我上课的场景,我发现,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需要用童趣的语言,充满活力的声音,有起伏的音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课堂有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效果就好了一半。
     第二,上课形式多样化。我可能由于刻板思维,导致在科学课堂上的教学形式比较局限,而在《地球表面的变化》一节中,利用捏好的橡皮泥来模拟地形,并根据他的形状来画出侧面图的方式,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维。我才发现原来科学课标中打破学科界限这句话的含义,而且也丰富了对上课形式的认知。 包括在课堂设置一个完整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也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这也是一种引入的上课形式。
     第三,教师也要具备“活到老,学到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之后对新教材的实验研读中,我发现终身学习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品质。我观察到前辈教师们对实验的想法和探索都非常多样和深入,大家也充分的进行讨论,只为给学生营造更科学的实验和知识。每一位教师都深刻贯彻了科学探究的精神,而且都非常严谨。包括在论坛上的学习,我也发现科学老师们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就有很多基于自己对课堂的思考,从而产生的疑问;也有一些是想要课堂能更进一步而产生的研讨和探究。在经历过这样的讨论氛围后,我为我自己的不认真和不严谨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我要向前辈们学习的还有很多。
     第四,学生的多样性成就了教学的复杂性。学生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学生是千奇百怪的各种各样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学情,在教学方式上也需要不断的进行调整与修改。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自身来讲,是需要不断努力和精进的方面,也正是因此,让教学更为复杂和值得研究。
   纵观整个活动,我发现一堂课要做到完美很难,对于我来说已经很不错的公开课,而对于前辈们来说,还是有不足,还是可以改进。因此我也体会到,上好一堂课需要综合非常多的因素,完美是不懈追求的目标,更好是我前进的目的。
   综上所述,通过这一个月的研修学习,我发现了课堂其实非常深奥,而我仅仅看到了课堂的一个小角落,其中还有很多奥秘等着我去发掘和探索。
   我希望在之后的学习和研修中,我能保持学习的劲头和态度,努力找到自己的上课风格,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索的习惯。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