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共同体唐芳芳专帖 (四、六年级) [复制链接]

61#

回复 57楼赵洁莹的帖子

画图是设计的综合体现,难度是不小的,可以作为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吕坚
TOP
62#

回复 54楼我予我乐的帖子

厚度是有点问题,让学生把关注度集中到拱条受力时的变化,更指向问题。
吕坚
TOP
63#

回复 55楼乖乖兔的帖子

如果给学生一定的材料启发,是否可以再一定程度上缩小设计的难度。
吕坚
TOP
64#

回复 48楼乖乖兔的帖子

这个主意好
TOP
65#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过程:

一、初步认识肺活量

1.
吹哨子比赛:说说赢的同学挑战的秘诀。

2.
什么是肺活量?

二、测量肺活量

1.
结合体育课测肺活量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测量的?

2.
测量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仪器)

3.
没有专业测量仪器,你认为如何解决?

4.
出示器材,说说如何测量?

5.
找学生演示,讨论他测试时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6.
微课展示。

7.
特别提醒:第二次测试时,必须将测量袋里的空气排空再测量。

8.
学生测量,填入表中。

三、探讨:肺活量和健康生活

1.
班级展示肺活量情况,说一说:你的肺活量跟同学们一样吗?

2.
出示老师肺活量情况。说一说:老师的肺活量跟你们的一样吗?

3.
研讨:肺活量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4.
肺活量的重要性。

5.
讨论:如何增强肺活量。

教学亮点:为了防止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换气,实验采取两人合作完成,一人用手指放在测试同学的鼻前,监督他不能换气,如有发现换气,则重新来一次。保证实验数据的正确性。

教学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一再强调,在第二次测试前需要将测试袋里的空气排空,但仍然孩子没有做到。导致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的数据差距很大。

教学改进:1在课前必须提前声明,准确测量出肺活量能够帮助我们知道自己身体(肺)的健康情况,所以在测试时,必须要准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实事求是,才能准确测得。以防止学生出现比较,误以为越多越好,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换气。2、排空测试袋的空气,用揉成团更好,这样能完全排尽,且节约时间。3、准备一直专业肺活量仪器,请几名同学来测试一下,分析用简易袋子测量与其测量的数值区别,并分析原因。

TOP
66#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反思非常到位,我还没来的上,下次可以用了
TOP
67#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感觉学生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很容易攀比,偷偷作弊。
TOP
68#

教学亮点:为了防止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换气,实验采取两人合作完成,一人用手指放在测试同学的鼻前,监督他不能换气,如有发现换气,则重新来一次。保证实验数据的正确性。

教学不足: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一再强调,在第二次测试前需要将测试袋里的空气排空,但仍然孩子没有做到。导致第一次和第二次、第三次的数据差距很大。

教学改进:1在课前必须提前声明,准确测量出肺活量能够帮助我们知道自己身体(肺)的健康情况,所以在测试时,必须要准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实事求是,才能准确测得。以防止学生出现比较,误以为越多越好,在测试过程中不断换气。2、排空测试袋的空气,用揉成团更好,这样能完全排尽,且节约时间。3、准备一直专业肺活量仪器,请几名同学来测试一下,分析用简易袋子测量与其测量的数值区别,并分析原因。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唐老师对课堂的思考越来越深刻,赞!
教学设计中的导入环节很喜欢,通过简单的小游戏导入,孩子喜欢,并发现问题,赞!
严谨、公平的意识可以在平时谈话中落实——实事求是就是最认真负责的研究态度!
TOP
69#

       教学亮点:将新课分为2个课时来开展,融入steam元素。在全面了解高塔能如此“高”的原理后,利用本单元学过的各种结构来设计自己的“高塔”。学以致用,打好基础。
       教学不足:在进行高塔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弱,设计图的画制遇到比较大的麻烦,比如画的不够具体,细节方面也考虑不够周全。发现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挺缺乏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指导,以帮助学生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1 19:48:53

设计展示往往是弱项,孩子们能在头脑中设计,能用嘴巴说出来,但用图画、文字方式表达能力需要提高,需要我们平时多引导关注!
把这样经典的思考继续深入,必定会有很多的体会!
TOP
70#

回复 48楼乖乖兔的帖子

这个想法不错。有针对性。
TOP
71#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数据差距大也不一定是空气没排干净的原因,可能是方法更到位了?我们自己在测肺活量的时候,也是会有数据差别很大的状况的哦!
TOP
72#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学生有了比赛的心里,数据就会不太准。
TOP
73#

唐老师的课堂反思好深刻,好详细,认真学习了。
TOP
74#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唐老师的一课一思非常细致,写的也很具体,向唐老师学习!
TOP
75#

唐老师的记录好认真!学习!
TOP
76#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结合体育课测肺活量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测量的?——这里个人认为还要让学生讲讲测量技巧,这点很重要,而且体育老师在课上也肯定指导过。
TOP
77#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准备一只专业肺活量仪器,分析用简易袋子测量与其测量的数值区别。

这个环节设计得好,能够帮助孩子们找到数据差距大的原因!
TOP
78#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
乖乖兔 发表于 2020/11/6 9:59:51

怎么才能彻底排空袋子里的空气呢?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TOP
79#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我上这一课也有这样的感觉,孩子有攀比心理,都夸大自己测量的数据,不够严谨。
TOP
80#

肺活量这节课测量前要引导孩子们准确测量肺活量的重要性。
TOP
81#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唐老师真的很细心呀,很多细节都注意到了。科学和体育相结合,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
TOP
82#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袋子使用过后尽管很努力的把气体全部排光,数据还是偏大。
TOP
83#

肺活量的测量,即使用上体育器材,也是有误差的,学生个人吹气方法也有关系。
TOP
84#

肺活量的测量,即使用上体育器材,也是有误差的,学生个人吹气方法也有关系。
金近小学李煜鋆 发表于 2020/11/15 18:45:57
学生测量肺活量都存在攀比心理,我一个班测出来全都是优秀,然后下一个班我让他们同桌相互监督了。
TOP
85#

回复 65楼乖乖兔的帖子

袋子使用过后尽管很努力的把气体全部排光,数据还是偏大。
赵洁莹 发表于 2020/11/15 13:49:19
这个测量带放气还要慢,很容易把他弄坏。
TOP
86#

[quote]

《测量肺活量》一课一思

教学重难点:通过利用简易的材料测量肺活量,掌握如何获取合理的数据,并初步学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fon
戚调菊 发表于 2020/11/13 22:14:55

有学生说:用吸管吸一下,
TOP
87#

回复 83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李老师说得对,测量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科学课中在测之前练习正确的方法也是重点。
TOP
88#

回复 85楼王家东的帖子

还有的孩子卷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袋子卷炸了
TOP
89#

精彩纷呈   学习典范


                                               ------- 记区第十二届课堂艺术节小学科学专场


      11月12日,令人回味的一天。回味于四位老师巧妙的设计,精炼的语言,创新的板书,自然而然的课堂生成,回忆起来,“脑里留香”,精彩、经典,满满的科学味。
      一、《认识气温计》
       戚调菊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认识气温计》。一堂本以为枯燥的课,在戚老师精心的设计下,变得生动有趣。
       1.以闯关活动贯穿教学,满足三年级孩子心理的特点,充分调动了孩子探究的积极性。
       2.亲切的语言,带领孩子们在层层递进,步步破难中认识气温计,读懂气温计。
       3.导学单的使用,符合三年级孩子学习的特点,指引探究方向,让探究更有效。
       4“超大温度计”的使用,突破了教学演示或学生演示时学生看不清的难点,让教学更有效。为戚老师点赞。
     二、《弹簧测力计》
   很享受沈银彬老师课堂的幽默, 沈老师的课大气、干练、重生成,巧设计。、
    1.使用导学单来认识弹簧测力计结构,减低难度,指引探究方向,让探究更加高效。
   2.“大型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跟学生共同探究每个结构的功能,高效有序。
    3.巧设“调0”,在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学生常常忘记调零,这是一个操作最大的误区。平时教学时,老师苦口婆心,仍然有学生忘记。沈老师巧妙设计,将一个组的弹簧测力计“没有调0”,在数据上出现偏差,从而引导学生“为什么数据会不同”,再让两组学生上台来进行测试,发现在其他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数据仍然不同,再次寻找原因,最终找到“是弹簧测力计没有调0”造成的,一次一次,一步一步,“有意为之”,让学生印象深刻,想必学生以后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不会忘记调0,这比语言提醒效率高百倍。不过这里我想能不能在台上的两组同学测量同一颗钩码,这样会更加确定是没有“调0”造成的数据错误。
     4. “百宝袋”的使用,勾起了孩子们浓浓的兴趣,一环扣一环,突破重难点,不是为教而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教。
     三、《运动的小车》
    章兴波老师的《运动的小车》真让人眼前一亮,令人惊叹。惊叹于章老师精准的课堂驾驭能力,巧妙的课堂设计,精心的实验器材。
    1.抓住生活现象,让“能量”一词变得形象,从而让学生在课前就对“能力”“运动”有了一个初步的概念。
    2.巧用实验器材。音叉的振动引起乒乓球的跳动,这个实验,章老师仅仅改进了一下实验器材,让实验现象变得如此明显,真心佩服。
    3.数据收集有妙招。小车运动的距离的数据收集都呈现在了黑板上,不是用数据,而是用不同颜色的小方块摆放在黑板上,而且不同距离都用不同颜色来底板来表示,将“概念”的数据变成直观的“位置”,现象一目了然,直观形象呈现,章老师真有心。
    4.语言精炼。章老师的课堂语言精准,不仅是“问”,还是引导,都恰到好处。
    四、《神奇的纸》
    吕坚老师的《神奇的纸》令我流连忘返,不仅孩子们不想下课,我也不想下课,这样的科学课真有意思。
   1.幽默风趣的语言。吕老师身上一种亲和力,加上他风趣幽默的语言,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课堂真是一种享受。
    2.将“形状”进行到底。《神奇的纸》一课听过好几个版本,每个设计都很巧妙,佩服老师们的教研和教学能力。吕老师的这节课主要将纸的“形状”进行了深化,从承重角度出发,提出挑战,将纸的不同形状和“承重”牢牢结合在一起,先从承重一个订书机,引出瓦楞纸;再挑战承重10升,引出圆柱状纸,让圆柱状纸来承受孩子的重量。层层递进,孩子们的惊叹声越来越大。“形状”“厚度”“承重”必定给孩子们留下永生难忘的印象。
    3.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引出瓦楞纸后,吕老师结合生活,举例了很多生活中用到瓦楞纸的现象,在引出圆筒状纸后,也结合生活,列举例子,潜移默化引导关注生活,学以致用。
    4.活动丰富,有趣精彩。从“大力士”到“超大力士”再到“油纸扇”,活动生动有趣,牢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精心设计不言而喻。
    真心感谢四位老师带来如此精彩的课例,是我学习、观摩的典范。教学之路遥遥,必得潜心学习!
TOP
90#

                                                                    
四年级《食物中的营养》一课一思

一、教学过程:

1.大致回忆昨天一天吃的食物.

2.说一说这些食物能提供我们什么营养:每一种食物提供的营养都是一样的吗?

3.引出食物中的营养种类。

4.说一说这些营养对我们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

5.鉴别“淀粉”、“脂肪”、“蛋白质”。

1)了解“淀粉”鉴别方法:认识碘酒,观察碘酒的特点(抓住颜色);认识“玉米淀粉”,观察淀粉的特点;滴碘酒在“淀粉”上,观察颜色变化。

2)了解“脂肪”的鉴别方法:在纸上涂上油,发现纸变透明,过一段时间纸仍然是透明,(特别提醒过段时间仍然是透明)证明里面有脂肪。将食物在纸上碾压,纸变透明,过段时间仍然透明,表明食物里有脂肪。

6.下发材料,学生实验,从旁指导。

7.交流汇报。

8.教师演示鉴别“蛋白质”的方法。

9.建议:每种食物的营养都不同,我们在平时选择食物时,要怎么做呢?

二、教学不足:

1.将做实验的食物放在白纸上分发给学生,影响了学生的实验效果。因为白纸里含有大量淀粉,导致食物滴上碘酒后,纸变成了蓝紫色,从而影响到食物也带蓝紫色,比如胡萝卜有些染到蓝紫色,实验不准确。课堂上有学生便说“唐老师,我们的实验翻车了,纸也变蓝紫色了”。“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说明纸中也有——?”“淀粉”。孩子们都惊呆了,然后变简单做了解释。虽然有意外收获,但也影响到了实验结果。

2.在鉴别脂肪时,发现有些孩子将“胡萝卜”碾压的水让纸变透明也变认成了“脂肪”,虽然多次强调,需等一会,仍是透明,才能证明有脂肪。

三、教学改进

     1.下水实验很重要,将每一个可能会影响实验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保证学生实验更加准确。将摆放食物的纸变成托盘(学校托盘欠缺)或者其他器皿,保证实验有效。

      2.在鉴别“脂肪”时,用微课来示范,特别强调“等一会”,有些水分蒸发后,纸变回原样,便证明食物里没有脂肪。微课示范可能效果更好。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其实生活中学生一定知道“胡萝卜”里是没有“脂肪”的,问:我们日常吃的胡萝卜有脂肪吗?那为什么会检测出脂肪呢?哪里出了问题?再次实验,过一会再观察,发现什么?从而证明“水分”让纸变透明和“脂肪”让纸变透明是不一样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