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20学年余沁专帖(五年级) [复制链接]

121#

回复 111楼yuqin0430的帖子

确实自己制作后,再改进,再不断改进过程中,把声音的难点有效解决。
高大 发表于 2020/11/27 8:49:52
科学需要这方面的意识,学生在这样环境下成长获取的素养发展是来之不易的。
吕坚
TOP
122#

回复 121楼风之灵动的帖子

大师就是不一样,经验传授点
TOP
123#

201122参加上虞小学科学品质研修组11月交流座谈

TOP
124#

201115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贾欣《我对科学课中科学思维的理解》网络讲座

201126参加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桑建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助力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系列,小学电子信息案例谈》网络讲座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11-29 12:17:50
TOP
125#

一课一思:201127我们的小缆车

一、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出示一辆小车,向学生提问: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有什么方法?待学生说出众多方法后。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2. 活动一:组装一个小缆车。

3. 活动二:通过在绳末端的回形针上逐个挂螺母使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找不到铁垫圈,用螺母替代)

4. 活动三:继续逐个增加螺母数量,分别测量小车通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

二、课堂优点

1.学生刚开始不能理解:“小车绳末端不挂东西时没动,没受到拉力;小车绳末端挂东西了,受到拉力。这些好理解。为什么小车绳末端挂东西了,没动的时候也是受到拉力了?”我请两个学生,一个站着伸出手,一个用一定的力拉站着学生的手。问站着没动的学生:你动了吗?生:没动。师:你感受到力了吗?生:感受到了。我再让拉人的学生更用力一点,站着的学生被拖动了。这过程跟小车挂了3个螺母,不动;挂了4个螺母,动了。但两过程的小车都受到了拉力。这样一番操作,学生解开了之前的困惑。

三、缺点与改进

1. 缺点:在让一个学生拉一个学生的过程中,我不小心讲到了不是本课知识点的摩擦力与最大静摩擦,把学生整的有点蒙。感觉有些带偏课堂重难点的落实。

改进措施:点到即止,让没拉动的学生说出感受到拉力,即可。


(图一:小车动了真开心)


(图二:我要及时把数据下来)
TOP
126#

很快就可以听到大师兄的课,很是激动呢,加油加油
TOP
127#

一课一思:201127[/siz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1/29 12:01:10

待学生说出众多方法后。揭题:今天要用缆车的运动方法   有学生肯定会想:为啥今天一定要用缆车的方法,就不能用其他的方法吗?
TOP
128#

201115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贾欣《我对科学课中科学思维的理解》网络讲座

201126参加桂馨科学课网络研修桑建辉《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助力科技革命---人工智能系列,小学电子信息案例谈》网络讲座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1/29 11:36:31
上虞科学教师的参与率,牛
TOP
129#

一课一思:201127[/siz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1/29 12:01:10

朱老师有一套很好的材料,可以借来一用,让材料发挥最大的作用。
吕坚
TOP
130#

[quote]

一课一思:201127《[/fon
小卫 发表于 2020/12/1 16:42:11

这个问题提的好,一定有学生会想,只是没提出来。姜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值得我们老师思考,其实就是课堂生硬与润滑无声的对比。对此,个人想法:一是肯定学生的众多想法,二是客观提出缆车作为研究对小学的适合性,三是在此基础上可以倡导让学生用更多的方法进行研究,做成STEM。
吕坚
TOP
131#

小卫的问题提的很好。这个课命名为小缆车,我一直也觉得有些牵强。生活中的缆车不是电动的吗?这节课的引入还不如提出一个挑战任务来的吸引学生,比如:你能用这个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TOP
132#

我也是出示了材料,说你能用这些材料让车运动起来吗?直接指向拉力
TOP
133#

[quote][quote]

一课一思:201127[font=宋体
风之灵动 发表于 2020/12/2 9:34:10

课堂生硬与润滑无声的对比这轴心之言说得好棒
TOP
134#

一课一思:201127[/siz
yuqin0430 发表于 2020/11/29 12:01:10

我回忆了二年级教学时,也用到了小车,那是用磁铁的磁力来让小车运动起来,然后在说说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指向“力”,然后出示材料,用这些材料来让小车运动起来。
TOP
135#

201204在上虞区小学科学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主题送教章镇、丰惠学区活动中开课。
TOP
136#

精华帖:
【教学反思】201204送教下乡活动二上《书的历史》
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741.aspx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12-17 15:05:13
TOP
137#

每一次公开课都是一个蜕变,恭喜余老师又进一层
TOP
138#

垫圈的选择还是需要先下水实验过的,不能放一个就动起来了,放两三个刚好能动起来,学生自然理解不是只要用力小车就能动起来。
TOP
139#

201203用橡皮筋做动力

一、教学过程

1. 揭示课题:上节课我们用铁垫圈作动力驱动了小车,这节课我们用橡皮筋来驱动小车。你将用橡皮筋作动力如何驱动小车呢?

2. 活动一:安装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

3. 活动二: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

二、课堂优点

1.器材箱更迭速度没跟上,找来的小车很简陋,链接车轴与橡皮筋的固定器基本不能起到固定作用,原件在橡皮筋带动下的转动不能带动车轴转动。遇到问题时我没有上手帮助修缮小车问题,而是放手,让小组自己寻找产生问题的解决方案。一女生想到个主意:在固定器中部和车轴接触的地方塞入纸巾,增大两者的摩擦,从而带动车轴转动。然后组内唯一且动手能力很强的男生,将女生的主意动手实施。可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得益”于小车的简陋,学生没法现成使用小车,而为了让小车能在橡皮筋作用下顺利启程,小组成员动了不少脑筋,同时也锻炼了动手能力。瞧,当学生找到问题症结有多开心。

三、缺点与改进

1. 因小车的简陋,学生想办法、解决办法——“在固定器中部和车轴接触的地方塞入纸巾”这个操作,耗时良久。几乎侵占了活动二的活动时间。改进:下次带胶枪把元件粘在车轴上。

2. 在安装环节耗时太多,学生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的时间少了很多,没时间让每个学生都体验一回转橡皮筋放开让小车运动的过程。因为在亲手转橡皮筋放开小车的过程中,学生会直接遇到重点操作:转橡皮筋的方向,这将决定小车是往前开还是往后开。活动二刚开始几次,小车总是往后开,碰到学生的脚。开车的同学经过几次实验,恍然大悟要如何转橡皮筋,这是上手后才能有的感受。其他来不及上手的学生体会就没那么深了。改进:下节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之前,让没转过橡皮筋的学生动手转一下。

TOP
140#

回复 139楼yuqin0430的帖子

余老师每节课的反思图片,都看到孩子们的笑容,看得出他们很喜欢上科学课。
TOP
141#

小卫的问题提的很好。这个课命名为小缆车,我一直也觉得有些牵强。生活中的缆车不是电动的吗?这节课的引入还不如提出一个挑战任务来的吸引学生,比如:你能用这个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章兴波 发表于 2020/12/2 11:02:12
所以新教材是不是改成让小车动起来还是什么的。以前我是也觉得奇怪。
TOP
142#

我们这边缆车很少,对缆车都很陌生,对缆车的概念都不熟悉,是“舶来品”的概念,就像大家的名字一样,不会去思考来龙去脉,以为本来如此,本该如此。
TOP
143#

回复 139楼yuqin0430的帖子

小车简陋确实影响了上课进度。从好的方面想想,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得到了锻炼,也是一种收获。
TOP
144#

回复 139楼yuqin0430的帖子

器材简陋,但学生能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能把不足转化为资源的老师,真是好老师。
TOP
145#

回复 139楼yuqin0430的帖子

没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也要上。
TOP
146#

回复 138楼金近小学李煜鋆的帖子

五年级工具箱中的是大垫圈,放一个小车就可以动起来。新四年级工具箱中的是小垫圈,需要放3-4个才可以,效果比较好。
TOP
147#

回复 139楼yuqin0430的帖子

转橡皮筋和数绕的圈数确实需要好好强调一下
TOP
148#

201215参加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任雪明《播下科学的种子》网络讲座
TOP
149#

[quote]小卫的问题提的很好。这个课命名为小缆车,我一直也觉得有些牵强。生活中的缆车不是电动的吗?这节课的引入还不如提出一个挑战任务来的吸引学生,比如:你能用这个垫圈让小车运动起来吗?
章兴波 发表于 2020/12/2 11:02:12 [url=http://lt.zjxxkx.com/showtopic-26251-14.aspx#387
章俐鑫 发表于 2020/12/11 15:04:15
电动缆车是发展到一定层次后的产品吧,缆车和电动缆车是有区别的,可以设想最初缆车的动力,一定不是电动。
吕坚
TOP
150#

201208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教学重难点】

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

引导语:玩过吗?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教学亮点】

1.学以致用。

刚在124日在永和镇小听陈惠新老师上了这课,借鉴了很多做法。比如,课前随机放飞一个气球送给收到气球的同学。学生讨论解释,提出“反冲力”的概念。让收到气球的同学打一个气球,并使气球向上飞。课前的师生互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2.举一反三。

上节课《用橡皮筋做动力》,也是让小车动起来,活动时小组都有自己的分工,放车的放车、测量的测量、记录的记录,各司其职。这次学生自己沿用上节课的分工,上节课的实验方法,稍作改动,效率很高,实验速度很快。放车的同学还有时间轮换,使小组成员均有机会“玩”小车。

【教学不足及对策】

1.器材欠改进。

这节课使用的小车是学具袋提供的,气球、喷嘴、车体是连在一起的,气球打气比较费时耗力。

改进:

学习陈老师的教具改进方法:喷嘴底部粘一颗吸铁石,车体上也粘一颗吸铁石。打气时把连着气球的喷嘴摘下,打好了直接吸在小车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