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教科版新教材远程直播培训会上虞区交流帖 [复制链接]

1#
银光图片
培训直播地址:www.kemiketang.com
本主题由 管理员 酸牛奶 于 2020/8/31 21:03:20 执行 移动主题 操作
分享 转发
TOP
2#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直播培训研讨会_8.12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直播培训研讨会_8.12 ,将近200万人同时在线学习。
微信图片_20200812143049.png (, 下载次数:0)

(2020/8/12 14:34:35 上传)

微信图片_20200812143049.png

TOP
3#

细节决定课堂效果——听徐莹莹《运动和力》单元解读
上虞龙浦小学罗巍
课堂永远是教师展现教学素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最重要场所。教师把控好课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刚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听了徐老师关于《运动和力》单元的解读,感受颇深,尤其是徐老师对于细节的把控。
一、新旧教材对比,求同存异
四年级教材已经是新教材,徐老师在上课之前把新旧教材进行了对比,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第一,能够更加清晰的看到新旧教材在教学目标上的差异。指导教师做知识点的调整,分析好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第二,看看两种教材有何相似之处,相似点就是本次教学的重点,结合之前的教学经验,想想是否能够更加新颖的把重要知识点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二、课前与学生沟通,知己知彼
学生是一个崭新的个体,同时认知也存在着差异。徐老师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认知程度,为了避免上课时学生对实验器材的不熟悉导致教学失误,提出课前提前和学生进行沟通。比如测时间时用的秒表,可能很多老师也不清楚如何使用,测力时的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平均数如何计算等。提前告知学生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这对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实验器材改进,推陈出新
徐老师对于实验器材的改进是我听课以后印象最深刻的。传统实验器材可能考虑到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并不是特别适合学生实验。但是只要稍加改动,就能大大提高效率。比如在用气球推动小车实验中,徐老师将安放气球的位置抬高,这样更方便学生打气。用垫圈拉小车实验时对绳子长度的调整,用橡皮筋拉小车实验中对小车组装的改进,轮子安装时用吸管代替铁棒以及每个实验自己先做下水试验,及时发现问题等。这些实验器材的改进,无一不体现着徐老师对细节的把握。也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
总而言之,教师课堂准备越充分,越细心,那么课堂效果肯定越完美。课堂就像一块璞玉,精心雕琢才能成就一个完美的艺术品。
TOP
4#

声音具有能量,有能量就能说明声音是物质。对于物质的认识,不能仅仅从是否是一个实体来认识,更需要从能量的角度以及物质的描述和表达来认识。
TOP
5#

真空玻璃罩科学工具箱里有吗?
TOP
6#

回复 5楼沈银彬的帖子

玻璃罩我们实验室有,但抽气的没有!
TOP
7#

如何上好一堂科学探究

——2020科教版小学科学教材远程直播培训心得

夹塘小学 余沁

  为期两天半的新教材培训日程满满当当,“杜威教育哲学”、“科学教育启蒙”的理论讲解,让教师明白自己上科学课这项实践活动的理论意义,而单元解读、试教报告、课例观摩,更是全方位无死角的为科学教师上好科学课提供实际指导。

满满的培训让我收获亦满满,结合两天半的培训,我对如何上好一堂科学探究课有一些新的认识:

一、课前备好课

  1. 备课标,借助教参明确重点难点。

  徐莹莹老师在《运动和力》单元解读中,对“如何写教学设计”给老师们提供了一些建议,第一条就是“备课标”,展开来说便是“研教参究课题”,借助教参明确该课重点难点,教师要领会本课教材想让学生做什么,想让教师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得到什么知识、提高什么能力。

  2. 备课本,梳理单元找到该课定位。

  郑淇老师在上《感受我们的呼吸》这课之前,对《呼吸与消化》整个单元认真地做了一个思维导图,对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做了一个梳理,发现这课是呼吸与消化单元起始课,得知这堂课担着激发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和为之后课的学习做铺垫、储备的“启下”作用。讲真,郑老师的思维导图一拿出来我就被她的认真惊到了,上一堂课,并不只是备这堂课的内容就够的,而要备整单元,因一堂课不是孤立的。尤其是备一堂起始课,它承担着激发学生兴趣,给学生埋下一颗种子重要使命,更需要费心设计。

  3. 备学生,通过前测找准学生起点。

  王晓峰老师在他《呼吸与消化》单元试教报告中展示了一些他上这单元前给学生做过的一些前测题;郑淇老师的研讨课起始就是展示学生的前测绘图作业——吸气呼气是怎样一个过程,经过哪些呼吸器官?学生回答不尽正确。学生的前概念来源于切身经验或课外阅读、科普节目,不是完全不知,但尚为模糊,因此上课前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前测,找准学生起点,再“对症下药”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另,在课中设计到的实验活动,教师需事先做个下水实验。

二、课中上好课

      在培训中我被科普了一些好的教学方法,在此对收获的教学策略做一个整理。

  1. 建立模型。

     “实物模型”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能帮助学生从“初始模型”向“科学模型”发展。

郑淇的《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教师只做了一个模型——粗吸管模拟咽喉、两个气球模拟肺,学生往吸管吹气,观察气球缩放状态,特别直观。

  2. 具身学习。

       “具身学习”指在学习科学过程中,身体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心智的对立的客观对象,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有生命的统一而存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首先是通过身体的体验和想象,再进行模拟操作,然后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

  比如说,莱顿瓶这个概念,跟你说这是一个电的容器,连接起来产生的电流可以让人觉得有触电的感觉,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但是像现场体验的教们,能借助材料,将身体与世界进行交互,就知道什么是“触电”的感觉,童云海老师体验过就形容出“好像有数千只蚂蚁或蜈蚣以极快的速度爬过你的身体”的感觉。

      再比如《感受我们的呼吸》一课中,郑老师问学生呼吸有什么感觉?学生深呼吸,用手摸着胸腔,说呼吸时胸腔有起伏的感觉。为了更好地体验这种感觉,教师准备了一个医用听诊器,让一组学生听对方呼吸时胸腔的变化。

  还比如在谭嘉雯老师《运动和力》试教报告中提到的《弹簧测力计》一课例中,l有一个很特别的环节:感受弹簧测力计的力——引导学生拉一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分别到1牛、2牛和5牛,让学生在感官上对力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判断,然后再引导学生测量不同轻重的物体。

这些操作就是用具身学习的这种方法,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理解前面所学的内容,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操作技能,还能提升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 比赛形式。

  比赛的活动形式能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弹簧测力计》一课,谭老师引导学生在测量不同轻重物体之前先掂一掂,估计这个物体大概有几牛。因为学生在前面的活动之中已经对力有了初步的认知和感受,所以“掂一掂”的活动是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单位量感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会直接进入实测环节,而忽略估测的环节,所以谭老师在教学时增加了一个比赛活动——“比一比看谁估测地更加精确”,来增加课堂趣味性,估测后再实测,使学生估测、实测能力都得以提升。

  4. 化难为易。

  把复杂的概念用通俗的语言表达。《运动与摩擦力》一课,谭老师在讲“刚好能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力”这个概念时,发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于是制定了一个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个标准——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才视为使物体运动起来,轻微的晃动不能算。从而统一了标准,也降低了理解难度。

还是这节课里,研讨环节时,学生对于“轴承”这一名词比较陌生,所以谭老师先用了一个更加贴近生活的、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玩到的指尖陀螺来进行讲解——把指尖陀螺拆开,让学生观察它里面的结构。然后再过渡到自行车“轴承”的认识。如此降低难度,让学生的思维更加顺畅了一些。

三、课后做好测。

  课前有“前测”,课后也要做好“后测”的工作,看看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前测中呈现出来的模糊不清的认识是否已经清晰,以检验学生学习成效。首尾呼应,不可缺失。

      消化方面的探查,王晓峰老师课前做了前测,让学生画一画消化器官有哪些。因为消化器官学生肉眼看不见,自然画错不少,经过一节课的学习,王老师再让学生重新画一次消化器官,成效明显。


  上好一堂课,课前、课中、课后都需要教师用心准备、实施,希望自己也能努力做到。


最后编辑yuqin0430 最后编辑于 2020-08-14 19:51:22
TOP
8#

培训体会


很荣幸能参加这次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远程直播培训研讨会,虽然整个过程中有部分内容已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但对我来说都是宝贵的财富,在我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用实践来贯彻这些理念。
一、基于科学思维的课堂教学设计。李美凝老师以《声音是怎样产生》一课为例很好的诠释了“科学思维”这个词,她的教学设计分成了三个部分:问题情境、形成可探究的问题、论证假设,每个部分都在给下一环节做铺垫,每个知识点都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识上,通过这些实验环节来挖掘多种学生可能的逻辑。通过建立模型,来拉近与现实的距离,建立声带和皮筋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被一些较难的知识点困扰,不知道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而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降低知识点的难度。
二、用科学实践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观点指导教学。我们所教给孩子的知识,最终还是要作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反过来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训研讨会中对电路单元进行了解读,唐老师将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分享给我们,让我收获满满。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课题。对我来说是一种崭新的观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用问题驱动课堂,当学生解决了问题,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后,又会发现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从而避免学而不用的现象。
三、用实验贯穿课堂。深圳宝安区的杜老师很好的给我上了一课,平常的课堂往往是实验穿插在课堂中,两种方式一对比,高低立见。在后来的研讨环节,杜老师也介绍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过程,让我对这种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刻的见解,当然一节课背后需不仅仅是实验的改进创新,还需要很好的教学设计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虽然我与杜老师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我会不断努力,提升自我。
TOP
9#

2020年教科版小学科学新教材网络培训体会
通过为期两天半的培训,听取了专家们对新教材的解读以及试教后的建议,再此基础上观摩了精彩的研讨课,我的收获颇多。以下是我的几点培训体会:
1.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例如,食物营养均衡一课,原教材的膳食宝塔以g作为单位,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g这个单位在头脑中是没有具体概念的,新教材巧妙的换成了具体的食物数量(一颗鸡蛋、一晚米饭),这样使得学生对于膳食均衡有更好的理解。在教学中,学习内容要联系学生生活,有机整合学生的需求与经验。
2.教学中注重学生前概念挖掘和发现。听取了各位老师的试教建议后,我知道科学的新概念形成往往建立在它前概念的基础上,意识到了前概念调查的重要性。例如,孩子们对于人体呼吸器官的了解甚微,对于呼吸后身体的变化也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通过图片动画以及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前概念,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学习。
3.切勿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重视板书的应用。板书展现了本节课的重要观点和概念,呈现了一节课的主要脉络,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精彩的板书,层次清楚,主次分明,逻辑性强,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重点难点。专家也提出了对于板书书写的一些建议,板书左边记录前概念、猜想和观点,中间记录探究过程和使用的方法,最右边记录探究的结果,这样的板书层次鲜明且美观。在接下去的教学中,学习借鉴,注重板书的设计和书写。
TOP
10#

回复 5楼沈银彬的帖子

最好能配备,但倘若没有的话,我在想是否可以用家里抽真空袋配合玻璃罩一起用。
吕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