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黄富强专帖 [复制链接]

1#
学年目标:

主要措施:





上虞区2019学年共同体黄富强专业发展研修自评得分



(一)理论研学:得 分
评分标准:阅读有关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著作或者纲领性文件,阅读的每本书必须有一篇原创的300字以上读书体会上传至论坛,每篇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得分内容:


(二)教研研修:得 分
1.参加活动:分
评分标准:参加各级各类现场教研活动,每现场参与1次活动得5分,现场承担开课任务、讲座,区级得20分,市级得30分,省级得40分,现场交流点评活动得10分。参与各级各类网络教研活动,如小学科学教学网每月研修发言、上虞小学科学E教研互动评课、共同体网络例会等得3分,参与、补看、补评得2分,网络经典发言交流等再得3分。及时完成活动体会、感悟等专题任务合格得5分,良好得8分,优秀级每篇得10分,不合格不得分。
得分内容:


2.论坛研讨:分
评分标准:积极参与小学科学教学论坛的研讨活动,积极发帖回帖,在本学学年内每累计发5帖得1分;努力提高发帖质量,每个精华帖加20分。
得分内容:


3.报道宣传:分
评分标准:在浙江省小学科学网等相关网站媒体上发表区级、校级等报道得15分,合作参与得10分,同一内容多个网站参与不累计。
得分内容:


(三)教学研究:得 分
1.撰写文章:分
评分标准:积极进行教学思考,主动撰写论文,撰写得20分,区级获奖得30分,市级获奖得40分,省级获奖得50分,发表得40分(同一篇文章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2.课题研究:分
评分标准: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主持或者执笔的课题立项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课题结题区级得40分,市级得50分,省级得60分;课题获奖区级得50分,市级得60分,省级得70分(同一个课题结题和获奖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四)课程开发:得 分
评分标准:为主参与拓展课程开发,每学年汇报进程,争取3学年有1个课程。有课程意向,提出课程体系目录得20分,完成三分之一初稿以上得40分,有完整课程稿得50分,区级获奖得60分,市级获奖得70分,省级获奖得80分。(同一课程不累计得分,在一个课程开发完成前不计其他课程思路)。
得分内容:


(五)技能竞赛:得 分

评分标准:在各级各类赛课评比、自制教具、科技创新、专项技能比赛、征文等活动,参与得20分,获奖区级得30分,市级得40分,省级得50分(同一次比赛不累计得分)。
得分内容:


(六)辅导学生:得 分
评分标准:辅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等各级各类比赛,指导学生在区级获奖每人次得10分,市级获奖每人次得20分,省级获奖每人次得30分,同一项目获奖3人次及以上按团体获奖,团体获奖按3倍个人奖计,非教育系统举办最高按区级获奖计(包括模型比赛和非现场比赛项目等);辅导学生发表每篇文章得10分,同期3篇以上算专版,得30分。
得分内容:


(七)活动组织:得 分
评分标准:用心思考积极提出小学科学教学教研建议意见被采纳得10分,为主承担区小学科学教研活动组织工作1次得15分,坚持承担共同体团队项目建设和省市区相关学科平台建设运行维护工作得120分。

得分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2#

期待黄校长精彩
TOP
3#

欢迎黄校长加入共同体,开设个人专帖,2019学年,让我们一起努力!
TOP
4#

祝贺黄校长开帖,期待精彩。
TOP
5#

[url=]yu1.jpg想当年娥江两岸科学教师在茶馆研究是常态!想当年喻老大也常常光临上虞予以指导!   弹指一挥间   老了[/url]
yu1.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5 12:39:45 上传)

yu1.jpg

TOP
6#

[url=]省教研员来虞合影.jpg[/url][url=]当年喻老大很年轻!房局长还是房校长!林特瘦骨嶙峋!章师父、小王校长、胡大哥帅帅帅![/url]
省教研员来虞合影.jpg (, 下载次数:0)

(2019/11/5 12:44:05 上传)

省教研员来虞合影.jpg

TOP
7#

《研究纸》一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确立了几个主题,从颜色、重量、柔软程度、光泽、厚度等方面去研究,每一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或是两个主题进行研究,于是,因为学生的热情很高,结果每个小组都至少选择了两个项目进行研究,课上是热热闹闹。但是,在最后的交流阶段,学生们的汇报空空洞洞。在研究吸水性的时候,他只能发现有的纸能吸水,有的纸不吸水。当问及哪种纸吸水能力强的时候,孩子则无从答起。
话题:课堂民主多,集中少
反思:新课程实施后,我发现很多教师该讲的都不敢讲了,该指导的时候都不敢指导了。学生提出了很多研究的主题,教师为了体现民主,于是让学生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研究,可结果就造成了学生的研究结果很浅,或者是浅尝辄止。因为对他来说,他有发现了,有发现也就意味着可以结束了。其实,我认为倒不如就把一节课定位在一个或是两个主题上,让学生把这个问题做透。如让学生从研究纸的吸水性,可以让他们事先先排一排,作一次假设,然后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该怎样才能看出纸的吸水性大小呢?最后让学生把做出来的结果与刚开始的假想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哪些地方想对了,哪些想错了,当时为什么会这样想,进行反思,我想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
TOP
8#

课例:
教师在上《怎样加快溶解》之前,复习了上节课食盐在水里溶解了的情况,并让学生举出了一些溶解的例子,教师接着问了一个问题:“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加快这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你们想不想研究它呢?”学生小声地“想”,教师又提高音调问了一遍:“想不想?”“想。”声音确实响了许多。
话题:
无效问题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少
反思:
教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让学生研究怎样加快溶解,而学生也很清楚教师的目的,所以无需考虑就做出回答,再说老师都问了两遍了,学生能不“想”吗?在我们平时的课中,这样的无效问题很多,它们不需要学生思考,而只要根据老师的意图来做就行了。这样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学生不是找证据积极思索,而是揣摩教师的想法,怎样得到与老师预期一致的那个答案,即使与事实违背,与心里真实的想法不符,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来。激发学生对“怎样溶的快”的研究热情并不是学生两声“想”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教者可以直接向学生提出探究问题:如果要是肥皂在水中溶解的快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然后再让他们提出种种不同的猜测、设计不同的研究方案,去解决问题。
TOP
9#

课例:
在《一杯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这一课中,学生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不断的往杯中加盐,并记录在表格内,最后分析表格,计算5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多少食盐。最后出现了好几种情况:大多数学生认为能够溶解16克左右的食盐,但也有两个小组的结果与16克相差很多(11克、26克),因此学生得出的结论的误差就太大了。而我们的执教教师在肯定了大多数的结论之后,对于出现较大误差的结论,采取了一种模糊的判断,认为这两个小组在实验过程中操作有严重的问题。。
话题:
追求惟一答案多,提倡多种合理答案少
反思:
对于出现这样的结果,我为那两组学生叫屈,得出这样的结论多不容易呀,但却被老师给抹杀掉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在他认真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得来的,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为什么教师不敢承认呢?关键原因就是传统观念在作怪,对于5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的食盐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误差呢?这实际上是一种唯本主义。新课标就是要让我们打破传统的结论观:要提倡让孩子自己得出结论,提倡多种合理的结论。孩子提出的第二种结论是完全正确的,是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我们不应该否定他。老师应该首先调查一下出现这种情况的是不是只有一个,还是有很多,如果有很多,我们就很有必要再来一次,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就指导让学生课后去探究。
TOP
10#

课例:
前段时间,在我们市里的一所学校中借班上了一节课——《食盐在水了溶解了》,这一节课里,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很多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等物质的观察比较,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溶解”和“不溶解”的科学概念。在课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延伸的探究活动:老师这里还有几种物质(味精、鸡津、洗衣粉、肥皂块),请大家把它带到课外去研究!应该说这堂课得到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不久,我碰巧要给这所学校送一批资料,又一次来到这个学校,又碰见了那一帮可爱的孩子,于是问他们自己课后研究的结果如何,可得到的答案却是“没有研究”。
话题:
关注课内多,关注课外少
反思:
这样的问题决不仅仅是出现在一个学校一个教师身上,这是科学课改革中比较普遍的问题:课上是轰轰烈烈,课后研究是冷冷清清,或是不闻不问。其实对科学问题的探究,在课上教师只是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一些简单的问题探究,课后才是学生大有作为的地方。学生的热情是有的,只不过教师没有处理好。对于学生课后的探究,教师首先要给予极大的关注,时不时地问问学生,你们研究得怎么样了?让他们知道老师一直关注他们的行为。其次要给予及时的帮助,有的孩子就是因为碰到了难题而没有及时得到帮助最后丧失了信心。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交流、获得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舞台,让他们开一个信息发布会或是上一节交流展示课,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伴一起分享成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