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高科技和数字化教具说不 [复制链接]

1#

对高科技和数字化教具说不

    在全国自制教具评比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较为前卫的教具,有许多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就是使用了新的材料和技术,或者是使用了一些传感器,使数据的获取更为简单快捷和精确。有老师使用温变油墨验证热是怎样传递的,就是将原来的蜡烛油换成了会因温度变色的油墨。在2013年浙江省小学科学年会上,还将这种新教具使用到了课堂上,很多老师见了都赞叹不已,纷纷表示希望这些先进的教具能够批量化生产,惠及更多的师生。毋庸置疑,新材料新技术,数字传感器等教具确实有他的先进之处,可取优势,但是这股来势汹汹,想侵入小学课堂的气势让人不禁觉得可怕,我看到了非泼一盆冷水的时候了。

      对于这些新教具的优势,也不用我多说,无非就是方便、精确。那我们来平静一下激动的心情,细细掂量在得到这些方便和精确的同时,它们又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又失去了些什么?


一、凌驾认知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是有限的。春天来了,大地回暖,冰雪就融化了,他们可以感知到春夏秋冬的冷暖变化,却不明白温变油墨是怎么回事,我们很多老师也不明白其中的缘由。所以,热到哪里,哪里的蜡烛油就化了,火柴就掉落下来,在孩子眼里就如同春回大地,暖和起来雪融化了一样,这是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的,这样的实验设计是能被孩子所接受的。孩子们对温变油墨中的变色化合物的认知是“0”,对变色的原因也是一头雾水,如果用这个实验作为主体,那课堂上孩子们对这神奇的变化更为关注,转移了学习的注意力,对热是怎样传递的思考也就抛之脑后了。


     还有那些数字化实验室里,不知从哪里跑出来那么些数字,老师说是很准确的。传感器是什么东西,那东西可靠吗?我怎么看不到它是怎么工作的呀?它在工作吗?这不会是故弄玄虚,忽悠我的吧……在孩子的脑里,数字和事实还是不能建立直接关联的,这些抽象的数字无疑是践踏在孩子形象具体的思维上。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这样的学习是有本的,而不是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浮在空中孩子不可及的。和孩子一样躺下来看这个世界吧,不然,你永远不知道孩子们在想什么,还在为自己的一些错误的小聪明沾沾自喜。


二、缺少亲切


      传感器电子温度计、电子测力计等等,这些冰冷的器材只是为了获得一个准确的数据,我们的孩子需要这样的材料吗?不,他们更喜欢自己做的简易温度计,这让孩子们觉得温暖;他们更喜欢自己做的简易测力计,这让孩子们觉得亲切。


     在美国小学科学课上,他们虽然可以购买和使用很多昂贵得比中科院还高级实验器材,但他们的孩子在课堂上却一直使用很简陋粗糙的天平来测量,因为那天平是二年级《平衡与称重》中孩子自己做的,他们对自己做的天平更有信心。我们关注的不是最后的那些数据有多准确,我们需要孩子做自己可以研究的科学,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看到了自己做的温度计液面一点点的上升,自己身体里的血液也会跟着澎湃;看到了自己做的测力计皮筋被一点点的拉长,心也可始一点点的揪紧,小拳头紧拽担心超限。而这温暖亲切的科学体验是这些先进器材所无法给予的,我们一直倡导学孩子喜欢学的科学,那就从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开始吧。


三、剥夺感官


     在测量小车行驶的速度时,一些新教具里使用了红外传感技术或者其它电学组件,小车一到终点,设备部件就被激活,立即停止了计时,可以说比孩子们目测准确了许多。孩子们在实验中不需要做什么事,不需要几个人的合作,一人即可完成,也不需要眼睛盯着终点,手里卡着秒表了,更不需要动手去组装各种器材了,只需要听老师讲解一下操作方法,然后就等着记录数据吧!就这样,我们孩子很多动手的机会就被老师一样样先进的教具所取代了。孩子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我的眼睛没有红外感应敏捷,孩子们开始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我的耳朵没有声音传感器精准……


      我们的小学科学就是想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自然事物,然而这些先进的教具却在剥夺这些感官的权力,久而久之带来的是各项能力的退化。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些高科技和数字化的教具在小学、中学阶段的使用都是弊远大于利,在我们科学课堂上绝对不能唱响主角,只能做偶尔的点缀,我们的老师也不该花大量时间热衷于往这方面去研究开发,我们要多和孩子站在一起,用孩子的眼睛和双手去认识探究这美妙的世界。

分享 转发
浙江衢州江山市中山小学 姜志强
TOP
2#

利和弊分析得很透彻,但是时代的进步下,如果我们的教学具一成不变的还原本色,这样是否有违背时代气息的味道。凡是恰到好处就行,过度的值得警惕!

TOP
3#

 正是有了40纳米的生产技术,才能研究出28纳米的生产技术,我们使用的电脑速度才越来越快。如果总是处于刀耕火种的时代,我们的技术还会不会进步呢?
一直努力中……
TOP
4#

科技在进步,我们也需要辩证的来看待一些问题,对于传统仪器不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声音的高低,水结冰时的温度等,我们为何不能把传感器等更精确的设备引入我们的科学课堂呢?我的想法是再先进的设备,只要能为我们科学课堂服务,能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建立科学概念,我们就应该大胆的使用起来。引用我们邓小平爷爷的一句话:不管黑猫还是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5 12:59:34编辑过]

一个人能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TOP
5#

楼主很有自己的见解,没有人云亦云。


对于里面的一些观点我表示认同


对于题目表示反对,对高科技和数字化我们应该慢慢接受,弄清原理,方法,这样学生、老师、社会才能有进步。

海宁小学科学联盟   联系QQ389853241
http://blog.kxsy.net/user1/4012/index.html
TOP
6#

科学课应该给学生个多亲历的机会,体验其中的过程。在更多的高科技面前学生不是参观者、小傻子,而应该是参与者。利弊结合,为我所用吧。

TOP
7#

楼主能深刻的分析利弊,赞一个!


从头到尾楼主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谓是蹲下身来和学生一起看问题,再赞一个!

TOP
8#

有利有弊啊,前几天在一次培训中一位自制教具专家也说到了现在数字化的教具参加评比不占优势,想来也是考虑到不利之处吧。我想数字化的应用能帮助学生高效地发现问题,当然也认同楼主提到一些观点,有想法的楼主!
曹文佳的2012/2013,我的个人帖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1950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4393
TOP
9#

 想想从教室中什么都没有到三机一幕,到四机一幕,再到现在的多媒体,到现在手机上的各类传感器,难道你在用手机打电话、手机GPS的时候还考虑这个功能是怎么实现的?是不是使用前还要先去研究一下原理,甚至研究一下手机微电路?在讲电磁铁的时候,难道你详细给学生说了电场和磁场?在讲我们的身体单元的时候,你真正让学生知道了体内循环的本质?科学课中引入各种先进技术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学生接触到各类技术,让思想更加开阔开放,有助于尝试更多的研究,培养更广的探究兴趣。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5 20:50:03编辑过]

一直努力中……
TOP
10#

楼主意思我们能理解,但结论还是有点偏激。
每天进步一点点~~~
个人博客:凡人咖啡馆http://blog.sina.com.cn/xiongfeng
科学博客:品味科学http://122.225.119.42/168/index.aspx
科学微博:http://t.sina.com.cn/cxf34
TOP
11#

条条大路通罗马,就看你怎么走,怎么欣赏沿途的风景。教具、媒体都是教学的有益补充,只要我们合理使用,那么都能有效推动教学;反之,则都毫无意义。

TOP
12#

          首先,我要说温变油墨和传感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温变油墨原理很简单,就是达到一定温度就变色的物质,最大的好处就是我们能使得我们的教学更加简便高效。我也并不完全赞同小学里大量使用传感器,但是必要的时候可以引进。最简单,比如说电子称,就是一种传感器,学生都完全能接受,课堂就不能使用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5 21:59:46编辑过]

QQ:573014161  网名:灰太人
TOP
13#

 很有想法,赞一个!

有不同的观点,会促进我们进一步思考。

虽然论点有所偏颇,但是提醒我们的教具制作应该多站在学生的学习角度思考,对促进教学改进才会有更好的效果。


对本帖能够有独特思考的精神予以加精,希望大家继续发表意见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6 7:44:03编辑过]

TOP
14#

教学具的简约有效是一条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反对大量使用脱离学生理解能力的教学具,小学生能接受就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6 7:53:46编辑过]

TOP
15#

如果有先进教学具的应用,对教学具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必要和学生呈现一下,以做到知其所以然,而不至于茫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6 20:28:58编辑过]

TOP
16#

作为小学教学具,还要考虑到教学具的价廉物美性,经济适用,简单有效是一条基本思路。
TOP
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万马齐鸣究可喜,浙科网坛修炼好!

TOP
18#

利弊楼主分析的很透彻,我不太同意楼主的结论。贴近学生,提高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探究的基础上发现更多先进的、好的办法,为我们解决更多的问题。先进的仪器为我们精准测出了我们看不到的一些结果和数据。通过使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们的好奇心,提高对科学发展、研究的信心。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提高、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研究、探究的积极情绪。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2-6 8:23:31编辑过]

TOP
19#

把标题改为数字化进小学科学课堂的忧思,或许更好,这样改可以利弊分析。

毕竟技术在进步,我们能够从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来考虑问题,这本身就是进步。

赞叹楼主的分析很有见地。

当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学 的规律是我们教学活动必须考虑的。

有条件上,没条件也能够上出好的科学课。

现在的学生就知识来说可以超越教师,因为有度娘帮忙,但是充满好奇和兴趣,学习基本的科学学习方法才是我们小学科学的重点。

TOP
20#

欲善其工,必利其器。
扔块砖头,换点玉
TOP
21#

赞一个。就像很多实验现象被老师用动画形式做进PPT里一样、每当我看到老师用PPT把实验现象展示给学生时、我就想学生真的能接受吗?学生会不会认为老师放的纯粹是个广告呢?楼主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课堂教具片面追求高精尖对小学生认识科学并非都是正面的。但全部否定肯定也不符合发展的观念,我觉得技术不是罪,够用最实惠。
平湖市新仓中心小学----小兔子
TOP
22#

学生自制学具可以有,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乐趣;而先进的仪器可以让学生开开眼界也不错哦
TOP
23#

有利有弊吧!我赞同太高科技了脱离学生实际的观点,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动手动脑,快乐探究
TOP
24#

我个人认为,老师应该为自己的学生选择这些教具吧,工具毕竟是拿来使用,方便生活和学习,如果自己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使用过这种工具,不会因为好奇而转移注意力,为什么不使用精度高的?经过考虑权衡如果不适合自己的学生,那么就不选择这些工具。
TOP
25#

在省网里能充分发表个人的看法,这很好!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包括教具学具),经过实践就会有答案。如今的学生确实知道得比教师多的大有人在,这是好事情。
TOP
26#

科技总是向前进的!不可否认很多现代化的东西已经让我们远离那些动手实验越来越少,不过越来越精确的数据,越来越轻松的课堂不是我们理加向往的吗?

心动,影动,行动的足迹 http://www.zjxxkx.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12396
TOP
27#

同意你的观点。有时候没有这些先进的东东上起课来真是麻烦,现象不明显,差距不明显,只有抓耳挠腮,最后只得搁置,忙了一节课最后对孩子没有一个交代。但是,我们不能太先进,我们教的是小孩子,要符合小孩子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小孩子的生活实际,更要做到趣味第一,而又不失科学精神的培养,足矣。
TOP
28#

同意海风的观点。


再加一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是何等密切啊。

TOP
29#

技术的发展帮助科学的认知,很多时候,科学的理论要靠先进的技术来验证。


当然在教学上,更重要的是学生能接受能理解的教学具。

TOP
30#

有利也有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